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8日至11月30日,我们参观游览了息烽、遵义、梵净山、铜仁的有关博物馆、古城和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贵州息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8日上午9点,我们从黄果树出发,途经195公里高速公路,耗时2小时40分钟到达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展览大厅门口。</p> <p class="ql-block"> 息烽集中营对外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p> <p class="ql-block"> 所谓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是军统设在贵州息烽县阳朗坝地方的一所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可以囚禁四、五百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军委委员车耀先等中共党员、进步人士如马寅初等都在这里被囚禁过。</p> <p class="ql-block"> 息烽集中营关押人数统计表。在这里曾经关押的人员1200多人中,被屠杀和折磨致死的就有600多人,下落不明的400余人,押解重庆72人,幸存者不足百人。</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被解除兵权,迫令出国考察。“七· 七”事变后,杨虎城抗命归国,欲投身抗战,不幸在南昌被囚禁,先关押在南昌,益阳等处。1938年,杨虎城一家被南迁转押息烽集中营,1939年春戴笠视察息烽集中营时认为此处距川黔公路太近,不安全,遂另行选址在距此14公里的玄天洞关押,长达八年。</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杨虎城将军一家在息烽集中营的被囚处“和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杨虎城将军在玄天洞的被囚处。</p><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6日,被囚禁长达12年的杨虎城将军及其夫人儿子,在重庆歌乐山戴公祠被蒋介石下命令秘密杀害。</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曾高度评价张、杨两将军的壮举:“他们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是千古功臣。”</p> <p class="ql-block"> 黄显声(1896年—1949年),中共特别党员,著名抗日将领。历任东北军骑兵师师长、53军中将副军长兼沈阳市警察局局长。“九·一八事变”时,在沈阳率警察与日寇作战,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1936年8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被军统局以“联共反抗中央”罪名逮捕。1939年转押至息烽集中营,1946年转囚重庆白公馆。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步云桥。</p> <p class="ql-block"> 宋绮云(1904—1949年),江苏省邳县人。1923年参加革命,1926年考人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工作,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员、《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西安事变前后对杨虎城部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9月6日,被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戴笠警卫室。是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p class="ql-block"> 宋振中(1940年一1949年),为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儿子,我们熟知的“小萝卜头”。因年龄小、不易引起特务注意,行动较为自由,在狱中常为难友传递消息,并努力学习。1949年9月6日,在重庆戴公祠与父母同时被杀害,年仅9岁。</p> <p class="ql-block"> 平斋、孝斋。</p> <p class="ql-block"> 其中的感化室房间非常低矮。</p> <p class="ql-block"> 仁斋。</p> <p class="ql-block"> 忠斋。</p> <p class="ql-block"> 专关女犯的义斋。</p> <p class="ql-block"> 猫洞,天然岩溶洞,系军统对革命志士残酷刑讯,秘密杀害之处,又是关重禁闭之处,洞中施用的毒刑达12种之多。杀害的人就地掩埋,在洞中严刑逼供,受刑者即使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洞外一点听不见。凡有"违反监规"者,就被投入阴森、黑暗、潮湿的洞底关押。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军统特务从外地运来粘性极强的泥土将洞填塞,在解放后的一次发掘中,挖出一堆白骨,有的骨架上还套着脚镣或手铐,一九九七年人民政府组织修复工作,又进一步挖掘出了石梯十多级。</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周养浩推行“狱政革新”,为了达到其“政治攻心”目的,设立了“阅览室”,把犯人入狱时被收缴的图书3000余册作为藏书借阅。车耀先受“狱中秘密支部”安排,主动要求在此当管理员。把这里办成了狱中党员秘密碰头和传递消息的地方和“支部”的秘密联络点。</p> <p class="ql-block"> 1941年成立了以罗世文为支书,车耀先、韩子栋为支委的“秘密支部”。立即制定了适合于特殊环境里开展斗争的行动纲领,多次以“合法斗争”形式抵御和挫败了集中营当局的“政治攻心”阴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在押者们的利益。在以后的五年中,“秘密支部”一直是集中营内领导党员,团结难友共同对敌斗争的坚强堡垒。</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两个年轻的共产党人迸发出的生命火花。</p> <p class="ql-block"> 1945年7月14日上午,张蔚林、冯传庆、陈国柱、赵力耕、杨洸、王锡珍、张露萍被押上卡车,说是押解他们到重庆后释放。在车上张露萍带头唱起《国际歌》,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气概。当刑车开到息烽快活岭军统被服仓库前停下,特务将他们骗下车,从背后开枪,张露萍等7人倒在了血泊中,英勇就义。