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庵》崂山1240

一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修真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醒睡庵去往上苑必然要经过王哥庄,王哥庄成为当年游山住宿的中转站。黄念昀有《宿王哥庄》“买鱼沽酒息劳筋,茅屋相酬夜已分。灭烛窗来山月照,关门枕有海风闻。西临道院宵犹诵,舍外市人眠不纷。卧想明朝双笠影,万峰东畔又冲云。”诗中“西临道院”为修真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修真庵,创建不可考,明代天启二年(1622),全真道士李真立扩建改为道庵。明亡后,曾为乾清宫管事太监的边永清、杨绍慎来修真庵避乱,出家为道士,易名边静宁、杨静悟,两人先后成为修真庵主持。王哥庄村东有土山曰“双台”,边永清和杨绍慎之墓皆在其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宿山修真庵的诗词很多。黄念昀同样有《宿修真庵》“薄暮山凝紫,投林众鸟喧。游人欣有托,樵客澹忘言。海近潮同枕,庭宽月满轩。兴来沽村酒,竹里倒芳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曾经居住在镜岩楼的黄宗庠第四子黄垍《宿修真庵》“贝阙珠宫气象殊,仙居远在海东隅。林泉风暖宜丹灶,霜露秋深长白榆。鹤舞千年松树老,客游三径月明孤。夜来更向蓬山上,醉我琼浆满玉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黄守缃《宿修真庵望华严白云诸胜》“百里樵风引,仙踪访道寻。闲门奇石古,修竹野园深。寂寞题桥柱,凄凉布寺金。山川情不改,秋至感登临。”</b></p> <p class="ql-block">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灭亡后太监蔺卿,带后宫妃子养艳姬、蔺婉玉,逃到了即墨城,他们装扮成乞丐,先是到王哥庄修真庵住了一段时间,又来到百福庵,道长蒋清山收留了她们,住百福庵萃元洞内。</p> <p class="ql-block">今修真庵仅存古朴树</p> <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遗存山泉水井</span></p><p><br>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形成 <br>  崂山是中国道教名山,自秦、汉至明、清,各地修真守静之士纷纷来此修行,绵延不衰,遂形成“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规模。<br>  自张廉夫结茅为庵,汉至唐代次第兴建了一些道教草庵、宫观,如白榕庵、于姑庵、圣水庙、太乙元君祠等,奠定崂山道教名山地位。宋代刘若拙敕建太平宫、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又增加神清宫、遇真宫、天仙观、塘子观等,在宫观数量和规模上都有明显提高。金、元时期凭借全真教的强势,又增加华楼宫、聚仙宫、明霞洞、铁瓦殿等10余座。而天后宫、沧海观、海云庵、白云洞、荒草庵等40多座宫观都建于明代。清代则建有明道观、潮海宫、玄阳观等20余座。据统计,历代崂山地区道教宫、观、庵共有119座。可见“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并不是精确统计数字,而是形容崂山宫观之多。 <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h1> <h1><b>凝真观</b></h1><h1> 道教宫观。在崂山水臼石西北约五里处。据《崂山志》记载:始建年代不详,昔祀三清,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曾有重修。遗址西北有熟阳洞,洞深如厦,洞旁右有一室,清代道者刘姓常习静其中。</h1><h3><br></h3><h3></h3> <h1><b>九宫八观七十二庵</b></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span></p><h1>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华盖派”。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崂山被誉为“云山道家”、“灵异之府”、“神仙之宅”等美誉;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在兴盛时期崂山道教建筑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称,是“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span></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崂山道观庙宇数出119座,90%藏深山不为世人所知,建筑群庙宇名录: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太清宫 2.上清宫 3.太平宫 4.华楼宫 5.通真宫 6.神清宫 7.遇真宫 8.斗姆宫 9.天后宫 10.东华宫 11.仙人宫 12.万寿宫 13.通明宫 14.延寿宫 15.天后宫(今沙子口村内) 16.潮海宫 17.寓仙宫 18.聚仙宫 19.玉清宫 20.黄石宫 21.三元宫 22.天后宫(今女姑山村东) 23.凝真观 24.明道观 25.白云观 26.塘子观 27.太和观 28.龙泉观 29.大崂观 30.沧海观 </span></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1.明真观 32.玄阳观 33.迎仙观 34,玉灵观 35.倒坐观 36.清真观 37.莲花庵 38.百福庵 39.修真庵 40.蔚竹庵 41.莲花庵 42.海云庵 43.清溪庵 44.荒草庵 45.朝阳庵 46.