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的美篇

Terry

<h3> 满族服饰<br>  ——旗袍<br>作者 特立(TERRY)</h3> <h3>复古满族旗袍</h3> <h3>清代女士旗袍</h3> <h3>清代女士长袍</h3> <h3>清代女士长袍</h3> <h3>清代女士长袍</h3> <h3>(1)满族的祖先女真族在历史上俗称女真人,曾经是一个智力聪慧、粗狂彪悍、骁勇善战的民族。它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始于12世纪建立金国后。女真族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35年女真族大清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清朝,定都盛京(今沈阳),改女真名为满族。随着大清王朝进入中原,把满族语言、服饰等风俗习惯一并带入,推动了中原的农耕发展,改变了文化习俗,改善了经济和社会环境。<br>据资料介绍,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推翻明朝后沿袭了女真的传统习惯,并要求百姓一律穿着满清统一服装。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至于闲散的满族百姓,男子皆穿袍服,以绸缎或布衣定制,外套马褂直到辛亥革命,在我国流行了近300年。<br>从大清的兴衰,满族语言被汉语同化到失传,经历了近四百年历史。虽然清朝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满族服饰、饮食文化和一些风俗习惯仍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满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些满族服装还在影响着中国服装业的发展。<br>满族在历史上建立大清王朝融入中国多民族大家庭,曾经创造过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成就,对世界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在历史进程中,满族饮食和服饰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继承先祖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满族服饰吸收了汉族、蒙古族、契丹族及欧洲服饰的元素,使得满族服饰趋于完善,引领时尚,风靡一时。</h3> <h3>清代满族系列服饰</h3> <h3>清代男士坎肩</h3> <h3>清代高底绣花鞋</h3> <h3>(2)由于大清自建政推行八旗制,满族均属旗人,故他们最初所穿的袍服便称为“旗装”或“旗服”,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后在全国通行。满族男子留发束辫,内穿坎肩外套马蹄袖袍褂,下摆及踝部无纹饰。满族女子穿着宽大直筒旗袍,不缠足的大脚穿漂亮绣花鞋,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摆动双臂,婀娜多姿。<br>下面简单介绍满族旗服——长袍、马褂、坎肩、头饰、鞋饰等系列服饰:<br>1、长袍:长袍又称袍式服装即旗装旗服,分为单、夹、皮、棉袍是男女旗人的传统服饰,基本制式是圆领口,穿袖,大襟,左衽,有扣襟,束腰带。<br>2、马褂: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来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衩,长不过腰部,稍短的袍袖露出三、四寸,可以抵挡风寒。<br>3、坎肩:也称作马甲,上有花边装饰图案,两侧开衩有长短之分;有大襟、对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大襟坎肩款式。在重要场合身穿坎肩显示具有地位和修养。民国时期身穿西装配坎肩,基本仍然沿袭满族坎肩的风格。 <br>4、头饰:大拉翅,是满族贵妇发式,扣于头顶发髻上,深受满族女子推崇。它通常用黑色绸缎制成,上面有彩色绢花或金银首饰装饰,可插簪、釵等饰物,侧面还可悬挂流苏,与旗袍相配协调,显得庄重高雅。<br>5、鞋饰:鞋底中高10公分的木底高跟鞋是满族妇女的常见旗鞋,鞋底周围用白布包裹,两侧镶嵌珠花,鞋面绣有各种花卉图案。满族贵族女性喜欢穿高底鞋以避免旗袍拖地,显示自己的修长身段和尊贵身份。</h3> <h3>大清王朝官服图片</h3> <h3>清代满族官服</h3> <h3>李鸿章身穿黄马褂</h3> <h3>清代宽襟大袖长袍</h3> <h3>清代妇女着装</h3> <h3>(3)另外特别要提到清代象征皇权和威慑力的重要服饰黄马褂。