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芦墟古镇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辖镇,北靠太浦河,南至南栅港,西频分湖,东达槐字港,隔芦墟塘与浙江省相望。古芦墟在今太浦河北岸的芦北村一带,这里以前叫北顾里,三国时已成村落。南朝梁太子博士顾野王之子安饶、安文卜居于此,遂有此名。</p> <p class="ql-block"> 芦墟古镇跨街楼是芦墟古镇最大的特色。跨街楼是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一种特殊建筑。芦墟古镇的跨街楼布及市河两岸,为如今江南古镇仅存。跨街楼以其独特的构造,丰富的人文望族,积淀了厚厚的历史故事,其中沈氏跨街楼、许氏跨街楼及西栅的怀德堂是其代表性建筑,特别是大门前临河的跨街楼尤具特色。跨街楼是芦墟古镇一大特色名片,是江南一处活古建。现存原生态跨街楼16座,均保存尚好,结构完整,是江南古镇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 一条分河缓缓铺陈,河两岸原始的街景,两岸的民居犹如建筑展览馆,清朝、民国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琳琅满目。老街上生活的年轻人已经不 多,这一堵堵斑驳的墙,一扇扇残旧的窗,一条条腌制好的咸肉,一串串凉晒的香肠,一声声老祖母的呼唤,都是江南水乡原本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商业开发的痕迹,古镇的老房子里大多住有原住民,过着属于自己的那种与世无争的寻常日子,这里的居民始终过着枕河而居的水乡生活,保留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没有熙熙攘攘,只有水乡慢生活,这里充满了宁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 市河从南至北缓慢的流动,芦墟南栅港渡口码头(旧址)东侧,就是位于镇南的“登云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重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桥面上刻着“八宝纹”图案,颇具特色,桥身上的对联也很有文学色彩:“气凌霄汉山河壮,路贯杭闵烟树浓”,“龙光远映千门色,虹影高涵万户春”。登云桥外观俊朗,桥台墩实,从桥下看,登云桥顶、桥身和蓝天白云融为一景,似乎从桥的阶梯便能登入云端;桥下是清澈的市河水,古桥与巨树相互映衬;登上桥顶远处的分湖水波光粼粼,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一条南北向的市河两岸都有百年老香樟树,树干粗壮弯沿伸向对岸,遮天蔽日,绿树成荫,它们是这个古镇的魂,似乎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古镇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市河自北向南逶迤,在其北口卧趟着一座拱形小石桥名叫“观音桥”,又被称为芦墟的“市桥”,她镇守着北栅河口。观音桥体拱形单孔,桥顶望柱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四只狮子,栩栩如生,拱璧饰有如意、荷叶、端云等图样。初建观音桥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考证,百年的风雨侵蚀了桥的碑文、桥联均已不全,现在唯一依稀可见只有旧刻的桥名“观音桥”。</p> <p class="ql-block"> 观音桥堍周边是旧时芦墟最热闹的地方。镇上的店铺里都是日常生活用品;五金水电杂件必不可少;素菜、鱼虾螃蟹放在跨街楼道里散卖;馄饨、糕团、酥饼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们几个也忍不住尝吃了糯米青团和糕点,青团是用小麦叶子做的,香香甜甜,那是小时候的江南味道。</p> <p class="ql-block"> 分湖公园在芦墟古镇的西边,是一个充满古典美和自然韵味的公园。这里有宽阔的湖面和青翠的树林,满塘的荷花6、7月份的盛开的时候,必定清香四溢。</p><p class="ql-block"> 分湖可谓是芦墟的母亲湖,其西连运河,东通三泖,南半为嘉禾之境,北半为吴江之墟,故名分湖。分湖是吴越文化发祥地之一,包孕无数吴越人文。</p> <p class="ql-block">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浮光跃金,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 分湖周围风景甚是怡人,明代有分湖八景。历代文人墨客常来分湖把酒临风,缅古怀今,幽情如水,佳作充栋。</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诗人沈昌直(颖若)作诗《亿分湖》:侬家门外即分湖,十里湖光入画图。最爱芸台旧诗句,四围春水一芦墟。</p><p class="ql-block">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为分湖作《水村图》,创平元技法,成传世神品,令乾隆皇帝珍爱有加,题御诗于画卷。</p><p class="ql-block"> 柳亚子先生在《感事呈毛主席》一诗中云:分湖便是子陵滩,更使分湖名誉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古老的传说,春秋末年吴越相争时,今分湖公园一带曾驻扎吴国水军,与越国抗衡,在此留下“点将台”、“伍子滩”,遗址地名。人们总说这里是“吴根越角”,“吴越在此分界”,直至今天仍然是江浙两省的界湖。</p> <p class="ql-block"> 芦墟古镇在三国时期已成村落,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至乾隆年间“民日增,贸易溢盛。”被誉为“鱼米之乡”。芦墟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蜚声海内外,芦墟山歌是其代表项目。芦墟山歌始于明,盛于清,是植根于吴江区境内以芦墟为中心,用芦墟方言演唱,流行于环分湖流域的民间歌谣。它扎根于吴文化的沃土,生生不息,口口相传,流传至今。芦墟山歌以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歌手,广阔的传唱和丰富的作品,在我国民间歌谣领域中独树一帜。特别是《五姑娘》长篇叙事山歌的问世,打破了长期以来汉民族地区无长歌的定论,堪与壮族的《刘三姐》、彝族的《阿诗玛》相媲美。</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3日“吴歌·芦墟山歌”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p><p class="ql-block"> 芦墟的“摇快船”是一种流传在吴江东南部分水乡的,古老的民间竞技赛船活动,被评为苏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芦墟山歌是吴“汾”越韵,民间艺术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四围春水一芦墟,它是江南最后的净土。它蕴含着时光沉淀之美,缓缓的市河,密密的树影,静静的老街,斑斑的店铺,深深的老宅,正是如今芦墟保存的原汁原味的旧时江南。</p><p class="ql-block"> 芦墟古镇就是一座活着的江南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