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最盼望的是过年,不是因为能穿崭新的衣服,也不是因为能吃上丰盛的饭菜,而是因为能吃上妈妈蒸的米糕。</p><p class="ql-block">每当过年的时候,我们家乡每家每户都会蒸上各种各样的米糕,纯白米制作的叫白糕,放上豆子的叫豆糕,嵌入红枣的叫红枣糕,拌入红米的叫红米糕。</p> <p class="ql-block">年关将至,家乡的人为蒸米糕开始忙碌起来。浸米,将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浸泡在一个大缸里,比例要适中,不然或者太烂、或者太硬,这个全凭经验;晒米,缸里的米浸泡几天后取出来冲洗干净,在太阳底下晒干;舂米,晒干后的米要拿到石舂里面敲打成粉状,这是个力气活,即使是严寒的冬天,也会累得浑身冒汗;拌粉,蒸糕前先把米粉加水细细的拌匀,这水先要加入糖化匀,水加得很慢,全部拌匀后放入蒸笼中;蒸煮,土灶的大铁锅里放入满满的一锅水,锅沿上放上一层浸水的布条,母亲就把装满米粉的蒸笼端到铁锅上,我在灶台底下抢着烧火,母亲还叮嘱我烧旺点;压实,也不知道烧了多长时间,一锅米糕终于蒸熟了,母亲将糕倒扣在桌子上,用洗干净的扁担使劲压,我大一点的时候就叫我一起压,要压到米糕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和有的地方的打糕一样道理。</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米糕做好了,我兴奋地拍着手叫着,母亲知道我的心思,拿起菜刀轻轻的在米糕边缘上切下一小块递给我。拿着热气腾腾的米糕,“吃糕了,吃糕了!”我蹦蹦跳跳地冲到小院子里,边吃边喊,那一刻,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那还是我很小的时候,姐姐都去学校了,母亲去生产队田里干活,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在家里玩累了,想起母亲蒸的糕,肚子开始咕噜咕噜的叫,好想吃一块米糕。可那一年粮食很紧张,分配的粮食根本不够吃,米糕只用小蒸笼蒸了一小块,想过年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吃,母亲还把米糕放在盛饭的篮子里,高高的挂在房梁的钩子上,我怎么也够不着。我在屋子里转啊转,使出全身力气拖来了一个方凳,爬上方凳站起来还差一点,又爬下来,到外面找到了一个小凳子,把小凳子放到了方凳上,然后摇摇晃晃爬上去,终于摸到篮子了,拿到了两小块米糕,急急忙忙爬下来,生怕被人发现。吃到了米糕,那兴奋无法用语言来表达。</p><p class="ql-block">几天后,母亲取下篮子,感觉轻轻的,打开一看,白米糕一块也没有了。母亲问我是怎么拿的,我拖来了方凳,搬来了小凳子,摇摇晃晃爬了上去,母亲流着泪什么话也没说。</p> <p class="ql-block">后来,母亲蒸了米糕再也不挂房梁上了,把凉了的米糕切成条状,一块块整整齐齐叠放好,放在小桌子上。</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里,母亲蒸的米糕是那么香、那么甜,糯糯的、软软的,含在嘴里,甜在心里!</p><p class="ql-block">后来,母亲走了,我再也吃不到那甜甜的、糯糯的米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