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6号,刚刚从疫情恐慌中解脱出来的我,迫不及待地参加了这款集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美景相结合的经典旅行,途径6省23县市,八千里路的奔波,游走在祖国的山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朝鲜及日本,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64年至1981年间,在全世界神秘消失,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p> <p class="ql-block">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偶然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经过多年不懈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在洋县的朱鹮自然保护区内,种群数量达到2000余只,其中野生种群,已有近700余只。</p> <p class="ql-block">翻越苍莽的秦岭,穿越八百里秦川,我们来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20公里外的陈炉古镇,该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是当今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基地,被誉为“东方古瓷巨镇”的活化石。古镇夹在关中和陕北的过度地带中,所以既有关中地区的厚朴,又不失陕北地区的粗犷。</p> <p class="ql-block">春雨洒在这个错落有致的小镇上,显得格外宁静、淡然,宛若黄土高原版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罐罐垒墙”(又称罐罐墙),是陈炉诸绝之首,其实就是将废弃的匣钵、残瓷器物,在门前或窑背上栉比放置,远眺整个民居,层层叠叠,密如蜂房,如诗如画,成古镇独有一大民俗景观,此风成型于明代,后有“罐罐垒墙墙不倒”之说。那些不成器的罐罐们,则经过归类整理,或房前,或屋后,或院坝,少的三五个、多的几十上百,两三层搭积成列,站成门迎、站成士兵、站成陈炉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最典型的,当数陈炉的“布达拉宫”,居民窑洞顶上、罐罐垒墙,罐罐种花,多的竟高达八九层,窑洞依山而建,正如当地百姓说,“你家的窑顶我家的院,院内再把房子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形成一个个密集的居住群,罐罐,宛若藏族的转经轮,还真有点圣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瓷片铺路”,铺路的瓷片是破碎的陶器,它们经陈炉能工巧匠之手,拥有了新的生命,红橙黄绿蓝靛紫,七彩的瓷片,重绘出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朵,让来来往往的行人,在这花团锦簇、永不褪色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奔向锦绣前程。</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后,为做好出师抗日的准备工作,中央命令红军主力南下渭北一带,1937年2月6日,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二方面军司令部、政治部等直属机关,进驻同官县(今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的陈炉镇。</p> <p class="ql-block">红二方面军利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有利时机,在陈炉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日主张,实行减租减息,领导工人运动,于1937年3月9日正式成立了“陈炉工人抗日救国会”,先后建立了11个党支部,发展党员53名,并于同年4月,在陈炉镇建立了地方党组织的第一个工委——中共同官临时工作委员会,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甘泉的“雨岔大峡谷”,深藏在黄土高原深处,被誉为中国“羚羊峡谷”,它就静静地守在我们身边。大约亿万年前,陕北发生的强烈的地震,使其黄土大山分开一条大裂缝,又经过千百年风雨冲刷蚕食,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这峡壁凹凸不平,线条流畅的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峡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色彩迷离的岩石,像流动的画卷,波浪起伏的线条,似动非动,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它美如魔幻星球,千姿百态、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在谷内开阔处,一束光柱倾泻下来,崖壁呈现出五彩线条,这就大概是摄影师苦苦追寻的"天使之光"。吧</p> <p class="ql-block">亿万年地理奇观---被人们誉为时光指纹、大地年轮的波浪谷,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因为形状像波浪, 故名波浪谷 。</p> <p class="ql-block">被称之为火焰丹霞的红砂岩,红如焰火,形若流水翻涌,雄伟如通天石壁,非常壮观,这是景区最具波浪形代表的一块地貌,其纹理形如黄河流水,又似海浪翻涌,无风起浪,无水形波。</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的美,在于看似坚硬冰冷的岩石,美出了飘逸灵动,美出了温婉柔和,美出了绚丽多姿。</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榆林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p> <p class="ql-block">到了红山,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两边东西相峙的赭色石崖,崖壁上布满了星罗棋布的石刻题匾和大大小小的洞窟。红石峡谷长约350米,旧时边将、文人来榆林,多在雄山寺豪饮唱和,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最负盛名的是其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是全国少有的石刻书法宝库,被称为“塞上碑林”。它是黄土地农耕文明与蒙古大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壤地带,在这里,大漠与边地风光、黄土与蒙汉风情,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寺门在峡南,内有石台阶,雄山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榆溪河,古称帝原水,全长200多公里,从遥远的河套蜿蜒而来,是无定河的主要支流,榆林地区因此而成鱼米之乡。