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跨界记者的苦与乐

丽华50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年,“跨界”是个热词儿。最惹眼的是电视上的那些综艺节目,诸如“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之类,便想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又何尝不是一路跨着界走过来的?个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偏文科,在大学读的是政治教育系,又报名读《人民日报》新闻函授和夜大学写作班。所供职的江苏省电子工业厅有位厅长是计算机专业背景,她叫我给一份专业报《计算机世界周报》投稿,宣传江苏的计算机产业,这一来二去的投稿最终把我自己投进了报社,成了职业记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按说做了记者应该与“偏文”接上了茬,可到了北京上班才发现是接错了茬。那是1993年1月,计算机还处在金字塔尖,这《计算机世界周报》的读者都是专业人员,每期版面达上百版,多是技术文章,技术为王。报社评职称也不是“记者”序列,而是“工程师”序列,这和我的“记者梦”相去甚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年我已42岁,不懂技术,竟弃了公务员的铁饭碗,跑到一个技术单位来捧瓷饭碗!这之前虽然写了不少稿子,那是攀附着江苏省计算机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这棵大树才得以见报,大多是消息类稿件,可如今要以技术类稿件为主了,写作视角由局部变成了全球性的,这有点“赶鸭子上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的跨界职业转换注定会充满尴尬和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报社的第一年就撞上了北京举办计算机世界展览会,报社把写展会综述的重任交给了我。因不懂技术,偌大的展览会我抓不住重点,写的多是展览会怎么隆重热闹,一边写着一边心中发怵,出稿的那天晚上我抓耳挠腮,几易其稿,那种黔驴技穷的折磨至今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报纸印出来,听到同事说悄悄话 : “这一期没东西啊!”当时那感觉是立马卷起铺盖回南京,可是退路没了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来报社派一位软件工程师背景的老记者出马,他转了一圈就出了一篇压轴大稿:《Windows NT来了》。微软1993年推出的Windows NT有许多创新,其中最具里程碑的功能是支持网络共享,这对业界极具震撼,这篇稿子扣准业界的关注,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技术亮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篇文章也令我眼前一亮,好像瞬间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明白了应该如何去跨界。于是振作起来,跳出了自卑的囚徒困境,从弄清技术热点入手“技术扫盲”。得空就向有技术背景的同事求教,外出采访也带着许多问题伺机求教,也由此结识了一些可以随时打电话求教的业界朋友。与专业人员一起乘火车,我会买些水果分给大家,为的是能听他们聊聊业界那些事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心里惦记着什么,就真的有了什么,渐渐地,我的文章有了技术含量。也是歪打正着,自己这个文科底子的记者去采访技术,对一些深奥的技术概念会采访得很细,理解透了再用通俗形象的大众化视角描述出来,我弄懂了,读者也就懂了。慢慢地,写技术写出了一点味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转眼到了1997年,网络开始风生水起,信息技术也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报社适时调整方向,由技术为王转向内容为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积累了很多选题,便产生写互联网应用连载的想法,以“Internet冲击波”为主题,一口气写了49篇,从产业、人文和社会生活多方位多层次地扫描互联网的冲击,譬如: 《新的游戏规则》、《换一个方式经营》、《是宝葫芦还是潘多拉盒子》。这一年还同步写了《计算机企业经营新视野》连载,一口气写了35篇,还要完成日常的新闻采访,忙并充实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98年,报社开设了“丽华专栏”,是报社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记者专栏,说明我的“跨界”努力得到了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窃喜当年跨对了界,也庆幸遇到难关没有退却,蓦然回首发现已经越过了沟坎。终于明白,那些绝处求生的勇气和在泥泞中跋涉的脚印,原来是助力登攀的发动机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写专栏,感觉又成了一个杂家,因为信息技术已全方位地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9年的那篇《后网络门户》,算是最跨界的一篇。这一年,网络应用从广谱的信息搜索转向窄谱搜索,曾经无所不包、内容雷同的网络门户网站遭冷落,专业特色服务的网站受到青睐。《后网络门户》提醒企业关注信息分类和深加工的个性化服务,因为在一个崇尚“速度”的年代,人们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有用的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说清楚这个“后”,调用了历史知识,用“后现代”、“后工业”、“后PC”甚至“后淑女”来说明 : 凡是带上了“后什么”的,就是落伍的“什么”了。接着切入纵向的技术发展分折,扫描了雅虎的崛起和衰落,以及一些专业网站的后来居上,再回到企业经营和社会生活的层面上深化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此跨界地调动知识,感觉笔头生出了一种黄河九曲十八弯的灵动,写作不再是抓耳挠腮之苦,经常会有写到兴致之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拉拉杂杂地一路写下来,尝到了跨界写作的甜头,文理本来就是相通的,好比硬币的两个面。想起采访过的一位教授,他带计算机软件博士生的一个理念就是要学生广学博览,一专多能,说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窄了就变不出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做科研尚且如此,做记者就更需要在擅长文字表达的基础上跨界多能了,否则,就走不了多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都是翻过去的一页了,供职的《计算机世界》纸质媒体受网络冲击也早已退出了舞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稀之年又翻弄出这些陈年往事,是怀旧,也是想给年轻人的职业跨界提供一点参照: 跨界不要丢了“一专”;“专了”也不能忽略了跨界,“一专多能”才能走得更远。诚如那位教授所言: “窄了就变不出来了”。</span></p> 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