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子忠君殉国 婆媳唱和守节——记明末守节殉国的庆阳麻氏二位女先祖</p><p class="ql-block"> 在《陕西通志》有“崇祯十六年冬月,李自成大将刘宗敏率五万兵攻庆阳城,僖率地方士民死守,贼薄城下,僖身先登泌,尽出家资以犒赏士民,城陷被执不屈而死,亲族子弟五十余人俱从死。”在《庆阳府志》中,则有“僖率子惟青及族人守城”等字样。然僖公夫人杨氏及僖公子麻惟青夫人黄氏婆媳俩守节殉国的英勇事迹未在事件叙述中列举,只在《烈女》卷中寥寥数字有所表述。二位女先祖在面临亲人被杀、人亡家没、国破的状况下,为节而镇定自若,走向了男尽忠、女尽节的夫唱妇和之路,在我庆阳麻氏家史及地方志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将地方志记载在庆阳城破之际杨夫人与黄夫人婆媳的英勇事迹转抄于后,并稍于解析,供我后人学习之。</p><p class="ql-block">先看看志书对僖公妻杨氏的记述:</p><p class="ql-block"> 杨氏,安化杨贞女。秉性贞慧,读书能通大义。崇祯癸未城陷,氏夫骂贼死。氏曰:“夫能死忠。吾独不能死节乎?”饮鸠酒数瓯,比贼至,已死。</p><p class="ql-block"> 杨夫人这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了肯定的观点,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难道我会不死节乎”。这更说明了杨氏一是读过书的有文化人;二是更好的表达自己坚定的殉节意志。</p><p class="ql-block"> 僖公夫人的父亲杨贞与《明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杨纶同族,其家族在元朝时就是“万户侯”。杨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必然人聪慧,有良好的秉性。“读书通大义”的意思是学习知识,理解了论著的主要思想和精髓,特别是理解了代表正义的道理。故杨夫人认为自己的丈夫保家卫国,代表的是正义,自己也决心跟随丈夫来捍卫正义,从而唱出了那个“夫能死忠,吾独不能死节乎?”的时代强音。</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志书对惟青公妻子黄氏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麻惟青妻黄氏,城未陷,语夫曰:“倘有不测,吾必投井,义不受污。”后如其言,死。</p><p class="ql-block"> 麻惟青是僖公的长子,贡生。从志书上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三世祖惟青妻黄氏是十分支持丈夫卫城保家的行动的,为了让丈夫心无牵挂,放心跟随父亲僖公守城,表明了自己不拉丈夫后腿,不让丈夫分心,表现了夫唱妇和,视死如归的凛然之气。“受污”的词语解释是:受污染。《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然则用枣栗云乎”汉何休注:“玉取其至清而不自蔽其恶,洁白而不受污。”“义”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公正的,有利于公众的道理,也就是符合正义或公众利益的”。所以黄氏说“义不受污”就是为了社会正义,自己可以去投井而死,决不受污染,保全麻氏一门忠君爱国之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 古代女性的社会角色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其地位是应该服从丈夫,照顾孩子和教育子女,照顾家庭生活、传承家族血脉以及维护礼仪秩序、确保丈夫和家庭荣誉的重要作用。另外,女性在文化承载和社会表达中也有重要地位。女性作为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贤良淑德”的代表,承担着传承家风家训的重任,她们通过言传身教,将品德、道德和家庭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从志书的书面记载看,杨夫人和黄夫人都是为国而守节,在我看来,杨夫人和黄夫人更是遵循了“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俗语,大诗人孟郊在《烈女操》中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之词句,这句比喻将爱情的真挚深厚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忠于爱情的清操美德无论何时都是值得推崇的。杨夫人的“吾独不能死节乎?”和黄夫人的“义不受污”又何偿不是“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我们再看看如今之世态人情:“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向古人去学习呢?</p><p class="ql-block"> 写我庆阳麻氏女先祖的事迹,一是缅怀和出于崇敬之情,提醒后人没忘女先祖对我麻氏家族精神形成的贡献;二是选择婚配要有择偶条件,结那些有着良好家教、人品道德优良、堪当相夫教子之任的娶回家,从而延续麻氏之优良血统,发扬光大麻氏精神。</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写纪念先祖之文章较多,唯写女先祖事迹文章值此一篇,然已了然了自己心中之愧疚。若读者看过此文后能油然心生崇敬女先祖之情,吾心足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元月28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