图为七烈士殉难处。</p><p class="ql-block"> 1961年,刚调任贵阳市委副书记的韩子栋带着子女寻找七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 这是重新修建的七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烈士和先辈们的英名,珍惜他们英勇奋斗甚至牺牲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贵州遵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8日下午2点,我们从息烽行车91公里,下午3点15分左右,到达了遵义会议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1933年秋,李德受共产国际派遣,历经艰险从上海到达瑞金。这时,正值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领导人秦邦宪不懂军事,依靠军事顾问李德负责军事指挥。而李德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一无所知,放弃前几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堡垒对堡垒和“短促突击”战术来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拼消耗,致使根据地越打越小,红军越打越少。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明确地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改变了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1月,毛泽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的馆名。</p> <p class="ql-block"> 这幢楼就是遵义会议会址。会议室在二楼。 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住二楼。</p><p class="ql-block"> 可惜现在二楼已不对外开放。会议的介绍放在新建的展览馆内。</p> <p class="ql-block"> 二楼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住一楼,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设在一楼。</p> <p class="ql-block"> 目前,会址大楼一楼内正在进行红色通信兵成长发展历史的展览。作为曾经的通信兵,我们为老一辈通信兵建立的功勋感动,也为自己曾经是这支部队的一员而感到无尚光荣。</p> <p class="ql-block">红色通信,光辉足迹</p><p class="ql-block"> 党和红军早在创立初期就十分重视发展通信技术,创造各种条件培养通信人才、千方百计收集器材建设通信网络,使红色通信逐渐成为保障红军信息联络的空中桥梁,铸就红军屡建奇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为红军赢得战场信息主导权,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下设作战科,机要科等机构。这里是机要科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和住室。红军总司令部与一、五、九军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以及江西苏区中央分局的往来无线电报,均由机要科翻译。工作人员每天分组轮流值班,昼夜工作。住在这里的机要科人员有机要科科长、机要员、译电员、抄报员、通讯员、作战科见习参谋、警卫员、以及部分勤杂人员共40多人。</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党中央在上海秘密建立的第一部电台,在这里为红军培养输送了一批无线电通信人员。</p> <p class="ql-block"> 组装无线电台及培训无线电人员的负责人:李强、张沈川。</p> <p class="ql-block"> 从1930年8 月底到9月11日,第一方面军两次进攻长沙,均未奏效。</p> <p class="ql-block"> 攻长沙不克的原因是技术条件不具备。交通器具如无线电等我们也没有,以致两个军团联络不好,因而失机。</p> <p class="ql-block"> 1930年12 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江西龙冈地区歼敌第18师师部和2个旅近1万人,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师长张辉瓒,缴获电台1部。</p><p class="ql-block"> 在清理战利品的过程中,由于红军战士不知电台为何物,将电台发报部分弄坏,只剩收报部分“半部电台”。从此,红军以半部电台起家,开始了红色通信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 1931年1月3日,毛泽东、朱德在红军总部亲切接见了参加红军的王诤、刘寅,勉励他们今后要用无线电技术为工农大众服务,为建立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努力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31年1月6日,在红军总部驻地江西兴国县小布,中央红军的无线电台正式架台工作。</p><p class="ql-block"> 时任红一方面军总部参谋长的郭化若指示王诤利用一部半电台开展两项工作:一是抄收国民党中央社新闻电讯稿,供总部领导参阅;二是收听敌军的情报,帮助总部首长了解敌军动向。</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军使用过的第一部收信机和红军使用的10门电话总机。</p> <p class="ql-block"> 下面三份电报为:(1)1935年2月15 日,朱德关于我军东渡赤水河的计划给各军团电。(2)《朱德关于二十三日行动部署致红一、三、五、九军团电》(1935年2月22日)。(3)《朱德关于消灭娄山关黔敌夺取遵义致红一、三军团电》(1935年2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2月26日,红一军团电话员把电话接到敌军电话线上,侦听到敌人正在通话,得知遵义只有一个营的敌军,其他是娄山关溃退下来的部队,集中在城外整顿。根据这一情报,军团首长立即给红一、红二师与第3军团配合作战迅速追击,于27日再占遵义。</p> <p class="ql-block">通信人物谱</p><p class="ql-block"> 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无数通信指战员为保障中央红军通讯联络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仅中央红军就走出共和国中将4名,少将28名。