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20 2021-04-29 周四</b>。从山西临汾出发,先去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游览,再到世界遗产山西平遥古城游览,宿平遥古城。自驾里程:153km/2:21。 <b>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b>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div><div>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约700余年的时间。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为了巩固明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垦荒的民屯、军屯、商屯之制,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迁徙长达五十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百度</div>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献殿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雕塑《大槐树下》,展示当时移民官员办理迁民手续的情景。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碑林,各省捐助人名单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董寿平题词“家” <b>董寿平</b>(1904-1997)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百度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董寿平题词“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古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广济寺 <b>广济寺</b>,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原址在洪洞城内永安里,金承安年间迁徙贾村汾河畔。位于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内。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众济济,香火旺盛。广济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祖师堂、禅堂、方丈、钟鼓楼。还有斋堂、客堂、寝堂、茶座、延寿堂等。山门左侧有一棵荫蔽数亩的大槐树,这就是明初迁民之时,办理公差事务,人们不能忘怀的古大槐树。--百度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鼓楼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移民实证展览馆 <div><b>移民实证展览馆 前言</b></div>大槐树文化的全称为大槐树移民文化,但其精髓无疑是宗族文化、亲情文化。正因为如此,近一时期,大槐树文化才以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二三十年内就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在全国,在海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仍以飓风般的态势扩大,蔓延。同时,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正以空前的热情对大槐树移民文化进行着深入的发掘、整理、综合、完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文化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和风格,呈现出阳光产业的强劲优势。对于大槐树文化的这一巨大潜在资源,洪洞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已经形成了一致共识,洪洞县就是要做好老家这篇文章,让遍布全中国、全世界的大槐树移民后裔都向往这个最有魅力的老家,让阔别老家多年的乡亲们都能回老家看看。基于这样的初衷,洪洞县委县政府及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组委会领导们不遗余力,不惜代价,筹办大槐树移民实证物品的征集和展览工作,以可见可触的事实印证六百年前的移民史实,进一步提高大槐树文化的品位和层级,更大限度地提高大槐树文化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从而让洪洞真正成为中华大地的“老家”县份。鉴之于此,通过各方的艰苦努力,移民实证展览馆诞生了。按照实证材料的性质分,有朝廷官府的实证、民间生产生活的实证、历史纪念的实证;按照实物的来源分,有从移民迁徙地征集的实证,有移民后裔捐赠的实证,当然,也有当地民众捐献的实证。总之,虽然筹建时间仓促,策划设计实施诸方面的能力有限,但还是可以达到“实物”印证历史的基本目的,这应该是开办这一展览最现实的意义。诚能如此,则大槐树移民文化幸甚!大槐树移民后裔幸甚!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移民实证展览馆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堂 <b>祭祖堂</b>坐落于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内,是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与施工,由著名古建筑专家冯冬青进行总体规划。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祭祖堂坐北朝南,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百度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堂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离开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前往世界遗产之平遥古城。汽车停在古城外的停车场,电话联系了我们预定的酒店,他们派人来开电瓶车接我们到酒店:平遥瑞华盛精品商馆。 平遥古城,我们住的酒店:平遥瑞华盛精品商馆 平遥古城,我们住的酒店周围景色不错 平遥古城,我们住的酒店<div>稍事休息了一下,和酒店商量好导游和电瓶车的事之后,我们就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平遥古城之旅。</div> <b>世界遗产:平遥古城</b><br>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现今保存完整的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其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五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与银行业有关的建筑格外雄伟,因为19至20世纪初期平遥是整个中国金融业的中心。