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点。</p><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1928年建园,全园总面积23公顷。该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公园内有绮望楼、五方亭、寿皇殿、永思殿、牡丹园等景点。 2018年9月28日起,公园“满员”后将停止售票。 [3]2019年5月6日,首届北京牡丹文化节在延庆开幕,即日起至5月30日,市民可在景山公园等6个园区细赏国色天香。景山公园汇集了国内外牡丹品种569个,共计两万余株,涵盖九大色系、十大花型。</p> <p class="ql-block">远古时期,景山同北海等处均为永定河故道。现在的景山所处的河道地势较高,在永定河改道后逐渐成为土丘。辽代营建瑶屿行宫(今北海公园琼华岛)时,将余土堆积此处。金代大定十九年,金章宗在该地南侧建太宁宫,凿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小丘,建成皇家苑囿,称“北苑”。其山下环绕两重围墙,山上建瑶广楼,称为金中都十二景之一。 </p><p class="ql-block">13世纪中期,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年)营建大都,土丘一带正处大都城中心,皇宫的核心建筑延春阁以北,故被辟为专供皇帝游赏的“后苑”。苑内有熟地8万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躬耕,以昭示天下。时将原有金代小丘称作“青山”,作为土丘的名称。亦有说法认为元代此处又称“镇山”。</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初年(1368年),工部郎中萧洵参与拆毁元故宫,亲览后苑景色以及金殿、翠殿、花亭、毡阁等建筑。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大规模营建城池、宫殿和园林。依据“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之说,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当有山。故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南海的泥土堆积在“青山”,形成五座山峰,称“万岁山”。明初,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该山又称“煤山”。另据明代嘉靖年间的《北京城宫殿之图》(藏于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图书馆),这里又名“梓金山”。</p><p class="ql-block">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缢死于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清军入关后,为笼络人心,将此槐树称为“罪槐”,用铁链锁住,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八年(1651年),万岁山改称为景山。乾隆年间在山前修建了绮望楼,依山就势在山上建筑五方佛亭。中心建有万春亭,东侧依次建有观妙亭和周赏亭,西侧依次建辑芳亭和富览亭。在山后重修寿皇殿建筑群。并设景山东坡崇祯皇帝自缢处,立下马碑。乾隆年间景山的建筑达到最辉煌、繁盛的阶段,由于景山园林自元代起划为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所有建筑都按照皇宫规制建造,等级之高,形态之异,原貌保持之完整,非常少见。</p> <p class="ql-block">山左里门。公园的东门,坐西朝东。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1间。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p> <p class="ql-block">将军柏</p> <p class="ql-block">将军柏</p> <p class="ql-block">景山关帝庙位于景山公园东门北侧,始建于明代,是皇家规模的,在国内仅次于山西关公老家解州关帝庙。清朝咸丰年间吴长元编著记载北京史地沿革和名胜古迹之书《宸垣识略》中记载:“护国忠义庙在景山观德殿东,塑关帝立马像。林木阴翳, 周回多植奇果。”</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特别是在清朝康熙皇帝将关羽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二进的小院子,前院开放,二道院则是小门紧闭。坐北朝南的正殿三间阔两间深,里面是关帝及手下得力干将的塑像。东西两边的厢殿也各是三间的间量,里面也是关公事迹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东厢殿里有清朝几代皇帝赐给各地关帝庙的牌匾模型。其中康熙为景山关帝庙的题词是“忠义”,并将景山公园东门射场边的两棵古柏命名为“二将军柏”,旨在提倡忠勇神武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观德殿</p><p class="ql-block">位于吉祥阁南侧。在南墙正中有大门1间,琉璃砖瓦仿木结构,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单翘单昂五踩斗拱,两侧各开随墙门1座。前为观德门5间,黄琉璃筒瓦硬山调大脊,一斗三升斗拱,前后出廊,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各3间,黄琉璃筒瓦硬山顶,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后殿3间,筒瓦硬山箍头脊。后殿耳房各三间,筒瓦硬山元宝顶,前出廊,旋子彩画。现为少年儿童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The Hall of Imperial Longevity),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之前,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拆除后移建至现存位置,是清朝陈列皇帝先祖影像的场所,是旧时北京城“五坛八庙”之一 。</p><p class="ql-block">寿皇殿总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总建(构)筑面积3797.68平方米,由内外两层院落组成,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包括寿皇殿正殿、东西朵殿、东西配殿、东西碑亭、东西井亭、东西值房、神厨、神库、寿皇门、砖城门、宝坊。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是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包含寿皇殿在内的景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外有4柱9楼木牌坊3座,分东、南、西三面,均为琉璃筒瓦庑殿顶。均带斗拱,门前正中有牌楼式拱券门3座。宝坊位于寿黄琉璃瓦庑殿顶,和玺彩画,坊额原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 。