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岁月如歌。1983年2月15日(大年初三),由重庆服装工业公司所属的重庆衬衫厂、长江衬衫厂、嘉陵服装厂组成的149名劳务大军,从北京乘飞机前往伊拉克莫哈莫迪RMC成衣厂工作。这是重庆较早一批援外工作者,平均年龄30.5岁。我们中间有20几岁的小姑娘,也有50岁左右的老师傅。这批援外人员中有各种技能的高手,他们都吃苦耐劳,技术过硬,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尽显中国工人坚韧不拔的"万金油"本色,呈现一幅可歌可泣的人生画卷。不仅给企业创了外汇,也给国家赢得了荣誉。这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准备出发到伊拉克了!统一在北京学习外事纪律。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出国人员在国外的一切都有严格的要求。图片是游览北京北海公园。</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过去了,现在只能根据仅有的照片来回忆。图片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83年第一次坐播音747飞机飞往伊拉克。</span></p> <p class="ql-block">RMC成衣厂厂房旁。</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在国外工作的外事纪律比较严格(除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外,连穿衣都很正规。那时国内服装颜色基本上就只有青兰二色。我们在国外工作,衣服款式和颜色要比国内稍微要多一些)。在厂区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RMC成衣厂的传达室,在八十年代初,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工厂传达室。传达室不但有漂亮的沙发,还有电话、电视机。那个年代国内一般家庭(95%以上),基本上是没有电话和电视机的。</p> <p class="ql-block">厂区里随处可见的椰枣树,椰枣是我们刚到工厂时的最佳零食了(只要想吃,随时可以去摘)。<span style="font-size:18px;">椰枣在阿拉伯地区有很悠久的种植历史, 几乎遍及所有的阿拉伯国家。</span>伊拉克是世界上椰枣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椰枣树的数目约占全世界椰枣树总数的三分之一。椰枣在伊斯兰圣典中,被看作是神赐予的食物,被誉为“沙漠面包”。</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国内还是实行的计划经济,物资贫乏,任何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一个人一个月只有半斤猪肉。其它的副食品连白糖这些都是要凭票购买的。而伊拉克物资却非常的丰富,我们每顿都有鸡鸭鱼肉(只是没有猪肉,伊拉克人都信奉伊斯兰教),以至于到伊拉克不到三个月,我们很多人都长胖了!</p> <p class="ql-block">RMC工厂宿舍,我们就是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宿舍里还配备了当时国内家庭还没有的日本产的全自动洗衣机,生活非常的方便。</p> <p class="ql-block">伊拉克一天的工作时间很短,早上8点上班,下午3点钟就下班了(连中午吃饭时间在内每天一共工作7个小时)。下班后丰富的业余生活。</p> <p class="ql-block">休息日和伊拉克朋友打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由于上班时间短,有很多的空闲时间,除了锻炼身体、旅游玩耍等,也抽时间学习。</p> <p class="ql-block">国内的领导看望我们来了,带来了很多国内的消息(那个年代我们和国内联系只能靠写信)。</p> <p class="ql-block">RMC的伊拉克朋友。伊拉克女性出来工作的一般都是比较赶时髦的大学毕业生(不是为了钱,那时的伊拉克非常富裕,只要出生一个小孩国家就会每个月补助58个第拉尔的生活费。一个第拉尔相当于当时的5-6个美元,一袋100斤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加拿大面粉只要2.5个第拉尔,一袋100斤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美国大米也是只需要2.5个第拉尔,一米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英国毛料也只需要2.5个第拉尔)。八十年代伊拉克的生活条件非常好,一个人工作就可以养活一大家人,甚至于两家人(伊拉克提倡一夫一妻,但是,也有一夫多妻的,我朋友塞娜家就是一个父亲两个母亲,因为生活富裕,不愁吃穿,两个家庭非常和睦)。</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伊拉克是相当富裕,即便是与邻邦阿联酋相比也都毫不逊色。这是我的伊拉克好朋友赛娜两姐妹。现在回想起来印象还比较深刻的就是,赛娜家里那一大面壁柜里面收藏的,非常精致的中国景德镇瓷器。</p> <p class="ql-block">RMC工厂的伊拉克管理人员,<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的好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RMC车间一角(德国产的全自动锁眼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自动锁眼机)。RMC工厂是中国、德国和伊拉克三国合作。全部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都来自中国,德国提供机器设备,伊拉克提供生产场地和少量的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人。</p> <p class="ql-block">两河流域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古巴比伦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巴比伦内城的8个城门之一伊什塔尔城门。伊什塔尔城门是正门,位于城市北端,高达12米,城门的主体呈蓝色,由一块块精致的蓝色彩釉砖块拼贴而成。在蓝色的门壁上,用金色突起的砖块拼贴了狮子、野牛与龙的动物浮雕。巴比伦城的每座城门都由诸神的名字来命名,这座蓝色华丽的城门则由女神伊什塔尔命名而来,在巴比伦神话中她是掌管丰收、战争、爱与性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古城遗址。从高空俯瞰,古城遗址的轮廓依然很壮观!这个图片是网上下载的,和我们当年看到的基本一致。因为80年代条件有限,无法把这个场面拍摄下来。</p> <p class="ql-block">古巴比伦古城保存了原貌,都是断垣残壁。</p> <p class="ql-block">巴比伦之狮-巴比伦之狮是一座有2600年历史的黑黄色玄武岩雕像,雕像上有一只狮子在践踏一个人,是伊拉克最著名的考古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间的伊拉克人是RMC工厂厂方的一个经理,因为平时比较严肃,感觉有点凶,我们背地里叫他"麻老虎"。其实人非常好,休息日带领我们游览巴比伦古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是共同住在一个房间里的室友。</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初伊拉克就已经实行双休日了!我们有很多时间游玩。休息日游览巴格达。</p> <p class="ql-block">巴格达博物馆旁。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11大博物馆。馆藏了大约25万件珍贵历史文物,内容涵盖了伊拉克上溯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下迄19世纪中叶的所有历史时期。