--UNESCO <b>平遥古城</b>,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br>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br>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br>1986年12月8日,平遥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7月20日,平遥古城获批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百度<br> 平遥古城,蔚沣厚醋坊 清朝末年平遥首富——马中选曾经住过的一座院子。整座院落最早的建筑是在清康熙(公元1654年--1722年)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历经几代,传承到今天已是马家的第六代,现成立为<b>“蔚沣厚”醋酒坊</b>,是古城里唯一一家世代传承的纯手工酿酒做醋的作坊。<br>马中选生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1924年) ,是清末“平遥四大晋商”之首,自幼家境贫寒,祖上一直做“货郎挑”来维持生计,马中选幼时就勤奋努力,后参加了清同治时期的科考并中了举人,所以也被称为“马举人”。马中选早期在“日升昌”票号做小伙计,后任职于“蔚”字五连号中“蔚丰厚”的大掌柜。当年马家名下的产业包括:茶庄、布庄、钱庄、票号、当铺和醋坊酒坊。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时局的动荡马家后期逐渐衰落!<br>“蔚沣厚”醋坊的来源:由早期马家醋坊一真传承至今,现由马家第六代经营,因马中选当年是在“蔚丰厚”票号发家,马家后人为纪念先祖,便将“蔚沣厚”注册,一来是感诏先祖,恩泽福佑;二来“丰”和“沣”是有区别的,现马家后人经营的醋酒生意和水有关,“水”即为财,喻生意兴隆之意!<br>“蔚沣厚”醋酒坊,世代秉承古法酿造:蒸一酵、熏、淋、陈,五道工序。“以诚为本,以信立足”是马家后人一直坚守的信念,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友人了解真正的“醋”“酒”文化!--蔚沣厚醋坊说明牌 平遥古城,蔚沣厚醋坊 平遥古城,蔚沣厚醋坊 平遥古城,蔚沣厚醋坊 平遥古城,蔚沣厚醋坊 平遥古城,蔚沣厚醋坊 平遥古城,兴全永醋坊 平遥古城,德盛楼食府,我们在这里吃的午饭 平遥古城,平遥城墙 <b>平遥城墙</b>,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后经历代不断的改建、扩建、增建而形成现存规模。城墙平面呈方形,轴线全长6142.63米,整座城墙由墙身、马面、挡马墙、垛口、城门以及瓮城构成,建有瓮城六座,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为迎熏门,北为拱极门,上东为太和门,下东为亲翰门,上西为永定门,下西为凤仪门,每座瓮城上都建有重檐歇山顶城楼,六座重门瓮城外原设有吊桥;东南隅有文昌阁、魁星楼。墙身高平均为10米,底宽8—12米,顶宽2.5—6米,城墙外观呈方形,墙外表全部青砖砌筑,内墙为土筑,顶部铺砖排水。沿墙每隔50米筑城台一座,连同角楼,共计94座。墙顶外侧建有2米高的挡马墙,内侧筑有低矮的女儿墙,外墙每隔40—100米筑有马面一个,上有敌楼共72座,垛口3000个;城外护城河深、宽4米,沿河原种有槐柳。--百度 <b>平遥城墙概述</b><br>平遥古城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城池。相传,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现存的平遥城墙,平面略呈方形。周长6.2公里。整座城墙由墙身、马面、挡马墙、垛口、城门以及瓮城构成。墙身高平均为10米,底宽8——12米,顶宽2.5米--6米。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门都建有重门瓮城。城墙顶部的附属物包括:敌楼、角楼、城楼、魁星楼、文昌阁、点将台。六座瓮城内都建有庙宇。环城共有敌楼72座,垛口3000个。城内有马道,城外有护城河。平遥城墙规模庞大,保存完好,在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技术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平遥城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平遥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平遥古城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城墙也同样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说明牌 平遥古城,凤仪门(下西门)城楼 平遥古城,平遥城墙,垛口和敌楼 平遥古城,凤仪门城楼 平遥古城,凤仪门城楼 平遥古城,城墙 平遥古城,城墙 平遥古城,观风楼 平遥古城,观风楼 平遥古城,平遥县衙 <b>平遥县衙</b>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div><b>县衙正门的对联</b>:</div><div>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br>要酌理要揆情,要度世事,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br><div><br></div></div> 平遥古城,平遥县衙,大堂(亲民堂) <b>大堂</b><br>县衙中的主体建筑,明代风格。是知县审理重案、要案、命案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它坐北向南,东为赞政厅,西为銮驾厅。东西庑房为“六部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文东武西,是县衙中的主要职能机构。--说明牌<div><b>大堂正门的对联</b>:</div><div>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div><div>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br></div> 平遥古城,平遥县衙,大堂(亲民堂) <b>大堂</b>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这正是身为一任知县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知乎《平遥县衙-中国现存规模最完整的古县衙》 平遥古城,县衙 平遥古城,县衙,二堂(思补堂) <b>二堂</b>正中屏风上绘有“松鹤延年图”,这与大堂的“山水朝阳图”相比,无疑多了几分生活气息,案上的令签也与大堂不同,只有黑色而没有红色,表明在二堂一般不判处死刑,屏风上方悬有匾额“<b>思补堂</b>”,原称“退思堂”,均为退思补过之意。知县坐在堂上,抬头便可见对面屏门上所悬“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这六个字提醒知县断案时要权衡三者,做到合法,合理又合情。<br>明清时期,民刑案件的审理是分开的,刑事案件在大堂审理,民事案件则在二堂。在二堂断案时,知县通常是给原、被告讲一些三纲五常之类的内容,用这些封建伦理道德来教育他们,从而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一般很少动用刑罚,除非当事人执迷不悟,顽固不化,单靠说教不能解决问题才用刑。--知乎《平遥县衙-中国现存规模最完整的古县衙》 平遥古城,县衙,天理国法人情 平遥古城,县衙,勤慎堂 平遥古城,县衙,大仙楼 <b>大仙楼</b><br>元代建筑,楼上供奉保护官印的狐仙,为平遥县衙独有。