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名言 受益匪浅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人际关系就是表演,但老实人不会戴面具。钱再多,到医院都是一张“纸”;老婆再漂亮,跑了也是别人妻子。不要把自己的血汗钱,轻轻松松就借给别人,你不知道哪一天会反目成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势不能使尽。这里的“势”说的是势力,一个有势力的人,古人认为不能把自己的势力用尽,否则会有不好的结果。纵观古今,借势力为非作歹的大有人在,比如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霍光,就因为功高震主,不懂得收起锋芒,得罪了一些人。在他死后,他的家族仍然无所顾忌的为所欲为,霍氏家族僭越礼制的行为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在霍光去世后的第二年,就被满族诛杀,从此以后这个盛极一时的显赫家族,就从西汉的历史上消失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福不能享尽。一个人的福气有限,并且福气来之不易,古人认为要好好地利用,一个人在享福之前,也许过得并不如意,这些不好的日子就会成为以后的最好回忆。享福之后,切记不可以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反而要时刻回想之前不好的地方,忆苦思甜,把自己的福气慢慢积累下来,才不至于失败和衰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便宜不能占尽。很多人爱占便宜不足为奇,有句俗语叫“贪小便宜吃大亏”,便宜可以占,但是要懂得知足。《菜根谭》中的一句话,或许是给占便宜的人的一点忠告:“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因此古人认为,一个喜欢占便宜的人,说到底是他的命运不好,时间久了,占便宜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福气就会减弱。反而那些大方慷慨的人福气会变得更多,那些吃不了亏,爱占便宜的人,就会变的没有智慧,因此平时积累的福气也就慢慢不见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财富是人们追求的东西,但过度的追求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欲望之中。财不尽,是指财富不能被完全消耗或挥霍。如果一个人过度消费,借贷过多,最终可能会导致破产。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避免过度消费或浪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认可和赞赏,但是过度的追求功名只会让自己陷入压力之中。功不尽,是指功名不能被无限追求。如果一个人过于追求功名,可能会忽略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身边的人,最终可能导致自己的孤独和失落。因此,我们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度追求功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才华是人们所欣赏的东西,但过度的展示只会让自己陷入虚荣之中。才不尽,是指才华不能被过度炫耀。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最终可能导致自己的失败。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望,不要过度展示自己的才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爱情是人们渴望的东西,但过度的投入只会让自己失去自我。爱不尽,是指爱情不能被过度依赖。如果一个人过度依赖爱情,可能会忽略自己的事业和朋友,最终可能导致自己的空虚和失落。因此,我们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情感投入,不要过度依赖爱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名声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但过度的追求只会让自己陷入虚荣之中。名不尽,是指名声不能被无限追求。如果一个人过于追求名声,可能会忽略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身边的人,最终可能导致自己的孤独和失落。因此,我们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度追求名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寿命是人们渴望延长的,但过度的追求只会让自己失去生活的乐趣。寿不尽,是指寿命不能被无限延长。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着长寿,可能会忽略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最终可能导致自己的痛苦和悲哀。因此,我们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追求长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人生中的追求是无穷尽的,但我们应该适度把握其中的平衡点,不要过度追求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只有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曾国藩的一生是从平庸和失败开始的:他少年不得志,考取六次秀才都没中;意气风发献身朝堂时,因得罪满朝文武而赋闲回家;苦练湘军却出师不捷,两次兵败而投河自杀……曾国藩对于后人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他用一生的实践证明,人只要不断地陶冶学习,就可以从“中人”变成“圣人”。曾公一生为人处世的智慧,是留给后辈的无尽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并不是要求我们只顾低头耕耘,不要收获。而是在提醒我们,要专注地耕耘,把目光聚焦在做事本身,自然会有收获。杨绛在翻译《堂吉诃德》时,自学西班牙语,为保证翻译准确,每天翻译500字,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在翻译过半时她被迫中断了翻译工作,手稿被红卫兵没收,几经流落遗失。十年后干校结束,杨绛对作品又有了新的理解,于是便又从头译起,删掉了几万字。每一版杨绛都一丝不苟,斟酌再三。她从没有想过自己要拿什么奖项,获得什么成就,只想踏踏实实做学问。在1978年,邓小平把《堂吉诃德》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杨绛促进了中西两国文化的交流,获得了西班牙国王亲授的“骑士勋章”。而杨绛的《堂吉诃德》译本,也成为译界公认的翻译佳作。人做事就是要这样:即便不是日日有收获,也要日日有播种。“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便是这个道理。就算一时的播种没有收成,也不能放弃耕作。