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介休接兵的那段时光

走四方

<h3>  1978年元月下旬,我和张生林、马哲胜、赵德云、兰敬宝、杨德军、李传所等战友在接兵连长赵长占、指导员李金成同志的率领下,奉命奔赴山西介休县征兵,与县武装部接洽后,大家分派义棠、龙凤、宋古等公社开展工作,我和副指导员张生林听令前去义棠,记得那日是个多云天气,我俩搭卡车前往。介休的腊月,天寒地冻,站在车箱里,寒风刺骨,尘土圈着身躯飞扬,好在路程较近,车到公社驻地,我俩对视而嘘,轻弹尘土。环顾四周,这是一个窑洞式建筑的四合院,据说是解放前一户地主的宅院。走出院外,只见公社西临汾河,街上除了供销社、邮局、旅店,其他商铺寥寥无几。公社武装部长李照秀接待我们后,热情地安排了食宿。值此,我们的接兵工作也拉开了序幕。</h3> <h3> 介休县(现为市)地处山西中南部,距省会太原140公里,其历史悠久,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执政宰位50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国家改革开放后,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义棠公社(现为镇)位于介休西南,相传宋初赵匡胤、郑恩、柴世宗曾在此摆海棠结义,故名泥潭,后雅化为义棠。公社辖30个行政村,是山西省由此向南穿境而过的咽喉要地,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呈现沟南、郭壁东西两山夹一川的地理风貌,其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在全县之首。这里民风淳朴,生活条件虽苦,但人们的精神状态很好。据初步了解,大部分适龄青年参军的热情高,愿把青春献军营的渴望强烈。为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顺畅交流沟通,我俩注意融入他们的生活,与公社机关人员一锅吃饭,一同打扫院落卫生,经常在一起聊天拉家常,同时注意悉听他们的方言。十里不同俗,义棠人的方言也很有特点,如:叫义棠为义都,说观察为圪猫、休息为圪歇、就餐为圪吃,称太阳为日头爷、称月亮为日明爷,聊天为瞥嘴、漂亮为歇人、骂人为搓僧、辣椒为麻觉觉、居所为家里、屋里,顶事为能行、管用,讲兀也为他、兀哎为那个、兀儿为那里,等等。他们一日三餐多为面食,且为擦圪斗。这种面食分好面(即麦子面)和杂面(即玉米面、黄豆面、好面的混合)两种,吃了抗饿,做法简单,温水和面,擦子擦面,滾水下锅,打卤拌面。人们自豪地说,擦圪斗渗透着先人们的智慧,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调剂了伙食,丰富了营养,当今还是一道美食呢!去年我重返介休时,专吃擦圪斗,那感受真切的回味悠长。学说他们的方言时,如鹦鹉学舌,往往逗得大家傻笑一番。<br>  经过当地的征兵动员和宣传教育,公社预检,县里体检,我们对体检过的青年开始了家访工作,即通过目测和了解应征者的政治表现、身体及家庭情况,力求把那些优秀青年接到部队去,公社还抽调韩生财老师陪同下乡。在附近村庄家访后,我和韩老师骑车又奔边远山村,进行了多日家访,特别在去往白水、旺村、郭壁、利贞寨等村的路上,朔风嗖嗖,沟壑纵横,路窄坡陡,荒野一片,谷底残雪待融,远方炊烟袅袅,冬日的凄凉一览无余,好在天公露出了温和的笑脸。当看到地头那棵棵挺拔的白杨时,心中方有些许安慰。我俩走村头,坐炕头,拉征兵话头,受到了村干部和应征青年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看着那一张张帅气的笑脸,瞅着那一个个渴望当兵的眼神,听着那一句句腼腆的答话,那种闪亮的青春光彩让我十分喜欢。一位姐姐领着弟弟几次来找我们,恳求一定要把弟弟带到部队去,直到我们表示尽力时,才迟迟离开。我们先后深入西刘屯、利贞寨、师屯南、郭璧、白岸、旺村、田村、南村、北村、南庄、后庄、温家沟、汪沟、小宋曲、疙塔头、北角头等村,每逢在老乡家就餐,总要交上一些微不足道的钱和全国粮票,但主人们也总是婉言谢绝,推来推去的,常常闹得面红耳赤。</h3> <h3>  转眼已届春节,公社武装部的张祖胜副部长邀我和张生林家中坐客,这位曾在首都卫戍部队服役的老兵,浑身充满了阳刚之气,喜欢佩枪,作风不衰,讲起部队往事,侃侃而谈,他的那种直率、执着、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让我十分钦佩。因春节放假,连里将大家召回县委后土庙招待所暂住,那几日我们常去街头观看社火,有几位招待所的服务员也加入了秧歌队,看到我们这些穿军装的熟人时,跳的十分欢快,我们也一个劲地给她们鼓掌喝彩。<br>  经县武装部批准,全连127名新兵身穿绿军衣,胸戴大红花,于3月11日在县城集结,将要踏上部队生活的新征程。街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洋溢着兴奋的笑脸。有位母亲抚摸着儿子的肩膀,千叮咛万嘱咐,说个不停。一对恋人手拉着手,深情地看着对方,默默无语,眼含泪花。几位年青小伙,将脖子搂在一起,不知说了些什么,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呈现出一幕幕动人的送兵情景。在介休车站乘车后,客车于当晚顺达部队驻地,遂转入了两个月的新兵训练。</h3> <h3>  介休这批兵素质较高,新训结束下连后,不少同志立了功受了奖,入了党当了班长,或被评为优秀士兵等,但其时运不佳,由于士兵提干必经军校培训,大部分战友因文化程度所限错失良机。在我和张生林副指导员所接的33位义棠兵员中,仅有景宝福、降来锁二人考入军校并毕业提干,后来一些战友也转了志愿兵,当然还有一些战友因家庭问题和地方招工放弃了继续留队。退伍后的战友们秉持军人光荣传统,经过风雨砺练和持续奋斗,在介休这块热土上,这些热血男儿如今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业绩和创业历史。战友周武、任立昌辞职主营企业,做的风生水起,还时常帮助生活困难的一些战友。战友岳玉成、高世义、降继文等自主谋业,打出了自已的一片新天地。在村承包土地的张秋保等战友生活条件都有较大改善。在工作岗位上勤奋敬业,现已退休的冯树云、景建国、王耀平、高明瑞、乔启福、黄敬义、孙永生等战友,积极向上乐观,生活充满快乐,同期入伍的其他乡镇的战友也基本趋同。现在,不少战友已是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幸福。遗憾的是有6位义棠战友因病因故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每逢提及,难免心情沉重。<br>  回望远去的路,不忘有缘的人。时光荏苒,我们都已青丝染霜,大家踏着年轮写春秋,赏着夕阳品人生。46年前的介休接兵时光是我永不尘封的印记,因为那里有我的足迹,有我的缘份,有我惦念的战友。</h3> <h3><br><br><br><br><br>  鸣谢冯树云夫妇、降来锁、周武等战友提供<br><br>的信息及资料!<br><br> 图文、编辑:走四方(王保安)<br><br> 2024年1月28日于银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