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厚重,徒步山西陵川,白陉古道72拐,小壶口瀑布(1月14日)

月华如水(免私聊)

<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走过白陉古道,记忆依稀,但古道底蕴厚重,心心念念,被好心情的全程没有拔高的策划吸引,果断报名,全程和春天姐同行,老朋友了,一起走过武功山和箭扣长城,是专业摄像师,总是拍了很多美美的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非常感谢💕</p><p class="ql-block">相约户外巡山中国之白径古道</p><p class="ql-block">🔥经典线路白径古道-72拐-小壶口瀑布-红豆杉大峡谷</p><p class="ql-block">🔥路线全程16公里没有拔高</p><p class="ql-block">🔥活动时间 2024年1月14号周日</p> <p class="ql-block">手环上的白陉古道徒步轨迹保持了近两周时间,这次徒步也偷懒了😂车到白陉阁开始徒步,经72拐从晋门出口到双底村,穿过村庄,在小壶口瀑布吃午餐,下午的红豆杉大峡谷土路上布满薄冰,湿滑异常,果断决定不走啦,在瀑布附近玩耍,2:30就回到车上等待返程,妥妥的腐败徒步。一天下来,徒步轨迹像一个啸天犬形状,和在运动场所跑步不同,恣意的轨迹,变幻莫测,很个性,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小壶口瀑布的美景,雄伟的远山,跌宕的流水,用的慢动作模式拍摄,好美啊😍</p><p class="ql-block">说实话,拍摄者,好冷啊🥶</p> <p class="ql-block">这段小视频,第一次用剪映编辑,自己配音,并配字幕,文案的撰写挺费神,配音方面,因为第一次,也有瑕疵,和视频的长短结合不好,以后继续学习提升呀🫰</p> <p class="ql-block">白陉古道的最精华部分~72拐,专门做了一段视频,用的倍速播放,比第一次编辑好一点,继续丰富、精修,编辑是个大学问。</p> <p class="ql-block">8:45太冷,在车里拍摄的第一张照片,黄围山风景区,标注了白陉古道和红豆杉大峡谷的方位</p> <p class="ql-block">黑毛沟大峡谷,也很美,我们走了一段。其实是我们的17座车上一个陡坡,有积雪,车打滑,又退回来,后退时,方向不受控制,还是挺有风险的。下车徒步吧👩‍🦯</p> <p class="ql-block">9:30到白陉阁。走白陉古道是收费的,25元/人,领队打听好了,因为天气寒冷,游客稀少,无人值守,所以才选了这条徒步路线。真经济👍</p> <p class="ql-block">白陉古道是从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双底村到河南辉县薄壁乡这一段保存最为完好的茶马古道。白陉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550年的历史。白陉古道蜿蜒曲折,路面宽约2米,青石铺成的道路虽历经千年仍可通行,行走在青石板路上,思,古往今来,叹,感慨万千!马蹄南去,人北望,漫步于千年古道,深深马蹄印犹在,只是不见当年赶路人。徒步方式:导航白陉古道,经黑毛沟大峡谷,从白陉阁进入,经72拐从晋门出口,全程无拔高,轻松路线,快乐选择!</p> <p class="ql-block">团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马蹄印记</p> <p class="ql-block">背阴的积雪</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拐,呈“之”字形路,有无数个之字形,依山势而走,随山势而转方向,称七十二拐。路面是平整有序的石块或石板铺成,被千年来往的人走马行,磨得溜光如玉,冬日暖阳照耀下,映出岁月的光芒。路外侧坡壁或路坎均用高于路面的石墙围挡,既是石墙栏,又像为行人特别专设的休息石凳,我们虽是行走在峭壁悬崖深谷间,但特别安全。路面每隔三四米就有一处竖石板间隔,好像突出的小台阶,这在其它古道上很少见的。有人说这是保护路面的,有人说是为了防止马车打滑的,我们徒步时还有残雪,确实起到了防滑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步履匆匆,千年来有多少旅人走过</p> <p class="ql-block">山路越陡峭,拐弯越急,层级越近,越短</p> <p class="ql-block">白陉古道的下出口~晋门</p> <p class="ql-block">穿过村庄,这么安静的,山里的小村庄,好喜欢呀😍</p> <p class="ql-block">小壶口瀑布,不往红豆杉大峡谷去了,还需要原路返回呢,就瀑布摆POS吧</p> <p class="ql-block">徒步结语:多年以后,再次徒步白陉古道,这么多年也去过很多著名的徒步胜地,对徒步有了更深的理解,白陉古道这条线路依然吸引我,除了有壮美的南太行峡谷、山脉风光;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徒步增加了别样的风采,徒步强度不大,还会再来打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