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为全省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外公家是广东陈氏宗人,我当然要去看一看。<div> 2024年1月12日,我走进陈家祠,走进祠堂厚重的红色大门,走进一个又一个的展馆,眼前的“广东民间工艺中的红色经典”展区的工艺品,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唤起了久远的记忆。</div><div> 展区艺术的展现了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奋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的不朽形象。</div> 彭湃(1896-1929),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于1924年在广州倡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7年在海陆丰地区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于1929年被捕后英勇牺牲。<div> 1959年,为纪念彭湃同志牺牲30周年,陶艺工作者庄稼创作了石湾陶作品《彭湃》。作品表现彭湃同志来到海陆丰农民群众当中,如家人一般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在他们心中播下革命的种子。透过彭湃,我们看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中国人民在封建统治和外强侵略下无奈挣扎,无数仁人志士苦苦寻求救国之路时,他们将马列主义带到中国,唤起亿万民众,为建立真正属于人民的国家而奋斗。</div> <p class="ql-block"> 1927年4月12日,上海滩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争取到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也使共产党人悟出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随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由工人、农民组成的工农赤卫队于1928年5月起,在共产党领导的区域内逐渐创立。赤卫队员们一边生产,一边配合红军作战,成为保卫红色政权的重要力量。洪湖赤卫队就是当时一支著名的赤卫队。</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庄稼于1958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赤卫队员》,以具有戏剧性张力的手法表现了充满力量和动感的动作、神态,塑造了勇当革命先锋的赤卫队员形象。</p>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特务连。1930年,海南岛100多名穷苦女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拿起枪,为琼崖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div> 1964年刘泽棉创作的石湾陶作品《红色娘子军》取材于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主角吴琼花持枪杀敌的形象,一反传统女性的柔弱娇美,塑造出坚毅、无畏的英雄女性。有了这样的历史变迁,才有了如今女人参与国家管理,女人走在科研的前沿,女人走上讲台授业解惑,女人作为白衣天使治病救人,……,女人和男人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div> 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为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悲壮的万里长征。<div> 张鉴轩、陈舜羌于1950年创作的潮州木雕《红军长征》反映了这段历史。作者雕刻了令人心惊的陡峭山路,山路的两边用镂空技法塑造了险峻嶙峋的山石、波涛扭曲的汹涌瀑布,山路尽头仿佛没入天际;山路上的人物由下而上越来越小、站立角度越来越陡,最上面的人物几乎与立面构成90度角,突显出征途艰险。作者虽未正面刻画人物的神态,但通过坚挺的松树,暗喻红军不惧困难的顽强意志。整体上,作者巧妙利用潮汕木雕“之”字结构,表现出长征道路曲折、同时又不断向前向上的革命前景。看到这一作品,瞬间让人记住了这只不屈的军队——红军。</div> 1956年,著名雕塑家潘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美术展创作了雕塑《艰苦岁月》。潘鹤称:这一作品取材于其采访冯白驹将军时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海南琼崖纵队在斗争最困难、最紧张的时候,老战士王业熹始终不肯丢弃随身携带的竹箫,在生死一线的险境中用它演奏海南民歌。潘鹤顿生灵感,塑造了艰苦岁月里老战士仍然吹奏着快乐的乐曲,小战士托腮倾听的形象,表现出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div> 1961年,廖洪标用石湾陶对《艰苦岁月》进行了再创作。</div>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以超凡的毅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1940年,在日伪军重围下,在零下40度严寒里,他仅以树皮、棉絮和雪水充饥,战至最后一个人,杀伤敌军20余人后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切开他的胃,惊讶地看到杨靖宇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棉花而没有一粒粮食时,默然无语,不得不承认杨靖宇是一个“大大的英雄”。<div> 刘泽棉于1961创作的石湾陶作品《杨靖宇》,以厚重军衣、棉帽衬托东北冰天雪地的严酷环境,烘托人物的气势;杨靖宇右手紧握手枪,随时准备杀敌;脸部线条紧绷,神态坚毅无畏,体现出不畏艰难、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看着雕塑,耳边似回荡着少年时唱过的那首歌:“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 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div> 1937年冬,由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血禁锢政策,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1938年10月下旬,抗联部队到达今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在乌斯浑河边宿营时,遭到敌人袭击。