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行之旅《广东篇》

厚德载物

<p class="ql-block">  30日上午10点半离开云水谣,前往广东潮州。经过192公里的路程,于下午1点到达潮州市。办理完入住手续就去潮州古城游览。</p><p class="ql-block">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美誉,而作为历代郡治所在地,潮州古城一直是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nbsp;如同韩江母亲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潮州古城的独特魅力,既在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在于传承不辍、文脉氤氲。</p> <p class="ql-block">  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东门街,正对广济桥,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现一、二楼为广济桥历史陈列馆。 广济门城楼扼潮州古城东西要冲,是潮州城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它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相毗美。楼分三层,面宽五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墙于宋代已成规模,至和初年再筑土城,绍兴年间又以石砌、绍定、端平年间先后大规模增修筑建,形成了外廓内城并绕以城濠的完备格局。由于朝代的更迭,战火的破坏,元末明初已是破烂不堪。明洪武(1379年),指挥俞良辅重辟城西南,增筑石墙,全面修建府城墙。修建后的府城,城墙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二尺,城面一丈五尺,周围一千七百六十三丈。环城开上水、竹木,广济、下水、安定、南、北等七门。</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的下水门及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的下水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上水门及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的竹木门及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为潮州著名景点,共有23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牌坊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即为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上的桥亭</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上的桥亭</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的船桥</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上的铜牛和桥亭</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桥头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经历一千二百馀年地震、海潮、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历代战乱、人为摧残而又不断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唐宋宫殿式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据当代古建筑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现在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证实了天王殿为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耸立在寺庙中心位置。殿中供奉三世佛,中间是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东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侧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大殿四周是石栏,有78块唐宋石刻树立在周围,石碑上刻有佛教故事、奇兽珍禽、莲花瑞草等图案形象,还有“法轮常转,佛日增辉、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题词,纯朴壮观,独具特色,是研究唐宋石刻画像的珍贵文物。殿前立唐代石经幢一对,上刻《准提咒》和《尊胜咒》经文。</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广场的点灯仪式</p> <p class="ql-block">  大铜钟高1.7米,口沿105公分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三月(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工艺精良,无砂眼铸痕,历数百年天天撞击,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p><p class="ql-block"> 石经幢是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  "外江梨园公所"始建年代未明,是当时潮州地区外江戏艺人集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许驸马府在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是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许驸马府,座北朝南偏东8度,面宽42米,进深47米,建筑面积约 1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首进与后座均带插山厅、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上厅的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院,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p> <p class="ql-block">  12月1号午后1点离开潮州,前往虎门镇,经过363公里的路程于下午5点多到达虎门镇,入住虎门高铁站前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镇远虎门炮台旧址:炮台建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位于虎门亚娘鞋岛南山炮台之西北侧。炮台面对西南,台上设炮洞40个,安置大小生铁炮40位,另贮800斤生铁炮3门,配防台千总1员,防兵60名,台上神堂3间,官房3间,兵房20间,军火药房2间,炮洞垛口地面先系粗石砌,后由关天培奏准改用三合土筑,以防炮击飞石伤人。