</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又是中共陕北党中央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在陕北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9年4、5月间,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榆林红石峡召开,会议决定刘志丹任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1992年4月红石峡景区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梁家河,属延安市延川县,延川是中共在陕北活动和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是陕甘宁边区的中心县,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志丹等曾在此活动。</p> <p class="ql-block">知青,是我们这代人永远的话题。1969年1月13日,来自北京的1300名知青落户延川。</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戴明、钟达宁、雷平生,王燕生,杨京生等6名男知青来到梁家河,他们曾居住在村民张清源的这口窑洞里。</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在此一呆就是七个年头。黄土高坡曾养育了习近平的父辈,此时又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人。</p> <p class="ql-block">知青井:70年代知青们与陕北老乡打造的第一口井,这口井改变梁家河人祖祖辈辈在下河挑水的历史,解决了梁家河村民的生活用水,也成了灌溉周围农田的重要水源。</p> <p class="ql-block">秦晋大峡谷:全长726km,落差607米,沿岸悬崖绝壁,黄河奔涌其中,是华夏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恰好点出了黄河秦晋大峡谷在山西运城龙门古渡到达最后的高潮,它是黄河流域的重心所在,也是黄河最壮丽的一段,乾坤湾、壶口瀑布、黄河龙门等所展现出大自然的力与美,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流经延川县一带时,放慢了脚步,形成五个320度的S型大转弯,五大湾环似相扣、鬼斧神工,造就了闻名遐迩的黄河蛇曲群,这启发了伏羲发明太极八卦图与阴阳学理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源。</p> <p class="ql-block">乾坤湾是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片区,“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就是乾坤湾”。它集聚了九曲黄河之神韵,经历了无数的风云变幻,见证了无数的世事沧桑。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感受“天下黄河第一湾”的迷人景色,极目远眺,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母亲河宏伟壮丽的景观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受风力堆积、流水侵蚀形成的沟壑纵横、梁峁相连的黄河蛇曲地貌形态,因其中间凸起,与四周延伸的九条支脉形成“九龙戏珠”之势,被甚舆人士誉为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由地质变化形成的象形石。外观似顽皮的小猴子伏于母亲背上嬉戏,呈现出母子情深的温馨场景。</p> <p class="ql-block">乾坤湾还有一处天然古寨——会峰寨,古寨四面峭壁嶙峋,三面有护寨河环绕,整体形象像一座驮在龟背上的锥形巨峰,有着‘陕北小华山之称’。会峰寨山势奇丽,自古以来备受文人墨客所青睐,留下了许多描写它的诗词歌赋,在石碑中就记载了一首诗:“会峰高悬云空中,亘古以来到如今。三山结连周围耸,二水交斗旋绕流。”在此观景,远眺母亲河黄河,一股“黄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的豪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在连绵700多公里长的秦晋大峡谷的黄河古道上,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由西向东注入黄河,这就是清水湾(又名清水关)。这是黄河流经延川县形成的最后一道大弯,弯度达到305度,大弯弧度圆润饱满,黄河水流延绵平缓,构成一幅壮丽的黄河美景图。据延川县志记载,明清时期,这里设有渡口,是黄河西岸商家货运、交易的重要村镇,隔河为山西永和县嘴上行村。1936年5月初,毛主席率中国工农红军东征后,由此渡河回师陕北。</p> <p class="ql-block">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长城三大奇观居中之位的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也是榆林的地标性建筑。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的红山之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时任延绥镇巡抚的涂宗浚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登台远眺,北边辽阔的大漠风光,已被绿色覆盖,南边尽显榆林古城与新城风貌,东西方则可见逶迤延绵的长城遗迹,镇北台不仅是榆林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边塞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九边重镇,历史名城,榆林镇北台历经数百年,以其壮美的姿态驻守边疆,旧日保家卫国,今时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山西,走进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的云丘山冰洞群,它形成于三百万年以前,经过16年的探索开发,于2018年底正式对外开放。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世界发现规模最大的天然冰洞群。</p> <p class="ql-block">洞体四壁,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冰锥、冰葡萄以及其它冰晶景观结构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地质队出身的我,因见过无数的溶洞,说得天花乱坠,不外乎是千篇一律五颜六色灯光照射在石头上嘛,对此没一点兴趣,一度产生了放弃参观的念头,可一进洞,我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宛如童话世界,突显出梦幻般的景象,惊喜之余,精神抖擞地穿梭于其中 ,流连忘返,庆幸没有错过这绝世之美的冰洞。