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香港(三)金紫荆广场

东庆

<p class="ql-block">金紫荆广场(Golden Bauhinia Square)位于香港会展中心的新冀海旁的博览海滨花园内。“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金紫荆雕像矗立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海旁的博览海滨花园内。金紫荆广场位于香港会展中心旁,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而设立。金紫荆广场位于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三面被维港包围,在维港的中心位置,与对岸的尖沙咀对峙,是观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金紫荆铜雕有6米高,在设计方面,金色的紫荆花坐落在圆形暖红色花岗石的基座上,基座的形状以城墙作为设计,城墙代表中国的万里长城象征祖国,基座的形状呈下方上圆,寓意九州方圆。而紫荆花则代表香港,整个设计象征香港坐落于中国疆土之内,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永远盛开的金紫荆花”旁边留个影,让我们永远记住“东方之珠”的历史,祝回归后的香港永远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p><p class="ql-block">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p><p class="ql-block">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p> <p class="ql-block">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现场就在现金紫荊广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在金紫荆广场飘扬着中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每天上午8时举行升旗仪式,晚6点举行降旗仪式。每年的7月1日香港特区成立纪念日和10月1日国庆节,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特区行政长官率领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出席,飞行服务队的直升机方阵低飞过广场上空,消防船还会进行喷水表演,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在金紫荆广场一角还矗立着高20米的香港回归纪念碑,与金紫荆铜像遥相呼应。纪念碑由206块石板层叠而成,每块石板代表1842~2047年间的每个年份。其中6块圆形石板选用了浅色花岗石制成,分别代表1842年、1860年、1898年、1982年、1984年及1990年,至于内置灯光的玻璃环则标志着香港正式回归中国的1997年。</p><p class="ql-block">该纪念碑上刻有江泽民于1999年4月28日题写的“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九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东面下端碑石上雕刻的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碑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999年7月1日立。碑文通篇都是中文繁体字组成。该碑的西面下端碑石上雕刻有英译文本。</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碑文</p><p class="ql-block">香港地处中国南疆,水清港深,居民聚族蕃衍,航通远洋。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九龙,又挟势租借「新界」。香港倚东西交汇之利,以自由港促进国际贸易,励行法治,民既勤奋,经营有成,且得祖国多方支持,蔚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百年神州,忧患无已,有志之士,无时不图收复国土。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势日强,我国宣布于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伟大政治家邓小平先生提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之英明构想,万众忻腾拥护。中英两国展开外交谈判,签署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同意将香港交还中国,中国政府根据宪法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乃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之组织,广谘民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负责筹备成立特别行政区之有关事宜;经推选委员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董建华先生为第一任行政长官。</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由江泽民主席与查尔斯皇储主礼,举世瞩目,海内外各国嘉宾观礼者数千人,国旗区旗高扬,欢声雷动,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山海重辉,诚划时代之壮举也。今回归又二周年,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政府恪守基本法,居民安居乐业。筹委会决定树此丰碑,志回归盛典。所望中华儿女,港人子孙,踵前人勤奋守法之精神,爱国爱港,循序渐进发展民主,共致繁荣,香港当以国际大都会及中国南方经贸文化重镇之雄姿,垂制千秋,昌炽无极。</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立。</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柱身由206个石环重叠而成,代表香港在1842年至2047年的年份。其中代表1842年、1860 年、1898年、1982年、1984年和1990年等6个年份的石环,采用较浅色的石 料。 柱身唯一嵌有光环的石环,是代表1997年的年份,表达香港在这一年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柱身方圆,增加立体视觉的变化效果。</p><p class="ql-block">在纪念碑的东面有一小圆柱,上面有一块碑石,对纪念碑作了简介。</p><p class="ql-block">纪念碑柱头用紫铜锻制而成,表面经氧化处理,历久不变。纪念碑周围设射灯照明,顶端装置4000瓦特射灯,射程可达10多公里。代表1997年的石环上装有32个光纤点,近看如同繁星闪耀,远观则成一光环。柱头底部装有48个光纤点,照耀柱面。</p><p class="ql-block">纪念碑柱头用紫铜锻制而成,表面经氧化处理,历久不变。寓意香港回归后,继续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小外孙在认真看纪念碑的简介。是啊,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见过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应该补补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