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从官方新闻上看到,二重装备独立设计制造的,最先进的4300mm中厚板粗轧机,在宝武鄂钢华中基地,一次性热负荷运行成功。同月,中国一重与德国西马克合作,制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4300mm中厚板精轧机,在太钢不锈投入运行。一重、二重,一对患难兄弟,始终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并驾齐驱。</p> <p class="ql-block">宝武鄂钢华中基地吊装4300mm轧机机架</p> <p class="ql-block">重机分厂安装调试4300mm粗轧机</p> <p class="ql-block">二重制造4300mm粗轧机,在宝武鄂钢华中基地一次性热负荷成功。</p> <p class="ql-block">中国一重为太钢不锈制造的4300mm精轨机,一次性热负荷成功。</p> <p class="ql-block">去年冬天,回到离开了几十年仍然牵挂于心的二重。去看那些轰隆隆响声的钢铁巨人。特别是一金工,现在叫重机分厂,当年号称亚洲第一大机械加工中心,9+2跨厂房。高大宏伟的车间内,一排排贴有计划经济时代“部管设备”标志的大型机床,人们戏称八国联军设备,虽然已经老旧,但工作台上,正在加工的几百吨重的轧机牌坊表明,六十年前用黄金从西方国家换回的装备,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重机分厂大型龙门镗铣群</p> <p class="ql-block">重机分厂轧机装配现场</p> <p class="ql-block">国家50年代末用黄金从德国购回的30米高精度深孔钻,至今还在运转。</p> <p class="ql-block">重机分厂大型数控龙门镗铣群</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国家用黄金从德国进口的33米重车加工大型轴件</p> <p class="ql-block">走进水压机车间,老远就能听到水压机发出巨大的嘶鸣声。阳光透进厂房的窗户,穿过烟雾与火光,光转影移,仿佛进入了钢铁侠的魔幻空间。整齐排列的大型加热炉吐着烈焰,车间地面横七八竖堆着特大型转轴,几百吨重的大钢锭,车间顶上,一台又一台移动着起吊350吨重的行车及巨大的吊钳,300~750吨/米操作机,7500吨环轧机,8000吨油压机,4500吨、1600吨快锻压机,12000吨、16000吨水压机伟岸的身躯,不得不让你感到惊讶。那种震撼,只有身临现场,才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无知。脚下的这块地方,就是现代中国重工业的根基之一。特别是那台从捷克进口的,有60多岁高龄的12000吨水压机,经过几十年的烟熏火燎,当它重新喷上与二重员工工装一样的蓝色,依然魅力不减。在这样一座活力爆棚的重装基地,足以给予你对中国步入大工业和电气化 时代,有无限的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铸锻分厂水压机车间</p> <p class="ql-block">8000吨油压机</p> <p class="ql-block">12000吨水压机</p> <p class="ql-block">16000吨水压机</p> <p class="ql-block">16000吨水压机锻造560吨用于百万千瓦核电转子的钢锭。</p> <p class="ql-block">12000吨水压机</p> <p class="ql-block">16000吨水压机</p> <p class="ql-block">7500吨环轧机</p> <p class="ql-block">走出铁路与公路纵横交错的厂区,在老旧的工厂生活区遛达,去寻找当年的生活点滴,漫无目的。</p> <p class="ql-block">热处理车间</p> <p class="ql-block">二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59-1式130mm加农炮,当时被称为共和国的当家火炮。</p> <p class="ql-block">轧机部件出厂</p> <p class="ql-block">记得去年冬天,一个暖阳的下午,原二重厂生活区,仅存不多的红砖外墙家属楼下,几个穿着土灰色防寒服的大爷,围在墙根边下象棋,一口純正的东北碴子味儿。上前搭讪:大爷,在这下棋不冷吗?大爷头也不回答道:没事儿,这不穿着马皮吗!</p> <p class="ql-block">二重有苏式等职工宿舍284栋,13000多户。</p> <p class="ql-block">马皮,纯棉土灰色长至膝盖的防寒服,上下四个兜,当年二重人冬天的标配。现在看来土里土气,但谁也否认不了它的暖和、经脏、耐磨、实用。为什么叫马皮,不得不说说它的来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二重与德国西马克公司合作,倾力制造了具备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2050热连轧机,它是宝钢二期工程的关键设备,它也是中国制造普通轧机到高端轧机的分水岭。