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报了一个去泰国的旅行团,重庆为前往曼谷的航班往返点。于是想,既然又到了重庆,这次能不能体验点不一样的东东,譬如去看哈涂鸦,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俯瞰一下</span>夜景……夜景和涂鸦完全不搭界嘛?未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庆勒夜景以前看过,只是从未有那种登高而望的俯瞰,尤其高楼林立,城市日新月异的这些年。“登高”有多个具体地点,我选择的是联合国际写字楼的“云端之眼”。乘坐电梯至67层,再步梯到观景台。面对两江四岸的夜景、360度视野和美感带来的体验,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忍不住发出无数个的“卧槽”?!还有,大声唱出来——那首《我爱重庆》是怎么rap的?</p><p class="ql-block"><i>我不是挑刺 /也不是说北京不好/只是相比之下/觉得还是雾都最屌……</i></p><p class="ql-block"><i></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夜景中的城市借助于灯光和LED屏,在建筑物上显示色彩丰富的线条、图案和文字,譬如红色背景画面中的“喝习酒”;</span>灯光还通过不同颜色、亮度和角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突出建筑物的特征、结构和设计,</span>营造出温馨、浪漫、靓丽、热烈等不同氛围,譬如解放碑和它背后的大家伙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涂鸦是在建筑物上的一种彩绘表达,以这种独特方式去展示人们的情感、思考和个性。涂鸦的创作灵感或许就来自建筑物本身,创作者通过涂鸦来表达对建筑物的理解和感受。</p><p class="ql-block">就建筑物而言,灯光+LED屏与涂鸦都依附于它,为二者提供展示的舞台。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互衬托、相互融合中,我们的视觉效果得到了增强。所以,夜景和涂鸦能不能扯上点关系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还觉得,涂鸦和纹身也可以扯上点关系——不都是通过彩绘表达自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示个人的兴趣、价值观、个性</span>的方式么?不都涉及到了美学、设计和创造力么?只不过前者表现的载体是建筑物,后者直接表现于自己身体的皮肤。这次的泰国旅行团中,就遇到一个重庆的健身教练Nx,他身上的纹身多次成功地干扰了我对异国他乡风景风光风土人情的观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x同意我将手机的镜头对准他纹身部位,还和我一起交谈了hip-hop 文化。他承认“成都集中了不少国内顶尖rapper和街舞舞者,说唱、街舞这两块无疑是成都领先,至于重庆是不是被碾压了不好说”。不过,涂鸦方面“我们重庆显然遥遥领先”。曾见网上小视频中字幕有成都“打卡涂鸦一条街再也不用去重庆了”的说法,这是否间接承认涂鸦艺术方面,成都得喊重庆一声“大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庆规模最大的涂鸦街在黄桷坪,鼎鼎大名的川美就在那里。川美——四川美术学院,明明是重庆的大学用人家四川的姓,可见成渝、川渝其实有一种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有资料介绍说:2006年,时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罗中立提出了以涂鸦来美化黄桷坪街道的想法,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政府部门以及周围居民的配合下,整个方案得以顺利实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前,罗中立的《父亲》轰动一时。普遍认为,那幅油画不仅是杰出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和文化符号。今天,后辈们巧妙地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特点进行涂鸦作品的创作,将窗户的位置、空调外机作为背景元素融入到画面中……能用“深沉而内敛”理解那张女人的脸么?她是《母亲》还是《嬢嬢》或《姐姐》?看着灰色背景中黄色脸庞的小孩,你会认为没有受过美术专业培训的创作者,能画出他那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眼神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桷坪涂鸦艺术街据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街,仅2006年的那次涂鸦就用了上万公斤涂料。涂鸦作品千姿百态,既有大胆奔放的抽象图案,也有细腻入微的人物肖像和想象力丰富的梦幻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涂鸦墙上的作品从简单的文字到复杂的图案,从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到现代的流行文化符号,应有尽有。不过,除少量属“优质”外,多数都是非专业人士的鬼画桃符。有人认为,涂鸦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互动艺术。