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有许多无名英雄涌现在各条通信战线上,我们永远将铭记他们对党和人民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在长长的英雄栏里,32位将军的照片和事迹历历在目。这里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王铮、杜平、雷永通将军和李白烈士。</p> <p class="ql-block"> 百年风雨洗礼,红色基因永续。从江西苏区的“半部电台”,到今天的“数字中国”,红色通信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强军强国目标奋斗。</p>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展览馆大厅正中是参加遵义会议的20位领导人群像。</p>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做出的四项决定。由陈云同志手记。</p>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朱德谈遵义会议。</p> <p class="ql-block"> 陈云、张闻天、秦邦宪谈遵义会议。</p>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了长征………</p><p class="ql-block">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摘要</p> <p class="ql-block"> 在展览大厅的最高层,展出了出自中央红军的380多名将军的照片,非常震撼。但由于篇幅较大,我们没有全部拍摄下来。</p> <p class="ql-block"> 参观“陈云与遵义会议”展览。</p> <p class="ql-block">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一九三五年一月,他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不久又受命去苏联向共产国际领导人报告了中央红军长征及遵义会议情况,为争取共产国际的支持,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在延安,我当中央组织部长的时候,毛主席先后三次当面同我谈过,要学哲学,还派教员来帮助我们学习。……我们从一九三八年开始学习,坚持了五年。……总之,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p><p class="ql-block"> ——1987年7月17日,陈云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p> <p class="ql-block"> 还参观了李德、秦邦宪、伍修权以及警卫人员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贵州江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梵净山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 11月29日早晨9点从遵义出发,经3个小时277公里到达梵净山的东门。</p><p class="ql-block"> 先是乘坐景区交通车到达索道站,然后换乘缆车到达索道站上站。</p> <p class="ql-block"> 原来从电视和画报上看到的梵净山是这样的。到了这里才知道,这里一年有200多天都是云遮雾盖的,难得看到全景。刚才在路上还出了点太阳,到了这里却阴了天。</p> <p class="ql-block"> 踏上上山的步道,两边原始森林茂密。</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上下来一顶轿子,上面坐着一位年纪并不大的男士。</p> <p class="ql-block"> 路边树林里一只橙翅噪鹛一点也不怕人,向人讨要食物。</p> <p class="ql-block"> 这段路可真不算短,走的我们气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 一块介绍牌,让我们知道了这里也是当年红军阻击敌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历史步道,起点为护国寺,终点为老金顶,全长13.5公里,途经钟灵寺战斗遗址、棉絮岭、黑巷子、剪刀峡、万千台、接引佛、拜佛台、九皇洞等。</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黔东独立师700余人,为策应红二、红六军团主力转移,向湘西挺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特委书记段苏权、师长王光泽的领导下返回黔东苏区。11月14日,独立师师部设在护国寺,并以护国寺为中心,分别驻守烂泥沟、苏家坡、大园址、钟灵寺。十余天的战斗中,顽强地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不少红军战士壮烈牺牲。11月24日,黔东独立师撤离护国寺向东突围,途经钟灵寺、棉絮岭、拜佛台,翻越老金顶后向松桃方向疾行。途中段苏权身受重伤,王光泽被俘,只有二十余人在湖南永顺找到了红二、红六军团主力部队。</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蘑菇石。</p> <p class="ql-block"> 翻天印。这处山崖的顶端平铺着一面石台,一块巨石怡恰如一方巨印倒置于平台之上,人称“翻天印”。</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海拔2318米。</p> <p class="ql-block"> 九皇洞。相传古时有位女佛徒在洞内修行,平日慈善广施、采药治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功德圆满、白日升飞。后人将她尊称为“九皇娘娘”。至明朝,明神宗之母李太后说服神宗敕命重建宫山,梵净山弥勒道场方始鼎兴。人们为感念对神宗之母的崇敬之心,将她与肉身成圣的九皇娘娘合二为一,供奉于梵净之巅。</p> <p class="ql-block"> 承恩寺,俗名上茶殿,是梵净山弥勒道场的主寺庙。寺庙原名通明殿,供奉通体光明的弥勒菩萨而得名。后毁于战乱。明万历46年,神宗皇帝敕建时更名为报恩寺。明清初年,更名为承恩寺。明清两朝皇家都敕封它为“古佛道场”的“镇山之印”。</p> <p class="ql-block"> 过了承恩殿,就到达攀登红云金顶的路口。</p> <p class="ql-block"> 观音洞。</p> <p class="ql-block"> 这段路可真陡。抓紧链子,手脚并用,方能上得去。</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与金刀峡。</p> <p class="ql-block"> 万卷书。</p> <p class="ql-block"> 红云金顶,因晨间红云常饶四周而得名,是在古地质构造运动中,大陆抬升,再经冰期融冻风化、侵蚀雕凿成的大自然的奇伟杰作。