当轧机成功运行后,以马兴龙厂长为代表的二重领导班子决定,给在职和退休的几万二重人,每人发一套时尚的防寒服,算是奖励,也算是福利吧。后来被人调侃为马服,不知是幽默的称赞还是嘲讽。细细算来,距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还有不少二重老人在穿,着实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马兴龙,辽宁沈阳人,1930年出生,1948年就读于东北工学院,1952年分配到沈阳重机厂任技术员。58年调入德阳二重锻冶科任技术员,后来在厂大锻所任处长,一步步到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厂长、厂长。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偶然见过一次马厂长,个头不高,穿一身工装,质朴的就象车间班组长,往高了拔也顶多一工段长模样,完全不符合一个副部级央企官员应有的形象。对他的了解,更多是从二重老人和老领导那里获得的初步印象。马厂长因病1998年离世,时年68岁,没能赶上后来央企领导人的年薪待遇。24年了,如今说起马兴龙,干部、老工人没有一个不竖大母指的。就冲这个大母指,我便有了进一步了解马兴龙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马兴龙厂长在生产现场,向时任国家经委主任朱镕基同志汇报工作。</p> <p class="ql-block">1961年,还在马兴龙当技术员的时代,国家给二重下达了重要的机密任务,代号6170,就是从61年开始,到70年,自主设计制造一套用于制造军舰、核潜艇、核反应堆、坦克等军用特种钢板急需的4200mm宽厚板轧机。这种轧机发达国家不算新鲜,美国早在1918年就造出了3500~5300的厚板轧机,美、英、德、苏联在三四十年代,都纷纷建造了不少4~5米中厚板轧机。但在当年的中国,最大的一台2800mm的中板轧机,还是156个项目苏联援建的。要想买一台,一是没钱,买不起,二来别人不卖。</p> <p class="ql-block">1960年,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困难,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961年,建设了近三年的二重受命缓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迫于国际形势,二重接受了6170的使命。问题是,二重从来没有制造过轧机,更别说国内最大的厚板轧机。一来就是一个大的,一没样机,二没图纸,三没技术,四没经验。尽管如此,二重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仍然开始了6170的技术探索和储备。1965年,二重获准增资续建,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加入了二重的建设与发展,马兴龙和他的同事们重新振作起来,与后来任厂总工程师的李家楦等设计人员,担起了这副重担。二重在与北京钢铁设计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东方电机厂等厂所院校的合作下,重新开启了6170轧机的设计制造进程。</p> <p class="ql-block">舞阳钢厂4200mm轧机</p> <p class="ql-block">舞阳钢厂4200mm轧机</p> <p class="ql-block">这个项目,由二重技术顾问,一机部副部长沈鸿主抓。沈鸿,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年生,浙江海宁人。一看浙江人,什么都不用说了,中国近现代所有大文豪,浙江人占一半,各个重要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浙江人又占一半。为什么?中国近代史中自有答案。大名鼎鼎的沈鸿,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1958年,他向毛主席保证,一定要自主建造出12000吨水压机。七八十年代,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头禅:向毛主席保证。意思是我绝对没撒谎。沈鸿大概就是这句社会名言的始作俑者。当时因为条件限制,工程技术人员土法上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六十年代初期,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制造的12000吨水压机,配置于上海重机厂。据说这个成就不亚于原子弹爆炸成功,它被载入教科书,拍成纪录片,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印象颇深。</p> <p class="ql-block">沈鸿院士</p> <p class="ql-block">上重12000吨水压机</p> <p class="ql-block">1976年,我有幸成为了当年两万多名员工的二重一员。很遗憾,没有看到6170这套厚板轧机生产过程。