</p> <p class="ql-block">宫门外东、西、南三面各立四柱九楼式牌坊一座(原为金丝楠木梁柱,现已改为混凝土柱,戗柱皆去除),黄琉璃筒瓦庑殿顶。通面阔16.2米,带斗拱,绘以墨线大点金金龙枋心旋子彩画。</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1947年曾大修,1960年代又曾修葺。2007年再次重修,2007年12月19日修毕。坊额均为乾隆帝所题。</p><p class="ql-block">南牌坊:北侧额曰“昭格惟馨”,南侧额曰“显承无斁”。</p><p class="ql-block">西牌坊:东侧额曰“旧典时式”,西侧额曰“世德作求”。</p><p class="ql-block">东牌坊:西侧额曰“绍闻祗遹”,东侧额曰“继序其皇”。</p> <p class="ql-block">砖城门</p><p class="ql-block">砖城门是寿皇殿宫墙的南大门,包括一座正门和两座便门。正门为随墙牌楼门形式,面阔三间(20米),进深4.97米。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朱门金钉,开设三个门道,中间供皇帝通行,两侧供后妃和文武大臣通行,两侧各有一石狮守护。便门均为随墙门形式,共办事人员出入 。</p> <p class="ql-block">宫门为外院正门。牌楼式拱券门三座。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重昂五踩斗栱。</p> <p class="ql-block">门口为清乾隆时期雕凿的石狮一对。然根据园方说明牌显示,现置一对石狮为元朝遗物。</p> <p class="ql-block">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院墙外,由三座三间四柱九楼木构牌坊以东南西三向环列的方式围合出第一道半封闭式入口空间。外围院墙南向中心位置辟一座三券七楼式砖城门,为寿皇殿建筑群最主要的出入口,东西再辟两道随墙砖城门。外院,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面阔五间单格悬山建筑对称设置,东侧为神库,西侧为神厨,主要作为存放祭祀材料的场所。东西井亭分处神库神厨东北、西北方位,皆为四角盝顶形式。外院东西院墙中间各设一座砖城门,与东南、西南砖城门形制相同,临近东西砖城门北侧分别为七楹卷棚东西值房,二者呈东西对称布置。寿皇殿建筑群北院墙即为景山北向围墙,墙上开辟北中门一道,由此出可进入地安门大街。</p> <p class="ql-block">寿皇门(戟门)为内院正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级踏步,中间为御路。该门两旁有侧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单昂单翘五踩斗栱。</p><p class="ql-block">1981年4月10日晚,由于用电不慎引起火灾,寿皇门全部烧毁。后重建。复原寿皇门的设计工作由故宫博物院古建管理部承担。门外东侧原有娑罗树一株,现已无存。</p> <p class="ql-block">寿皇门又称戟门,是寿皇殿内垣大门,20世纪80年代烧毁后重建。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黄琉璃庑殿顶,重昂五踩斗拱,金龙和玺彩画。寿皇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便门 。</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位于寿皇门正北面,坐北朝南,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殿覆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施以金线斗拱,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大木构架绘以和玺彩画。面阔9间,进深3间,前后带廊,前有月台绕以护拦,前、左、右各有12级踏步,前正中有御路,雕二龙戏珠。檐下明间悬满汉文"寿皇殿"木匾额 。殿内原供奉着清朝自康熙帝起始的历代皇帝肖像。康熙帝的隔间居中,其余皇帝隔间依照昭穆在其左右,同堂异室,至清亡时殿内隔间情况为:东起第一间光绪帝、第二间咸丰帝、第三间嘉庆帝、第四间雍正帝、第五间康熙帝、第六间乾隆帝、第七间道光帝、第八间同治帝,隔间内除有肖像外,还陈列有神龛、牌位、皇帝生前的小部分服饰、珍宝器玩、玺印和佛塔等物。殿内原还安置有大龙柜,柜内收贮着清代帝后妃嫔的各类画像 。</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重昂五踩斗拱。两侧各有旁门1座,黄琉璃筒瓦庑殿顶,琉璃单昂单翘五踩斗拱。</p><p class="ql-block">南墙门内为寿皇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重昂五踩斗拱,和玺彩画。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级踏步,中间带御路,寿皇门两旁有侧门,均为黄琉璃筒瓦顶。</p><p class="ql-block">寿皇门左右各有配亭1座,黄琉璃筒瓦顶,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下有石围栏。寿皇门东西有配殿各5间,进深1间,黄琉璃筒瓦悬山顶调大脊,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旋子彩画。</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位于寿皇门正北面,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民国年间古物陈列所将所有"御容"收储。殿覆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和玺彩画。面阔9间,进深3间,前后带廊,前有月台绕以护拦,前、左、右各有12级踏步,前正中有御路,雕二龙戏珠。檐下明间悬满汉文"寿皇殿"木匾额。衍庆殿、绵禧殿为寿皇殿的东西朵殿,均为黄琉璃筒瓦歇山调大脊,面阔3间,进深1间,前后带廊。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四周有石护拦。</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左右各有1座碑亭,黄琉璃筒瓦重檐八角攒尖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单昂五踩斗拱,四周有石护拦。</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有东西配殿各5间,进深1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四周带廊,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南面各有1座琉璃燎炉,均为黄琉璃砖瓦仿木结构。寿皇殿全部建筑仿照太庙形式,布局严谨,庄肃堂皇,自成一体。寿皇殿西有兴庆阁,黄琉璃筒瓦绿剪边重楼四角攒尖顶,面阔3间,进深3间,四周带回廊。底楼为砖石结构,南北侧均有石券门。1954年寿皇殿辟为北京市少年宫。</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是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