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题 记:<br> 老祖宗造字,蛮有意思:人在草木中为“茶”。换言之:“茶”——即“草木之人”。<br> “茶族”——可谓芸芸众生“草木之人”一族是也。</b><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茶族》拟共三部:</b></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家乡篇”——已完成</p><p class="ql-block"> (共14篇,约15万字)。</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军队篇”——进行中</p><p class="ql-block"> (目前已完成两篇)。</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影视圈”——</p><p class="ql-block"> (尚未进行)。</p><p class="ql-block">★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部“家乡篇”目录如下:</b></p><p class="ql-block">第1篇:“绣针河”的欢乐与泪滴;</p><p class="ql-block">第2篇:小学里的“迟到大褂”;</p><p class="ql-block">第3篇:“李庄家”被炸了“面人”;</p><p class="ql-block">第4篇:“铁匠婆婆”和童养媳;</p><p class="ql-block">第5篇:爷爷的“神地”;</p><p class="ql-block">第6篇:跟着六舅去捉狼;</p><p class="ql-block">第7篇:我与八舅的快乐年华;</p><p class="ql-block">第8篇:愚昧的代价;</p><p class="ql-block">第9篇:奇特的家庭组合;</p><p class="ql-block">第10篇:我被鬼和黄鼠狼吓破胆;</p><p class="ql-block">第11篇:榆树梢上的“广播电台”;</p><p class="ql-block">第12篇:青葱岁月的苦与乐;</p><p class="ql-block">第13篇:瞎子曹五的“特异功能”;</p><p class="ql-block">第14篇:我的父亲“二觅汉”。</p> <b><br> 第一部:家乡篇</b><br><br><b>第4篇:“铁匠婆婆”和童养媳</b><br><b> </b><b>(下半部分)</b><div><br><br> 就这样,一个本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和和睦睦的好端端的家,不到仨月一下子折断了两根顶梁柱,婆婆也哭瞎了双眼,这个家完全坍塌了。<br> 这三重致命打击,却没把四丫压垮。她挺起腰杆,开始细心照顾起了瞎眼的婆婆和“朝巴”儿子。<br> 时过半年,婆婆慢慢缓过神来。和四丫商量,趁着她活着,家里也有些积蓄,给“朝巴”孙子娶个童养媳。不但能替四丫分担一点劳累,也可以给张家延续个香火。开始四丫不同意。“朝丙”这个样子,那不是耽误人家女孩子一辈子的前程吗!</div><div> 后来的一天,有个媒婆带来一个眉清目秀的11岁小姑娘苗苗找上门来。说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就想找个能有口饭吃,饿不死的人家收留她。四丫问明白之后,说了“朝丙”的情况,小姑娘表示愿意。四丫很喜欢这孩子,就收留她在身边,名誉上说是童养媳,实际一直当女儿养育。