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位老人曾经激动地表露了这样的心愿:“真希望我可以活到97年,等到中国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那天,我要去走一走看一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回归的脚步声临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深圳湾畔起春潮,大鹏展翅搏长空。深圳,一座年轻的沿海城市,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尽显勃勃生机。在春潮涌动地时节里,这座城市的“深圳速度”,总能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奇迹。今天,迎接香港回归,又与这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1997年之后,随着第一、二、三批先遣人员陆续进驻香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准备工作全面提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香港回归,大部队进港,指日可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社会各方面的气氛也比较热烈。人们谈论股市、楼市、马经,话题总要落在“回归”这件大事情上。几年来,国家和驻军的有关法律、举措相继到位,社会面关于“回归”所引起的风云激荡,波波折折,逐渐地趋于了平静。“妖风”刮得少了,不理解的看法逐步转变了,人们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香港回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倒计时的秒针不停地划过,香港回归一天一天临近。进入6月份后的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代处与专家组,喜气洋溢,气氛热烈。政权交接方面的重要谈判基本上已经完成,除一些细节问题需继续与英方磋商以外,涉及防务与治安、财政、司法、民生、居留权和特区护照、出入境等14项议题已陆续与英方达成了协议,有关争议基本得到妥善处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多少天来,大家没日没夜紧绷地神经,该喘息喘息,松弛松弛了。但是,一个电话突然而至,改变了大家想舒缓一下的心情,上级下达了刻不容缓地新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香港街头也营造出回归的祥和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进驻方案要变</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月中旬的一天中午,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搅动了中代处首席代表赵稷华,代表陈佐洱平静的内心。北京来电话,高层在审定方案时,发现环节上的问题,需进一步与英方磋商,要求“你们立即与英代处展开工作,一周内必须完成任务,授权陈佐洱代表在底线内全权处理。北京已派出强有力的工作小组带着方案和详情,抵达香港后当面交待,特别强调要“快”。对他们而言,这将又是一个紧张而不眠的夜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来,方案中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香港政权交接完毕,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升起,英军撤离,驻港部队进驻。这一刻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还在通关、开进途中,没有进入实质性防务状态,何况临近会展中心的威尔斯亲王军营,没有我方指挥机关的防务部队,而会展中心政要云集,一旦有事,是承受不起的重大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月份高层指示从外交口与英方提出交涉,驻港部队要派先头部队提前进港。后来,又在几次接触中进行过催促,但英方一直未作答复。一线的“战斗”,还得靠在一线解决。这项未在中代处原有谈判事项之内的重大议题,上级再次把任务下达到中代处,并要求在一周内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级下达任务提出限时要求,在赵稷华和陈佐洱的外事工作生涯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十万火急,责任重大,他们在受领任务时,已能掂量出这份任务的重量。此时,距离香港回归仅仅只有两周时间,各项准备都只待那一刻来临,他们是分分钟都耽误不起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双方磋商、谈判时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艰难的谈判</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英方高层领命的谈判对手,还是英代处的首席代表包雅伦。包雅伦儒雅、沉稳,处事不温不火。三年多来,在多轮磋商、谈判事项中,双方代表多有接触、交流、交锋。他们之间互相对各自捍卫国家利益的坚持和谋求合作的诚意,都有理解有欣赏。双方都明白,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磋商,心里恐怕还有些惺惺相惜。中方提出的问题,其实也关系到英方“光荣撤退”,搞“僵”对双方都无好处。也许英方感知了这点,包雅伦才并无拖延,约“谈”一拍即合,同意次日立即进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包雅伦对中方的预案表示,贵军已有三批共196名先遣人员在港,再提出数千人的先头部队方案,实无必要。特别是要进驻威尔斯亲王大厦英军总部,更是超出了英方可以考虑的范围。英方还反对进驻位于闹市区的枪会山军营,臆想装甲车提早进入,会造成民众性“恐慌”。话里话外还是念的末代港督彭定康的经。短兵相接,初次接触一般是抛砖头,摸其意,讲依据。话虽是这么说,但问题一天不解决,谈判代表们焦虑的心情,一刻也难以平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笔者曾从抗美援朝停战谈判亲历者回忆中有过感知。谈判过程双方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谈了吃饭,吃了又谈。无话可说了就“泡”时间,甚至“泡”通宵,“马拉松”式的谈判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当然,中方代表是下定决心要解决问题的,不怕熬夜受累,不怕啃“硬骨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的两天里,围绕先头部队进驻人数、地点、装备等问题,反复展开拉锯战。其间,我方又拿出预案中的中案,同意将进驻营区、人数适当调减,下降至800名,但关键性营区必须要进。英方经过暂短休会内部商议后,仍然未达成共识。你说你的理,他念他的经,磋商、谈判数度陷入胶着,仍然相持不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笔者曾驻扎过的枪会山军营一隅,在谈判中被英方视为闹市区军营而被屡屡提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柳暗花明</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间到了6月20日,磋商谈判进入到了第四天,上午仍未取得突破。中午吃饭中方专家组边吃边议,时间已不能再在原地踏步了,决定采取强硬姿态,造成一个触动对方的局面。下午的会议由中方专家组军事专家首先“发炮”,对英方如果不配合提出了假设。7月1日零时以后,中国政府行使主权,对撤离的英军官兵行李、装备进行“排队例行检查”,军舰离港舰面武器套上炮衣、枪衣才允许离去。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这样做,你们如何做到“体面撤退”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军方专家说的是大实话,一旦上述描述形成事实,不仅对英方是可怕的,对中方代价也将是沉重的,等于向外界宣布,多年来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争端的范例将功亏一篑。包雅伦脸涨得通红,沉默、思考、再次陷入了沉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天时光又到了华灯初上时分,磋商在沉闷的空气中不欢而散。