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两年前咱们几个同学就有想去辽西看看的打算,群主立群也做好了攻略。没曾想疫情影响了进程,一直拖到今天的九月份才最后定夺。决定十五日从本溪出发,开启了辽西行。这次共有三台车,十位同学一同前往。这些同学大都在凌源下乡,所以这次主要是回凌源,游赤峰。</p> <p class="ql-block"><b>一、医巫闾山</b></p> <p class="ql-block"> 这一行人从本溪出发,直奔北镇。首先我们来到了北镇的医巫闾山。医巫闾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有着从虞舜至明清四千年的文明史。历朝古代帝王为祈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会遣重臣或亲临闾山祭祀朝拜。其中尤以辽、元、明、清时期为鼎盛,特别辽国王朝视闾山为龙兴之地,其皇家寝陵就坐落于闾山的峰峦谷坳之间,大辽太后萧燕燕,她死后就葬在医巫闾山的乾陵。</p><p class="ql-block"> 这里风光迤逦,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素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眉之秀”的美誉,山上怪石如林、山峰耸立、岩洞泉壑、古木奇松、飞瀑石棚、望海擎天,这些诡异多姿的石形山貌,犹如琳琅满目的地质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闾山山门的没计奇特,是悬臂交叉剪影式的造型,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筑教授吴焕嘉等三位教授设计,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了辽代建筑风格;山门剪影为天津蓟县独乐寺。同学们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b>二、奉国寺</b></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来到了“奉国寺”,它在锦州的义县。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近六万平方米,集古代建筑工程与文化艺术价值于一身,被誉为辽代皇家寺院的杰出代表。 </p><p class="ql-block"> 奉国寺始建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是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后改名“奉国寺”这里主要的建筑有天王殿、大雄殿、西方三圣殿,这里的大雄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发表学术报告,称辽代寺院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奉国寺盖辽代佛殿最大者 也。”</p> <p class="ql-block"><b>三、万祥寺</b></p> <p class="ql-block"> 万祥寺坐落在凌源市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占地5万平方米,是清乾隆皇帝敕御修建的一座集藏、蒙、汉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喇嘛庙寺院,该寺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弘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亲笔为其提下《万祥寺》匾额 。</p><p class="ql-block"> 寺庙依山就势,自下而上,沿着南北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阎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钟楼、鼓楼、藏经殿、东西配殿等,分别建在由南而北阶梯状的四个平台上,分5层跨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的当日看到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螺长鸣、法鼓阵阵、经声悠扬,</span>僧人上殿诵经的过程,他们为众生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b>四、牛河梁遗址</b></p> <p class="ql-block"> 牛河梁遗址,位于凌源市及建平县境内。整个遗址置于万亩松林丛中。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证。</p><p class="ql-block"> 牛河梁遗址的发现了从此揭开了红山文化的神秘面纱。.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称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亨觉达罗古文明相媲美,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p><p class="ql-block"> 遗址整体分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博物馆、积石冢遗址馆、和女神庙三个开放景点,我们主要也是参观了这三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1)、积石冢</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积石冢总体范围东西长130米,南北宽45米,共占地5850平方米。牛河梁遗址展馆面积7200平方米,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联合设计,展馆呈椭圆形,屋顶为圆形透明天井,与下面的红山文化形状相对应,整体为可逆钢结构形式,呈现从中部向下放射状,没有做任何装饰,与文物遗址原生态保持一致,挂氧化铜装饰板,仿佛象“变形的玉猪龙”。内部一条封闭的环形走廊,可以让游客从各个角度观赏5千年前我们老祖宗的生活。 </span></p><p class="ql-block"> (2)女神庙</p><p class="ql-block"> 在女神庙里最震撼是庙内出土了被誉为“中华民族共祖的女神头像”国内考古权威称它为“海内孤本”室内发现的女神头像,是女神庙中成群排列塑像中的一件珍品。相当于真人大小的陶制女人头像。其面部特征为高颧骨,浅眼窝,低鼻梁,薄嘴唇。眼珠是用晶莹碧绿圆玉片镶嵌而成。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艺术高峰的杰作,那么牛河梁“女神庙”群像可以看作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艺术高峰的代表。出土的女神像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女神庙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史神殿遗址,艺</span>术水平较高。</p><p class="ql-block"> (3)、文化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里的展品,最使人震撼的是玉器,玉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玉文化发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一南一北各为翘楚。玉器是红山文化一道靓丽光环。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陶器、石器、骨器。质朴、精美,今人无法仿制。玉器的功能不仅是简单的饰品,更是等级、地位、权力的象征,这对以玉为美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发掘的玉器130多件,有玉佩、玉人、玉璧、玉箍等,这里的玉猪龙制作精巧、身蜷曲如环、头较宽大、大耳、圆眼、吻部前凸、口略张开露齿。