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让我们认认真真的读原文,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准时上交功课,每日自省,不抱怨,不说谎,时刻保持恩悲敬,感受致良知伟大的力量。并把这种能量应用到每天的生活、工作当中。今天学习《传习录》之【陆澄录】。 先生经常教导弟子平日做功夫的时候,如果觉得心烦意乱,就静坐。要是懒得看书,就去看书,这是对症下药。因为心烦意乱也好,懒得看书也罢,都是自己的私欲作祟,只有去除私欲,才能让我们看清事情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博仁老师后面的课程中就设计了一个平心静气30分钟的环节,就是不迎不拒,任念头来来去去,你只需看着它,而不要去控制它,更不要去求一个静,才能真正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先生还告诫弟子,谦受益 ,满招损,与朋友相交要相互谦让,才能都受益,如果互不相让,就会招致损失。一旦傲慢心升起,任何事情都难成功。先生曾讲过成长路上的四大肿瘤:傲慢心、好胜心、惰心、贪心。人生大病一个字“傲”,对治傲的办法就是“谦”,时刻自省利他致良知,有问题看自己。</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弟子孟源有自以为是、好慕虚名的毛病,先生多次批评他,但他还是屡犯。一次先生刚刚批评完他,他又忍不住插话去说教另一名向先生汇报自己学习近况的学生,先生提醒他老毛病犯了,他满脸愧疚但还想辩解,先生又提醒他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接着开导孟源要想彻底改正,必须从心上下功夫,要连根拔起,不留丝毫,否则你的学习就会继续滋养你的老毛病,又会旧病复发。</p><p class="ql-block"> 听着博仁老师的导读,感受着先生对弟子的谆谆教诲以及良苦用心,仿佛看到自己的傲慢、懒惰、自以为是、贪恋虚名,被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自己还妄图去辩解,去掩饰,不就是还没有真正的存天理、去除私欲吗?何其有幸在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聆听先生的教诲,还在先生的引领下去致得良知。</p><p class="ql-block">读家书后感悟:</p><p class="ql-block"> 今天拜读了崔伟老师这封“来之不易”的家书,更让我理解了博仁老师让我们传递家书的意义和背后的良苦用心。传递家书就像我们的生活,哪有都是一帆风顺的时候,重要的是遇到困难我们的心和态度,只要坚持初心,正视问题,勇敢面对,困难就能迎刃而解。感恩又给了我们一次历事炼心的机会,给到了我们做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崔伟老师的家书中也写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后面还有一句话更是激励我自己,“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让我们小组的家人一起牵手圣贤,与圣贤同频共振,跟随博仁老师脚步,相互鼓励,相扶相携,一路砥砺前行。感恩崔伟老师优秀家书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听点评感悟:</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宗暖老师点评责善,人如其名,听着声音就给人温润如玉暖暖的感觉。跟随宗暖老师再次感受“主一”的功夫是专注在天理上、专注在良知上。阳明先生说“主一”不是专注于某一件事上,“主一”是专注在天理上,专注在良知上。贪恋美色,贪恋财物,是“主物”而不是“主一”,所以我们学习阳明心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文意上,而是要真正把心放在天理上,放在良知上,而不是放在表面上,放在那个事上,“主一”是专注在天理上。通过学习让我们明白,我们在实践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的心都要在天理上、在良知上,时时事事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让我们相互砥砺,携手同行,经营我们的圆满人生。</p><p class="ql-block"> 宗暖老师还点评了我们小组玉红老师的优秀功课,再次感恩玉红老师优秀功课的贡献,感恩宗暖老师点评责善。</p><p class="ql-block"> 我是听雨,国学爱好者,虚空先生的学生,空余时间又参加了致良知平台学习阳明心学。同时我也是日记星球的星宝宝15810听雨,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88期蜕变之旅,这是记录原创日记的第263天,就想每天分享自己的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对国学感兴趣的家人一起学习,共同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