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包 的 诱 惑</p><p class="ql-block"> 这两天我似乎疯了,整个被各式各样的包诱惑住了,完全不能自拔,我确实太喜欢它们了。</p><p class="ql-block"> 亦许是年关将至、亦许是商家促销,反正是隔着手机屏幕,白色的包、黑色的包、红色的包、咖色的包;方形的包、球形的包、马鞍形的包;男包、女包、儿童包,上千种的包依次登场,纷纷亮相,那细腻丝滑的光泽、精致的五金配饰、低调含蓄的设计、恰到好处的色度以及极具质感的皮料,仿佛都伸出富有魔力的手臂,紧紧地拽住看见它们的人,哪怕只是不经意间看了一眼,而我正是其中未能幸免的一位。</p><p class="ql-block"> 女人爱包,是天性。何况是衣食无忧,又拥“财务自由”的我。</p><p class="ql-block">下完订单,送目窗外,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我心仪的包,向我飘来:可以放多本书的托特大包,挎上它,去老年大学上课,去图书馆借阅,走在路上,是那么的自信与轻松,那柔软羊皮的红色拎包,在与朋友的聚会时,那热情与优雅的调性肯定会引起同伴们的艳羨,还有那不大不小的黑色牛皮双肩包,背上它,解放了的双手会更尽情地拥抱阳光,身姿一定更显矫健……</p><p class="ql-block"> 说到包,最不会忘掉的还是我的那只书包,那是我人生第一只真正属于我的包。为了给将上小学的我准备一只书包,妈妈新买了块红格子的花呢料,亲手缝制了一个布袋,再缀上两条长带子,我可以背上它上学,这便是我的书包,可对当时的我,一点也不喜欢它,觉得画里那有红五星翻盖的草绿色军用书包才最好!如果背上它,才真的神气,可当年,没有选择,拥有,只能去梦里。</p><p class="ql-block"> 中国最早的包是出现在先秦时期。《诗经·大雅》中有这样一句诗:“迺裹餱粮,于橐于囊”,《礼记·内则》中也有“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就是这里的“橐”、“囊”、“容臭”,也叫着“佩囊”。从先秦装干粮的佩囊到汉代显示身份的绶囊;从唐朝放符契的鱼袋到宋代文人的“昭文袋”,再到明清的褡裢至今,一路演化更迭,包不仅具备盛装之功,更承载了一种审美情趣和信仰图腾,从规定的颜色质地包的拥有,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包是一种有趣而丰富的文化现象。现如今,包已从高台走下,来到百姓身边,与之共享阳光、共享快乐。正是“代(袋)代(袋)有福(钱)”。</p><p class="ql-block"> 试问,一个热爱生活,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有谁能拒绝包的诱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古代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