作为国家1961年下达的重大项目,6170轧机规划是61年设计,70年完成。但因61年底二重缓建,65年减小规模续建之后,又遇上文革耽误,所以,6170项目真正完成是1974年底的事了。这套特大型厚板轧机生产线,118项共计196台设备,近10万个零部件,重达17700多吨。如果说从1965年重新开始设计,1966年投料,至1974年底完工,几近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p> <p class="ql-block">舞阳钢厂4200mm轧机</p> <p class="ql-block"> 我进厂的1976年,二重炼钢车间仅有六十吨酸性、碱性炉各一台,40吨电炉一台。电炉车间也仅有5吨、10吨、20吨电炉。但4.2米轧机牌坊单件支架就是230吨,如果浇铸,毛坯件必须在300吨以上。二重的热加工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样的特大件浇铸。沈鸿在上海建造三梁四柱的12000吨水压机时,每根立柱近百吨,当时的炼钢和浇铸设备无法满足这个条件,沈鸿提出焊接法,就是用电渣焊,来完成四根立柱。这与整体成型的质量当然有差距,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个土办法再次用在了4200mm轧机牌坊支架上,分段铸造,再用电渣焊,焊成一个整体,当中的艰辛曲折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4200mm轧机有众多炉底辊,为了如期完成任务,二重集中了厂里所有的各类大型机床,密集攻坚。轧机支承辊和轧辊是轧机的消耗部件,高硬度、高强度、高仞性是必须的,耐磨性更是必须的。轧辊在轧机工作中断裂、磨损事件经常发生,它涉及到合金钢合金原料的配置比例,冶炼温度的精确控制,铸锻方式,热处理方法,严格的探伤,车床加工、特别是镗铣的精雕细琢,在没有数控机床的那个年代,参加会战的那一代二重人,都有深深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舞钢4200mm中厚板轧机,又称6170轧机。</p> <p class="ql-block">共和国功勋轧机,是国家对6170项目,也是对二重,对舞阳钢厂的最高荣誉。1978年,这套当年中国最大的厚板轧机,在河南舞阳钢铁厂轧制出第一批合格的优质特种钢,它为国家军工重大项目提供了保障。</p> <p class="ql-block">共和国功勋轧机</p> <p class="ql-block"> 完成6170项目之后,二重有了队伍也有了经验,先后为国内钢铁厂制造了1580、1780、3300等不同型号的轧机。直至2004年,二重与德国西马克合作,为宝钢三期生产的中国轧机之王,5米宽厚板轧机的诞生,才打破了舞阳4200mm轧机保持了30年的全国纪录。</p> <p class="ql-block">轧机之王一宝钢5000mm宽厚板轧机。</p> <p class="ql-block"> 说了半天轧机,轧机是干什么用的?建一台轧机要花多少钱?轧机的发展与现状。这不是一篇小文能说清楚的。用大白话说,轧机就是把液态或固态金属,通过机械压力轧制,变成所需的型材。比如说线材、管材、轨材、板材等。板材又分为薄板、中板、厚板。薄板用于汽车,甚至罐头、可乐易拉罐材料,中厚板用途更广,所有大型机器、压力容器、输油管道、军工、舰船、铁路、桥梁,高层建筑,都得用中厚板作为基础材料。轧机又分粗轧和精轧,粗轧是把钢坯轧成钢锭,精轧是把钢锭轧成所需的型材。另外,轧机又分热轧和冷轧。具体技术分类在此就不必细述。</p> <p class="ql-block">二重热连带板轧机的热卷箱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与二重首席设计师漆小虎先生的贡献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大型轧钢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和水平的标志。一个国家要进入工业化、电气化,也就是工业2.0,没有大型轧机几无可能。大型高端轧机,也是体现一个钢铁企业产能和地位的重要标准。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室兰制作所,花巨资从德国买回了14000吨水压机和5200mm宽厚板轧机,用以制造航空母舰和战列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日本新日铁、神户制钢、住友金属、川崎制铁,相继装备了4台5500mm宽厚板轧机,包括4米以上的共17台,使日本超过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第一造船业大国</p> <p class="ql-block">法国阿海珐公司万吨水压机锻造核电蒸气发生器筒体。