大士庵 47.石障庵 48.寿阳庵 49.白云庵 50.卧云庵</span></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1.游云庵 52.紫榕庵 53.老姑庵 54.先天庵 55.常在庵 56.醒睡庵 57.松杨庵 58.河崖庵 59.青龙庵 60.驱虎庵 61.槐石庵 62.石湾庵 63.石门庵 64.姑子庵 65.熟阳庵 66.圣水庵 67.白榕庵 68.清虚庵 69.福泰庵 70.北斋庵 </span></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1.显化庵 72.华西庵 73.清华庵 74.神普庵 75.荷花庵 76.杏树庵 77.林花庵 78.灵鹫庵 79.正阳庵 80.真姑庵 81.草然庵 82.慈云庵 83.云峰庵 84.聚仙庵 85.老母庵 86.清泉庵 87.六合庵 88.玄虚庵 89.弥罗庵 90.松阳庵 91.大悲庵 92.于姑庵 93.石门庵 94.十梅庵 95.昆卢庵 96.铁佛庵 97.龙王庙 98.薛家庙 99.圣水庙 </span></p><p><br></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0.三官庙(崂山南麓太清宫之北) 101.关帝庙 102.天齐庙 103.三官庙(今李村河北) 104.龙王庙 105.龙王庙 106.玉皇庙 107.关帝庙 108.三清殿 109.铁瓦殿 110.白云洞 111.明霞洞 112.庵沟院 113.大水院 114.莲花祠 115.经神祠 116.康公祠 117.齐王祠 118.三忠祠 119.太乙元君祠。</span></p><p><br></p> <h1><b>崂山历代共有31个寺院,分别叫做崇佛寺、石佛寺、慧炬院、狮莲院、法海寺、峡口庙、普济寺、林花庵、白云庵、普庆庵、歇佛寺、毗卢庵、大明寺、铁佛庵、朝阳庵、洪门寺、清凉院、海印寺、观音寺、菩萨庙、于姑庵、清风洞、莲花庵、大石寺、清凉寺、石门庵、白榕庵、超然庵、华严寺、十梅庵、灵圣寺。</b></h1><h3></h3> <h1><b>太清宫</b></h1><h1><br>位置:崂山太清景区<br>修建:公元前140年<br>历史:2100多年<br>别名:下宫<br> 太清宫居崂山东南端,由七座山峰三面环抱,宫在峰下,大海当前。太清宫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以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为主殿,以附属设施关岳祠、东西客堂、坤道院等构成的房舍共150余间,每个大殿都立有山门,并有便门甬道相通,房舍简朴、古拙,基本上承袭着宋代的建筑规模和特色。<br> 太清宫在崂山众多道教建筑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规模最大。太清宫始建于公元前140年,公元905年逐渐有了一定规模,此后建筑不断增加。元朝时,这里成为全真派的道观,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地位迅速提高,被称为仅次于白云观的第二丛林。明朝时,著名的道士张三丰曾经在这里修炼,而且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很多内容都取材于此。<br> 太清宫之夜景尤为出色。当万籁俱寂之时,海上一轮明月高挂,倾洒柔和清辉,每当春秋月夜,微风徐来,海不扬波,皓月当空,浮光耀金,一派皎洁月光洒向大海,被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称之为“太清水月”。</h1><h3><br></h3><h3></h3> <h1><b>上清宫</b></h1><h1><br>位置:崂山太清景区<br>修建: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br>别名:上宫<br> 上清宫位于青岛崂山东南部,太清宫西北,简称上宫,是崂山的主要道观。上清宫创建于宋初,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后毁于山洪,道士李志明再次重建,后历代屡有修缮。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上清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由青岛市道教协会筹集资金进行修缮,于1991年12月6日重新开放。<br> 上清宫为两进庭院,殿宇和房舍共28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殿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和“七真”。上清宫奉道教全真道华山派,为崂山许多道观中惟一的丛林庙,邱处机、刘处玄、李志明等道人到崂山时,曾居上清宫演道说法。<br> 位于上清宫的“独木成林”是崂山风景区十三株树龄逾千年的银杏树之一,是由上清宫“华盖真人”刘若拙所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此树拥有8个主分枝和百余株分蘖的子株,其中一株子株高度近20米,树龄130年以上,此树乍看犹如一片树林,但中间粗壮的主干才是它的母株,周围的子株恰如大大小小的子孙簇拥在年事已高的祖母身边,人们称之为“公孙树”。</h1><h3></h3> <h1><b>华楼宫</b></h1><h1><br>位置:崂山华楼游览区<br>修建: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br>创建人:刘志坚<br>原名:灵峰道院(又名:万寿宫)<br> 华楼宫位于崂山风景区西北部,现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明、清、民国均曾重修,隶属全真教郝太谷所创华山派,由华山派第二代弟子刘志坚主持修建。道观原来的名字是“灵峰道院”,因建在华楼山上,所以通常称为“华楼宫”。 华楼宫庙宇坐北朝南,面对“夕阳涧”,背依“碧落岩”。视野开阔,环境幽静,被道家视为风水宝地。