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虽远,行则将至

湖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去年有点懒,欠账好几篇游记,当然都给自已找了很充足的理由。但这次不一样,南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生都难以抵达的地方,凭借南极震撼如异星球的景色,在我脑海里冲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再有理由也得动笔,拾掇起这段对于我而言之不平凡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四人从北京经过三十多小时的飞行,穿越大半个地球,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次日再飞世界最南端城市~乌斯怀亚,当地时间2023年12月30号下午3点从乌斯环亚港口登上挪威探险邮轮-阿蒙森号(以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极地探险家—— 阿蒙森·罗尔德的名字命名),向着南极出发,探秘地球上最古老的第七大洲。</p> <p class="ql-block">  乘风破浪朝南航行,穿越德雷克海峡,号称魔鬼西风带,这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又是晕船(吃药没管住)又是时差(晚国内11个小时),两天的翻江倒海的颠簸后,看见第一座冰山和海洋霸主座头鲸,霎时淹没了所有的辛苦疲劳。</p> <p class="ql-block">  在这魔鬼西风带 - 德雷克海峡跨年,来自五湖四海的探险者,一起守岁,一起迎接2024新年到来,Happy new year!望我们都能无惧风雨,向阳而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新年的第一天,当地时间上午10点30分,我们乘坐的游船缓缓驶进了南极圈(南纬66度33分)。都说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能遇上好天气得靠十足的运气,而我们这一路仿佛被幸运之神眷顾着,老天爷格外开恩,赐下了一片碧海蓝天。通常情况下,像我们乘坐的这种大船是不会驶入南极圈的。但也许是新年的喜悦氛围感染了一切,又或许是这难得的好天气让人心生豪情,元旦佳节,天气晴好,船长心情大好,大手一挥,便带着我们向着南极圈进发,入圈开启了这场特别的旅程 。</b></p> <p class="ql-block">  大家兴奋不已,各种摆拍,老外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借用驴友无鱼大哥的话:红旗在我们手上,祖国在我们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  11点刺激的入圈仪式。</p> <p class="ql-block">  新年第一天,难得南极这么友好,天气异常风和日暖风平浪静。坐上橡皮艇冲锋舟巡游,游走在南极既温柔又磅礴的怀抱里,海湾里漂浮的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冰山(科普一下: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块称之为冰山,附着在陆地上的冰雪称之为冰川)。由于冰的融化,导致重心的变化,有的倾斜,有的形成溶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造型,像极了一座冰雕博物馆,令人赞叹,照相机也无法完全留住南极冰山摄人心魄的光影,那种蓝经过千万年的凝结,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着晶莹剔透而又幽深神秘的微光,纯净美丽,画家可能没法调配出如此这般的色彩,我们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星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仅可以见到浮冰美景,而且还可以近距离看到南极海豹,它懒懒地趴在浮冰上,镜头前一直葛优躺。</span></p> <p class="ql-block">  偶尔冲人群张嘴露牙发出警告,样子憨态可掬,被一位老乡船友抓了个正着,真乃佳作也。</p> <p class="ql-block">  时而也会招手示意,仿佛在欢迎这些红色生物。</p> <p class="ql-block">  座头鲸在邮轮附近游弋,时隐时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1月2号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让我们顺利登上普莱诺岛(法国摄影家名字命名),终于踏上南极洲这纯洁壮美的土地,和企鹅来了一次保持5米距离的亲密接触。</span></p> <p class="ql-block">  企鹅成群结队,或俩俩作伴,或独自逍遥,它们无拘无束地享受着自由的生活。当然这一切也要归功于近代人类对它们的爱护!每次上岛前都进行严格清理,相机包要用吸尘器反复清理,防止有其它植物种子带上去,穿上船方提供的水鞋,还要通过消毒药水的水池,严禁把病菌带入岛内。</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只小小鹅,怎么飞也飞不高……虽说企鹅🐧是唯一不会飞的鸟类,但它用退化的翅膀,在水面上快速移动,逃避风险和扑食,还能跃上高高的浮冰。