<br> 有一天,四丫告诉婆婆,她要重新生炉打铁。婆婆心疼地说:“别再受累了,你来到张家没享一天福,这几年没把你压趴下就是万幸了。我现在眼睛看不见,什么都帮不了你。就咱这个家底,过个紧吧日子,孙子这辈也够用了。”但四丫坚决不肯。她说:“别说咱家还没富得流油,家底再厚,不劳动也会坐吃山空。我才三十出头,既然现在当了婆婆,我就得担起这个家。”于是,四丫做了重新安排:家里重活她晚上干,白天苗苗在家,专心伺候双目失明的婆婆和“朝巴”儿子。让种地的老光棍张叔,把地交给邻居种,他给四丫担当“递锤”。 从此,张家沉寂了5年的打铁炉,又重新火遍四乡。于是人们也不再叫她四丫了,改口叫“铁匠婆婆”。</div> 苗苗在张家,受到婆婆和奶奶的真心疼爱。她也非常懂事,一天到晚,除了伺候“朝丙”,就在奶奶身边忙前忙后。<br> 家里吃水,原来靠“铁匠婆婆”晚上回来,到村前水井挑。苗苗长到15岁,就不让婆婆挑水,说婆婆白天打铁太累了,自己来挑。苗苗人小,一担水挑不动。她就半桶半桶地往家挑,路上还要歇好几回。有人要帮她送到家,苗苗从来不让。她只是笑着摇摇头,很有礼貌地挑起水桶便走。<br><br> 人们对苗苗又怜惜,又同情。冬天井台上结了冰,挑水的人看见小姑娘打水有危险,便抢先帮小姑娘打上。苗苗总是大叔大叔谢个不停。日久天长,苗苗虽然很少跟大家说话,但村里人一提起来,没有一个不夸她的。都说这孩子像她婆婆,能吃苦,很懂事。<br> 本村的长辈们都赞许说:“老祖宗说得好,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忹良(没有良心)。苗苗这孩子错不了。”<br><br> 等我七八岁的时候,苗苗大概二十五六岁,“铁匠婆婆”也年近半百。据说她还在打铁,只是递锤的不再是那个老光棍张叔,早就换成了苗苗。<div> “铁匠婆婆”的婆婆,已经过世。老光棍张叔一直在“铁匠婆婆”家帮工,活到古稀之年离世,也算长寿。“铁匠婆婆”把他埋在自家那块地里,让他入土为安。<br><br> 在这期间,我们小伙伴在大街上玩儿。经常看见苗苗挑着一担水梢(木桶),带着那个朝巴男人“朝丙”,去井台打水。“朝丙”实际年龄不到二十岁,但看起来像三四十岁。满脸皱褶。一米七八的大个子,背有些驼,走起路来老低着头,梗着脖子,晃晃悠悠走不稳。嘴唇总是合不拢,流着哈喇子。一边走路,一边时不时发出含混不清的“呕呕”声。</div> <br> 那时,我们小孩子不懂事儿,不知道同情和尊重残疾人。光觉得他和我们长得不一样,老想逗他玩儿。有时趁苗苗不注意,往他身上扔小石头。看他傻乎乎的不在意,再捡个大一点的往他身上扔。把他打疼了,他回过头,从地上捡起个大石头,嗷嗷叫着,追赶我们,朝着我们胡乱扔。我们一群小孩吓得呜哇乱叫,四散逃跑。每当这时,走在前面的女人苗苗,赶紧撂下挑水担子,回头喝住“朝丙”。然后,一手牵着“朝丙”,一边挑着水桶,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静静地低头往家走。<br> 这时如果让路过的大人看见了,他们会狠狠地呵斥我们这些小屁孩一顿。但“朝丙”的女人从来不训我们。<br><br> 有一次,她没带“朝丙”,一个人去井台跳水。看见我们这些在街上玩耍的孩子,老远就笑盈盈地走过来,我们有些心慌,不知道她要干什么。<br> 她来到我们跟前,从大襟褂子的兜里,掏出一把花生米,笑盈盈地拉着我们的小手,给每个小手里放几粒。声音轻柔得近似呢喃地说:“‘朝丙’他和你们不一样,我们说什么他都不懂。你们以后别和他闹,你们扔小石头打他不疼,可他要是扔大石头打着你们,就麻烦大了,能把你们脑袋打开花......”我们不住地点头。从此,我们再也不和“朝丙”闹了。邻居们都夸这个女人,心眼好,会处事。<br> 后来我们长大了,才知道这个长得漂亮,心眼又好的女人,竟然是“朝丙”的媳妇,真觉得鲜花插到牛粪上,白瞎了这朵鲜花。