<p class="ql-block"> 高碑店平津闸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的一处元代水闸遗址,它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物。</p> <p class="ql-block"> 平津闸最初由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通惠河流经的地势落差问题,以便实现水上运输。</p> <p class="ql-block"> 平津闸是通惠河上24座船闸中重要的一座,郭守敬亲自在高碑店村选址督建了这座船闸。现在通惠河畔,高碑店村竖立起郭守敬雕像,作为对这位伟大的元代水利专家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郭守敬设计的平津闸有上、中、下三闸。嘉靖七年(1528年)御史吴仲力排众议,奏请修浚通惠河,且亲自设计指挥,废平津中闸,留平津上闸和下闸。</p><p class="ql-block"> 平津上闸与庆丰闸距离15里,打开上闸,则可见庆丰闸闸底。原来的河闸多为木制,经年容易朽烂,后改用石闸。</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看到的平津闸,就是用石制成的。平津闸用大块条石砌成,下游一侧船闸两边各有两方厚达四五十厘米的长条石,从闸面斜在河面上方,石端有粗圆孔,上穿粗圆木,圆木上绕着粗绳,垂进水下的绳头用铁钩钩挂着闸板。</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通惠河经过整治,水质清洌,在高碑店一带形成宽阔的水面,看上去如同巨大的湖泊。</p><p class="ql-block"> 据高碑店人说,20世纪50年代前期,高碑店水库还没有修,河水全部从高碑店闸流过。50年代后期,修建高碑店水库以后,河水改由闸东面的水库大坝上新闸桥处通过,在桥后分为两支:北支照直向东流往通州,是通惠河主流;南支沿1958年修建的高碑店灌渠向东,到北花园村折向南,为农业灌溉之用。</p><p class="ql-block"> 高碑店水库落成后,高碑店闸便成为水库南岸边的历史旧迹,不再使用。</p> <p class="ql-block"> 平津闸的建设始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并在第二年完成,从而使得大运河能够直接连接京城。</p><p class="ql-block"> 这个闸最初被称为郊亭闸,后来更名为平津闸。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津闸经过了多次维护和重建,包括明代和清代时期的重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平津闸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特征,如闸槽和绞关石等。</p><p class="ql-block"> 此外,由于其在通惠河古代漕运体系中的重要性,平津闸被列为大运河北京段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是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证。</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高碑店平津闸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反映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和城市规划理念的重要遗址。</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村北的高碑店湖是通惠河引西山白泉之水汇集而成,湖的正南有一座老闸,元代定都北京,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在高碑店选址所建“郊亭闸”,明改称平津上中下三闸,为通惠河二十四闸之中的重要闸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