</p> <p class="ql-block">日本三菱重工13000吨水压机</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达涅利轧机</p> <p class="ql-block">德国科堡6X28米动梁数控铣镗床</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16米数控定梁双龙门移动铣镗床</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钢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为满足全球海运所需的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海上石油平台,以及中国自己的航母、大驱、潜艇、高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一重和二重在原有进步的基础上,积极与世界三大冶金设备巨头,德国西马克公司,奥地利奥钢联公司,意大利达涅利集团,以及日本新日铁、日本制钢、日本JFE、三菱重工、石川岛磨播重工、川崎重工、室兰制作所紧密合作。学习、吸收他们的技术,共同研发制造。</p> <p class="ql-block">德国西马克轧机</p> <p class="ql-block">德国西马克轧机</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二重牵手西马克和宝钢集团,共同演绎了高端轧机的历史新篇。二重吸收西马克的技术,先后为宝钢集团提供了包括2050、3300、1580、1680、1550、4200、4300、5000、1422等不同类型轧机十数台套。成为中国最大钢铁集团宝武钢最信赖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宝钢5米轧机厂</p> <p class="ql-block">进入21世纪,中国掀起了制造宽厚板轧机的高潮。2002年,二重与西马克公司合作,制造中国第一台5米宽厚板轧机。轧机牌坊单片支架浇铸钢水773吨,毛坯500多吨,精加工后重400吨,轧制力10000吨。2005年,这台被誉为中国轧机之王的钢铁巨人,在宝钢三期工程正式投产。这台轧机,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设备、3台300吨转炉等,全套生产线共投资46亿(当年币值)。</p> <p class="ql-block">二重轧机安装高级技师在宝钢</p> <p class="ql-block">2009年,二重首次向韩国现代钢铁公司,出口3支5米轧机支承辊,这种巨型支承辊长11米多,直径2.38米,重达236吨。时隔十年,又继续为韩国提供5米轧机支承辊。同时,二重还先后为五矿营口中板厂、湘钢提供了5米轧机特大型支承辊和万向接轴,打破了国外的垄断。2012年,中国二重又向韩国现代公司生产了一套5米宽厚板轧机机架。</p> <p class="ql-block">全球最大卧式DL250车床加工5米轧机支承辊</p> <p class="ql-block"> 2005年,中国一重与西马克合作,为鞍钢制造中国第一台超大型5.5米宽厚板轧机。轧机牌坊单片支架净重409吨,高15.9米,轧制力10000吨,该项目总投资54.6亿。2009年在鞍钢营口鲅鱼圈基地成功投产,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轧机之王。二重为宝钢制造的5000mm轧和,和一重为鞍钢制造的5500mm轧机,为中国建造的航母提供了优质钢板。</p> <p class="ql-block">山东舰</p> <p class="ql-block">中国一重为鞍钢生产的5500mm宽厚板轧机</p> <p class="ql-block"> 2007年,中国一重与当时全球第一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集团,签订了一台5500mm特大型宽厚板轧机合同,由西马克设计,一重独立制造,2009年全部装船运往韩国,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出口高精稀特大型冶金装备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进入21世纪,中国一重和二重等企业,先后为中国各大钢铁公司提供了35台中厚板轧机,其中5米以上轧机4台,4100mm~4300mm轧机6台。其余为4米以下中厚板轧机。此外,还有7台5米以上轧机正在计划之中。中国的钢铁行业,首次形成了傲视群雄的中厚板轧机机群,成为全球钢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10亿吨,也是钢铁第一出口大国。同时,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家。当然,这个最大并非最强,我们缺乏原创,缺乏专利技术。我们更多是制造而不是设计,甚至是代工。在轧钢机的电气和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在系统集成和服务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西马克、奥钢联、达涅利,以及日本新日铁、三菱、神户制钢、石川岛播磨、川崎等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正视现实,承认差距,才能找到目标,努力实现工业4.0标准。