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故事]那年知青下乡来

琼窗梦回

<p class="ql-block">  曾记得那年我们正上初-,村里兴奋地传播着一个消息,那就是城里的知识青年要下放到我们的公社来。从没出过三角大门的我好奇待哦!城里的伢子是啥模样?那年正是一九六八年,上山下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场浩荡运动,它让无数青年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向农村的田野。当时说,这是一场自我革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不仅为中国农村带来了新的力量,更是减轻了城市就业压力。</p> <p class="ql-block">  不久,那些知识青年真的来到了我们公社,有衡阳市的,紫溪市镇的。年龄有二十多岁的,也有十八九岁的。全公社各个大队都分有七至八个的,我们大队分有7个,我的生产队就占了五个。</p><p class="ql-block"> 我们大队的知识青年都是紫溪市镇的,邻近大队的都是衡阳市的。他们有文化,有知识,穿着打扮很干净也不一样,我们那时穿的是自织的粗布蓝衫,他们穿的已是漂亮的化纤布了,紧身的小脚裤,长长的衣服,黑黑的铮亮的皮鞋。特别是衡阳来的知青好时髦,女孩是漂亮的花裙子。那时正值年少青春的我们好生羡慕!虽然我们都是湖南省的,可那时农村和城里的差距真的好大的啊。</p> <p class="ql-block">  我们队的五个知青,三女二男他们一离开家,不会做饭菜,更不会干农活。看见“麦子喊韮菜,”曾经不知闹出多少笑话来。有-个女知青去插了一分岁的田,花了1天时间才插完。第二早晨去田里查看,几乎所有的秧苗都浮起来了。她用“五爪指”插下去的,怪不得秧苗都浮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只有左手握住一捆秧苗,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动,使秧苗-株株地分开,右手快速地接住,使秧苗的根与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对齐,再往水里插去,秧苗就不折不扣地插在了被水覆盖的泥土里。俗话说,“喝粥都有师傅的”何况插秧,我们这些生在农村的孩子刚开始也学不会啊。</p><p class="ql-block"> 队长见他们那样不会做饭也很心疼,扑实,善良的农村人于是叫他们轮流去社员家吃饭。队长老婆手把手教他们洗衣做桨干农活。队长和许多社员们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  衡阳下放来的知青更时髦更不会干农活。“以样捡样”我们学校的学生正值芳华年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比我们高一班的一位姐,看到小脚裤觉得好看,穿在身上脚显的长,也很有气质。于是晚上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竟把一条直统裤改成了小脚裤。</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穿在校园里,哗!大家眼都看直了,于是有的说很漂亮,有的说不咋地,众说芸芸掀起了一场风波!不久校园里穿小脚裤的人越来越多………。我看见知青张姐姐用围巾罩住头的照片,我觉得好漂亮,也好想能拥有一条围巾照一张像她那样的照片,在那时只是心中的一个梦。</p> <p class="ql-block">  我们邻村有一对姐弟是衡阳下放来的知青。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姐姐成为知青的劳模,曾参加过县,省地区的会议。成了当地的佳话,这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呀。</p><p class="ql-block"> 弟弟上山砍柴由于山太陡,城里长大的人,是很难爬上去的,每走几步会摔一跤,嘴里说着哎啰!爬起来又走,又摔一跤,哎啰!又爬起来,这样反反复复不知摔了多少跤,好不容易才爬上目的地。身上不知摔了多少处伤,大家都非常佩服他,后来“哎啰”成了大家笑话他的外号。</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 农民苦,农民累,农民一生啊真遭罪。”五0六0老前辈,当年都在生产队。吃过苦,受过罪,交过公粮,纳过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知青通过当农民,才深知农民苦。</p><p class="ql-block"> 他们姐弟俩,后来姐姐嫁给队里的一个民办教师,弟弟跟民办教师的妹妹结了婚,大家说这是棉花换纱。</p> <p class="ql-block">  大规模知青下乡是1968年,1978年10月结束。1979年所有的知青无条件返城。所有的知青都返城了,但是那些结了婚生了小孩的男女知青他们回不了城,但党的政策非常好,每个月给他们补贴2500元生活费。让他们老有所依。</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们大队的那几位回城的知青,又来到昔日插队的地方,又来到了老队长家,大家欢聚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其乐融融的情景,让人深深的感觉到那股浓浓的知青情怀如若春风拂面,泌人心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