</p> <p class="ql-block">  镇远炮台与威远炮台及江中横档岛上的横档炮台形如"品"字,所辖水域为海上出入广州之咽喉,在鸦片战争中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现有的镇远炮台是由七个露天炮位、火药房、兵房等组成的炮台群,每两个炮台均有暗道相连。七个炮位依山而设,雄视海口,甚是宏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六日(1841年2月26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这里率守军与英国侵略者进行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南山、威远、镇远三炮台被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再建。咸丰六年十月十六日(1856年11月25日)三炮台再次被英军摧毁。光绪八年(1882)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南山炮台,将原炮位一律改建为露天炮位,命名为威胜东台。</p> <p class="ql-block">  2号上午9点半在虎门高铁站乘高铁去深圳,17分钟车程到达深圳北站,再乘地铁去看朋友。与朋友聚餐后于下午3点半乘高铁回到虎门。</p> <p class="ql-block">  顺德顺峰山公园入口牌坊,建于2002年,为三跨式巨型中式牌坊,整座牌坊宽88米、总高度38米、基座厚3米、主跨35米,整座牌楼重1.4万吨,为亚洲最大牌坊。</p> <p class="ql-block">  牌坊正反两面拱门之间有16条用大理石雕琢而成的龙柱,单条重量就达25吨,全部在门楼顶上用螺丝栓紧倒挂,营造出凌空而下巧夺天工的气势。其规模之大,造型之雄伟,图案之华丽,石艺之精湛均为国内外所罕见,因此享有中华第一牌坊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顺峰山公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顺峰山公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3号早饭后结账开车离开虎门,前往佛山高明区。经过100公里的路程,于10点半钟到达高明区碧桂园二期建辉的家。这里就是建辉家豪华的庭院。</p> <p class="ql-block">  4号在建辉家吃的早饭,8点半我们俩告别建辉两口子,启程前往肇庆。在高速路上遇到堵车,5公里的路程走了近半小时,共66公里的路程走了近2个小时候,于10点半到达肇庆市,入住城市快捷酒店。办理完入住手续,我们俩就外出找特色小吃,走了20来分钟来到星湖边上中华茶楼吃午餐。下午没事到周边溜达溜达。</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钟在酒店与忠军、亚娟相聚,晚上在中华茶楼共进晚餐。</p> <p class="ql-block">  崇禧塔位于广东肇庆市西江岸上,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由岭西副使王泮兴建,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竣工。因西江水"滔滔而东,其气不聚,人才遂如晨星",若建塔聚气,可使人才辈出,又因西江水患频仍,建塔可镇住"祸龙",永固堤围,于是有造塔之举。而塔名,则取"文运兴旺"、"鸿福无疆"之意。这座塔是楼阁式砖木结构,为唐、宋的建筑特色,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塔外观九层,内分十七层。塔的形状是八角形,每层塔的檐角均吊有风铃,如遇风吹就会发出叮铛叮铛动听的钟声。 崇禧塔承继了唐宋时期的塔型风格,又具有明代建筑特色。为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木塔,为八角九级,内17层,塔高57.5米。基座为石砌高1.84米,周长46.5米,塔基八个角均有石雕"托塔力士"和"二龙戏珠"、"鲤跃龙门"、"双凤朝阳"、"麒麟献瑞"等浮雕图案。</p> <p class="ql-block">  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松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阅江楼基本形成现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缮。民国期间,该楼屡遭日机轰炸,后楼、西楼破坏尤为严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将楼面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积248平方米。楼高两层,分南、北、东、西4座。其中北(后)楼比南(前)楼高,东、西两楼等高。4座楼通过4座耳楼衔接通连。南北两楼为歇山顶,屋脊上均饰有鳌鱼宝珠。东西两侧楼为卷篷顶。院内设水池、假山,植米兰、葵树,清幽雅静。南门前石阶下置石狮1对。北楼地下大厅原有清康熙两广总督郭世隆所建立的康熙御书碑6块,现存5块。南楼檐下,悬挂两广总督劳崇光书的"阅江楼"木匾。</p> <p class="ql-block">  阅江楼还是商讨军机大事重地。南明永历帝曾亲临阅江楼检阅抗清水师。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挥军事。大革命时期,当地农民自卫军总部就设在阅江楼。1925年11月21日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成立。</p> <p class="ql-block">  肇庆学宫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又称文庙,肇庆府学宫。始建于北宋崇宁初,元末遭兵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后经多次重修,规模日臻完备。学宫四周筑以石栏,连接东西街,树牌坊四个:"嵩山起凤"、"端水蛟龙"、"崇儒"、"贞教",中间为青云路,路尽处两旁有贤关、圣域两坊,连接入学宫通道。头门称文明门,二门上榜书"黉宫"。泮池上建三孔桥,通大成门。门内为丹墀,丹墀北面高台上是大成殿。殿前东西两侧为庑廊。殿后有尊经阁、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敬一亭等。民国13年(1924年)开马路,黉宫门及其以南的石栏等建筑物全部拆除。民国22年在原黉宫门建围墙,上榜书"文庙"二字。抗日战争期间遭日机轰炸,大部分建筑遭到严重破坏。</p> <p class="ql-block">  学宫现仅存大成殿和西庑,另有碑记10多通。占地面积为3037平方米。大成殿建筑面积448平方米,面阔五间23.5米,进深五间20.8米,高12.3米,重檐歇山顶。全殿竖36 根大楠木柱,微侧脚,柱础为石质花篮形。上檐斗栱24组,下檐斗栱32组。</p> <p class="ql-block">  5号早饭后我们乘车到七星岩东门,一起游览七星岩景区。</p><p class="ql-block"> 七星岩牌坊位于景区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高12米,宽17.5米,四柱三间,柱础花篮形,四根大圆柱饰以朱红,仿歇山顶,上盖琉璃瓦,中门上方镶嵌着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的重要标志物。</p> <p class="ql-block">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2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境。