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座庙

阳明天下

<p class="ql-block">  山上有座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丁一回老家,是给母亲送药。母亲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得天天吃药。那些药,乡下不好买,每个月都得送一次。</p><p class="ql-block">  丁一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县教育局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在小县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p><p class="ql-block">  当上局长后,工作比过去更忙,双休日也经常加班,很难回趟老家,连给母亲送药,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叫弟弟去。弟弟在县城做水果生意,也很忙。两兄弟一合计,就想在县城租套房子,把父母接过来。可父母说城里喝口水都要钱,不来。父母生性节约,丁一也没办法。</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星期天,丁一没加班。到了家,却没看见母亲。父亲说是去伏龙庙了,还说今天是菩萨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伏龙庙建庙子了?丁一很吃惊。</p><p class="ql-block">  在丁一的记忆中的,伏龙庙只是个小学。小学三年,他都在那里读书。</p><p class="ql-block">  教丁一的老师叫方大明,初中生,文化不高,但在当时的老家,已算是个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了。</p><p class="ql-block">  听方大明说,伏龙庙过去的确是座庙,当时人们修庙子,是为了求雨。</p><p class="ql-block">  老家地处两条江的分水岭上,无大江大河,十年九旱,是出了名的老旱区。生活在此的人们,从古至今,都是靠天吃饭。雨水好的年份,收成好,能吃上饱饭。干早年,就只能饿肚子,甚至出去讨口。新中国成立后,陆陆续续建了一些水库,但遇特旱年份,也只能装太阳装星星装月亮,发挥不了抗旱保收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老家人修庙,缘于一个老者的梦。那年,冬旱连春旱,春旱连夏旱,水田都干开裂了,裂缝能掉进一小孩,连吃水都只能去十多里外的小河沟里挖坑去找。一天夜里,一个白胡子老头给老者托梦,说干旱的原因,是有一条火龙一直盘踞在老家上空,只要在天柱山顶修一座庙子,将火龙压住,就风调雨顺了。人们信以为真,便更加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开始修庙。三年后,庙子终于修成,并按照白胡子老头说的,取名伏龙庙。从此,伏龙庙就取代天柱山,成了山名。遗憾的是,有了庙,老天爷还是不下雨。大家无可奈何,只能埋怨自己生错了地方。</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提出要大办教育。大队没现成的房子,便把庙子改成了学校。</p><p class="ql-block">  伏龙庙山高路陡,上去时,有些路段得手脚并用。尤其是雨雪天气,道路湿滑,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就会摔下坎去。事实上,那条路上曾摔死过一头牛,还摔伤过方正的腿。</p><p class="ql-block">  人们担心自家孩子的安全,闹着要将学校搬到山下来。在丁一小学三年级那年秋天,大队终于在山脚修好了两间教室。九月,小学正式搬迁。两个月后,伏龙庙上面的房子便被全部拆除,恢复成了耕地。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人们是不会让任何一个地方撂荒的。</p><p class="ql-block">  学校搬下山后,丁一就再没上过伏龙庙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告诉丁一,伏龙庙的庙子,是五年前建的。</p><p class="ql-block">  丁一哦了一声,接着问母亲啥时回来?父亲说,下午四点过。</p><p class="ql-block">  丁一想了想,说,我到庙子去一趟。</p><p class="ql-block">  丁一去庙子,是因为他午饭后必须回城。回来的路上,方正打来电话,说要和他见个面,有急事相求。方正是丁一小学初中的同学,现在是县城中学的知名教师,可谓桃李满天下。</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和母亲面都就不见走了,确实说不过去。</p><p class="ql-block">  去伏龙得先翻过屋后的那座小山,过一条田沟。一路上,都没见着人。路两边过去的庄稼地,全是杂草。沟里的水田,长满了齐人高的芦苇。走着走着,不经意间,突然从苇丛中飞起一只野鸭,嘎嘎嘎叫着。响亮的叫声,把田野反衬得更加寂静。</p><p class="ql-block">  出乎意料的是,上伏龙庙的路全变了,不再狭窄,陡峭的地方,已被凿成一梯梯石级,走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艰难。</p><p class="ql-block">  一到山顶,就看到凣间红砖小青瓦的房子,看上去农房一样,不知道的,一定不会以为那就是庙子。丁一心想,大庙子和小庙子的菩萨待遇就是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庙子前面的坝子里,有二十多个老头老太,正说笑着择菜洗菜,为午饭做准备。这让丁一突然想起了初中时野炊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丁一找到母亲,告诉她药带回来了,一定要按时吃。母亲说,每天都坚持吃了的。</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病只能靠药物控制。丁一放心了。下山前,他打算四处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学校的痕迹。遗憾的是,山上除了那几间房子,就是野蛮地生长的杂草。</p><p class="ql-block">  中午和父亲吃饭时,丁一才知道母亲撒谎了。</p><p class="ql-block">  你咋不叫她按时吃药呢?丁一说父亲。</p><p class="ql-block">  说了,她不听,说有菩萨保佑,不会出事的。父亲说。</p><p class="ql-block">  不吃药,万一中风瘫痪了咋办?</p><p class="ql-block">  等她回来,我再劝劝。</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叫她按时吃!丁一说。</p><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丁一便往回赶。见到方正,问他什么事?方正说,儿子想出去打工,不想读书了,还说明天就走,怎么劝都不听。你是当官的,见的世面广,说话肯定比我有份量,帮我劝劝吧。</p><p class="ql-block">  只能试试,从小看着他长大,真不希望他毁了,无论如,都不能让他出去。丁一说。</p><p class="ql-block"> 晚上到我家吃饭,这事只能指望你了,我这一辈子,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却教不好自己的儿子,脸丢尽啦!方正一声叹息。</p><p class="ql-block"> 说完正事,就喝茶闲聊。丁一说,上午去了趟伏龙庙,没想到,居然建起庙子了。</p><p class="ql-block">  方正听了并不惊讶,一脸平静地问,应该看到我父亲了吧?</p><p class="ql-block">  没有,你父亲不是早进城了吗?</p><p class="ql-block">  五年前就回去了,伏龙庙就是他领头建的,他现在是以庙为家,天天都在庙子上。</p><p class="ql-block">  是么?!丁一诧异得睁大了眼睛。因为方正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启蒙老师方大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