<br><br> 在我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又听说“铁匠婆婆”家发生了一件奇事。<br> “铁匠婆婆”曾经在苗苗18岁的时候,眼见苗苗已经出落成一个完全成熟的大姑娘了,就多次劝她嫁个正常的男人。可苗苗坚决不依,说一次哭一次,棒打不走。那时奶奶刚去世不久,家里剩下这三口人,生活实在有些艰难。苗苗说我要走了,就是良心让狗吃了。<br> 实在说,那个时候“铁匠婆婆”身边也是正需要人的时候。因为她一辈子出力过多,不到50岁,腰和肩膀关节疼得夜里睡不着觉。苗苗每天干完活,都要给婆婆按摩按摩,捋捋筋骨,捶捶腰背......想想婆婆这些年,对自己的恩情,再看看眼前这个家的困境,苗苗怎么可能离开? <br> “铁匠婆婆”一提起这事,苗苗就哭鼻子抹泪,执意一辈子不离开,要照顾好“朝丙”,要给婆婆养老送终。好心的邻居也觉得苗苗这孩子懂事,“铁匠婆婆”身边也不能没有这么个人。她们和“铁匠婆婆”商量,得想办法想让“朝丙”和苗苗生个一儿半女,这样苗苗后半生也好有个照应。<br> 对于这事,“铁匠婆婆”何曾没想过?只是“朝丙”从小就跟自己在一个炕上睡觉。苗苗来了,开始因为年龄小,也不愿意去别的房间,三人总是挤在一个炕上睡。 “铁匠婆婆”睡中间,“朝丙”在里,苗苗靠外。就一直成了习惯,谁都不愿意离开。后来有几次“铁匠婆婆”故意让苗苗贴近“朝丙”睡,想培养“朝丙”和苗苗这方面的感情。可“朝丙”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苗苗伺候他吃饭、睡觉,带着他出去干活,这些都行。但躺在炕上,只要身体一碰“朝丙”,他就哇哇乱叫:“妈——妈——”,抢着找妈妈。<br><br> 那年的麦黄季节,天气已经转暖了,地里的农活还不多。邻居几个大妈总是不死心,又在商量,要一起帮着“铁匠婆婆”办办这个事儿。经过叽叽喳喳一番后,认为人多了去不好,传出去对“铁匠婆婆”和苗苗的名声不利。干脆就让路南的“三呱呱”和桥西的“李庄家”他俩去最合适。一个嘴会说,一个脸皮厚。<br><br> 那天晚上掌灯时分,这两个大妈就来到苗苗家。说明来意后,“铁匠婆婆”很是感激。她赶紧和苗苗,伺候“潮丙”吃饭。“三呱呱”和“李庄家”就躲在院子西南角猪栏外面的碾盘上抽烟袋。<br> 吃完饭,婆婆和苗苗一起服侍“潮丙”上了炕。婆婆就让苗苗去院子里找两个大妈聊聊。<br> 苗苗来到大妈跟前,低头不好意思。“三呱呱”说:“不用怕,大妈都是过来人,这事儿就像撒泡尿那么简单。”紧接着“李庄家”摸摸苗苗脸:“俺苗苗真俊,就是脸皮太薄了。”“这事儿也不丢人。是和自己的男人,又不是出去偷人养汉。怕啥?就是传出去也没人笑话。”“三呱呱”嘴快,呱呱起来和炒蹦豆一样嘎嘎响。看看苗苗点头后,两个大妈你一句我一句,如此这般告诉苗苗一步一步进行的步骤,苗苗不住地点头应诺。 <br>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极深,尤其是女人。很多女孩子,平时见了男人都远远地躲着,生怕被人看见说闲话。结婚时,都不懂生理卫生常识,更不知道如何过夫妻生活。不像现在,从小学开始就有老师启蒙讲解,还有那么多书籍甚至录像。更不要说互联网上那些黄色网站了,让你明白得不要不要的。她们比父母见识得都多,还用教?<br> 那时候女孩子可不行。结婚时,有些比较开明的家庭,能让姑妈、姨妈或者很要好的长辈女性,暗地里隐隐晦晦地给女孩儿指点一下。大部分家庭没有这种意识,少男少女结婚又早,两人在一起茫然无知,甚至还有种惧怕心理。<br> 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还发生过这样的一件真事儿。<br> 一对住在山沟里的夫妻,结婚5年没生孩子。家里老人不管青红皂白,逼着两人到益都县(现在是青州)一个海军医院检查。经过各种检查后,两人一切正常。