</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村落塔尔波,2500年时光悠悠,这里藏着岁月,珍藏着历史,蕴藏着文化,来到与世隔绝的避世古村,往昔岁月在眼前重现,我们将以在地风物为线索,沿着先人的足迹,展开一场炙热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大美山西,晋善晋美,阳光普照下的古村落是这样的祥和,安静,没有一丝的商业气息,没有沿街叫卖的烦景,到过无数的古城,无一例外的过度商业化,以至于我发誓不逛古城,没想到,在去冰洞群的必经之路 上,被这千年古村落深深地吸引了,众所周知晋商是当之无愧的经商大咖,却为什么会放弃这有最好的商机的地方呢?这就是山西人的聪敏智慧的完美呈现,它失去的是金钱,但留下的是老祖宗精髓,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必将与世永恒!</p> <p class="ql-block">它是这样的低调,连旅行社的宣传资料上都只字未提,却没想到在这里深藏着如此之美的古村落,它处处透着悠久的古韵,将晋南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这里,每一处都将我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这是清朝宰相陈廷敬的故居,因康熙皇帝在此居住过,又被称为皇城,无数专家称之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是首批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是清朝初年一位声名显赫的宰相,担任过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从明孝宗到清乾隆(1501年--1760年)260年间,在这里不断上演着“家教从严,家训传承,家风激励,书香熏染”的历史大片,陈氏一门科甲鼎盛,冠盖如林,通过科举选拔考试,共产生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名进士和6名翰林,可谓“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抒写了半部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历史篇章。</p> <p class="ql-block">数百年凄风苦雨,岁月沧桑,皇城相府,依然炫耀着唯我独醉的雄健,仍旧宣示着俯驭百官的威严,依旧述说着传承与希冀的轮回故事,俨然成为封建时代官员府邸的活化石,在园区训语墙上,清晰地写着许多古训:“贫莫断书香,富莫入盐行;贱莫做奴役,贵莫贪贿赃”,一座古城,一门几代,家国天下书壮志,君臣大义皆为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古建筑群,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布局讲究,雕刻精美。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由内城和外城组成。</p> <p class="ql-block">这一罕见的官宦宅居建筑群,浓缩了君臣之义、官宦理想、家族传承、建筑美学等历史事实,把封建时代读书人“家国天下”价值观演绎得淋漓尽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研究标本,其名扬天下、蜚声世界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古建筑群本身。</p> <p class="ql-block">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始于魏晋年间,是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诸葛亮躬耕南阳所在地,历代皇室及百姓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众多国家领导人前来南阳武侯祠参访。</p> <p class="ql-block">一方秀水沃土养育了一方英才,起伏蜿蜒的卧龙岗绵延百余里,形成了一带龙脉,孕育了智圣诸葛亮,所以卧龙岗被称为“天下第一岗”,南阳武侯祠就坐落其间。</p> <p class="ql-block">“干古人龙”石牌坊,立柱冲天,华美壮观,坊高9米,面阔13.5 米,为三间四柱楼式。坊额浮雕“丹凤朝阳”、“麒麟送宝”等祥云瑞兽图,极其生动,左右横额上雕饰的是诸葛亮生平故事“躬耕南阳”、“舌战群儒”等,栩栩如生,这座石牌坊最初建于明代,清道光壬辰年(1832年),南阳知县萧其芬重修,1943年5月牌坊被雷电击倒,1957年原南阳县人民政府重新复原了这座石牌坊,可惜在六十年代再次被毁,1992年美籍华人赵连仁先生,怀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捐资十五万人民币,复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千古人龙”石牌坊,“千古人龙”四字古拙素朴,遒劲刚毅,大意是指诸葛亮为永垂千古的杰出人物,被后人称为人中之龙。</p> <p class="ql-block">野云庵,是诸葛亮当年会友的地方,诸葛亮与他的好友们常相聚在一起,探讨时政,评研学问,我们所看到一组彩色泥塑,生动地再现了诸葛亮与崔州平、孟公威、徐元直,还有老师黄承彦在一起会晤讨论的场景,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卧龙岗上并非是只做一介农夫,他积蓄力量,待时而起,择主而仕,一旦时机成熟,他必然由“卧龙”成“飞龙”。</p> <p class="ql-block">宁远楼又名清风楼,位于武侯祠后部,传为诸葛亮躬耕南阳时藏书、弹琴、凭栏远眺的地方,是祠内最高建筑,宁远楼两侧置有配楼,可登高远眺,宁远,取“宁静以致远”之意,语出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为清净寡欲,高瞻远瞩。</p> <p class="ql-block">南阳,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更是孕育他成才的摇篮,而草庐则是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三顾之地,如鱼得水的场所,唐代诗人白居易就这样写道:“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汗便为霖!"</p> <p class="ql-block">位于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向华北地区供给优质水资源、拱卫首都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截至2023年,丹江口水库累计调水达590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4省市24个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8500万。</p> <p class="ql-block">位于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向华北地区供给优质水资源、供卫首都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截至2023年,丹江口水库累计调水达590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4省市24个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8500万。</p> <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镌刻在丹江口大坝坝堤上的十二个字,见证了澄澈的碧水从这里起步,出陶岔、过哑口、飞渡槽、钻暗涵,奔流千余公里,一路北上润泽京津冀豫。