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为推进县教研室“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县域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转型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促进新城中心学校小学英语学科提质增效,根据新城中心校教科室工作安排,小学英语教研组于2023年12月23号开展了“一体化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潜心教学勤探索,驾驭课堂展风采</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分别是来自新城实验学校的陈小松老师和来自新城中心学校本部小学焦欣桐老师,她们带来了一节阅读写作和对话课。授课教师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围绕真实情境,激活已知,组织学生参与到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师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支持和服务功能,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培育了文化意识,提升了思维品质,渗透了核心素养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二、聚焦教研新视角,宝剑锋从磨砺</p> <p class="ql-block"> 新城中心学校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况开艳老师进行发言。指出本次活动为落实课标中“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促进小学英语学科提质增效。</p> <p class="ql-block">说课环节,授课教师分别从新课标的理论指导,大单元教学理念,单元主题确定,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确定,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结构等方面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并深入地对上课流程进行了剖析。这两节高质量的课堂呈现,充分体现了两位执教老师对教学的热爱、用心,这也是老师们相互切磋,不断突破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听评课是最直接,最具体,也是最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手段。现场来自各校的教师代表作点评。</p> <p class="ql-block">新城中心小学的谢清老师、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的周曼老师以及新城中心学校本部小学的张抗抗老师,分别对授课教师的课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建议。“陈老师从写作体裁入手,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似拨云见日,让我们对于英语写作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尤其是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传统枯燥乏味的阅读写作课,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能写。焦老师在教学环节设置上层层递进,课堂氛围融洽活跃,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教授环节,焦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吸引孩子的有效注意,并引出学习任务,由此展开教学,瞄准靶心,有的放矢。在“读说运用,拓展提高”环节,焦老师先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走进情境,说一说,读一读,练一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运用已知向课外延伸,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三、专题培训导方向,夯实基础促</p> <p class="ql-block"> 濉溪县新城实验学校的赵倩老师进行了专题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实施路径》的讲座,提出了到底怎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如何实行教学评一致性的这种策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结合今天公开课例,让我们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优势。除此之外,还给我们解读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等英语新课标要求,最大程度发挥教研活动的优势,指出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也为下一步教研工作的打算做了规划和部署,让我们获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最后,新城中心学校副校长苏玉做总结发言并对两位教师的课进行针对性点评,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重点强调教师要研读语篇,明确主题,挖掘育人价值,渗透育人价值,渗透文化意识;以目标导向组织课堂教学,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强调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目标,促进学生乐学善学;开展单元知识、校内外知识有效整合;注重开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活动以促其思维进阶。</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执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参加本次活动的英语教师们创设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围。 一次执教,就是一次成长;一次反思,就是一次进步。在新课程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砥砺前行,大胆创新,落实核心素养,以学促教,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一路学习,一路成长,教师以烛火虽微,汇聚万千便可照亮孩子进步的信念,展现出教师昂扬的精神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