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毅然选择了吸引敌人火力。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她们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最后投身于湍急的江水,在日寇的炮火下以身殉国。<div> 冷云等人宁死不屈,壮烈殉国的场景,让凶残的日军无比震撼!熊谷大佐忍不住感慨“中国女人这样顽固、连死都不怕,中国亡不了……。”</div><div> 刘泽棉于1960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八女投江》,人物姿态挺拔,不断回头开枪杀敌,突出了女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斗志。</div> 八位英勇的女战士分别是: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3岁。我们要记住的不仅是她们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她们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9月25日,他们为掩护部队转移,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峰顶绝路。并以五人之力挡住日军多次进攻,弹尽后集体跳崖,其中三人壮烈殉国。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59年5月重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时,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div> 1960年廖洪标创作的石湾陶作品《狼牙山五壮士》突出了五壮士的战斗,动感强烈。作品整体呈锥形,将人物的动势凝聚至前方。五个人高低错落,人人神态坚毅凝肃,塑造了五壮士在强敌环伺下,用尽一切武器战至最后一刻的壮烈情景。</div> 1941年秋天,冀中平原的抗日战争进入了十分困难阶段,日伪军在该地区实行“大扫荡”。由于冀中平原无坚可守,敌人一来,军民们无处藏身,伤亡惨重。为了保存抗日武装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军民们开始们摸索新的作战方式。从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地道,发展到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洞,最后,他们在地道内设置了瞭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储粮室等,形成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防火、防水、防毒、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藏起来,用水井、土炕做掩护。冀中地区的地道达一万公里以上,以保定中东部为中心,形成了直径为130公里的大圆。地道分散在冀中的8000个村庄,配合小股游击队作战。地道战让冀中平原成了中国军民打击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div> 马海于1971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地道战》,创造性地捕捉住“主人公”手持双枪冲出地道、出其不意杀敌的瞬间。</div> 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div> 马海于1971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地雷战》,通过地雷、洋镐、鞋上的泥土、背后的大刀、腰间的手枪等点出“地雷战”的主题;通过人物竖立的剑眉、望向远方的坚定眼神及肌肉紧绷的手臂,塑造出战士时刻准备杀敌的英雄形象。</div> 杨子荣(1917-1947),山东牟平人,是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1947年,他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智取威虎山”的英雄事迹不断被传颂。同年,他在追歼顽匪过程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div> 刘泽棉于1961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杨子荣》借鉴了电影《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造型,刻画了他扮成副官胡彪骑马上山直奔座山雕老巢的情景。作品着重表现了杨子荣有勇有谋的形象:马低着头,眼中暗藏惧意;只身打入虎穴的杨子荣却眼神坚定,叉腰牵马的动作镇定且颇具气势,自若、沉稳不惊。</div> 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张家口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班长。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军的桥型暗堡,他依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后因无处安放炸药包,危机时刻,他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单手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壮烈牺牲,年仅19岁。作品刻画了董存瑞不畏生死,用自己年轻的躯体为战友们开辟胜利通道的伟大英雄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刚刚结束战争的祖国再度频临危难。为了保家卫国,上百万中华儿女走上抗美援朝之路,黄继光(1931-1952)就是这些英雄儿女之一。1952年,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上,他用身体挡住机枪口,以壮烈的牺牲换取后续部队攻下高地。<div> 1971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黄继光》,塑造了黄继光奋力扑向敌人冒着火蛇的枪口的形象,在他的脸上没有面对死亡的恐惧,只有视死如归,表现了黄继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舍身忘我、英勇无畏的精神。</div><div><br></div><div> 展区艺术的展现了一系列为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而献身的平凡人物的光辉形象。</div> 张思德(1915-1944),四川省仪陇县人,中国共产党中央警卫团战士,曾在长征途中冒着中毒的风险为战友“尝百草”。