宫内建筑自东向西依山而列,分别为道房、关公殿、老君殿、玉皇殿,均系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占地2000平方米。东边大殿供奉的是崇尚“忠义”的关公;中间大殿里供奉的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即老子,立在老君左右两侧的分别是太乙救苦天尊与云清真人。最大的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两侧的是太白金星与紫微真人。<br> 宫内现存有银杏、木瓜、紫薇等古树古木,其中4株700余年的古银杏树枝繁叶茂,绿荫蔽院。每到秋季,更是硕果累累,引人止步。宫外曾有明代山东巡府赵贤于万历初年游览崂山华楼宫时,书写并镌刻于清风岭的“海上名山第一”石碑。“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便是由此而来,后毁于战火</h1><h3></h3> <h1><b>太平宫</b></h1><h1><br>位置:崂山仰口游览区<br>修建: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br>创建人:华盖真人刘若拙<br>故名:太平兴国院、上苑<br>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海岸仰口湾西侧上苑山南坡。据元代张起岩《聚仙宫碑》载,宫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之道场,因建成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故名“太平兴国院”,金代明昌年间(1190~1195年)更名为太平宫。金代明昌年间、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3次重修。清嘉庆年间(1796~1819年)香火最盛,当时有道士40余人,土地130多亩。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该宫仍有道士8人、杂工7人、土地70亩。 太平宫为“品”字形的二进院落,正殿建于后院,前院为东、西两配殿各3间。太平宫山门之迎面建一影壁,上书阴刻“海上宫殿”4字,传为清末书法家华世奎之手笔,影壁背面记载太平宫的兴衰沿革。前院分东、西两院,各建月洞门。东院建钟亭一座,内置铁钟一口,高1.4米,重343公斤,上镌楷书铭文“光绪十八年谷旦韩同茂号庙捐敬献”。此钟原在金口天后宫,因太平宫之钟已失,故由金口移至此处,列为一景,名曰“上苑晓钟”。西院建道舍客堂,有水井一眼,名“龙涎”,井侧石上刻明代山东提学邹善的诗一首。<br> 太平宫奉道教全真华山派,正殿祀妈祖,东、西配殿分祀关圣、真武。殿堂共9间,另有道舍、客堂、厨房8间,皆为硬山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宫周围多奇峰怪石,古木幽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为游览胜地。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太平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h1><h3></h3> <h1><b>玉清宫遗址</b></h1><h3></h3><h1> 沿“铁瓦殿”石阶上行约500米,向西有新修的景观路,即可到达白云庵、葫芦洞、玉清宫和慈光洞。<br> 据史书记载,白云庵又称玉清宫,位于巨峰南麓,原祀“三清”。明朝初年曾为佛刹,明正德六年(1512年)及明嘉靖二十七年(1549年)重修,均有石刻记载。明嘉靖末年,全真道教后人又在白云庵下方增修玉皇殿三楹,因以南方化缘精铸的“铁瓦”覆盖在庙宇的屋顶,故又名“铁瓦殿”。该殿在万历乙卯年(1579年)建成,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于万历癸未年(1583年)云游至此,应邀撰写了《重修巨峰顶白云庵玉皇殿》碑文。 白云庵背靠自然碑,海拔780米,沿途沟深壑险,山路崎岖,运始建于唐代(有资料说建于北魏),原为佛刹,后倾圮。 <br> 白云庵分上庵和下庵。上庵古代叫玉清宫,在金刚崮旁(位于现在崂山巨峰景区上索道站下方)。周至元的《崂山志》说:“玉清宫在慈光洞,西为中巨峰,俗称上庵。创建无考,明万历间重修,盖于铁瓦殿同时兴建者。自铁瓦殿毁后,宫也旋圮。其匾额移悬旱河庵,即今之玉清宫也。”上庵古代主要是尼姑和道姑修行的地方,像明代道姑刘贞洁、清代的尼姑黄贞明就曾在此修行多年。下庵又名铁瓦殿,位于慈光洞下500米左右,全真道士朴一向师徒三代历经多年所建。正殿三间供奉玉皇大帝,雕梁画柱,彩绘精美。包括铁瓦殿在内的白云庵,是当时崂山最大的道场,有道士近千人。清康熙年间一场大火把铁瓦殿烧成废墟,连带着整个白云庵也销声匿迹了。<br> 崂山“三清”(玉清宫、上清宫、太清宫)当中,太清宫、上清宫位置都已确定,唯有道教中境界最高的玉清宫建在何处一直未有定论,白云庵(玉清宫)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空白,其南面铁瓦殿遗址也是玉清宫中的一部分,而玉清宫的突然消失与铁瓦殿的被毁有直接关系。<br> 顺景观路继续向西前行,北侧石壁上清晰可见“玉清宫”三个大字,即玉清宫遗址所在地,是崂山历史上“三清胜境”之一。史料上记载,太清宫位于山脚,上清宫居中,玉清宫位置最高,充分体现了玉清是三清最高境界的说法。<br> 白云庵(玉清宫)兴盛时期,曾经在山下设立了两座“脚庵”,也就是在山上居住的道家或佛家弟子,往山上运输生活用品或者上下山时的临时落脚点。两座“脚庵”现在的位置,一座在南窑村烟云涧,名叫“寿阳庵”;另一座在汉河村附近,名叫“旱河庵”,这些庙宇在崂山的史料和游记中都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铁瓦殿被毁,白云庵(玉清宫)逐渐衰败。道人就将玉清宫的匾额移至旱河(今汉河村)“脚庵”存放,这就有了后来“玉清宫在汉河”的说法。 “坐观沧海空尘世,回首人间万事非。鸟道悬崖入翠微,一龛高敞白云隈。” 这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四月,由五台山来崂山。