包雅伦似乎若有所思,脚步缓慢地有意落在英方代表后面。陈佐洱代表心有灵犀,默契地放慢了脚步。包雅伦用英语试探性地问道:“我们两个人再谈谈”?陈代表意会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服务人员已经在清扫谈判会议室,俩人随便推开旁边的一个放杂物的储物间,在那里进行了非正式会唔。包雅伦表示,可否请中方再作适当松动,他愿意再做做内部工作,甚至用中文说了陈代表常说的“干脆”二字,似乎是说大家都爽快点。陈代表手握预案中的上中下三策,心有定力地表示,可以考虑照顾英方的体面,不进入闹市区的枪会山军营,人员再作适当调整,前提是英方必须持灵活态度。默默无声地进来,又默默无声地分手,两人心里透进了一点点亮光。彼此明白,应该还有“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座落在枪会山军营里的驻军医院医疗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达成协议</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月21日上午,磋商、谈判现场气氛聚变,双方代表都显得心情轻松,似乎暗夜里已经见到了曙光。陈代表就中方方案提出了预案,放弃新围军营、枪会山军营的进驻意见,先头部队携带轻武器和必要的装备进入,人数再作适当调减。包雅伦问人数是多少?陈代表脱口说了个509名。为什么500的底线还带个9呢?这是陈佐洱根据中国文化,九九归一,长长久久的寓意随口说出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包雅伦未置可否,要求中方将进驻的石岗军营、昂船洲军营、威尔斯亲王大厦和赤柱军营的布防数量报一下。经过短暂休会,来自总部、军区、驻港部队的军方专家组很快拟出了人员分布方案。陈代表要求大家再群策群力,为方案拟出支持理由,如英方质疑,便于据理力争。其实,英方绕来绕去,其它的已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威尔斯亲王大厦才是重中之重。果然,其它问题已无原则性的疑问,只是对威尔斯亲王大厦,仍嫌进驻人数过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军方代表立即表示:威尔斯亲王大厦不仅是驻港英军的三军总部,也是香港回归后驻港部队的指挥中心,战略意义,防务重地,人员配置必须要加强。就在这时,专家组组长杨建华大校给陈佐洱递了个条子,陈代表看后示意他发言。原来,杨建华大校为解英方纠缠威尔斯亲王大厦人数的围,提出会展中心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时,我们同步在威尔斯亲王大厦内举行双方防务交接仪式。有迎有送,都有尊严,都照顾了面子,何乐而不为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英方代表们对中方这一提议,交头接耳,议论热烈,首席代表包雅伦见状,立即给予了呼应:0K,这个可以有。包雅伦表示:所有内容还需得到伦敦大臣们的批准,预计23日上午可以向中方作正式确认。至此,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防务与治安专家小组,就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的所有问题均达成一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天五夜的劳顿,陈佐洱与专家组专家们才感觉到了什么叫筋疲力尽。22、23日,又让他们沉浸在焦急的等待之中。英方这次保密工作做的好,对媒体没透露出丝毫的信息。直到23日下午4时左右,英代处正式通知中代处,英国政府高层接受了21日专家小组会议形成的全部共识。当晚,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的消息。他们从受领任务到完成任务,整整用了一周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协议达成,陈佐洱代表和包雅伦代表步出谈判室面见记者,双方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天降大任于斯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纸条递出来个谭善爱,谭善爱注定成为天降大任的人。谈判解决了先头部队提前进驻香港的问题,威尔斯亲王军营里进行防务交接仪式,就成了与香港会展中心政权交接仪式相匹配的另一场重头戏。唱主角的无疑是中英双方军队防务交接仪式中的指挥官。谭善爱,成为了被选定的担任驻香港部队防务交接仪式中的指挥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谭善爱是湖南华容人,身材高大,挺抜魁梧,相貌端正,参军就在42军基层连队当战士。后来考入桂林陆军学院学习,军政素质得到很大提高。毕业后,分在军区警卫营任职,曾经担任过军区部队阅兵时的掌旗手。选调驻港部队后,担任驻军司令部军务处参谋。每当驻军部队集会参加重大活动时,经常由他下达口令集合整队。见面的次数多了,我们在下面就叫他“谭大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许有的领导已作推荐,谭善爱进入了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熊自仁少将的视野。平时在一个大院里生活,一栋楼里上班常见面,现在看到眼前这个“谭大个子”,政委感到这小子怎么格外地亮眼呢。熊政委将亲率509名官兵组成的驻港部队先头部队提前进港,他对进驻中的各个环节审定非常在意、认真,一点都不能马虎。尤其是防务交接仪式,那更是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首长们几次亲考,对回复词反复斟酌、修改,演练时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各级首长们非常满意。1997年6月30日23时50分,至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10分钟的中英双方防卫交接仪式,原方案中未有的场景,便进入了公众们的视野。那一刻,谭善爱中校“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豪迈宏亮的声音,即刻在香港上空回响,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传遍了世界。谭善爱完美地表现,也就留下了他人生中被历史铭记的高光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谭善爱在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的英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后 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一个老人的心愿,国家以特殊的形式作出安排,其夫人卓琳同志参加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代表这位老人实现了他心心念念的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到香港自已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香港回归以后,中代处首席代表赵稷华,留任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暑任副特派员;代表陈佐洱,提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参与筹备澳门回归事宜;中代处军方专家组组长杨建华大校,提任总部新职;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熊自仁少将,提任驻香港部队司令员、中将;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周伯荣少将,提任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谭善爱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担任新职。他们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续写新的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驻香港部队医院院内,百年老榕树根如虬龙,枝繁叶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注:全文参考了中代处代表陈佐洱访谈录及有关资料,以及本人在驻港部队服役时的亲历见闻。部分图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