1944年9月6日,他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炭窑坍塌时奋力把战友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埋在窑里,牺牲时年仅29岁。毛泽东主席亲自出席了张思德的追悼会,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对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0年参军,同年加入共产党。他无私奉献,立功三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因公牺牲,年仅22岁。<br>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帮助别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div> 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div> 刘英俊(1945-1966年) ,解放军战士。入伍后,刘英俊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努力为群众做好事。1966年3月15日早晨,刘英俊和战友们驾着3辆马拉炮车外出训练,在佳木斯公共汽车站附近,他驾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声所惊,突然冲向人群,这时有6个儿童吓呆了,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千钧一发时,他猛力去拉惊马,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紧接着他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双脚猛踢惊马的后腿,马倒下,车翻了,6名儿童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马底下,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div> 1971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刘英俊》中,刘英俊用力把缰绳在胳膊上缠了几道,猛力拉着,而惊马前蹄腾空而起,刻画出了一个舍已为人、甘于奉献的雷锋式好战士的形象。</div> 向秀丽(1933-1959),建国后先后在广州市和平制药厂、何济公制药厂当包装工人,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2月13日,她所在地车间因酒精瓶破裂,酒精蔓延起火,危及不远处存放着的60多公斤烈性易爆化工原料金属钠。一旦火势蔓延引起爆炸,不仅整个工厂将毁于一旦,上下九商业区的商铺、居民、学校也会被波及。向秀丽毫不犹豫地扑向火焰,用帽子、围裙乃至自己的身躯阻止火势蔓延。大火最终被扑灭,没有引起爆炸,但向秀丽却被严重烧伤,膝盖几乎可以看见骨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次年1月15日去世。<div> 向秀丽的英雄事迹一经报道,感动了无数人,全国掀起了学习弘扬向秀丽精神的热潮。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陶铸等国家领导人为她作诗题词。林伯渠在诗中写道:</div><div> 磊落光明向秀丽,</div><div> 扶危定倾争毫厘;</div><div> 一身正比泰山重,</div><div> 风格如斯世所师。</div> 罗盛教(1931-1952年),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1月2日,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进冰窟窿的朝鲜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div> 罗盛教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和墓,并授予罗盛教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政治部授予罗盛教"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民模范"称号,朝鲜最高领导人,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为罗盛教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div> 王杰(1942-1965),1961年8月,加入中国解放军。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因炸药包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br> 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曾经是时代的强音。 <p class="ql-block"> 蔡永祥(1948-1966),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总是乐于助人。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飞驰而来,蔡永祥突然发现离他40多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如果不排除这个险情,将桥毁车翻、人员伤亡。虽然司机已经采取了紧急制动,但巨大的惯性使列车仍然向前冲去。危机关头,蔡永祥跑向列车,在即将过来的列车前拼命把大木头掀出了轨道……乘客、列车、大桥安然无恙,而年仅18岁的蔡永祥,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1971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蔡永祥》,刻画出了一个临危不惧、舍己忘生的人民英雄形象。</p> 欧阳海(1940年-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1月18日,部队野营拉练经过衡阳途中,在进入一个峡谷后,列车的鸣笛声,使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骤然受惊,窜上了铁道,横卧双轨上,眼看一场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欧阳海毫不犹豫地冲上,用尽全力把惊马推离了铁轨,列车和旅客转危为安,他却被火车卷倒在铁轨边上碎石,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焦裕禄(1922~1964),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基层部队、企业、政府工作,1962年出任兰考县委书记。