它是清代一种高档官服,主要用来赏赐有功之臣和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一旦拥有黄马褂就显示拥有者享有社会地位和荣耀。当年光绪帝为乞丐教育家武训办义学成绩卓著册封为“义学正”,并赏赐其黄马褂以资鼓励,体现了清朝赏罚严明的等级制。<br>在清朝当政的近四百年间,特别是二十世纪初期大清王朝走向顶峰,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强盛,宫廷各种设施与宫廷服饰也在继承古典艺术的氛围中趋于完善。从中国整个服装发展史看,清代的服饰由于受蒙、汉及欧洲服装影响更加接近现代,再配有西方宫廷装饰风格显得雍容华贵,高雅华丽,相得益彰。<br>满族的繁文缛节随着大清帝国的消亡走到它的历史尽头,但满族服饰依然在中国社会流行,这不能不说满族服饰先进适用、美观时尚。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满族,在佳节喜庆之日仍然穿着满族盛装,特别是旗袍独树一帜引人注目。号称大清后宫的绥远城(呼和浩特新城的前身)一直多以居住满族为主,曾把绥远城叫做满城,因此街面上满族服饰独领风骚。</h3> <h3>改进后的满族女士旗袍</h3> <h3>(4)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绥远城的满族穿戴与汉族服装仍然有所不同。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满族服饰正在汉化,但还保留着满族服饰的明显特点。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满族妇女几乎都穿着旗袍,头戴无顶绣花飘带坤帽。虽然很少看到妇人头戴大拉翅式旗髻发式,但她们个个身穿各式旗袍,手拿花扇,脚穿鞋底中高两寸的绣花鞋,出现在聚众的街面或一些娱乐场所翩翩起舞,唱起满族歌曲或民谣,让人羡慕令人难忘。<br>但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把旗袍看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标志遭到冷落或摈弃。特别在文革期间,像呼和浩特这样的中大城市很多满族富贵人家遭到红卫兵洗劫,贵重物品、老照片、留声机、八音盒、旗袍等遭到没收甚至烧毁。街面上再也看不到穿戴满族服装,直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后旗袍才重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br>一个多世纪以来,旗袍在60,70年代消失又在80年代出现,90年代逐渐约定俗成地被国人认作国服,但大陆人称作&quot;旗袍&quot;,而台湾地区称作&quot;祺袍&quot;。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大陆和台湾的隔离,意识形态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的。<br>有学者认为,海派旗袍意指上海派旗袍,兴起于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由于近代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欧美服饰也冲击着上海服装业,对中国旗袍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中国旗袍不再拘泥于传统旗袍形式,变得更加典雅华丽。海派旗袍推动了魔都上海服装业的开放与创新,而京派旗袍承袭了帝都的庄重矜持、雍容华贵的风格。</h3> <h3>改进后的满族女士旗袍</h3> <h3>(5)还有学者认为,百年来国人经历了“国服袍服”、“满族旗袍”、“改良旗袍(海派旗袍)”和“台湾祺袍”四个阶段。从旗袍到祺袍称谓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以满族改良旗袍作为国服,经历了吸收、摈弃、融合、改良的演变过程,最终奠定了中国服饰的历史地位和标志性走向。<br>另有说法是海派旗袍与京派旗袍除了受习惯和地域的影响——旗袍的两种不同外在表象外,还有两种不同的思想界定,即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浪漫。如果把京派旗袍的服饰文化比作帝王之都的权力象征,体现名门闺秀高贵庄重的地位和威严;而海派旗袍因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成为摩登女郎的服饰,体现女性的华丽浪漫和优雅气质。