</p><p class="ql-block">不过,在伊拉克战争中有数以千计的藏品遭到欧美抢掠。<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5年3月1日,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在关闭12年后,周末时重新开放。</span>但仍然有半数藏品下落不明。很多文物只能用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莫哈莫迪(一个城市的名称)离我们工厂很近,平时下班后没事就走莫哈莫迪去逛逛。</p> <p class="ql-block">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巴格达殉教者纪念碑,用以纪念在两伊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在中东各国的人们心目中,殉教者一直以来是作为国家的英雄,拥有特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平台下的两层楼高的地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国际莱比锡博览会会址旁。我们(RMC)生产的衬衫在国际莱比锡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听说这是伊拉克这个国家获得的第一个金奖。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非常高兴。RMC工厂还为伊拉克总统府的主要官员每人赠送了20件衬衫。</p> <p class="ql-block">国际莱比锡博览会址旁。</p> <p class="ql-block">巴格达机场里,那个年代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洗手间(现在每每看到这张照片都不由自主的感觉到有点好笑,但又有一种很舒心的美好回忆),因为很多东西在国内从来都没有看到过。</p> <p class="ql-block">休息日游览底格里斯河。底格里斯河是中东名河,西南亚最大的河流体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它包含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的源头在土耳其东部山间,相距不到80公里,沿东南方向流经叙利亚北部和伊拉克,注入波斯湾。其界定的这一地区的下游,为文明摇篮之一。幼发拉底河全长约2,800公里。底格里斯河全长约1,900公里。</p> <p class="ql-block">巴格达著名雕塑《一千零一夜》。世界文学名著: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该作讲述古代阿拉伯地区有一位国王叫山鲁亚尔,他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宫相维齐尔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山鲁佐德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因爱听故事而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巴格达公园。</p> <p class="ql-block">酷爱游泳的我们,自制泳衣在巴格达底格里斯河游泳。(30岁)</p>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日月如梭。40年后的我们70岁了!</p> <p class="ql-block">近40年后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回忆是苦涩的(因为远离家乡、亲人),也是甜蜜的,一晃40年过去了,昔日的帅小伙与青春美"织女"们,如今均已退休,含饴弄孙,乐享晚年。40年后再见面我们仔细的端详,慢慢的回忆,那些容颜没有多少改变的,一口就喊出了名字,那些容颜改变了的经过和名字对照,也慢慢的想起来了。满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记录了岁月的沧桑。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互相问候,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想念……</p> <p class="ql-block">回忆起那个年代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执政期间可谓是相当的富裕,即便是与领邦阿联酋相比也都毫不逊色。</p><p class="ql-block">萨达姆自1979年就任总统之后,首先就是进行了油气开采权的国有化措施。将油气开采权收归国有之后,伊拉克便获得了强大的经济来源。</p><p class="ql-block">而油气资源丰富的伊拉克,在那些年里面拥有着数额巨大的外汇美元储备,而凭借着强大的财力装备起来的伊拉克军队,在当时号称是中东第一。</p><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萨达姆在伊拉克的教育、住宅、医疗、养老等诸多方面实施得到了伊拉克民众的广泛支持。</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教育政策。萨达姆因为自己本人就出身贫困,从小就知道教育对于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来说是多么重要,同时教育也是提升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国策。</p><p class="ql-block">因此当时的伊拉克实行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全民免费制度。只要是具有伊拉克国籍的适龄青年都可以享受免费教育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伊拉克的年轻一辈中文盲的数量急剧减少,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p><p class="ql-block">在教育制度的推动下,伊拉克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其次,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拉克的医疗也实行了大范围的免费政策。由于萨达姆上台之前,伊拉克并未实行全面医疗福利政策,并且许多伊拉克的老人在退休之后没有经济收入,因此解决了医疗问题便解决了大多数民众生活的最低保障,可以视为保障伊拉克民众生存状态的最后一道防线。</p><p class="ql-block">另外,在住房问题上萨达姆政权也是颇得人心。相比较全世界大多数地区高昂的房价来说,伊拉克的住房政策使得民众只需要投入极少的一部分钱,就能获得一套可供一家人居住的住房的使用权。</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政策免除了伊拉克百姓置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全体伊拉克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量的可支配资金涌入到消费市场,使得伊拉克民众每个家庭都能拥有日本的高档电器和小轿车(相当于我们中国老百姓现在的生活条件)。</p><p class="ql-block">80年代左右伊拉克人均年收入高达5500美元。可见当时的伊拉克民众是多么富有。</p><p class="ql-block">最后一项国策便是养老制度。萨达姆在位期间,伊拉克政府逐月向已经达到退休年纪的老人逐月发放养老金。这使得那些在此以前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依靠,真正地实现了老有所居。</p><p class="ql-block">仅就以上4项政策来看,当时的伊拉克富庶程度远超当今多数的世界经济国。</p><p class="ql-block">现在伊拉克大量的国有油气资源尽数落入强盗之手,想要再现往日的辉煌,或许已经是不可能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