</p> <p class="ql-block">重型数控铣床加工轧机机架</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回到前面说到的马皮,回到那个质朴的厂长马兴龙的八十年代。研制6170项目,耗时十年,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一是缺乏制造大型轧机的必要设备,二是缺乏先进的工艺技术,三是陈旧的管理体制。面对存在的问题,1982年,国家把二重的热加工改造,列为国家65计划,从日本制钢室兰制作所,引进热加工技术改造项目。1982年,中国机械对外经济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制钢所代表,在东京签订了二重厂引进大型铸锻件产品专有技术合同。</p> <p class="ql-block">历时5年,完成了炼钢车间和热处理车间的第一次技改。炼钢车间新装备150吨钢包精炼炉,400吨真空铸锭室,500公斤真空泵。行车从原2台各200吨增加到2台各320吨。热处理的大型轧辊温差炉、喷雾淬火装置、深冷处理装置、井式炉、高速淬火行车等等。</p> <p class="ql-block">150吨钢包精炼炉</p> <p class="ql-block">特大型钢锭出炉</p> <p class="ql-block">万吨水压机锻造的加氢反应器筒节,正在进行热处理。</p> <p class="ql-block">二重1.6万吨水压机锻造加氢反应器筒节</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火电转子在热处理车间30米深井炉热处理</p> <p class="ql-block">炼钢厂浇铸时钢花四溅。</p> <p class="ql-block"> 进入21世纪的门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二重热加工系统急待再次升级。在朱镕基总理的支持下,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技改。使二重装备形成了一次浇铸900吨钢水,700吨钢锭,500吨铸钢件,400吨锻件的能力,达到世界极限制造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百吨级钢包浇铸钢锭</p> <p class="ql-block">二重炼钢厂</p> <p class="ql-block">加氢反应器筒节出炉</p> <p class="ql-block">60吨混砂机</p> <p class="ql-block">特大型钢锭</p> <p class="ql-block">600吨钢锭</p> <p class="ql-block"> 前面谈到的技术和管理的不足,才是根本的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个时候的马兴龙厂长与他的团队,脱下了多年习惯的工装,穿上了廉价西服,尽管别扭,但这是必须的过程。走出国门,向西方发达国家、向先进企业学习。</p> <p class="ql-block">记得三十多前年,与同事一起去哈尔滨开会,先到沈阳,已经晚上了。同事的表哥是沈阳矿机厂的干部,他带我们步行穿过矿机厂去中捷友谊厂宾馆住宿。通过昏暗的灯光,我问他:这是三金工吗?这是焊接车间吗?这是热处理车间吗?他回答是。并突然回过神来:你以前来过我们厂吗?我告之从未来过,他怎么也不相信。我告之他,车间的轮廓太熟悉了,大家都觉得奇怪。其实,这就是苏联模式,156个援助项目,重型机械厂的车间大都一个模样。始建于1956年的成都量具刃具厂,就与哈量用的是同一套图纸。同样的塔式红楼,同样的车间,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思维,只是不同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苏式塔楼</p> <p class="ql-block">成都量具刃具厂苏式塔楼</p> <p class="ql-block"> 二重厂最初是按苏联提供的规划图设计的,但建厂初期中苏关系恶化,中止了合作。所以二重厂除了车间厂房及部分生活区有苏式影子,6600台套设备几乎与苏联无关。但二重的干部与技术人员,大多来自东北的各大企业,他们带来的自然是苏联企业的管理理念,设计、生产、工艺技术,都陈留有浓厚的苏式情结。记得一次去一金工看轧机牌坊加工,机架外立面凹凸不平,甚至有拳头大的鼓包。我不解的问加工的师傅:这个不削掉吗?很难看。师傅回答:这又不是工作面,都这样,漆都不用上。我无语了,算是理解了傻、大、粗的苏联模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企业改革,就是要改掉过去的陋习。开放,就是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吸收先进的东西。那么,制造2050热连轧机,就是二重改革开放迈出的关键一步。1985年,二重与中国重型机械成套设备总公司,签订了宝钢二期的关键设备2050热连轧机百分之七十的机械设备合同,全部为西马克技术标准,合同交货期不足三年。这与十年一剑的6170项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宝钢一期工程,投资130亿,全部引进日本新日铁技术与设备。