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岩(2023年12月)</h1> <h1> 2023年12月4日~2024年1月4日,我们夫妻随团赴南美和南极旅游32天,其中,南美22天。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四国均为南美主要国家,总面积133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近3亿人。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起早贪黑、风尘仆仆,东进西出,南来北往,飞行17段、3万多千米。初步领略了以伊瓜苏大瀑布和鸟岛为代表的磅礴壮观的自然美景,以马丘比丘和印加古城为代表的悠久厚重的历史人文,以纳斯卡地画和复活节岛为代表的众说纷纭的未解之谜,以探戈舞和博卡青年队为代表的激情奔放的文化艺术。亲身感受到南美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h1><h1> 巍巍安第斯山,涛涛亚马孙河,奇美景观,叹为观止。万里迢迢,值得奔赴。</h1><h1> 巴西(BRAZIL),因葡萄牙殖民者的掠夺是从巴西红木(Pau-brasil)开始的,逐步成为国名。位于南美洲东南部,面积852万平方千米,居南美首位(占南美面积的46%)、世界第五。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木材储量约占世界的20%。国语为葡萄牙语。</h1><h1> 16世纪30年代前为印第安人居住地,之后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宣布独立。矿物储量丰富(29种矿物储量世界前列,铌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铁矿石产量世界第二),工业基础雄厚,世界农牧业大国之一(大豆、蔗糖、咖啡、柑橘等产量世界第一,牛肉、鸡肉出口世界第一)。2022年人口2.03亿人(拉美第一、世界第七),GDP1.92万亿美元(拉美第一、世界第十二)。</h1> <h1>圣保罗市。位于巴西东南部,面积1530平方千米。1554年1月25日,天主教传教士在此建立了天主教堂,这天是圣保罗的皈依日,故名圣保罗经院,1711年建市。现为巴西最大工业城市,巴西及南美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仅次于纽约和东京的世界第三大直升机运输量城市。2022年人口2185万人,列世界第五大人口最多城市。</h1> <h1>圣保罗大剧院</h1> <h1>2023年12月6日,飞抵圣保罗。宾馆已充满圣诞气氛。</h1> <h1>宾馆内的壁画</h1> <h1>圣保罗教堂</h1> <h1>圣保罗独立广场。位于城市东南部,1885年兴建,之后多次改扩建,现占地18.5万平方米,由独立纪念碑、皇宫博物馆、花园组成。<br></h1> <h1>独立纪念碑。1922年为纪念巴西独立100周年建立。</h1> <h1>皇宫博物馆。1890年建成,1895年作为博物馆至今。馆藏文物13万多件。</h1> <h1>博物馆与独立纪念碑在一条直线上</h1> <h1>花园模仿法国凡尔赛宫</h1> <h1>独立纪念碑碑顶为佩德罗一世向里约热内卢进军的形象,碑底正面的大型青铜浮雕再现出佩德罗一世宣布独立时的情景,碑底两旁的人物坐像是向葡萄牙议会提交巴西独立提案的两位议员,碑体四周有130名心腹士兵的塑像。</h1> <h1>佩德罗一世(1798~1834年),生于里斯本。其父原为葡萄牙巴西摄政王,担任葡萄牙皇帝后,任命他为巴西摄政王。在巴西人民要求独立和葡萄牙议会强烈反对独立的压力下,他宣布巴西独立,称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他的遗体最先是运回葡萄牙,葡萄牙未按国王规格安葬,遗体又运回巴西,安放在纪念碑下的皇家小教堂内。</h1> <h1>花园绿植</h1> <h1>纪念碑前的圣火常年不熄</h1> <h1>战马驰骋</h1> <h1>博物馆正门</h1> <h1>博物馆一楼大厅由24根柱子支撑,柱头螺旋装饰。其灵感来自古希腊城市和罗马帝国的建筑。</h1> <h1>阿佩罗一世塑像</h1> <h1>通往二楼的楼梯旁,有六个鹤鸟基座的玻璃球,里面装有巴西六条主要河流的河水。</h1> <h1>安东尼奥•拉波索•塔瓦雷斯(1598~1658年),巴西疆土开拓主要领导者。</h1> <h1>砖块。19世纪中叶,烤粘土。这组砖块是在博物馆地下发现的,见证了圣保罗市建筑材料的变化。自1850年以来,砖块作为捣碎粘土的替代品出现,德国、葡萄牙、意大利等地的移民起到重要作用。</h1> <h1>纪念碑大楼修复工程中制作的狮鹫头(左)、装饰的小腿部分(中)、正面装饰的棘叶(右)部分。由石灰和沙子(比例1:3),并添加10%的结构水泥。</h1> <h1>19世纪~20世纪,来自中国、法国等地的瓷器。</h1> <h1>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1912年9月14日一篇杂志文章上的照片,当时圣保罗公学的一万多名师生在博物馆前举行庆祝活动。</h1> <h1>1914年、1947年政府机构捐赠,1950~1953年从民俗学家阿劳霍那里购买的部分文物。</h1> <h1>1829~1944年间,部分纪念币和纪念徽章。中排左一为“皇家玫瑰勋章”(1829年)----尊贵勋章。</h1> <h1>二楼走廊</h1> <h1>馆外美景</h1> <h1>历史文化熏陶从娃娃抓起</h1> <h1>油画《独立或死亡》。帕拉依班画家:佩德罗•阿美利科•德•菲格雷多•梅洛,1886~1888年。镇馆之宝。</h1> <h1>画家虚构了场景,突出了伊皮兰加河溪流,选择了较大马品种,设计了服装和皇帝卫队(独立后始建)。葡萄牙王子----摄政王佩德罗在画面的视觉中心,被描绘成挥舞战剑的英雄,周边是欢呼的卫士和军人。画家的意图不是真实再现过去,而是创造一个光荣事件。</h1> <h1>《玛利亚•奎特利亚》。画家:多米尼克•菲卢蒂,1920年。玛利亚•奎特利亚是1822~1823年巴伊亚独立斗争的主要人物之一。</h1> <h1>此画作者:本笃•卡利斯托,1900年,私人捐赠,展示了1532年土著领导人和葡萄牙人完成政治协议的场景。</h1> <h1>画中展示了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遇土著印第安人的情景。葡萄牙人身披铁甲,手执铁质兵器,乘船而至。有的印第安人拿着木棍、木棒迎击,有的向葡萄牙传教士跪拜。</h1> <h1>烛台电话。诞生于1890年前后,1900~1940年,商业生产和使用。</h1> <h1>巧用自然光</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