楼下窑洞为知县的餐厅,院内东房为厨房,西房是炊管人员的住所。--说明牌<div>对联:</div><div>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div><div>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div> 平遥古城,县衙 平遥古城,县衙,花园 平遥古城,县衙,汉槐 两汉姊妹古槐 两千余年来 历经更生现存第五代<b>汉槐</b> 萌于元初 至今六百余年--说明牌 平遥古城,县衙,酂侯庙 <b>酂侯庙</b>,也称衙神庙,平遥县衙建此庙,表达对定邦安国的贤相(萧何)的敬仰之意,旨在鼓励官吏效法。--说明牌 平遥古城,县衙,献亭 平遥古城,县衙 平遥古城,县衙,钟楼,虎啸 平遥古城,县衙,钟楼,龙吟 平遥古城,听雨楼 平遥古城,中国镖局博物馆 <b>中国镖局</b>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尤其为研究形意拳、长拳、弹腿、长枪、套路等武术门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有一定的研究参观价值。--百度 平遥古城,中国镖局博物馆 平遥古城,中国镖局博物馆,内容很丰富!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市楼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平遥市楼</b>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城内南大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重修,后世多有补葺。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 133.4平方米。市楼为砖木结构两层过街楼建筑,面宽、进深各三间,三重檐歇山顶,孔雀蓝、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并饰琉璃脊饰、宝刹。平遥市楼位处平遥城中心,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是研究平遥城市发展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百度 平遥古城,市楼 平遥古城,平遥县票号博物馆 <b>平遥县票号博物馆</b>由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及第七家票号日新中旧址开辟而成。日升昌票号创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专营银两汇兑和存放款业务。歇业于公元1948年,历经125年,分号遍布各大中城市,执中国金融之牛耳,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 1995年10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对蔚泰厚票号旧址进行代管,博物馆建筑面积由2412.1平方米扩充至3820.6多平方米。<div>博物馆共有八个院落,展室三十二个。博物馆现有藏品823件,其中一级藏品1件,二级藏品46件,三级藏品193件,文献类藏品现已录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录》。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百度</div> 平遥古城,票号博物馆导览图,分工细致,部门齐全,很有规模 平遥古城,票号博物馆,汇通天下 平遥古城,票号博物馆,日昇昌记 <b>日昇昌记票号</b>创立于1823年(道光三年)前后, 其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财东为平遥西达薄村李氏;随著要求拨兑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 西裕成颜料庄遂改为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票号, 名“日昇昌记”;而作为汇兑制度和专营汇兑之信用机构,至此开始形成; 日升昌先后于汉口、天津、济南、西安、开封、南京等地设票号分号40多处, 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各地分号挂招牌“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 在日升昌的大门前,可以看到在宽阔的五间门面正中高悬着“日昇昌记”金字牌匾, 名号中隐藏着四个“日”字,意喻为旭日东升, 蒸蒸日上,一派繁荣昌盛,牌匾相传为嘉庆末年状元陈沆亲笔所书。--百度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商店 平遥古城,百家姓文化馆 平遥古城,永颐兴银号 平遥古城,永颐兴银号,手工制作银器 平遥古城,我们住的酒店:平遥瑞华盛精品商馆 <b>D20 2021-04-30 周五</b>。从山西平遥古城出发,先去参观山西乔家大院,再参观山西晋祠,然后参观山西博物院,最后到山西太原市的酒店住宿。自驾里程:148km/2:59。 <b>乔家大院</b>,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br>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br>1990年,获国家级文物先进单位称号和省级文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1995年,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地委行署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十大优秀旅游景区。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20年,文化园型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乔家大院排行全国第十四。<br>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百度 山西乔家大院,大门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雕塑《赶驼行商》 乔家大院,雕塑《闯关东走西口》 乔家大院,雕塑《私塾先生》 乔家大院,雕塑《中西洽谈》 乔家大院,远看才能看全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景区四堂一园简介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乔致庸书房客厅居室 <b>乔致庸</b>是在中堂的创立者,也是乔氏发迹后达到鼎盛期的掌家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伯兄抚养成人,嗜读善思,筹谋有方,守旧而不固执,谨遵祖训,待人忠厚,处世圆润,多行义举,广结善缘。晚好静养仍读书不辍。他享年89岁。--说明牌 乔家大院,乔致庸客厅 乔家大院,乔致庸家训要言 乔家大院,绳其德 乔家大院,花园 乔家大院,宝元堂 乔家大院,计时用的日晷 乔家大院,勤为本 乔家大院,颂雅宣 乔家大院,德逸书斋 乔家大院,石碑“静思源” 乔家大院,观澜 乔家大院,涛音 乔家大院,怀和气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高家学堂<div>离开乔家大院,前往著名的晋祠。本日活动未完,请看下一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