宝钢二期工程投资170亿,国家要求国产设备必须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二重肩负重任,如泰山压顶。为此,二重成立了以厂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等的2050领导小组。一边派员去德国西马克学习培训并参与设计。一边组织资金、设备、原材料和攻坚队伍。翌年,机械工业部领导专程来二重督战,明确提出:二重如果不能按质按期完成,就挥泪斩马谡。马谡是谁?就是马兴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用过去的管理模式、生产标准程序,工艺技术和经验,显然不能完成这项任务。从德国学习回来的技术人员,立即将2050轧机的几百项标准吸收消化。并根据二重的生产特点归类简化,编写出《西马克常用标准手册》。尽管如此,还是太难了。就如你让一个普通建筑工地的抹灰工,马上去安装现代化大厦的玻璃幕墙,这种突然的转身,的确难以想象。二重一边严格按照西马克的标准程序,一边继承过去的吃苦耐劳的办法,全厂总动员,党政工团、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天12小时工作,苦战三年。</p> <p class="ql-block">1987年,二重通过自己的大件运输,如期按质按量将约7000吨、13万个零部件的2050轧机设备,交付宝钢。2050热连轧机投产后,年产钢材420万吨,仅此一台轧机,每天收入900万元。都说轧机就是钢厂的印钞机,这个一点不假。但二重是母机厂,就是生产工业母机的。而工业母机特别是重机,都是单项小批量产品,资金成本很高,利润率低。重型机械行业除特殊品种外,毛利率平均下来不到百分二十,甚至亏损。别人吃肉,二重人只能喝汤,有时甚至连汤都喝不上,啃点骨头而已。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没有办法,这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二重人唯一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宝钢2050热连轧机</p> <p class="ql-block"> 通过2050轧机的磨练,二重的整体设计制造水平,管理、工艺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所有出厂设备外立面,油漆平整光洁。从而摒弃了旧的模式,逐步迈向国际高端装备制造。2050热连轧机,可以说是中国轧机制造史上的里程碑。它是二重上万员工的奉献和历史见证,是项目负责人、二重副总工程师彭健同志毕生心血,也是马兴龙厂长一生的骄傲。在此,为马厂长祈祷🙏</p> <p class="ql-block">从八十年代末期至今,二重巳为国内钢铁行业提供了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上百台套轧钢机及配件,占国内冶金行业轧机设备份额的百分之五十,板材轧机市场分额的百分之八十,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二重,铸就了中国轧机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也先后向波兰出口了2250成套热连轧机,向印度、土耳其、墨西哥,也向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出口轧机或大型机架、大型支承辊。</p> <p class="ql-block">大型轧机万向十字接轴</p> <p class="ql-block">16000吨水压机锻造五米轧机支承辊</p> <p class="ql-block">国家50年代末,用黄金换回的德国33米重型卧车,正在加工百万千瓦核电转子。</p> <p class="ql-block">最球最大卧式车床,加工出口韩国现代5000mm轧机支承辊</p> <p class="ql-block">大型轧机万向十字接轴</p> <p class="ql-block">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国家把共和国的长子,一重、二重为代表的八大重机厂,全部推向市场,这对习惯了计划经济的重机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生死的考验。中国的重机行业,基本上都缺乏工程系统解决方案,长期处于单纯制造的经济低端链。全球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重机人是累与苦。经济潇条时期,重机人面临的不再是累与苦,而是生存危机。</p> <p class="ql-block">二重为波兰生产的2250轧机。</p> <p class="ql-block">曾经带朋友去参观过二重锻造分厂炼钢车间,钢水映红的高大空间里,上百吨的电炉和150吨的钢包精炼炉,发出轰隆隆的声响,高大的车间上空,一排排装满百吨钢水的钢包缓缓移动,蔚为壮观。看到这震撼的场景,朋友惊诧地问我,这些炼钢工人每月工资是多少?我伸出三根手指,问:3万?我摆摆手,再问:5万?告之:三千。朋友疑惑不解。