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又称禾婆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p> <p class="ql-block">  羽叶垂花树,别名吊瓜树。半常绿乔木,紫红色花序下垂,长达1米,圆柱形果实粗大,经久不落。</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中天柱岩上的马鞍亭</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中天柱岩上观景台远眺石室岩、玉屏岩。</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中天柱岩上观景台远眺石室岩、玉屏岩。</p> <p class="ql-block">  三仙观原为大觉寺,由两广总督刘继文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捐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该观山门面东,有木匾“三仙观”,木匾后另有道光年石匾“大觉寺”。正殿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硬山顶、四进三间,殿内供奉吕洞宾、汉钟离、铁拐李三仙,并存碑刻、明代铁钟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玉屏岩的集翠亭和七星桥</p> <p class="ql-block">  七星桥和天柱岩</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湖中盛开的莲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五龙亭中小息</p> <p class="ql-block">  星湖中的五龙亭</p> <p class="ql-block">  星湖中的五龙亭</p> <p class="ql-block">  石室岩古称崧台山,高96米,因岩下有洞状如石室而得名。室七星岩诸岩中开辟最早,景点最多的岩山。有水月岩云、千年诗廊、石室藏奇、崧台揽月几个重要景点。石室岩与五龙亭构成标志性景点——水月岩云。岩顶的揽月亭古称崧台揽月。岩下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碧霞洞、龙岩洞形成了碧霞映玉、石室龙床、化骨神龙景点。洞内外汇集了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来的文字瑰宝——崖刻书法,因陈毅元帅题而得名千年诗廊。洞旁还有七星岩最大的寺院水月宫。</p> <p class="ql-block">  明红砂岩石雕双狮雕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原安放在肇庆人民政府(原明、清两广总督府)门口,于1965年移至水月宫前。石狮由整块红砂石精工雕刻,双狮皆佩彩带、项环,仰首直身,前足一踏球、一蹬直,后足屈蹲、口含石珠,脚下有小石狮。双狮历史悠久、保存较好,具有典型明代石雕特征。</p> <p class="ql-block">  水月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崇祯九年(1636年)由两广总督熊文灿集资扩建重修,并并铸摩利支天偕二天女铜像及宫内诸像。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整体建筑被日机炸毁,仅存诸铜像、柱础、建筑构件等遗址。1957年由国家拨款于原址重建。现为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三进三路,三面围墙,由头门、长廊、东西两庑、正殿、后楼等组成。水月宫人文内涵丰富,历史价值较高,是七星岩景区的重要建筑和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此处可观仙掌岩、蟾蜍岩、天柱岩,一峰比一峰高,故名“步步高”。远峰为仙掌岩,因山顶平坦如掌,北侧有几根石芽高高竖立,五指宛如仙人棋盘里的手掌而得名。中锋为蟾蜍岩,因山顶有巨石,形似蟾蜍而得名。近峰为天柱岩,是七星岩最高的山峰,独住擎天、拔地而起。傍晚时分于此遥望、天色绚丽霞光映照,波光粼粼,山色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景区的玉屏岩和七星桥。</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七星岩景区已到中午,我们在景区外的一家酒店吃午餐,午餐后我们乘车离开肇庆前往开平市。</p> <p class="ql-block">  经过150公里的路程,于下午三点多到达台山市,入住城市快捷酒店。巧的是酒店旁边的湖和湖中的亭子,就是狂飙的取景地。我们游览了狂飙的取景地和台山的步行街,晚餐在步行街吃的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  酒店旁边湖中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  6日早餐后结账离开酒店,经过28公里的路程于九点多到达开平马降龙碉楼景区。该景区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p> <p class="ql-block">  马降龙碉楼景区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有防御功能的众楼。该楼坐东南向西北,高8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面阔9.11米、进深7.46米。第1至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男丁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瞭望台,顶部为四角攒尖式凉亭。登楼环顾,四周景色美不胜收。据记载,1963年、1965年、1968年开平连续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楼得以避难。</p> <p class="ql-block">  骏庐是旅居加拿大华侨关崇骏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回乡建筑的居楼。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13.97平米,楼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首层面阔11.63米、进深9.8米,外墙红褐色抹浆,窗套装饰讲究。供奉先人的神龛采用中西合璧风格,下面是狮子滚地球图案,寄寓楼主希望华人富强起来遍全球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骏庐内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骏庐楼顶的旗袍秀。骏庐侧面的昌庐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12.38平米。楼高四层、平面布局为三间两廊,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首层面阔11.55米、进深9.73米,窗套装饰讲究,正面窗套竖贯第一、二层。