<br> 焦裕禄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亲自率领干部和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年仅42岁就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div><br><div> 展区还艺术的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物形象。</div></div> 1958年,著名画家李琦随文艺工作者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正逢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也来参加劳动,李琦身临其境,异常激动,构思创作了《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1960年以该画为蓝本,他将众多人物浓缩为主席一人,创作了中国画《主席走遍全国》。无背景的画面留给观者无尽想像的空间——毛主席来到农村、工厂、部队、学校,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唤起民众,指点江山,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div> 1965年,黄金生、谢森民、蔡镇源、王俊福在李琦作品的基础上创作了潮州麦秆贴画《主席走遍全国》。作品不拘于简单复制原作,而是因材施艺,利用麦秆固有的色块与光泽,剪贴出油画的效果,实现了对原作的创造性演绎。</div>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的514个春秋中,河南省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干旱严重到“人相食”。<div> 19世纪60年代,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时十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太行山中人工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成功的引漳入林,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人定胜天的光辉典范。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建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新中国。</div><div> 1975年创作的石湾陶大型组塑《势把山河重安排》,将写实与抽象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将修渠中分工不同的男女老少集中起来,人物的动作向中心凝聚,鲜明地表现出林县人民齐心协力的主题。人物的视线和手势指向前上方表现出“势把山河重安排”的气势、意志、信心与希望。</div> 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和灵魂,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产物。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和农民是最广泛的劳动阶级群体,他们合作、团结、互助,共同建设社会主义。<div> 1965年创作的潮州金漆木雕《工农联盟图花板》,以樟木为原料,雕刻后髹漆贴金,外配黑漆木框。木雕用丰富的层次和生动的形象,营造了工农联盟带给人们喜悦的景象。</div> 1949年,我国钢年产量只有15.8万吨,不足当时美国半天的钢产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鞍钢的扩建,包钢、武钢的建设标志着新中国钢铁产业的新纪元。2018年,我国钢年产量达到9.28亿吨,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腾飞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共和国大厦挺起了坚强的钢铁脊梁!<div> 1972年黄松坚创作的石湾陶作品《奋战炉前》,塑造了奋战在炼钢炉前的炼钢工人形象,人物神态生动,表现出炼钢工人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精神。</div> 王进喜(1923-1970)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8年9月,他带领钻并队创造了月钻并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铁人精神激励了亿万新中国的建设者。<div> 1972年刘泽棉创作的石湾陶作品《王进喜》,重现了王进喜的高大形象,也是一代石油工人的形象。</div> 陈永贵(1914—1986)山西昔阳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他在担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时,在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带领农民在山上修建梯田,改变农业生产环境,改变农村面貌。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介绍了陈永贵及大寨人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先进事迹。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div> 1972年庄稼创作的石湾陶作品《陈永贵》,刻画了陈永贵头戴白毛巾、背负农具、脸带纯朴乐观笑容的经典形象。</div> 1951年8月,为粉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打压,打破橡胶封锁,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号召:“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基地”,并派叶剑英到广东主持这项工作。1952年在海口成立了“垦殖局”,7月解放海南岛的152师和26、27、28团8000名官兵改编成“林业工程第一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百万农垦大军开发橡胶基地的热潮。1968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建设海南,屯垦戍边,并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产业。70年代,海南接受了11万余名来自广州、潮州、汕头、湛江等地的知识青年,他们为祖国海疆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div> 1974年刘炳创作的石湾陶作品《胶园战士》,刻画了一位头带工作帽、身背割胶刀的采胶女青年。她身旁放着橡胶桶,面带笑容,正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眼神中充满了对采胶工作的热情与自信。