初居那罗延窟,后移居巨峰之阳的慈光洞,在此打坐静修一年有余。触景生情作七绝诗一首,刻于慈光洞内石壁上。又题写“慈光洞”三字刻于诗词上方。<br> 明代曹臣《崂山周游记》(公元1634年游崂山时所作)说:“慈光洞,壁穷径绝,梯隙而上,再发天光。洞前悬石如掌,海色愈来足下,唾之若可及波。洞左一洞如龛,虚园明洁,足展座蒲,憨和尚题诗洞中,横勒三字,曰,慈光洞。” 明天启二年进士黄宗昌所著《崂山志》(基本成书于1657年)说:“白云庵东上二里为慈光洞,壁穷径绝,上有隙梯而出,俯视海光,如在足下矣。洞左一窦,如龛,然明而洁,居其中可自鉴也”。<br> 周至元先生所著《崂山志》记载:“在自然碑下偏西,峭壁前俯深壑,势甚高旷。洞形如卵状,内可容数人坐,壁光滑如镜,中镌憨山诗一首,完好如新,风雨莫蚀故也。人坐洞中,视白云已在下。看海色,如可挹。悠然如登碧霄,非复尘世景矣。”并做诗一首,诗曰:峭壁危岩不易跻,崎岖一径登天梯。置身已在烟云上, 回首忽惊日月低。 海色能教尘梦远, 佛光专照客心迷。何当舍得餐霞诀,好向此中事隐栖。</h1> <h1><b>老母庙(老母宫)</b></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位于惜福镇,又名</span>老母宫、三座神龛、一眼神泉、<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功德碑,东西对望的天然岩壁,老母宫里的老母神像、金童玉女、以及宫外的三座神龛,全部倚仗天然岩壁雕琢而成,天地一体。</span></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h3> <h1><b>明霞洞(斗母宫)</b></h1><h1> 位置:崂山太清景区<br></h1><h1>修建:金大定二年(1162年)<br>别名:斗姆宫<br> 明霞洞位于上清宫北玄武峰下,是由一块天然巨石开凿而成,洞口高约2米,洞内面积约10平方米,开凿于金大定年间,洞额“明霞洞”三字为清代书法家王序所题。清康熙年间,明霞洞曾遭雷击,大半陷入地下,现在的洞口是在原洞口旁开凿而成的。<br> 明霞洞为全真道教“金山派”祖庭,现存主要建筑玉皇殿,殿宇朴实无华,乃道教修真养性、精研经典之道观,明代道人孙玄清曾静修于此。观后奇峰耸立,高旷幽静;观前遥望大海、空朦浩渺,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称之为“明霞散绮”。<br> 观内有黄杨、玉兰、紫薇等古木,树龄均在数百年以上,弥足珍贵。洞旁的“霞朱半天”石刻旁,生有两株树龄达700余年的银杏树,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相传为道长孙玄清所植,两株银杏至今仍生机勃勃,绿荫遮洞,浓荫与金碧辉煌的玉皇殿互相映衬,成为一大景观,美其名曰:半天彩蝶。<br>明霞洞<br> 明霞洞在崂山南部昆仑山腰,开凿于金大定年间。<br> 据说原洞高大宽敞,明代道人孙紫阳曾静修于此。清康熙年间遭雷击,大半陷入地下。<br> 洞东巨石尚存, 题刻有“天半朱霞”。<br> 洞前平崖如台,由此遥望大海,空蒙浩渺;俯视崖下,沟壑纵横,崂山胜景“明霞散绮”即此。<br> 由洞后小径攀援而上,经玄真洞可达昆仑极顶(俗称北大顶),上有天池。<br> 明霞洞海拔650余米。该洞为巨石崩落叠架而成。 金大定二年(1162年),此洞筑为庙宇,洞额“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长春所写。<br> 明代道人孙紫阳曾静修于此,并有石刻《孙紫阳疏》。<br> 明霞洞现存主要建筑“斗姆宫”,建于元代,经历代修整,保存完好。<br> 宫西,清末所建观音殿,已毁于山洪坍石,遗址附近的黄杨、玉兰、紫薇等古木,树龄均在百年以上。 明霞洞前石筑平崖台,平整宽阔,三峰环列,前对大海,周围松若虬龙,风光旖旎,是观景佳处。朝旭晚霞,在此眺望,变幻无穷。<br> 诗人王心鉴《游青岛崂山》诗亦有“何处寻仙人,幽境隐全真。岭翠逾白鹤,峰奇生紫云。明霞澄天地,潮音悦昆仑。海上有青岛,山中无红尘”的吟咏。</h1><div><br></div><h3></h3> <h1><b>神清宫</b></h1><h1><b> </b> 位于青岛崂山区北宅镇大崂村南山,晖流村东芙蓉峰下,为长春子栖真之所。神清官倚山而筑,东、北两面为重岩迭石,宫南是一道深壑,处境十分狭窄,倍显清丽幽邃。</h1><h1>神清宫创建于宋代元佑年间(1086~1094年)(据《重修神清宫碑记》载,该宫建于宋代延佑年间,查宋代无此年号而有元佑,可能为传抄之误)。,神清宫为崂山古老道观之一,元、明两代迭经重修,至清代康熙中期和民国十二年又加修葺,现存只有三次的修缮碑记,分别是明万历十三年、清康熙三十一年、民国十二年。<br>神清宫《崂山志》中描述“在芙蓉峰西麓,创建于宋,元、明两代迭经重修,至清康熙中又加修葺。宫中祀三清,后为玉皇阁,东厢为精舍 ,西厢为救苦殿。事变中,经日人焚毁,已大非畴昔。其他林木蓊蔚,洞壑深幻,危石古松,重压殿宇,白日寒生,斜阳最宜。东山有大玉顶,有石窟玲珑,并有池经年不涸,为养鱼池。宫之内外有长春洞、自然碑、摘星台、会仙台诸胜,游其中者,冷然神清。名与实符,诚不虚矣。<br>《崂山名胜介绍》中描述“在大劳村东南,有一个颜色特别苍翠的秀峰,远处望去好像一朵出水芙蓉叫做“芙蓉峰”。神清宫就建筑在芙蓉峰的西麓。<br>神清宫中祀三清,后为玉皇阁,东厢为精舍,西厢为救苦殿,邱处机来崂山时曾居此。庭前有银杏、紫薇,殿左有修竹。过去在岩半石缝中,尚有古老的苍松,浓荫笼罩庭院,景色十分幽静。清王大来时有:‘翠积松窗暗,云深竹榻凉’,就是指此。<br>神清宫原有景点:有长春洞、自然碑、摘星台、聚仙台诸名胜,<br>长春洞:宫东岩石下有“长春洞”。相传元代道士丘长春曾在洞中住过,洞旁刻长春洞三字,是明朝周鲁题。 <br>聚仙台:在宫门前有一块巨石叫“聚仙台”,旧建造于鼓楼上,现已倒塌。<br>滚龙洞:在长春洞北上,有“滚龙洞”(崂山鹤山也有滚龙洞),人入洞中,忽敞忽隘,时明时暗。<br>  摘星台:在玉皇殿西,巨岩特起,高两丈许,周围数十丈,上平如台,登台西眺,华楼、石门诸山,竞秀斗奇,白沙河蜿蜒西去,景致极佳。<br>脱尘洞:摘星台台下有“脱尘洞”,是道士单义守的藏骨处,乾隆七年刻有“单义省脱尘洞”。