军医问他俩:你们多长时间过一次夫妻生活?他俩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医生叫来了护士长,单独和女方交谈。护士长一问差点没晕过去。原来他们结婚5年,虽然睡在一张床上,可从来没有一次性交往。他俩认为,只要两人睡在一个被窝,就能生孩子。把个护士长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于是护士长给女的仔仔细细普及了一番生理卫生常识。<br> 第二年,丈夫推着小推车又来到部队医院。小推车两边:一边是农村土特产品,一边是媳妇裹着小被抱着个大胖小子。特意来感谢这位“送子娘娘”护士长和军医。<br> 所以,今天“三呱呱”和“李庄家”就知道苗苗什么都不懂,特意教给她怎么做。每一步都说的很详细,指点的很到位。最后告诉苗苗,这中间千万别吹灯,我俩就在窗外,透过窗棂来指导你。<br><br> 苗苗按照她俩要求进到屋里,“潮丙”还没睡着。“铁匠婆婆”说:“娘去上个茅房马上回来,先让姐姐陪你睡觉,咹!”“潮丙”呜呜啦啦应着。<br> “铁匠婆婆”出了门,悄悄挂上门鼻儿,把门反锁了。“三呱呱”和“李庄家”两个脑袋就挤在窗户棂上悄悄往里看。见“铁匠婆婆”出来,不出声地做着手势,让她一起过来看。“铁匠婆婆”摆了摆手,径直走到猪栏边的碾盘上坐下,心事重重地摇起了蒲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苗苗在炕上给“朝丙”盖了盖肚肚,把锅台上的油灯剔亮了一下,便轻轻地拍着“朝丙”入睡。不一会“朝丙”就打起了呼噜,四丫回头看看窗户这边。“三呱呱”小声说:“摸,赶紧摸。”三丫按照她俩预先设计的动作,开始在“朝丙”的私处,轻轻扶摸起来。因为四丫的身子遮住了“朝丙”的下身,急得“三呱呱”直敲窗棂子。“李庄家”也等不及了,一个劲催问:“硬了没有?硬了没有?”苗苗没回头,朝她俩伸出了食指。“三呱呱”兴奋了,用肩膀碰了一下“李庄家”:“别吆喝了,那不伸了一个手指头——硬了。”“李庄家”压低嗓子喊:“快脱衣服,快脱衣服......”“上、上,快上!”“三呱呱”不停地催促。</p><p class="ql-block"> 只见苗苗朝她俩望了一眼,回过身,慢慢褪去裤子,又把脱掉的褂子,轻轻扔在“炕下头”(炕尾部)。这时,窗外两个大妈一下子惊呆了。“三呱呱”呼出一口大气,说:“俺的老天爷,怎么这么漂亮?”苗苗那正当年的少女酮体,在油灯跳动的光影下,正像中国著名作家说的那样,一副“丰乳肥臀”,实在太曼妙,太诱人了。以至于让窗外两个大妈,一时忘乎所以地叫了起来。“李庄家”:“哎吆娘来,这要让俺家那个死鬼看见......”“三呱呱”抢过话茬:“恁家那头‘老水牛’要是看了,这一次就得让你生八个。”“李庄家”狠狠铆了“三呱呱”后背一锤(拳)。嘘——</p><p class="ql-block"> 苗苗开始慢慢起身靠近“朝丙”,她刚把两腿跨上“朝丙”的身子,噗地一声把灯吹灭了,让两个大妈在窗外急得直跺脚。“别吹灯啊!俺还得看你伸两个手指头呢!”话音刚落,就听见炕上叽里咕噜一阵骚乱,“朝丙”嗷嗷叫起来。接着稀里哗啦一片嘈杂,咚地一声,“朝丙”从炕上跳到了地下。两个大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吓得哆嗦起来。</p><p class="ql-block"> 只见,屋里苗苗划着火柴点亮灯,顾不得穿衣服,就跳下炕。一把抱住“朝丙”:“我是姐姐,我是姐姐。丙丙,我是姐姐。”</p><p class="ql-block"> “朝丙”哪里停得下,光着身子吓得满屋乱窜,嘴里呜呜啦啦大声嚎叫“妈——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铁匠婆婆”赶紧奔了过来,刚要进屋,被两个大妈拽住,说:“再等等,再等等!”