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堂系列——新西兰纸板教堂

华欣

<p class="ql-block">2020年春,新冠的疫情尚未冲击到广州,去南半球游避寒是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于是到了新西兰,这里有多年的同学,这里有宜人的气候。</p><p class="ql-block">纸板教堂是位于新西兰基督城的一座临时性建筑。它的正式名称是Christchurch Transitional Cathedral(基督教过渡大教堂),这个名字来源于它作为2011年基督城大地震后受损大教堂的过渡性替代品。</p><p class="ql-block">教堂正面的彩色玻璃是从2011年被地震毁坏了的原基督城大教堂搬过来的,以此来保留一些历史元素,也让新教堂与旧教堂有了一个有机的连接。</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因其独特的建筑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的纸张材料而闻名。</p><p class="ql-block">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他利用了轻质的纸制板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这些板材经过特殊处理,具备了一定的防水和耐火能力。教堂的结构简洁,采用A型结构,并使用了98个高度一致的纸板管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这些纸板管之间留有两英寸的空间,使得自然光能够透射进室内,创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p><p class="ql-block">设计师的理念是想通过轻盈的纸质材料建造一个教堂,从而避免在可能的地震活动中,信徒会被倒塌的建筑材料砸倒而丧命。</p><p class="ql-block">教堂官方希望这座建筑能够维持十年,直到这里出现永久性的教堂为止。由于他独特的造型以及特殊的材料,使之成为了一个颇有人气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基督城的圣公会大教堂,1864年开始建造,并于1904年完工,这座宏伟的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位于基督城的中心,也是基督城主教教堂的所在地。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只可惜毁于2011年大地震(里氏6.3级);目前只剩下一个不完整的外壳。</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重新修复这教堂,右侧的网页是用来捐款的吗?</p><p class="ql-block">将近十年过去了,不知道里面修成什么样子,围蔽起来了。进展缓慢,又是被钱所困?</p><p class="ql-block">经上说:</p><p class="ql-block">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使徒行传 17:24 和合本)</p><p class="ql-block">教堂什么时候修复好并不重要,心中有神陪伴,信徒相聚之处,就是教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基督的象征,十字架仍会耸立。</p><p class="ql-block">当无人机俯视圣心大教堂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原来教堂的投影图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这个教堂的平面图,依然是一个十字架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