<br>砖塔:宫西有罗信芳的砖塔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br>访道山”石刻:从山下沿山径而上,路旁石上镌有邱处机手书“访道山”、“游仙仑”、“寻真”。后二石已失,现只存“访道山”三字。<br>神清宫断碑:神清宫建于宋代,元代创建正殿,明清两代迭加重修,现已倾圮。宫为邱长春栖真之所,今犹存长春洞。现存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断碑,文为:“即墨县正堂加一级陈照德神清宫山岚乃□□”字一行。<br>其他题刻:题刻“全真岩”、题刻“卧龙石”、题刻“神清观”、题刻“洞天”、题刻“单义省脱尘处”。<br>在宫东北的危岩石缝中,诞生着一棵古柏叫“千年柏”。据道士说,这棵柏树已有八百多年。<br>在芙蓉峰顶,还有放生池,卧云洞等名胜。 <br>1939年该宫遭日军烧毁,1943年又被日军轰炸,庙舍全毁。<br>解放初期,神清宫还有三个道士,香火依然旺盛。<br>“文革”时期,北宅公社在神清宫创办农业中学,赶跑了道士,砸毁了塑像。农业中学停办后,林业部门砍伐了庙里的大树。村民拆除了大殿。<br>1983年,村民在神清宫开采石头,这次连环境也彻底破坏了。</h1><h3></h3> <h1><b>铁瓦殿 (东华宫)</b></h1><h1> 蓝水所著《崂山志》《下巨峰》一节中说;“……危岩下,柱础林立者为铁瓦殿故址,本名白云庵,庵有二,上庵在慈光洞西,久圮,原俱为僧居,明嘉靖间,道士李阳兴得邑绅蓝因相助,募捐改复铁瓦,中祀玉皇,名玉皇殿。瓦长三尺,上铸施者姓名,殿于清康熙间毁于火”。 相传,铁瓦殿始建于唐代,原祀“三清”。明朝初年曾为佛刹,明正德六年(1512年)及明嘉靖二十七年(1549年)重修时,均有石刻记载。明嘉靖晚年,全真道教后人又在白云庵下方增修玉皇殿三楹,因以南方化缘精铸的“铁瓦”覆盖在庙宇的屋顶,故又名“铁瓦殿。<br> 铁瓦殿原名“东华宫”,位于崂山巨峰南麓,束住岭之上,背山面海,林壑优美,海拔800余米,是崂山地势最高的庙宇。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现仅存清顺治十年(1655)墓碑一通和元、明、清三代摩崖石刻数处。殿之附近有银壁、老君、葫芦、慈光、普照、铸钱六个天然石洞,六洞大小不一,风光各异。<br> 铁瓦殿遗址现在有六根石柱朝天而立,石柱深埋土中,地上部分有1.7米,顶端有石卯,用石条刻榫连柱为梁,梁上架檩,檩上安橼,购成一个整体骨架,可见古人造房艺术的精巧。<br> 现石柱地上部分高1.7米,宽30厘米,柱上有刻字,虽已模糊,但仍能辨认,大都是当年捐助者的名字。<br> 殿后石壁上有石刻:“鳌山庄上供铁瓦殿玉皇香火地二十康熙二年立,王一明书。道人典卖遭五雷轰,俗人吞罢男为盗女为娼。石匠贾字玉”。大意是即墨黄家提供20亩地,(黄家有女在此出家)谁要出卖土地,要遭五雷轰,男为盗女为娼等的诅咒话语。<br> 殿后还有元代“大德四年” (1300年)刻字,明代井泉石壁刻字“天顺六年六月”(1462年),另有石刻为“大明正德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吉 (正德六年为公元1511年)和“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9年)九月初一吉”字样。估计这些刻字是东华宫时期遗迹。现存有顺治十二年(1655年)墓碑一方。<br> 铁瓦殿之铁瓦,径一尺二寸,长三尺,背铸捐施者姓氏,檐瓦作龙形,状尤精巧。据说今山民犹有存者,青岛市博物馆亦存有。</h1><h5></h5><h1></h1><h3></h3> <h1><b>太和观</b></h1><h1><br>位置:崂山北九水景区<br>修建: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br>别名:北九水庙、九水庙<br> 太和观又名北九水庙、九水庙,位于崂山区北宅镇北九水村,是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中的“八观”之一,是道教文化古迹和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太和观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清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叶栖凤在厢房中设石屋书院,供即墨县一批生员在此攻读,道光中期废止,直到民国初期,观中之西厢房仍存有该书院的大量古书。<br> 解放后,在太和观设九水小学,后改建为九水饭店,2004年重新修复。现有正殿三间,祀玉皇,殿前石柱上镌楹联一幅:“龙扇初开十大天兵分左右。珠帘才卷二十八宿列东西”。左右配殿祀南极大帝、北极大帝、王母娘娘和观音大士,另有房舍十余间,均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清初莱阳文人孙笃先有《太和观》诗为:“茅屋倾欹柴户闭,绕门修竹几竿遮。道人十日九不在,游客空来踏落花”。<br> 太和观之东壁有诗刻“玉鳞口”,诗为清代山东巡抚崔应阶所作并手书,文革期间,有人封砖护之,得以保存。刻石长约1米,文为:“何处冰崖万壑雷,高峰云净石门开。盘空瀑雪飞涛落,拂面吹花细雨来。碧天澄潭堪洗涤,青松白石任徘徊。支筇未尽游观兴,樵唱遥从天际回”。</h1><h3></h3>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白鹤观遗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出上清宫向北,明霞洞方向约里许,见路西丘处机衣冠冢,路东侧即白鹤观遗址,有泉井、巨石、古道等遗存,资料考证,应为丘处机在崂山所建“白鹤观”遗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p><br></p><p>迎真观铁钟 <br><br></p><p> 据《崂山金石目录》记载,崂山迎真观西院悬铁钟一口,上面铸有明代正统十三年(1448年)四月吉日造等字。迎真观原址在今城阳区夏庄镇崂山水库南岸,创建于元代至大三年(1266年),1958年建崂山水库时将该庙拆除,铁钟亦被毁。 </p><p></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h1> <h1><b>蔚竹庵</b></h1><h1><br>位置:崂山北九水景区<br>修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br>别名:蔚竹庵<br> 蔚竹观为道教庵堂,位于北九水村东北的凤凰山下,居海拔550米高处,明万历十七年(1589)道士宋冲云游到此,见其处山峦叠翠,怪石奇秀,松竹茂盛,泉水潺潺,环境极幽,遂建道观,并移载翠竹,环绕成林,故取其建道观名曰“蔚竹庵”,清嘉庆年间重修,2006年改名为“蔚竹观”。<br> 观内有正殿及配房二十余间,正殿三楹,原供奉真武大帝和三官大帝及慈航道人神像,院落幽雅,风格古朴,珍藏赢明清两代所刻立石碑三块。观前清泉潺流,翠竹萧萧,风景如画,名胜众多,著名的有“姐妹峰”、“海豹石”、“靴子石”、“扇子石”、“相公石”等等;被列入崂山十二胜景的“蔚竹鸣泉”即此。<br> 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诗赞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寻樵客踪。履下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一千重。深藏胜境疑无路,绿到仙宫遍是松。更喜道人闲似我,邀看万朵碧芙蓉。”</h1><h3></h3> <h1><b>白云庵 </b></h1><h1> 沿“铁瓦殿”石阶上行约500米,向西有新修的景观路,即可到达白云庵、葫芦洞、玉清宫和慈光洞。<br> 据史书记载,白云庵又称玉清宫,位于巨峰南麓,原祀“三清”。明朝初年曾为佛刹,明正德六年(1512年)及明嘉靖二十七年(1549年)重修,均有石刻记载。明嘉靖末年,全真道教后人又在白云庵下方增修玉皇殿三楹,因以南方化缘精铸的“铁瓦”覆盖在庙宇的屋顶,故又名“铁瓦殿”。该殿在万历乙卯年(1579年)建成,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于万历癸未年(1583年)云游至此,应邀撰写了《重修巨峰顶白云庵玉皇殿》碑文。 白云庵背靠自然碑,海拔780米,沿途沟深壑险,山路崎岖,运始建于唐代(有资料说建于北魏),原为佛刹,后倾圮。 <br> 白云庵分上庵和下庵。上庵古代叫玉清宫,在金刚崮旁(位于现在崂山巨峰景区上索道站下方)。周至元的《崂山志》说:“玉清宫在慈光洞,西为中巨峰,俗称上庵。创建无考,明万历间重修,盖于铁瓦殿同时兴建者。自铁瓦殿毁后,宫也旋圮。其匾额移悬旱河庵,即今之玉清宫也。”上庵古代主要是尼姑和道姑修行的地方,像明代道姑刘贞洁、清代的尼姑黄贞明就曾在此修行多年。下庵又名铁瓦殿,位于慈光洞下500米左右,全真道士朴一向师徒三代历经多年所建。正殿三间供奉玉皇大帝,雕梁画柱,彩绘精美。包括铁瓦殿在内的白云庵,是当时崂山最大的道场,有道士近千人。清康熙年间一场大火把铁瓦殿烧成废墟,连带着整个白云庵也销声匿迹了。<br> 崂山“三清”(玉清宫、上清宫、太清宫)当中,太清宫、上清宫位置都已确定,唯有道教中境界最高的玉清宫建在何处一直未有定论,白云庵(玉清宫)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空白,其南面铁瓦殿遗址也是玉清宫中的一部分,而玉清宫的突然消失与铁瓦殿的被毁有直接关系。<br> 顺景观路继续向西前行,北侧石壁上清晰可见“玉清宫”三个大字,即玉清宫遗址所在地,是崂山历史上“三清胜境”之一。史料上记载,太清宫位于山脚,上清宫居中,玉清宫位置最高,充分体现了玉清是三清最高境界的说法。<br> 白云庵(玉清宫)兴盛时期,曾经在山下设立了两座“脚庵”,也就是在山上居住的道家或佛家弟子,往山上运输生活用品或者上下山时的临时落脚点。两座“脚庵”现在的位置,一座在南窑村烟云涧,名叫“寿阳庵”;另一座在汉河村附近,名叫“旱河庵”,这些庙宇在崂山的史料和游记中都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铁瓦殿被毁,白云庵(玉清宫)逐渐衰败。道人就将玉清宫的匾额移至旱河(今汉河村)“脚庵”存放,这就有了后来“玉清宫在汉河”的说法。 “坐观沧海空尘世,回首人间万事非。鸟道悬崖入翠微,一龛高敞白云隈。” 这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四月,由五台山来崂山。初居那罗延窟,后移居巨峰之阳的慈光洞,在此打坐静修一年有余。触景生情作七绝诗一首,刻于慈光洞内石壁上。又题写“慈光洞”三字刻于诗词上方。<br> 明代曹臣《崂山周游记》(公元1634年游崂山时所作)说:“慈光洞,壁穷径绝,梯隙而上,再发天光。洞前悬石如掌,海色愈来足下,唾之若可及波。洞左一洞如龛,虚园明洁,足展座蒲,憨和尚题诗洞中,横勒三字,曰,慈光洞。” 明天启二年进士黄宗昌所著《崂山志》(基本成书于1657年)说:“白云庵东上二里为慈光洞,壁穷径绝,上有隙梯而出,俯视海光,如在足下矣。洞左一窦,如龛,然明而洁,居其中可自鉴也”。<br> 周至元先生所著《崂山志》记载:“在自然碑下偏西,峭壁前俯深壑,势甚高旷。洞形如卵状,内可容数人坐,壁光滑如镜,中镌憨山诗一首,完好如新,风雨莫蚀故也。人坐洞中,视白云已在下。看海色,如可挹。悠然如登碧霄,非复尘世景矣。”并做诗一首,诗曰:峭壁危岩不易跻,崎岖一径登天梯。置身已在烟云上, 回首忽惊日月低。 海色能教尘梦远, 佛光专照客心迷。何当舍得餐霞诀,好向此中事隐栖。</h1><h3></h3> <h3><b>石門庵</b></h3><h3> 后为危峯,前临陡澗,曲径幽竹,境极宁静。<br></h3> <h1><b>弥罗庵</b></h1><h1> 蓝水先生《崂山志》“日起石”一节描述“天心池”:“日起石又名一气石,在长岭西。由天茶山北去支脉,巨岩突起,缘石峰强挤上,穿洞与石夹缝,盘回至顶。池大小不一,大者深不测,鲦鱼游泳。 其南垠洞窟甚多,大者平旷敞郎,岩壁穹窿堂皇深入容数百人。名清风洞又名高石屋。清初有尼名广住字大方者,独居此苦修十八年。洞前尚存其弥罗庵故址。</h1><h3><br></h3><h3></h3><h3><br></h3> <h1><b>驱虎庵</b></h1><h1> 坐落在以雄、秀、险、奇著称的崂山风景区太清游览区内,位于八仙墩西约4公里,太清宫东约1.5公里,钓鱼台北约0.5公里的地方。传说商朝微子为躲避纣王,乘船到了这里,登陆后在山半腰小平地盖山庵子暂栖身,这是驱虎庵的前身。