红云金顶高约90m,海拔2336m,山峰的上半部分被金刀峡—分为二,崖陡如削,峡深风厉,凭人力不可为,由天桥相连接。天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两庙后各耸一座天然石台,分别为“说法台”和“晒经台”。</p> <p class="ql-block"> 真没有想到我们70岁了,还能爬上梵净山红云金顶,一路上高兴的合不拢嘴。</p> <p class="ql-block"> 海拔2336米。</p> <p class="ql-block"> 金顶天桥。</p> <p class="ql-block"> 下山走的是另一条路,没有上山的路那么窄,但楼梯的坡度也挺大。</p> <p class="ql-block"> 终于回到承恩殿前,在这里休息一会儿,补充能量,准备坐索道缆车返回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梵净山的摄影工作人员为游客P图得到的照片,下山时拿到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铜仁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铜仁古城中南街</b></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9日,我们从梵净山下来,2.5小时车行80公里,到达铜仁市。</p><p class="ql-block"> 11月30日上午,阴。我们来到铜仁古城中南街,发现这里不仅具有古老的街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是一座具有红色基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铜仁古城中南门。</p> <p class="ql-block"> 熊家大院·贺龙旧居,修建于清中叶。贺龙于1924年至1926年间,以四川讨贼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灃州镇守使、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的身份,两次来铜仁招兵买马,扩充力量,誓师北伐,常驻熊家大院,与熊家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周逸群(1896-1931)贵州铜仁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家,早期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者之一。周逸群烈士故居在2006年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09 年周逸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周逸群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在黄埔期间担任周恩来的助手。后随贺龙参加北伐,1927年8月领导和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p> <p class="ql-block"> 周逸群在日本留学时因反对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入狱,与彭湃狱中相识。黄埔军校期间,与陈庚一起介绍左权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南昌起义前,与贺龙秉烛长谈,交流思想,并介绍贺龙加入党组织。</p> <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之后,周逸群与贺龙、段德昌等领导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红二军团,并担任鄂西特委书记、鄂西苏维埃主席和红二军团政委。</p> <p class="ql-block"> 1929年5月,周逸群及其鄂西特委不断总结军事指挥经验,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p> <p class="ql-block"> 1931年,周逸群在湖南岳阳贾家凉亭牺性,实现了“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 铜仁市逸群小学是周逸群烈士的母校,创建于1905年。1984年为纪念周逸群烈士,学校改名为逸群小学。</p> <p class="ql-block"> 陈公馆又称陈建华烈士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中西结合的砖木结构风格,是铜仁目前保存较好的民国早期建筑。</p><p class="ql-block"> 陈建华烈士1946年参加革命,1950年6月在协助贵州省军区文工团慰问部队演出后返回途中,受500左右武装土匪的袭击,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是23烈士之一。</p> <p class="ql-block"> 铜仁学宫.朱氏民居,兴建于清朝中期。</p> <p class="ql-block"> 铜仁府通判署、曾益生商号宅门。</p> <p class="ql-block"> 黔绣非遗传承馆。</p> <p class="ql-block"> 铜仁锦绣馆。</p> <p class="ql-block"> 父子进士坊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由贵州巡抚何起鸣为旌表陈珊、陈杨产父子共鸣而建。父子两进士,世所罕见,名声大噪。</p> <p class="ql-block"> 田载,明成祖朱棣的心腹,首任铜仁知府。对平定贵州吐司叛乱起到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 宋代官窑、银匠之家。</p> <p class="ql-block"> 阳城朱砂馆。</p> <p class="ql-block"> 街边小吃。</p> <p class="ql-block"> 兴市桥。</p> <p class="ql-block"> 铜江通济牌坊。</p> <p class="ql-block"> 长龙宴。</p> <p class="ql-block"> 市楼。</p> <p class="ql-block"> 远远的可以看到梵天揽月阁。</p> <p class="ql-block"> 铜仁大食府、古城书屋等。</p> <p class="ql-block"> 铜仁古城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明嘉靖三十年(1551),湘黔边境,匪患不断,战事连年,贵州总兵官从贵阳移镇铜仁。至此,总兵府在铜仁长达73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榜房、礼遇铜仁。铜仁古城是我们迄今为止看过的最美的古城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