</div> 1977年,陈钟鸣以海南岛建设为主题,创作了潮州枫溪瓷作品《踏遍青山》。“踏遍青山”取自于毛泽东的诗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作品塑造出一位手持测量仪器的黎族姑娘,驻步休息、眺望远方的情景。看似沉重的仪器衬托出姑娘的健壮有力、神态轻松;身后的树叶简单勾勒出她走出山林的瞬间;她一脚前踏,面色红润,手里的水壶送向嘴边,虚写出此前勘测路上的艰辛;她面带微笑,视线所向之处似有无限风光,神情充满自信与憧憬,表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 19世纪60、70年代,为改变我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农村和边疆,热心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积极培训农村的“赤脚医生”,为改善农村和边疆的医疗条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div> 1972年黄松坚创作的石湾陶作品《跑马送医》,刻画了一位身背药箱,骑着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的女医生,表现出医生急人所急,火速为人治病的天使形象。</div> 20世纪40年代末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连降大雪,使孩子们无法上学,教师们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骑上马走村串户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深得地方政府重视,很快在全旗推广,并于1965年的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上引起轰动,“马背小学”一时成了草原牧区的办学方向。<div> 1976年庄稼创作的石湾陶作品《草原红花》中的少数民族女教师,宛如一朵草原红花,在寒冷的冬天背着包、牵着马,温暖的笑脸望着前方,正要给当地的少年儿童送去知识与梦想。</div> 麦贤得(1945-),广东饶平县人。1965年“八六”海战中,他在弹片插在头部、脑浆外露、鲜血模糊双眼的情况下,坚持战斗3个小时,凭着惊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素质本领,在几台机器、几十条管路、几百个螺丝里,检查出一个只有拇指大的被震松的油阀螺丝,成功排除故障,确保了机器正常运转和舰艇安全。他荣立一等功,获“战斗英雄”、“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div> 1971年创作的石湾陶作品《麦贤得》,表现头部中弹的麦贤得,头上包扎着绷带,仍然坚持战斗,拿着螺丝刀去排查故障,可谓是“意志坚强、不怕牺牲的钢铁战士”!</div> 2020年刘兆津创作的石湾陶作品《妈妈,我等你平安回来》,取材自《佛山日报》对2020年2月11佛山市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队员的报道。新冠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伍素华奔赴凶险战场前含泪与孩子离别的场景,深深感动了作者。作者与其儿子分工合作,前者塑造人物,后者塑造背包,再现了这感人的一幕,歌颂了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 1959年,广东普宁县惠城艺工厂创作的惠来贝缀画作品《和平颂》,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作品。它的取材于1955年的国画名作《和平颂》。<div>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其中包含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年6月,世界和平大会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我国组织当代书画名家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于非闇、汪慎生、李瑞龄、马晋、徐燕孙、杨敏、王雪涛、吴一舸、张其翼、田世光、段履青等14人共同创作了国画《和平颂》,代表中国人民向世界和平大会献礼。原作刻画了15只姿态各异的鸽子在花木缤纷中幸福生活的画面,象征和平环境的繁荣及和平力量的壮大,通过传统中国花鸟绘画的艺术魅力,向世界表达中国人民拥护和平、反对战争与侵略的愿望,在当时引起国际性轰动。</div><div> 惠来贝缀画再现了原作中的松树、繁花和15只和平鸽。同时,作品根据自身的工艺载体特点,重新安排了画面构图,布局更为紧凑;借助不同贝壳的斑驳原色的合理搭配,呈现了较为纷繁而协调的效果。</div> 1955年,吴荣、聂卓创作的广绣作品《我们热爱和平》,取材自1952年6月1日儿童节时《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张题为《我们热爱和平》的照片。<div>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胜利之际,根据“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怕战争”的精神,《人民日报》编辑决定以“团结起来,争取和平,保卫我们的下一代”为主题采编图片。因儿童节将临,《人民日报》记者阙文受毕加索作品《和平鸽》的启发,计划以儿童与鸽子作为主体形象进行拍摄创作,最终在北京北海幼儿园捕捉到怀抱鸽子的男孩马越与女孩孟运充满童真的一瞬,创作出《我们热爱和平》这幅经典照片。照片发表后,影响巨大,出现在各种宣传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上,走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它还被制成卡片送至志愿军战士手里,极大地鼓舞着他们英勇奋战。</div> 《同一首歌》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的片头曲。2005年陈震创作的潮州枫溪瓷作品《同一首歌》,是作者创作的反映本土幸福生活与喜乐情趣的《中国娃》系列中的一套,在技巧和艺术表现上融入了陶塑与泥塑的效果。作品中三个憨态可掬的孩子似乎正在模仿大人的衣着与动作,以别样的天真意趣,陶醉地演绎着《同一首歌》。 <p class="ql-block">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藏的作品,唱响时代主旋律,以写实风格塑造了中国近代以来的英雄人物、革命战争、生产建设、社会新貌等全新题材,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重现无数激动人心、值得铭记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历史已经远去,但却不能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