为感受涂鸦的魅力,城市居民可参与其中,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因此,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很长一段墙面,新旧交替的速度快到无法辩识内容,完全成了颜料的一次次覆盖和堆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说,最早的涂鸦源于美国纽约的黑人区,是流氓和街头混混污染建筑物的一种发泄的方式,尤其一些社会底层的人喜欢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情绪。重庆这方面采取了有序和有效的管控,规定了涂鸦的区域,也对作品的内容实施了一定的监管。墙面上可能有乱七八糟的表达,但没有乌七八糟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居民住宅楼外墙的作品显然要专业得多,美女肖像细腻传神,与涂鸦墙上的“低俗和低端”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外行都是看热闹,我就觉得高大建筑物上涂抹色彩艳丽的画作能让眼前一亮;冰冷的建筑仿佛被赋以生命,使人兴奋、新鲜、刺激,有不一样的视觉和审美体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某段涂鸦墙前站立着当代青年的塑像,他双手插兜,目光炯炯有神,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的前面置放着榔头(大锤子),再往前是施工场景中正在用铁铲处理路面的工人……我喜欢类似这种虚实结合的影像记录。听人说:一处涂鸦,或许有一个故事,一段情感,一种态度,它以最直观的形式,记录下时代的印记,诠释着创作者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追求。又听人说:重庆方言中的“锤子”、“铲铲”常用于对某种言行或想法的否定,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屁”或“狗屁”。听完后再看看自己拍的这幅图片,我是该呵呵呵呢还是该哈哈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街道对面,可以看见远处矗立着高大的烟囱和网架电塔,挖掘机发出突突突的噪音……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规划的需要,黄桷坪曾经的涂鸦墙及涂鸦街面临着被拆除或被改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黄桷坪外,沙坪坝也有一个川美——四川美术学院的虎溪校区。听说那里也有大型涂鸦,尽管相距17公里,我还是充满兴趣和期待决定去一睹风采。</p><p class="ql-block">来到虎溪校区的西门及城堡式外墙,一股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既有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也有现代设计理念的造型和装饰,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门左侧。停放的电动车分黄、蓝两色,分别对应着涂鸦墙上的画面,感觉很搭,也感觉整个街区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门右侧。一环卫大叔还是外卖小哥正在呀唉呃嗐……他是“随地”不文明,还是在装饰艺术背景下完成一次行为艺术?</p><p class="ql-block">由于存在争议,画面被模糊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专业人士说,行为艺术注重特定时间和地点,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进行表达和传递信息;涂鸦艺术注重即兴创作和表达个人情感……虎溪校区的涂鸦规模远不如黄桷坪校区,学校外墙的涂鸦作品以奔放狂野的抽象图案为主。猜想这些涂鸦作品应该也有“学院派”的背景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了两个川美,重庆主城区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涂鸦街或涂鸦墙。我根据网上的推荐,顺路去了位于沙坪坝区杨公桥的马房湾七彩巷。貌似七彩巷先前有自己的名字,经过涂鸦改造后变得色彩斑斓,故更名“七彩”。墙面多为猫咪、小狗及影星,风格属于年轻人钟意的“萌宠、可爱”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变形、夸张、卡通化、鲜艳的色彩和明亮的色调……我忽然想到了“农民画”。农民画被称为“现代民间绘画”,它的技法和风格方面与涂鸦作品是否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我有点怀疑,譬如那四只猫。有一年,我走访了贵州被命名的5个“全国农民画乡”,以《农民画乡的品牌打造之路》为题写了一文,后发表在《贵州日报》的第三版还是第四版。当然,我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和当时的工作要求去观察和分析的,至于绘画及其技法、画作方面……我晓得个锤子晓得个铲铲懂个屁呀?!在“新农村建设”期间,我还看到了大型农民画纷纷出现在民居新房的外墙,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咱贵州的城市也有哪种如曾经“农民画乡”影响力的涂鸦?回到贵阳,在距文昌阁“路边音乐会”现场50米处,看见居民住宅楼外有“锦鲤跃出水面”。周边也有一些涂鸦作品,规模虽小得可怜,作品却很精美、富有立体感,引来不少年轻人的围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