努力做好眼下的事,竭尽所能,终将得偿所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君子愈让,小人愈妄。很多时候,善良的人越是退让,小人就越是嚣张。君子为人处世都讲究礼让三分,而三分是底线,一旦失去了底线的宽容和退让,对方便会得寸进尺。《我是余欢水》中的余欢水,为人老实好说话,算不上精英,但本质上没有坏心思,最多算是普普通通的中年人。余欢水一直把老吕当好朋友,所以老吕跟他借钱时,他顶着妻子的压力给老吕借了13万。当妻子想要买车急需用钱时,余欢水想要回当初借给老吕的钱,老吕先是满口答应,但又临时反悔。余欢水顾忌着朋友情分,每次都不想损老吕面子,可老吕总是找各种借口不还钱。因为要不回来钱,妻子也和余欢水决裂。他没办法只能找到老吕当面讲出自己的难处,可老吕却把余欢水当软柿子捏,说自己有钱也不还。老吕的姿态印证了那句话“谁横谁有理”。善良的人总是受到欺负,蛮横的人反倒逍遥自在。后来余欢水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没有多少时日了,想明白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硬气起来不想再退让了。果然,善良的人一旦硬气起来,就没嚣张的人什么事儿了,余欢水顺利拿回了钱。可见,欺软怕硬是人性的一部分。逢善不欺,逢恶不怕,才是为人处世的生存之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人要活在当下,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过分担忧,而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纠缠留恋。当下才最有力量。文学巨匠史铁生在双腿瘫痪之前,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可命运偏偏喜欢捉弄人。当时史铁生正在陕北插队,因脊髓受损伤而引起了腰腿疼痛,但当时并没有立刻申请病退回北京治疗。没想到,最后小疾变成了大患,导致史铁生双腿终身残疾。很长一段时间,史铁生走不出这场意外带来的痛苦,整天把自己关在房中。母亲是最懂他的人,总想着法子想带他出去散心,带他去北海看花。可他总是拒绝,因为他走不出过去的伤痛,自己也变得暴躁易怒,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直到后来母亲去世,他仿佛如梦初醒:再沉迷于过往,也改变不了现在。接受不了当下,自己也不会拥有未来。自此之后,史铁生承接住了命运的安排,以豁达的心态对待活着的每一天。他写下了《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文坛佳作,被评为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真正做到了《浮生六记》中所言: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就要在每一页都书写新篇章,而不是总翻看老账本。不因尚未到来的而惶惶不安,不为已经过去的纠缠不清,以自然之心承接当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人在做事上,理当记住这“三不如”:其一,做事追求速度,不如三思而行。“欲速则不达”,这句话最早是孔子对他的学生子夏所说。子夏一生好学,学问很高,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年轻时他被派到一个叫莒父的地方做官,在出发前他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便问:“为官,怎么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回应:“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图快、图眼前小利,永远也做不成大事。其二,万事图方便,不如图得体恰当。所谓“便不如当”是在告诫我们做事的方法有很多种,追求便捷是一种,但要想做得好,就要讲究适当得体。在《知否》这部剧中,明兰和姐姐墨兰的做事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明兰有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和涵养,做人做事都懂得顾全大局,不会因为自己的一念私心而牵扯到他人。墨兰同样聪慧,但喜欢走捷径,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目的,养成了傲慢的性格,最终落得凄惨下场。为人处世最容易因小聪明,而失了分寸,结果适得其反。其三,处理事务意气用事,不如平心静气。现在网络流行一句话:“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常常用意气代替理性,作出不冷静的决策。表弟前一阵刚离职,还是裸辞,就因为领导误会他和客户之间存在不透明财务往来。本可以通过数据、沟通记录、电子邮件往来来消除误解,可他一气之下直接不干了,还摔了公司给他的电脑。当时有多冲动,现在就有多后悔。我们终其一生都该修心,以“平心”取代“意气”,做事才会事半功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一生身经百战,功勋卓著,而读书是贯穿于曾公一生的事。曾公读《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读《论语》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齐家;读《孟子》中“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以治国;读《孙子兵法》中“兵贵胜,不贵久”以带兵平天下。一个人一生的成就里,一定深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书的书。想起《奇葩说》中的一句话:你可以一夜整成范冰冰,却没办法一夜之间读成林徽因。读书是一个长期气质熏陶的过程,长期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一开口就会发现差距。李健被誉为娱乐圈的清流,出道多年始终和尘世喧嚣保持一定距离。他爱读书,甚至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还会拿着一本人物传记在身上。读书不是他的爱好,而是他的生活方式。他读书产生的情感化作诗,把眼前的日子过成了别人眼中的田野和远方。李健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读书的“有用”与“无用”》写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地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书读得多了,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和匮乏,才能用更谦诚的态度去生活。就像弗朗西斯·培根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书,是人一生都需要坚持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人在世上,就免不了要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听别人讲的道理不一定要一字一句地都记住,但心里却要弄明白。向圣人学,与智者交,终究是为了以人观己,由人渡己。人一生都要学习和修行,来抵达自己最终想要到达的彼岸。</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