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于1961年3月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旧地最早有人说它是三国时期吴国太守陆绩的府第。在唐代曾为著名文人陆蒙龟的住宅,旧址也曾是南朝琴家戴顒居地。元代这里建有大元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家养老,买下寺产,开始兴建宅院。“拙政”二字,出于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的“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王献臣依照大才子、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设计稿历时十一年修建而成。王献臣去世后,其子好赌,将园子输给了苏州的大家族徐氏。此后,徐氏在拙政园居住长达百余年之久,后徐氏子孙亦衰落,园渐荒废,此后的四百余年间,拙政园多次易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清朝时期,拙政园被时任苏州织造的曹寅买入。而曹寅,正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清同治十年(1871年),拙政园改为“八旗奉直会馆”,在太平天国占领苏州时,李秀成将拙政园作为他的忠王府,也在园中留下了不少痕迹。</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拙政园的规划以水面为主,水面约占全园的五分之三,临水而居的古建筑群成为园中的核心。拙政园向来以“林木绝胜”而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听松风处”“浮翠阁”“玉兰堂”“涵青亭”等。</p> <p class="ql-block"> 正大门石墙上题“拙政园”三个金色的古拙隶书大字,右左两侧分别写着“淡泊”“疏朗”俊美的黑色楷字。兰雪堂是入园游玩的第一个厅堂,里面摆放着艺术漆雕“拙政园全景图”,旁边有四块大理石做成的屏风,厅堂的窗户雕着精美的花纹。</p> <p class="ql-block"> 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精巧。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亭子之所以取“天泉”,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涵青亭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p> <p class="ql-block">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具有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造园时“借景”远处的北寺塔,让人以为那是园中一部分。塔影朦胧,更增添了园景的层次感。这座高塔叫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始建南朝时期,比拙政园建造时早出近千年,且远在拙政园一公里以外。但在园内看,塔与园内景致相互映衬、浑然天成。这就是造园的借景手法,这样精彩迭出的园林设计,真是臻于化境了。</p> <p class="ql-block"> 梧竹幽居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从东花园经梧竹幽居亭进入枇杷园,由相对开阔进入相对封闭的空间,有种“由放到收”的感觉。从枇杷园内回望雪香云蔚亭,两处可相互观赏,形成“对景”。洞门使其与外界既隔又连,扩大了空间。</p> <p class="ql-block"> 绿漪亭,亭南瞰水池,繁藻浮水,绿波粼粼,游鱼隐于繁藻绿波间,浮起曲漪。嘉实亭是一座四角攒尖顶亭。两侧挂有一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取宋人黄庭坚“江梅有嘉实”诗意而名之。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绣绮亭是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远香堂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p> <p class="ql-block"> 沿路而行,春夏秋冬四亭各自成画。绣绮亭可赏春景,待霜亭主打秋景,雪香云蔚亭主打冬景,荷风四面亭主打夏景,交相呼应。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时赏荷。 走出春夏秋冬,可以向一侧去登高望远,曲径通幽。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攻占苏州后,将书园、复园、归园田居一并收归,甚至还有所扩展,建成了忠王府。</p> <p class="ql-block"> 继续走到尽头是一座由小飞虹、得真亭、小沧浪和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的一组水院,独具特色。小飞虹是一座廊桥,其形若虹,东端所接回廊为空廊,由小沧浪自南向北或得真亭自西向东,均能透视远方,景致错落,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卅六鸳鸯馆为西部主要建筑,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p> <p class="ql-block"> 留听阁为单层阁,是赏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不可多得的工艺精品。</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紫藤,传为文徵明所植,现属博物馆忠王府,雅称”文藤”,距今已有460余年。</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苏州园林体现了古建筑主人的文化底蕴,以及他们退隐仕途,归隐江湖回归自然的理念。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印记,感受到浓浓的江南韵味。拙政园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