因此旗袍不再是远观近赏的尤物,更具有现代优美、时尚、观赏的特点。<br>现代旗袍突现女性的体形美、曲线美与装饰美。它不但深受女性欢迎,同样受到男性追捧。传到国外的旗袍不但受到海外华人的青睐,也同样吸引异域女性的垂顾和仿制。就连一些国外服装设计师都乐此不疲地看好旗袍的审美和经济价值,使旗袍重获青春活力,成为社交场合与外交活动的正装或国际盛会的礼服。<br>特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旗袍的制作选材精良,线条优美,工艺考究,花色多样,图案优美,穿着得体,既显高雅时尚又不张扬,体现出中国女性的外在气质,又让异域人士羡慕崇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推崇。近几十年演艺界抓住时机把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搬上舞台或银幕,把国内一些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以清代风格表现出来,再配以华美的清代高档服饰烘托故事气氛,使影视作品达到最佳收视率。</h3> <h3>现代国服化的女士旗袍</h3> <h3>(6)我们从87 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可以看出,里面所有演员都采用高档材质制作剧中服饰,尽量准确效仿故事人物的着装。特别显示贵族间流行的具有权贵特质,以绫、罗、绸、缎、锦等为主的服饰材质,忠实于原著中人物特有的服装式样进行专门设计和裁剪,把近代和现代满族服饰相融合,创作出各种超前的服饰类型,让《红楼梦》剧中人物复活,把京派服饰文化推向一个新高度。<br>还有一个典型实例就是1997年在珠海兴建的圆明新园五A级旅游区。该旅游区除所有建筑设施和装饰风格完全按北京圆明园的蓝本建造外,又增添了一部大型历史舞剧《大清王朝》把清代的文化礼仪、风俗习惯,特别是满清的服饰文化烘托出圆明新园旅游区特有的气氛和知名度,把旅游业推向一个新高潮。<br>这里要强调的是《大清王朝》舞剧里展现的是清代不同时期的满族服饰变化特点,是对清朝历史的艺术再现。由于受西方服饰元素多样化和个性化影响,满族服饰在继承前朝传统服饰中有所改良与创新,并在《大清王朝》舞剧中起到历史和现代满族服饰的交融和导向作用。通过考究的设计和精致的制作,在更高的审美标准中再现了清朝个个时期的服装风貌,展现了清朝服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br>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和著名的珠海圆明新园旅游景区推出的大型历史舞剧《大清王朝》的满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满族服装特色。我们不得不承认,满族服饰特别是满族旗袍在中国服装界具有引领时尚的作用,中国旗袍大有进入国际时装市场的趋势。</h3> <h3>《红楼梦》中的满族旗袍</h3> <h3>《红楼梦》中的满族旗袍</h3> <h3>《圆明新园》里的李莲英</h3> <h3>《大清王朝》舞剧剧照</h3> <h3>《圆明新园》里的旗袍盛会</h3> <h3>作者简介:熊崇岐,笔名特立(Terry),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外语系,1982年毕业后先后在中学中专任英语教员,后期在内蒙古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仍然当英语教员,职称副高。在几十年学校任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满园桃李。擅长俄语的他曾在内蒙古供销学校兼任俄语课,并几次赴俄罗斯当俄语翻译。<br>他热爱文学艺术和音乐,写过诗作过画也创作过歌曲,曾经读过不少世界名著,退休后又拿起笔杆开始写作,已刊出《欧洲梦幻之旅》《烟花三月下扬州》《新疆旅游日记》《荒毛地》《归绥市》《归绥市的城门》《青城电影》《抓壮丁》《蓝宝石的故事》《图瓦的祭奠仪式》《伊尔库茨克奇遇》《图瓦中医诊所》《老三届的考学之路》《母爱永恒》《难忘的学校乐队》《墓葬文化》《果戈里故事简介》《刘汉及其家人》《师生情》《珠海圆明新园》《惠州打工》《五十年代绥远城》《龙的故事》《绥远城西街》《神游深圳》《炼狱》《大串联》《士兵之歌》《冰海沉船》《悲惨世界》《陈年往事》《教育的诗篇》《绥远城的满族》《乡村女教师》《话说归绥城门》《从历史走来的青城》《经典电影的魅力》《齐纳尔巴图》《远去的欧洲系列》《战争与和平启示录》《复活》《共产党员》《草原恋》《唐·吉诃德》《山西大院》《呼唤真善美》《台湾三叔》《伊尔库茨克火车站》《哈姆多瓦农庄》《哈姆多瓦农庄恶斗》,再写一篇《满族服饰》以飨读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