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跃进机械厂,--50年前沧州地区唯一的军工厂

禾颉

【编者按】跃进机械厂(以下简称跃进厂)是当年沧州地区建在肃宁县的一个国营军工厂,也是沧州地区唯一一座军工厂。岁月变迁,工厂早已停产倒闭,只留下几处破旧的厂房在守望着这块土地。军工厂当年有过辉煌的历史,在肃宁工业发展史上曾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人们对它的记忆渐渐淡忘,但小编觉得有必要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激励后人。<br> 小编查阅收集过关于跃进厂的一些零星资料,也曾寻找过知情人了解了一些情况。同好友郭艳茹、库学涛几次深入岳家庄、万里村实地探访,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我县作者王洪茂先生在他的《50年前沧州唯一的军工厂》里提供的史料非常珍贵,本文就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融汇整理编辑而成,在此对王洪茂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div>  (文中图片除标注来自网络外,均为小编本人拍摄)</div> 跃进厂诞生于加强战备的非常时期,在选址建厂时,得到了沧州地区领导的特殊关注。1969年沧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阎国钧率领有关部门,亲临肃宁现场选址,在县领导陪同下,奔赴万里公社,将厂址选定在岳家庄古唐河西侧的梨树林中,这里有天然的绿色屏障,便于隐避。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曾在这里救护伤员;贺龙元帅率领一二○师曾在这块土地上战斗过,师指挥部就设在不远处的万里村。<br>  在建厂时,得到了万里公社和岳家庄的大力支持,厂房占地43亩,都是百年的梨园,当时补偿标准非常低,大、小梨树平均每棵15元,土地赔偿共计也只有4245元。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实际行动支援军工建设。<br>  据知情人回忆,地区财政拨付100余万元建厂资金,建造大型车间四个,库房、办公室、测试棚、伙房、宿舍、洗澡间、医务室、门卫等合计3000余平米,后来还建了一个大礼堂。附属工程有:围墙、深水机井、变压器等。 岳家庄地理位置 军工厂地理位置 残存的几处厂房和原大礼堂位置 残存的门卫室 残存的职工宿舍 万里镇政府制作的展牌 原职工宿舍内部 原职工宿舍 原厂房 原厂房内部 原厂房窗户 另外,还建造了工人家属区,位于南于庄村东,占用南于庄林地约15亩,机井、水塔、院墙等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出于保密需要,家属区远离厂区一公里,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修建了甬路。 军工厂和家属区位置关系 修建地下防空设施,是跃进厂的一项特殊工程。在古唐河大堤上,修建了一条高标准的防空洞,其用途就是战时转入地下躲避轰炸和继续生产。 防空洞内部 防空洞内部 防空洞口 防空洞建造的很坚固,若不是人为凿开不容易坍塌 自然洞口 当年的洞口,地面有哨兵站岗的小房子 同时,战备医院同期建成。配备了全县最好的医生,高峰时还从沧州地区抽调了部分医生来坐诊。战备医院又称地段医院,后来改叫万里中心医院,2022年被拆除。 原战备医院地理位置 军工厂、家属区、防空地道、战备医院位置关系 沧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和军分区对跃进厂非常重视,领导干部高规格配备,沧州军分区修械所所长白金生、沧州监狱新生机械厂副厂长李云龙等相继任职。肃宁县则推荐工业局局长李金盈担任厂长,主持工作。李金盈是军队营级转业干部,心直口快,敢抓敢管,工作认真负责,日夜坚守,废寝忘食。在他的率领下,全厂工人拧成一股绳,建厂工作进展非常顺利。转眼间,一个规模较大的军工厂在梨树林中拔地而起。<br>  从县直各单位选拔有经验的得力工作人员参加管理,其中有:许丙志、孙凤申等,分管政工、财务、后勤等科室。每次调入干部,地区组织部门直接把关,领导亲自审批。<br>  选调技术人才,是建厂之本 。国防办打破常规,从地区机械厂和各县调来精兵强将50余人,铺垫技术力量。由业务骨干李金章、杨静泉、杨鹤章、于文川(河间)、尹德祥等组成强大的技术班底,对生产过程中的机加工、锻工、枪管、热处理、电镀、总装、维修、木工等诸多工序,进行技术攻关。军分区将修械所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调来,加强技术力量,给军工生产添砖加瓦。<br>  培养新生力量保证后继有人。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专业对口人才,厂领导前往河北工大、西北工大选拔德才兼备的本科生10余名,又到河北农机学校、河北机电学校、河北水利学校、邯郸工校等中等学校,选调18名中专毕业生,其中还有6对是恋人关系,双双结伴而来。刘广全毕业于河北农机学校,1970年入厂,入厂工资只有29.5元。刚进厂租住民房,条件十分艰苦,尽管如此,坚持与工厂共命运,一直工作到退休。