</p><p class="ql-block"> “朝丙”在屋里一个劲地蹦啊,跳啊,嚷啊,苗苗根本抱不住。两个赤身裸体的人,在昏暗微弱的油灯灯光的摇曳中,时隐时现追逐嚎叫,恰如鬼影婆娑,好不瘆人。</p><p class="ql-block"> “朝丙”呼通呼通砸门了。苗苗哭喊着:“娘,娘,快开门吧!”“铁匠婆婆”赶紧开门进来,“朝丙”死死抱住妈妈,呜呜哇哇嚎啕大哭起来。苗苗赶紧给自己和“朝丙”穿好衣服,婆媳二人搂在一起,痛哭得出了声。“三呱呱”和“李庄家”,也悄悄抹起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一场善意的闹剧,就这样出人意料地以悲情收场。“铁匠婆婆”病倒了,苗苗也好像苍老了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到苗苗37岁的时候,“朝丙”不幸去世—— 一个“智障”的残疾人,活了29岁,也算高寿了。“铁匠婆婆”又是一场大病,差点也跟着儿子去了。</p><p class="ql-block"> 那些日子,多亏了苗苗。天天用小车推着婆婆,到离家8里路的乡镇卫生院,去看病,做治疗。回家来喂饭喂水。春去冬来,三年从未间断,“铁匠婆婆”终于又站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3年,苗苗43岁,在婆婆的苦苦劝说下,苗苗终于同意,招了本村一个40岁的光棍,倒插门做养老女婿。女婿很本分,很勤劳。对苗苗很体贴,对“铁匠婆婆”也很孝顺。新的一家三口人,又生活得安安稳稳,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苗苗生了一个女儿。女儿一直出息得不错,后来还上了大学。</p><p class="ql-block"> “铁匠婆婆”活到89岁,1990年去世,真算是当地老寿星了。苗苗也过了花甲之年。</p><p class="ql-block"> “铁匠婆婆”死后,苗苗哭得很伤心。边哭边诉说:婆媳在一起,坎坎坷坷大半辈子,亲生母女也没有我俩亲。</p><p class="ql-block"> 入殓时“铁匠婆婆”腰板还是直直的。真应了她生前那句话:人活着,就要抬头挺胸,死了也不能弯腰。</p><p class="ql-block"> 苗苗一家三口,给“铁匠婆婆”举行了隆重的葬礼。</p><p class="ql-block"> 葬礼上,女儿哭着对苗苗说:“妈妈,我记住了你和奶奶的不幸,也记住了你们的坚持。我一辈子都会像你们一样,做个坚强的女人。”</p><p class="ql-block"> 苗苗没有应声,拉着女儿长跪不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四篇:“铁匠婆婆”和童养媳(全部结束)】</b></p><p class="ql-block">感谢所有阅读者的辛苦阅读,感谢“本美圈”的主持人和管理员的加精支持和鼓励。🌷🌷🌷🙏🙏🙏</p><p class="ql-block"><b>篇尾的期求:</b></p><p class="ql-block"> 如您读过:<b>第1篇《“绣针河”的欢乐与泪滴》</b>(偏重散文叙事),<b>第4篇《“铁匠婆婆”和童养媳》</b>(侧重塑造人物和故事)。</p><p class="ql-block"> 期求您告知一下,您更喜欢那种<b>风格类型</b>——这将是我未来创作的方向。不胜感激,叩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丰桥夜泊)</b></p><p class="ql-block">——2024.1.27.于青岛</p>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