这就是现实,每月到手的就只有三千多,仅够买一瓶茅台酒。</p> <p class="ql-block">炼钢分厂</p> <p class="ql-block">炼钢分厂</p> <p class="ql-block">654吨钢水浇铸的4300mm轧机牌坊毛坯</p> <p class="ql-block">六十五年了,二重这艘巨轮,经历多少风雨骇浪。它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磨难。如今,凤凰涅槃,成为国机重装的中坚力量。但前面的路仍然崎岖坎坷。国内钢铁行业巳处于饱和状态,尤其是轧机装备,更加明显。作为一个曾经的老二重人,我衷心希望它有美好的未来。让二重的年轻人,看到希望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二重装备</p> <p class="ql-block">工厂一角</p> <p class="ql-block">工厂一角</p> <p class="ql-block">工厂一角</p> <p class="ql-block">中国二重万航模锻厂八万吨大压机</p> <p class="ql-block">中国二重镇江分厂850吨行车</p> <p class="ql-block">今天,有国机集团为坚强后盾,有中国重型院的技术加持,有中国重机和成都重机的市场托展,有镇江出海口基地面向大海、面向世界的胸怀。但是,二重装备急待提升的不仅仅是制造,而是工程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希望:二重装备,装备中国。</p> <p class="ql-block">国机集团董事长张晓仑</p> <p class="ql-block">原国机集团董事长、国家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董事长韩晓军</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总经理王晖球</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中国重型院</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中国重机</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镇江出海口基地</p> <p class="ql-block">镇江基地码头</p> <p class="ql-block">二重装备锻造,镇江基地焊接的2400吨锻焊加氢反应器。</p> <p class="ql-block">国机重装成都重机</p> <p class="ql-block">500年前,达芬奇为人类描绘出轧机的草图,后人将他的原始构想变为现实,从而改变了世界。当今,轧钢机的集大成者,是全球三大冶金设备巨头:德国西马克、西门子奥钢联、意大利达涅利。他们在冶金行业的设计、制造、服务、系统方案的解决都有各自的优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信今后,中国一重,二重装备,也将逐步接过这支艺术之笔,重新书写高端装备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二重装备出品的每一台套重型设备,AP1000、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铸锻件,特别是核电压力容器主管道和管板等关键设备,百万千瓦核电半速转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转子,百万千瓦核电低压焊接转子,F50兆瓦、F300兆瓦重型燃汽轮机涡轮盘及大轴,八万吨大压机,2400吨大型加氢反应器,乌东德85万千瓦水轮机下环、白鹤滩100万千瓦水轮机上冠、百万千瓦发电机转轴,最先进的3800mm、4300mm热连轧机,12000吨、12500吨铝合金拉伸机等等,都如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 </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核电半速转子</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转子</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核电低压焊接转子</p> <p class="ql-block">重型F级燃汽轮机涡轮盘</p> <p class="ql-block">300兆瓦重型F级燃汽轮机涡轮盘</p> <p class="ql-block">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汽轮机涡轮盘及大轴</p> <p class="ql-block">大型立车加工核电管板</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核电焊接转子</p> <p class="ql-block">华龙一号核电主管道</p> <p class="ql-block">烟台海阳核电一期工程百万千瓦第三代核岛设备,首次运用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压力容器为韩国斗山重工制造,连接压力容器的主管道,材料特殊,工艺复杂,技术要求等级极高,中国二重成为全球首次制造唯一企业。