据记载,驱虎庵始建于宋代,是著名道士华盖真人刘若拙所创,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刘若拙初到崂山时,在此筑茅庵修炼,因当时崂山中多虎狼出没常伤山民,刘若拙勇力搏杀虎狼,为民除害,山民联合赠匾为“驱虎狼庵”,简称驱虎庵。刘若拙入主太清宫后,及晚年居鳌山,则渐废。明代曾修缮,中期废圮。<br></h1><h1> 解放后在这里曾建有江南植物园,有很多珍贵树种,秋天到这里,被白果板栗绊一跟头是常有的事,春天这里满山槐树槐花盛开,空气里弥漫着槐花浓浓的香气,各种小鸟在树林里歌唱,脚下是珍贵的崂山百合怒放,漫步其间,美不胜收,恰似人在画中游。斗转星移,时光流逝,驱虎庵目前仅剩下墙基废墟和周边银杏、国槐等古树。<br> 民间还有一段关于崂山驱虎庵的神奇传说。相传有一山中猛虎,独占鳌山头,吸纳山海之精华,修炼成妖,法力高强,为害一方。适逢“八仙”渡海,集会于八仙墩,意欲驱除虎妖,为民除害。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那真是陆上飞沙走石,海上巨浪滔天,从三亩顶打到列坡底,再打到钓鱼台,那虎妖渐渐不支,被铁拐李用铁拐击中要害,仓皇逃走,扬言等八仙渡海了再回来。为了防范震慑虎妖,铁拐李曾将铁拐赋予法力并抛于八仙墩近海值守。过了一段时间,那虎妖多次偷偷返回崂山查看八仙是否离去,因其知道铁器遇海水会生锈,又看到八仙墩附近大量礁石上锈迹斑斑,认为铁拐一直都在海里值守,不敢返回。其实,为了不耽误行程,乔国老将驴的一只铁掌扔到了海里,替换了铁拐,铁拐李早已拿着铁拐渡海了。当地村民为了怀念八仙,歌颂其功德,集资修建了一庵,名为驱虎庵。</h1><h3></h3>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石障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圣水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寂光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清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华严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b>百福庵</b></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創建于宋朝宣和年間,清初有个江南祥符县明代进士,名叫蒋清山。不愿做清朝的官,来到这里隐居。把庵中的玉皇、三清等殿重修了一次,庵門外是修竹万竿,有清泉从竹林中流出,院中有一个石洞叫“萃元洞”,中有玉皇象,洞上建小石塔一座,塔旁石缝中,生出了一株古柏。</span></p><p><br></p> <h1><b>铁佛庵</b></h1><h1> 铁佛庵位于崂山南麓束住岭上“铁佛洞”, 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为佛寺,祀玉皇大帝,明万历年间道姑刘贞洁居此修真,民国初年该庵渐圮。 <br> 从“天地醇和“检票口上行2公里左右既是“铁佛庵”,现仅存正房3间,西厢房6间,俱已坍塌,无人居住。 <br> 崂山山场原下为民山、庙山,上为官山。民山属各家各户私有,庙山属庙宇所有,官山属政府。官山在崂山森林公司成立之前并无专人管理,所以人们也称它为公山,即公众所有之意,任何人可以自由进山割草砍柴。 <br> 1908年,刘锡五等人在即墨知县陈毓菘倡导下筹办崂山森林公司未成。1910年,邑人王作梅集股金五万元,从即墨县衙无息租得后风庵以上,包括现马场、公司、大涧、二涧、三涧、牧场等十多万亩的山场,开始对崂山进行开发,成立了“崂山森林股份有限公司”,王作梅任经理,陈毓菘兼任董事长,是崂山历史上的首家股份制公司。 <br> 公司章程规定:“与民兴利,藉助公款,拟以树艺、畜牧为宗旨”。其营植林木,以松为主,楸柳次之。畜牧禽畜有牛、羊、鸡、鸭、猪、鱼、蚕等,为同外地调剂树种有无。公司还在各地设立代理处,长年经营树木花草种苗。即墨县城的永寿堂、即昶公司、即墨农林会、大连泰东日报社、烟台顺义公司等均为该公司设代理处。他们以“铁佛庵”原有房屋为基础,在周围又修建了二三十间房子,供森林公司员工住用。从此,这里就山民称“公司”了。 <br> 现在崂山仍存“公司界”石刻多处,在龙潭瀑布下方,拱桥西面的摩崖石上,就有崂山“公司界”石刻。崂山森林公司地产四至是,南至海滨,北至巨峰,东至八水河,西至民山。这块石刻估计是在崂山森林公司成立后,为防止地界争执而刻的,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蟹子夹附近也有“公司界”西至石刻。 <br> 森林公司聘请了陡阡里小河东村王生参股并具体负责山林的管理。王家当时属村中殷实之户,且在当地颇有威望,全力投入了对崂山的开发。贫困的山民因不能随意进山割草砍柴,误认是“森林公司”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便迁怒于王生,有人在山涧的一块石头上倒刻其姓名,咒其被山洪冲走。还有人劝王生停手,质问:“你挡官山有什么好处?”王生答:“封山造林,对崂山的子孙后代是无穷的富贵!”至今,陡阡里还使用着“王生挡官山———无穷的富贵”这句歇后语。 森林公司造林也带动了私人山场的植树,这使缺少林木的崂山逐渐绿化起来。后来盖房用的梁檩都可满足村民的需求。树长起来了,草也茂密了,秋天开山拾草以后,人们也可以割拾更多的山草,官山的开发使山民得到了实惠。 森林公司经营十多年后,由于时局动荡,资金不足,公司的事业日渐萧条。 <br> 1938年,日寇入侵青岛,森林公司由日本人经营。1945年,日寇投降,森林公司也随之解体,森林遭到破坏。从此,崂山的官山结束了股份制的经营方式,直到解放后成为国营林场。</h1><h3></h3> <h1><b>茶涧庙</b></h1><h1> 地处深山幽谷,院中的木兰花高约3米,树径约15厘米,每年的五月末六月初开花,白瓣红蕊,香味浓郁,花期长达一个多月。该花究竟植于何时,谁也说不清楚,有人采取分枝、压条等方法试图进行移植,均徒劳无益。<br></h1><h1>相传清朝年间,太清宫庙里的道士们为了得到这株神花,曾经吹着鼓手喇叭、用八抬大轿前来“请”回一株分枝,然而即使如此虔诚隆重,仍然没能栽活。