在雪地企鹅有它们自已的高速路。</p> <p class="ql-block">  这个岛上主要是白眉企鹅栖息,因其头顶有一条宽阔的白色条纹而获名。学名“巴布亚企鹅”。眼睛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白斑,嘴细长,嘴角呈红色,显得眉清目秀,皮毛发亮,模样憨态有趣,在陆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在水里,企鹅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双强有力的“划桨”,游速可达每小时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p> <p class="ql-block"> 瞧,为抢石头争吵、打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3号穿越南极半岛著名的风景画廊-利马水道,最狭窄处的宽度不足800米,其航道上方高耸的群山峰顶超过300米,有幸听到冰川崩塌的轰鸣声,震撼人心。</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船上有病人需要医疗救援,游轮调头去乔治王岛(那里有机场),途经中国长城站(距离国内直线距离约1万7千公里),意外收获(原行程中不经过此地),中国游客有点兴奋,这里是此次南极10天9晚逗留过程中唯一能接收到手机信号的地方。在这还偶遇了老龚在南极工作的学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等待医疗救援时,登陆乔治王岛。南极终于开始展示她的威力来了,狂风呼啸,阵风风速达30节(国内7-8级),零星小雨雪,山顶垭口处用登山杖都难站稳,山上的淡水湖那么冷艳,我俩居然挑战了极地冰泳,拿到南极乔治王岛冰泳证书。</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下水冰泳的老同志,76岁。</p> <p class="ql-block">  4号傍晚到达奥恩港,破冰前行,登陆南极本岛,大雪纷飞中,我们拄着登山杖,沿着探险队员划定的路线、踏着白雪皑皑覆盖的山路、循着企鹅的气息,一口气爬到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烟雾缭绕覆盖着白雪的层峦起伏的山峰,再美的文案不如亲眼所见的震撼,一色的红衣黄帽在雪白的世界里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山顶岩石上企鹅大聚会,尽管企鹅的外表气度不凡,当我们靠近时,它们并不望人而逃,总想和我们这些大家伙套近乎,此起彼伏的鸣叫,有时尖叫,似乎在求偶。</p> <p class="ql-block">  此地是帽带企鹅驻地,帽带企鹅因头部下面有一条黑色的纹带,使它们看上去好像戴着盔帽一般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被告知与企鹅保持至少5米的距离,但小企鹅们不守规矩,时不时凑过来,好奇地打量我们这些不速之客。</p> <p class="ql-block">  猝不及防,喂你口狗粮。</p> <p class="ql-block">  可爱的鹅们摇摇摆摆可爱至极。</p> <p class="ql-block">  鹅确认过眼神,遇见了对的鹅。</p> <p class="ql-block">  少儿不宜,这都被同伴拍到了!</p> <p class="ql-block">  贼鸥,常偷盗和抢窃,经常出其不意袭击企鹅的栖息地,吃掉企鹅蛋和幼崽。</p> <p class="ql-block">  大家也许会认为,没有污染的南极应该是一片冰清玉洁的景象,然而凡是企鹅聚集的地方都是一片片黄红粉色,当然还有那刺鼻的味道。企鹅的主要食物是红色的磷虾,所以排泄物也是粉红色的,而且胃口不错,每只企鹅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p> <p class="ql-block">  南极最后一天,除了参加常规的两项活动(游艇巡游达摩湾,登陆达摩角),还抽签到雪地徒步项目,这对我这驴友来说是莫大的奖励!只是有点遗憾,没有参加露营活动。</p> <p class="ql-block">  船上几乎每天都有各种讲座,内容涉及极地地质,气候,冰川冰山,海洋生物,动物,探险……专家们通俗易懂的讲述吸引着我们这些门外汉。后来发现,每天跟我们“形影不离”的船员都是多面手,除了是本学科的专业人才,还是我们的冲锋艇驾驶员,导游,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  邮轮上最后一晚K歌,老龚也想一展歌喉,都排不上,尽管互相间不太熟悉,但开心快乐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晚会上船方还组织的南极生态环境保护拍卖,将南极之行推向高潮,所得善款将捐给南极遗产保护基金用于保护及维修南极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  7号又进入令多少人谈之色变的德雷克海峡。幸运之神再次眷顾我们,一路风平浪静。南极之旅完美收官,南极虽远,行则将至。感谢两美女闺蜜和老龚支持和一路陪伴。</p> <p class="ql-block">  船方做的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