</p> <p class="ql-block">燃汽轮机</p> <p class="ql-block">重型燃汽轮机大轴</p> <p class="ql-block">燃汽轮机</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水轮机转轴</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核电蒸汽发生器</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万吨升船机螺母柱</p> <p class="ql-block">大型石化加氢反应器</p> <p class="ql-block"> 今天,当你步入万航模锻,世界最大的八万吨模锻压机,正在为919飞机的启航锻造坚实的脊梁。为波音787、空客320飞机锻造起落架。核电重容厂,一件件巨大的加氢反应器筒节现场堆焊的火花,映红了雄伟巨大的厂房,一根根精湛的巧夺天工的核电压力容器主管道,展示了二重装备的技术和制造实力。重机分厂装配基地,整齐的矗立着一排排不同型号规格的大型轧机牌坊,震撼的画面会告诉你,这就是大国重器,这就是世界重装令人骄傲的舞台,这就是新一代二重人的风貌和担当。当你面对国机重装的新一代领导人,新一代工程技术人员、新一代大国工匠和员工,你没有理由怀疑,二重装备能尽快也一定能迈入高端重装工业的4.0时代,有更多自己的原创作品,奉献国家,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重制造并装备的全球最大、等级最高的八万吨模锻压机。大压机高42米,自身重量2.2万吨,最大压力10万吨。</p> <p class="ql-block">加氢反应器筒节堆焊</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二重制造的中国环流一号原子反应堆本体。</p> <p class="ql-block">二重主要参与制造的中国环流三号反应堆</p> <p class="ql-block">二重参与制造的深海蛟龙一号。</p> <p class="ql-block">C919大飞机</p> <p class="ql-block">年轻一代二重人撑起大国重器</p> <p class="ql-block">核电重容分厂</p> <p class="ql-block">大型加氢反应器封头</p> <p class="ql-block">二重制造的最高水头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核心部件一转子中心体</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核电堆内构件</p> <p class="ql-block">乌东德水电站85万千瓦水轮机下环。</p> <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70万千瓦水轮机转轮。</p> <p class="ql-block">葛洲坝第一代水轮机主轴叶片</p> <p class="ql-block">百万千瓦水轮机转轴</p> <p class="ql-block">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机上冠。</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2024年初,宝武钢集团宣布业绩,2023年钢产量1亿3千多万吨,营收11030亿元,利润316亿,为全球最大最强钢铁企业。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13亿吨,为全球之最,出口钢材9000万吨。但是,普通型材占比较大,高品质特钢仍然需要进口,2023年进口760多万吨。我们的冶炼技术和管理水平、节能环保、钢材品质,与日本、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宝武集团一枝独秀,更多的钢铁企业面临亏损、破产重组。普钢供大于求,随之而来的是冶金设备需求减少。这给二重装备这种冶金轧机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受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管理和市场开拓的影响,中国二重经历阵痛,2013年与国机集团合并,整合推出了科工贸一体化的国机重装。合并十年来,国机重装占位全球视野,整合技术、市场资源,改进优化冶金产品的同时,在核电、水电、风电、超超临界机组、燃汽轮机发电锻件,重型石化加氢反应器等业务,站位世界前列,同时,在航空、航天、舰船、军工领域承担起国家重任。可贺的是,国机重装在2023年将继续交出一份可喜的年报。</p> <p class="ql-block">晓笛2022年10月写于成都,2023年在今日头条发布,2024年春重新编辑于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