</h1><h1> 在门口的水沟有石碑,上面刻有“雍正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立 羽化先师宋公之墓 主持道人王效顺 付礼信 曲礼香 于礼集”等字,余字则已漫漶不清,原来这是一通道士的墓碑。除此之外,再没有发现其他文字遗存。</h1><h3><br></h3><h3></h3> <h1><b>沙子口海庙</b></h1><h3></h3><h3>渔民每年正月十三前来祭拜的龙王庙。<br></h3><h3><br></h3><h3></h3> <h1><b>法海寺</b></h1><h1> 在石門山西,是一座古刹,相传創建于朝太武时,元太定年間重修。殿宇庄严,庭院寛敞,西有三塔,一为元太定建的圓通寿塔,其二为明永乐时筑的广进寿塔和<br>玉住寿塔,寺与丹山、少山相近,春秋季节观賞花果的游人很多。</h1><h3></h3> <h1><b>华严寺</b></h1><h1> 位于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上,属于佛教临济宗。为崂山中现存唯一佛寺。<br></h1><h1> 明崇祯时(1628--1644)即墨人明代御史黄宗昌捐造,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在寺的西边山上,后毁于兵火。<br></h1><h1> 清初黄坦助慈沾禅师重建于今址,1931年改今名。<br> 清初重建后,整体建筑宏伟典雅,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原为四进院落,有殿堂、僧寮、客房等。<br> 第一代住持慈沾是临济宗传人。华严寺历经二十余代,20世纪20年代为鼎盛时期,寺僧多达80多人。<br><br>华严寺<br>位置:崂山华严景区<br>修建:清初顺治九年(1652年)<br>别名:华严庵、华严禅院<br>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部海滨,坐落在华岩景区的那罗延山西南麓山坡上,属禅宗的临济派。寺院不挂单、不坐禅、不收外地僧侣,寺僧唱“梵呗”,四声铿锵,悠然悦耳。寺院原为四进院落,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br> 其中三圣殿为三进院,也称“大雄宝殿”,是华严寺的主殿,殿内供奉的3位神像为“华严三圣”,中为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br> 华严寺内的天王阁,原为“藏经阁”,内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如万历年间之描金三大佛像、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和尚手写的中堂字幅、清代胶东农民起义英雄于七的画像、明清两代铜铸的33尊铜罗汉、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藏经》等。</h1><h3></h3> <h1><b>犹龙洞(老君洞)</b></h1><h1>位置:崂山仰口游览区<br>故名:老君洞<br> 沿太平宫后墙西行不远,便会看到由三块巨石构成的一个天然石洞。洞外石壁上镌有凸刻双钩的4个大字—“苍龙老鳌”。洞中深阔宽敞,可容纳20余人,祭台上供奉道教全真派始祖王重阳及其七位弟子,因为该洞明代以前供奉老子,所以称“老君洞”。<br> 明代隆庆年间,山东提学邹善数次来崂山游览,觉得洞名有点俗气,陪同前来的即墨县令杨方升根据《史记》中的“老君,犹龙也”的记述,改名为“犹龙洞”,沿用至今。洞额刻的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明末学者顾炎武的诗句“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洞口右侧石壁上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书《道德经》第一章全文摩崖石刻,石刻笔画流畅,功力深厚。 <br> 洞顶大圆石的上部刻有三组星座图,还刻有“混元石”三个字。传说1000多年前刘若拙独自一人在上面练功十年而不辍,才修炼成一代名道。过去,这个圆石上并没有台阶,一般道士上不去,能轻松上去的道士则会按照上面的星座图指示的方位,朝着不同的星斗练功。不知从何时开始,犹龙洞中有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居士,一年四季在此煮茶讲经,谈玄论道。“一洞一景一老翁”,成为仰口一大景观。</h1><h3></h3> <h1><b>那罗延窟</b></h1><h1><br>位置:崂山华严景区<br>发现时间:公元413年<br>别名:佛教第二大窟<br> 那罗延窟位于那罗延山的北坡,是一处天然的石洞,宽7米,高、深各10余米,四壁光滑如削,地面平整如刮。石壁上方凸出一方薄石,形状极似佛龛,洞顶部有一浑圆而光滑洞孔,颇似火山喷口,天光由此洞孔透入,照的窟内十分亮堂。据佛门弟子传说,“那罗延佛”就是在这座石窟中修炼圆满后,凭着巨大的法力将洞顶冲开一个圆孔升天而去,才留下这么个通天的圆洞。在梵语中,“那罗延”是“金刚坚牢”的意思。此窟由花岗岩构成,与梵文的那罗延名实相符,僧侣们称此窟为“世界第二大窟”。<br> 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明代高僧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时,从《华严经》上看到有关那罗延窟的记载,遂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坐禅修行两年有余,原来想在窟旁建寺,后因地域限制,不宜扩展,更觉得建筑材料运输、施工等多方面都有困难,才易地太清宫处建海印寺,引起一场长达16年的僧道之争官司。因为此窟的结构独特,并载入宗教典籍,所以被誉为“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那罗延窟”。</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