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笔下的黄庭坚

夏雨雨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笔下的黄庭坚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重庆绿荫律师事务所 夏庆娟 </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夏瑞清先生,郁山古镇人,从小自习书画,青年时期因绘画而闻名当地,一生崇拜国画大师张書旗教授,在中国写意画领域尤其擅长花鸟小写意。父亲生于1948年农历7月24日,1987年农历10月20日因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而作古。父亲走时,年仅39岁,正值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黄庭坚(公元1045.8.9—公元1105.5.24),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别称黄山谷、豫章先生,谥号文节,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主要作品《山谷词》及书法作品《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等。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考中进士、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任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提拔为起居舍人、宋绍圣初任宣州知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黄庭坚任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太平州知州。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被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羁管宜州并客死宜州(广西宜山县),终年六十岁。其一生刚正不阿、淡泊名利、仕途坎坷、为官清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正月,黄庭坚因修史获罪贬为涪州(现涪陵)别驾,遣黔州(现彭水)安置,抵达彭水后居住近四年。其彭水居住期间留下“绿阴轩.山谷书”匾额一方、“黔州题名”石刻、讲学的“万卷堂”、彭郁两处“丹泉井”等墨迹和典故,至今古镇郁山(黔之驴故事发生地)仍存有黄山谷居住时期山谷井和丹泉书院。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黄庭坚病逝宜州,郁山古镇民众得知后深感惋惜和悲痛,寻其衣物数件,在古镇中井河北岸玉屏山麓修建衣冠冢以示怀念。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冬月,郁山巡检許承之以砖封旧冢,重立石碑名“宋史官黄文节公之墓”,1983年3月彭水县人民政府将其衣冠冢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86年秋日未时,父亲突发兴致,拿起桌上的毛笔一气呵成《山谷吟咏图》。其简单几笔便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黄山谷。该幅国画为四尺整张(69厘米×138厘米),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般人物画的表现方式以工笔画、素描和油画为主,而父亲在这幅国画中,用中国传统小写意的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的处理,画上黄山谷的衣袍、鞋帽、腰带每一笔都彰显着书法的力度和韵律,随风飘摇的胡须、衣帽系带、衣袖似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让人物更加生动而鲜活;画上整个衣帽、鞋子及背景主色均为黑色、白色和蓝色,不难看出父亲是想用颜色来刻画黄山谷当年因修史获罪、被贬至涪州别驾、遣黔州安置的身份;画中黄山谷那瘦骨嶙峋的脸和手,以及又长又密的胡须则诉说着他一贬再贬、仕途坎坷、历尽艰辛的沧桑;还有那微笑的嘴和眉眼中透露出的坚毅,以及眼角的皱纹表现出山谷对到达黔州后的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浪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在《山谷吟咏图》中的题词则是该幅作品的画龙点睛之处。其题词引用了黄山谷《竹枝词》中的一首,即为:“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度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这是黄山谷当年因修史获罪,被贬至涪州别驾、遣黔州安置途中,即在陕西和黔州的接壤处,也是到达古镇郁山开元寺的前四天、在刚刚踏入彭水地界被称为鬼门关的地方,望着途经的悬崖峭壁、缥缈的浮云重重叠叠的萦绕在崇山峻岭之中,感叹时光和岁月的流逝,有感而发写下了《竹枝词》二首,尤其是“鬼门关外莫言远,天下一家皆弟兄”流露出山谷当时作为被贬封建官吏对西南边民独有的非凡认识,他在途中无数次的对自己说:到达黔州的路途不要说太遥远,虽然被贬至黔州,但四海一家皆弟兄,这里的边民会善待自己如弟兄般热情的。山谷在他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封建官吏身份能有“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的超凡境界实属难能可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在作品中通过引用黄山谷《竹枝词》中的“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度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作为题款和寥寥几笔有节奏感的书法线条便生动地刻画出黄山谷当年在被贬至黔州途中的乐观豁达和博大胸襟。我想,父亲当年之所以能够如此生动的刻画出黄山谷这个人物形象,除了其本身的艺术修养和国画功底外,还与他自身是个黄山谷通分不开。父亲在动笔之前,一定详解了山谷的生平事迹和他坎坷的仕途遭遇,也知晓山谷在古镇郁山生活时为古镇作出的种种贡献,对黄山谷这样一个人物首先是充满了尊重和情感。于是,父亲用中国画小写意的方式画出一个生动的黄山谷也是信手拈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父亲画好此幅《山谷吟咏图》后,也同往常一样站在画前久久凝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画的这幅《山谷吟咏图》已有37年的时间,父亲也早已不在人世,《山谷吟咏图》虽然已布满灰尘和积攒着岁月的点点斑斑,但每当我打开他会心生敬畏。因为,无论是对父亲、还是对黄山谷这个伟大的人物,我都充满了敬意。每每看到这幅《山谷吟咏图》,犹如看到父亲当年激情澎湃的创作欲望,也犹如看到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对中国画的别样情怀!</b></p> <p class="ql-block"><b>《山谷吟咏图》 作者夏瑞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作者简介: 夏庆娟,曾用名夏娟,中共党员,任重庆绿荫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曾发表叙事散文《三十年后再忆我的父亲》《我心中的五八0二四部队》,2017年、2021年先后两次被重庆市律师行业委员会授予《全市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擅长办理各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电话1389648669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