长河泱泱,利泽万方。南水北调这一“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筑牢水资源安全保障。</p> <p class="ql-block">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因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是我国迄今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面积3253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区内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八大景区。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出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在一条叫姜水的河边长大,所以姓姜。由于他善于用火和发明了原始农业,所以被称为炎帝神农氏。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登高243级台阶,便来到了天坛神农雕像前的瞻仰台。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威武古朴,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欣欣向荣,子孙繁衍兴旺之意。</p> <p class="ql-block">板壁岩,位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神农架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遗迹,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无论表皮,还是髓质形态,或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板壁岩的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p> <p class="ql-block">太子垭因李显而得名。李显本为唐太子,继位后称唐中宗,遭母后贬做庐陵王后,在房县住了整整14年。其间,他曾由县城前往大九湖视察,途经此处,为景所迷,遂吟诗一首,题名《石淙》:“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p> <p class="ql-block">神农谷是神农架最典型的山谷,它最早叫“风景垭”,又名“巴东垭”,最高处海拔2950米,最低处海拔约2500米,此处山高林密,据说这里最早是炎帝神农氏的行宫,神农谷是神农架景区的精华,山岳起伏,怪石嶙峋,风景极为壮观,有“不到神农谷,枉到神农架”之说。</p> <p class="ql-block">阴峪河峡谷,全长近100华里,是华中地区除长江三峡外切割最深的峡谷之一,也是穿越难度最大的线路,是华中水塔的核心部位,大量的气态水在峡谷之间循环,化作无数溪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中大地 ,阴峪河峡谷上空的云海 ,云海中间是深邃的峡谷,我们在风雨中冲向前,寒气逼人,瑟瑟发抖,碑前留影算是到此一游啦!</p> <p class="ql-block">官门山风景区,两个野人母子塑像,充满了神秘感,构成了官门山的景区大门,景区是一个以生态环境和物种、科研与人文展示为主的大型生态科普游览区,这里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大熊猫馆、蜜蜂园等观赏园。</p> <p class="ql-block">蜜蜂园,挂在岩壁上的蜂箱密密麻麻。</p> <p class="ql-block">昭君村,位于南阳河河畔,唐代诗人张泌《妆楼记》记载: “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浇手,溪水尽香。”因南阳河流经昭君村,又得名“香溪”,“昭君浣纱”也成为天真烂漫的少年昭君最靓丽的剪影。昭君村浓厚的人文氛围和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共同形成了天、地、人和谐自然的人间仙境,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昭君纪念馆内,立着一尊高2.8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她冰清玉洁、倾国倾城、端庄淑静、飘逸秀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分再现了昭君的丰仪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奉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西魏废帝三年,改“鱼复县”为“人复县”,隋代废郡改州,巴东郡改为信州,唐武德二年,为避唐高祖李渊外祖父独孤信名讳,改信州为夔州,唐贞观二十三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讬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人复县”为“奉节县”,此后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夔(音kuí)州已经成为历史,但在奉节依然可以找到不少当年夔州古城的痕迹,据相关史料记载,依斗门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由当时的夔州郡守李晟所建,依斗门是清朝名仕所改,来源于诗圣杜甫夔州诗名篇《秋兴八首》:“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当时诗圣感秋寄兴,从夔州写到长安,抒发对长安的强烈怀念,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这句“每依北斗望京化”,不但是此诗的精华,更是被誉为“八章之骨”,为整个组诗点出了主题。</p> <p class="ql-block">杜甫的塑像高高矗立在古城内,可见奉节人对于杜甫的热爱。杜甫晚年来到这里,写下了430多首诗篇,其中不乏《登高》、《秋兴八首》、《八阵图》这样的千古名篇,其中《登高》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律诗。 </p> <p class="ql-block">依斗门除了杜甫的情节之外,它的左前还刻有武侯阵图,也就是夔州八阵图,分水八阵与旱八阵,奉节,一座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原本它应该有很多像依斗门这样的古建筑,可惜因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整座古城不得不沉于水下,连白帝城也成了一座江中孤岛,大量的建筑黯然消失,目前像依斗门这样的古建筑已然不多。</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们行程中的最后一站,走过了许多山,趟过了许多水,而皇城相府已深深地储存在脑海,余生绝对不会忘却,塔尔波古村落将晋南的风俗人情深深的印在我心中,云丘山冰洞群,世界奇观,如梦如幻,梁家河,更是我们这代人青春回望的地方,思绪萦绕心间,一路跋足,一路留念,一路回望,回味连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