</p> <p class="ql-block">  骏庐楼顶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  骏庐楼顶上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  竹林小路上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竹林小路上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竹林小路上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林庐楼顶上的旗袍秀。林庐是旅居墨西哥华侨关定林耗资一万二千银元、于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回乡建造的别墅。坐东向西、四边为石板铺面平台,占地面积348.3平米。楼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首层面阔11.5米、进深9.72米,外墙红色抹浆,窗套装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  林庐楼顶上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林庐门口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林庐楼前的旗袍秀,在林庐拍摄完照片后。我把手机从自拍杆上卸下,自拍杆就放到了楼外的桌子上,由于匆忙离开忘记拿自拍杆,将自拍杆就在林庐。</p> <p class="ql-block">  敏庐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总占地面积349.5平米。主楼高四层、坐东向西,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首层面阔4.8米、进深5米。顶层背面两角筑“燕子窝”,并设有射击孔。</p> <p class="ql-block">  庆临南门楼建于民国初期,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0平米,楼高二层,港及混凝土结构。首层面阔4.68米、进深4.29米。首层为入村门道,第二层为瞭望台,四面向外悬挑,四坡顶,外墙设有射击孔。</p><p class="ql-block"> 庆临南门是马降龙碉楼村落的南门,出了南门就算出了景区。我们一行于11点半离开马降龙碉楼景区,前往自力村碉楼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12点多到达自力村景区,在景区入口的先吃店吃午餐,餐后进入自力村景区。</p><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自力村是由三座方姓自然村组成: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最初建村的是犁头咀,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开村,因地形像犁头而得名;永安里几户则是从升平村委会黄村迁来;合安里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村。</p><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的叶生居庐、铭石楼、逸农庐和振安楼</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自力村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的。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景区村口</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景区进村栈道</p> <p class="ql-block">  在铭石楼上拍摄旗袍秀。铭石楼由美国华侨方润文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总占地面积600平米。主楼坐西北向东南、楼高五层,砖混结构加外墙水泥批荡。第五层正面为宽广敞廊,四角为悬桃“燕子窝”,楼顶中央筑有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主楼集防御、居住功能于一体,是早期居住型碉楼建筑的代表。附楼为青砖平顶房,主要功能是厨房、兼存放农具。</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的天台上</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上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上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振安楼门前的旗袍秀。振安楼是旅居加拿大华侨方文振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回乡建筑的居楼。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总占地面积115.8平米。主楼坐西北向东南、楼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面阔6,33米、进深4.93米,第三层用七个托脚出挑平台,并与三面拱卷立柱环护形成敞廊。第四层筑绿釉宝瓶栏杆护栏。主楼集防御、居住功能于一体。附楼为青砖平顶房,主要功能是厨房、兼存放农具。</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  叶生居庐楼前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叶生居庐、铭石楼前水塘边</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碉楼景区村口民居</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的叶生居庐、铭石楼、振安楼</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振安楼前广场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振安楼前广场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振安楼广场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养闲别墅是旅居南洋华侨方文济于民国八年(1919年)回乡建造的居楼。主楼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24.5平米,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面阔6.39米、进深7.42米。楼体中下部造型简洁、门窗窄小,每层用腰线分隔。第五层正面为退台式平台、拱卷柱廊,两角筑有方形“燕子窝”。主楼集防御、居住功能于一体,是早期居住型碉楼建筑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半多,我们游览完自力村碉楼景区,开车离开开平市赤坎镇前往阳西市。大约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于下午快五点时到达阳西市,入住城市快捷酒店。酒店附近没有吃饭的地方,我们只好步行近半个小时到商业街吃晚餐。</p><p class="ql-block"> 7日早餐后我们乘车直接去徐闻港,不到12点就到港口。由于没有提前预约购票,在港口购票只能买下午2点的船票。4点多钟船到海口新港,我俩告别忠军、亚娟,开车直奔保亭县,晚上7点多到达保亭的家,结束了2023年候鸟南迁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