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藏书里有不少珍品,包括上世纪不少诗人题赠的诗集。有的知名诗人已经仙逝,算是宝贵的遗存。就不开列他们的大名了,那样有显摆之嫌。我为什么单单提出这本呢?代薇的知名度并不高,此书又奇在何处呢? <p class="ql-block">封底非常独特,诗人从几个方面显示自己的意趣。</p> <p class="ql-block">其一,我与她未曾谋面,也一直没有联系。题字是“余见先生雅正”,时在“94·3·12”,可见她并不知道我的本名。而那时我以"余见"为笔名写过不少评论,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我自己更爱的是诗。有人说我“酒名大于文名,文名大于诗名”,使我很不受用呢。而其他赠书则以写本名为多。</p> <p class="ql-block">其二,也不知代薇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书前收集了当时全国几乎所有诗歌刊物主编的赠言,毫无例外,都对这本诗集做了很高的评价。这些题词依次排列,作为《序——穿过地球的寄语》的内容。其中甚至还有当时《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诗刊》主编杨子敏、台湾《创世纪》诗刊主编洛夫的题词!其他名家多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不可能假托的,因为书前还影印了不少手迹呢。说一个总数吧:17位大咖!</p> <p class="ql-block">这两幅图里就有17位诗界大咖的题词</p> 我确实对代薇缺乏了解,为了做这个美篇,特地百度了她的名字,就复印下面的文字好了:<div><br><div>代薇是一位当代女诗人,原名戴薇,出生于浙江宁波,后迁至成都并在重庆长大,最终定居南京。她不仅是一名诗人,还担任专栏作家和新闻记者的工作。代薇的中专学历背景丰富,曾分别在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和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担任电报员和报纸编辑工作,同时还是助理政工师。她的文学创作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以其精练且有力量的语言、奇异的意象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代薇的作品被认为是现代汉语诗歌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分,她的诗集包括《代薇诗季》和《随手写下》,此外还有散文和随笔等多种形式的文学创作。目前,代薇居住在南京,并且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br></div></div> 我当然读过,当时也觉得其中作品很好。想不到书中还夹了两张我的手稿,竟是《诗题的集合——读【代薇诗季】戏作》,就是用一些词语把书中的诗题连缀起来成诗,有些游戏性质,但是设想把那些引号去掉,也还真像一首自己创作的作品哩。我说“奇特”,也包括这件事儿。想起来也算对得起代薇的馈赠了。但是这个手稿并没有寄去,就遗落在书页间了。要不是这次清点赠书,恐怕再也想不到这回事了。就放在这里,请美友们看看吧。字迹不算潦草,容我偷懒,抄录就免了吧。 最后,向远方的代薇遥致谢意:你如今还好吗? 毕竟手写稿看起来不很清晰,还是誊写一遍吧:<div><br></div><div>诗题的集合*</div><div>——读《代薇诗季》戏作</div><div><br></div><div>“如果是真爱”,一定是“至爱”</div><div>是“红尘”中“金黄色的秋天”</div><div>是“生命中的美丽”</div><div>是一段“无悔的旅途”</div><div><br></div><div>为你挂“越洋电话”战胜“距离”</div><div>不仅今生“长发为你而留”</div><div>还频频“约你入梦”,且愿订“来世之约”</div><div>也不怕“像是一种伤害”</div><div><br></div><div>自从那一次“夜行列车”中“邂逅”</div><div>你“就这样走进我”</div><div>然而最终“你还是要走吗”,也不肯</div><div>“再坐一会”,却丢给我“不来的日子”</div><div><br></div><div>那么,我只好焚化了这些“旧情柬”</div><div>慢慢地体味“情殇”的“过程”</div><div>也许那一束“枯梅”还会有几缕余香</div><div>让我在多年后淡淡地回想:“那时,我爱过你”</div><div>*<u>引号内均为《代薇诗季》中的诗题。抄录一遍,不免有些得意:还有点儿意思呢;又不免感到惋惜:当时为什么不曾寄给代薇呢?如今代薇读到这个美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实在不能不遗憾啊。</u></div><div> 2024·2·1渝州悠见斋</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