真是唯妙唯俏。 </p><p class="ql-block"> 这里出土的陶器属于红山文化陶系,主要为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具有红山文化区域陶器的共性。彩陶以黑彩为主,也有红色和紫色彩。图案以龙鳞纹、勾连花卉纹和几何形棋盘格纹、三角形纹、菱形方格纹最具代表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五、辽中京遗址</b></p> <p class="ql-block"> 辽中京遗址,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和大明镇境内的老哈河北岸,始建于辽代,为辽代五京之一,是辽代鼎盛时期的都城,也是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遗址内存3座砖塔,即大塔、小塔、半截塔, 我们一行人来到这里,主要是看大塔,又称大明塔,始建于辽代,是辽塔里典型的代表作,在内城阳德门外东南,塔基建在高约5 米的长方形土台上,塔高82米,直径35.6米,周长112米,为八角型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座作须弥状,上部浮雕仰莲,座高17米、每边宽14 米,每面中部用砖浮砌三个卍字,当为清代修补加砌,塔身八面均有各具特色的菩萨浮雕,浮雕内容丰富,雕刻精细,造 型优美,每面转角处雕砌细高的塔形角柱,下托仰莲,上顶宝珠,角柱上有朱红文字。</p> <p class="ql-block"><b>六、赤峰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契丹王国”是一个古老、神祕的国度,他们创建的大辽<span style="font-size: 18px;">(907年—1125年),享国二百一十八年,在</span>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北魏时期,这个此前不为人知的游牧民族就开始异军突起,走上历史舞台。我对“契丹”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和武侠小说中的一知半解。</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辽西之行,所到之处看到的古迹,都与大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契丹建国都城就在巴林左旗,为辽上京。特别是辽圣宗时期,在太后萧绰、韩德让等蕃汉臣僚的辅佐下,实行了全面改革。<span style="font-size: 18px;">辽朝进入了鼎盛时期</span>,国势强盛。逐步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辽国曾经的最大疆域约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中国领土面积的一半左右。</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赤峰博物馆,对契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博物馆分旧馆和新馆,我们主要是看了关于契丹为主的内容,旧馆是在三厅:《草原帝国》——契丹辽文化。从陈列的文物不难发现,当时的科技手段和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先进。一些铜鎏金器物非常普遍,器物上的纹饰也非常精美。这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新馆也是第三展厅:展示的是契丹族建立的大辽帝国所创建的草原文明。辽代陶瓷器、建筑、丝织品、马备、钱币、壁画、金银玉石器、丧葬习俗等都是契丹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历史事件的参观,让我对大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能让大家通过我的视觉对契丹族和大辽有一定的了解,并知晓那段远逝的历史岁月便足亦。</p> <p class="ql-block"><b>(七)、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清晨,伴着和煦的风,迎着秋阳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清代蒙古王府,这里的环境特别典雅而有内涵,由于来的早,参观的人也不是太多,进来后,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到那里都很新奇,没想到在这“穷乡辟壤”还有这么好的博物馆,仿佛穿越到了清朝。</p><p class="ql-block"> 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是国家四A级景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政府驻地。距离承德市东北150公里。始建于公元1679年,占地面积130余亩,房屋490余间。规模为内蒙古王府之首,集汉、蒙、藏三大建筑特色于一身。先后共有十二代喀喇沁王在这里居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p><p class="ql-block"> 王府的建筑仿制北京故宫,气势恢宏,殿宇森严,是年代最早、规模最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清代亲王府邸,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和社会价值。王府内藏品丰富,仅明清时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2001年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八)、途经塞罕坝</b></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赤峰的喀喇沁旗出来,沿着国道准备去下一个景点。一路上的风光从眼前滑过,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致,但是快到承德时,只见山上的树木逐渐的浓密了起来,并且那么的有层次感,滿山遍野的林木随着风向摇曳,象极了海浪,映入眼帘,重重叠叠的,原来已到了塞罕坝。没想到我们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马上停车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康熙王朝,为提升八旗子民的战斗力,在塞罕坝建起了一万多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皇家围场。当时树木葱葱,飞鸟走兽出没。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木兰围场也被开围放垦,20世纪30年代</span>遭日本侵略者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荡然无存,<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木兰围场森林也不复存在,而是漫漫黄沙,满目疮痍。从</span>上世纪60年代起,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创业 ,不懈奋斗,将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造就了一抹惊艳世界的“中国绿”,这里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这里被誉为花的世界 、林的海洋、河的源头、 云的故乡、摄影家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20日于大连唐思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