这些热血青年以厂为家,义无反顾,将青春全部献给了军工企业。<br>  从部队复员战士中征召一批骨干力量,这批精英经过部队的锻炼和洗礼,大多是新党员,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李敬祥是部队退伍的一名司机,他爱岗敬业,以厂为家,工作积极,热心为职工服务,深受大家欢迎,工友们称他是新时代的活雷锋,一干就是30多年,直至退休。<br>  远离县城的跃进厂,经常因停电影响生产。国防工办专门从泊头调来400马力12缸柴油机发电,又从部队调来退役的坦克头备用。缺少机手立即从农机厂调来刘宝全等三名机手,专职发电,保证能源供应。之后,为保证军工生产,国防工办拨专款,破例架设专线直供跃进厂,解决了后顾之忧,使电力供应得到有力保障。 下面说说军工厂的产品--56式半自动步枪。<br> 跃进厂生产的军工产品是解放军定型的56式枪族中的半自动步枪。<br> 56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1956年仿制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制造的武器。具有重量轻、精度高、动作可靠等优点。<br> 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SKS在苏联只是一种过渡性武器,很快就被AK47所取代。但其仿制品56式半自动步枪却因为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了广泛应用。<br> 50年代末56式半自动步枪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代53式骑枪、日本三八式步枪和部分毛瑟步枪以及美国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br> 在当时“全民皆兵”的时代背景下,民兵中56式半自动步枪的装备也很普及,特别是1969年以后中苏关系恶化,国内大力加强民兵武装建设,常有民兵先于正规军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的情况发生。<br> 1962年中国和印度爆发边境冲突(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56式半自动步枪自装备后首次投入战斗,相比印军用的英制手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以其较高的可靠性及火力,配合56式轻机枪及56式冲锋枪,压制住了印度步兵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支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终获胜。<br>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孤胆英雄”岩龙,曾以该枪创造过125发枪弹连续毙敌56人的战绩。<br>  1985年,56式半自动步枪正式撤装,由81式步枪或56式冲锋枪取代。但56式半自动步枪仍装备民兵部队。由于56式半自动步枪长短适中、外形美观,其带剑形镀铬刺刀的型号始终是三军仪仗队的礼仪用枪。现今,中国军队仅保留少数56式半自动步枪做仪仗队的仪仗枪。 56式半自动步枪(网络图片)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使用的56式半自动步枪(网络图片)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使用的56式半自动步枪(网络图片) 阅兵时使用的56式半自动步枪(网络图片) 仪仗队所使用的56式半自动步枪(网络图片) 跃进厂生产枪支填补了沧州军工生产的空白。<br> 跃进厂是一个组装厂,是当时沧州地区生产半自动步枪的龙头企业,它所需要的零部件,大部分由协作厂家生产,本厂只生产主要部件——“枪管”。<br> 协作厂遍及沧州地区,有泊头、河间、任丘、黄骅、青县等。就连肃宁机械厂、农机修造厂,也是协作单位。<br>  当时,厂房建成后,设备迟迟不能到齐,无法开工生产,国防工办急于要求出成品,工人师傅开动脑筋加班加点昼夜奋战,用手工制造出第一只样品枪。<br>  北京军区后勤部来人接收,对成品枪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刚开始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弹膛与线膛内壁没有镀铬,所以枪管寿命较短,很多枪打不到规定的6000发便提前报废了。经过反复试验,改用50BA制造枪管后,弹膛与线膛也采用了流动镀铬技术,使枪管寿命大大提高。 56式半自动步枪,车间摆放的成品(网络图片) 56式半自动步枪成品(网络图片) 56式半自动步枪成品(网络图片) 跃进厂设备先进、技术雄厚,流动资金较为充足,产品有接收单位,亏损财政补贴。职工的福利待遇优厚,沧州军分区定期到厂内放电影,职工们在大礼堂经常组织娱乐活动。建厂前期,工厂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当时村里的小孩(现在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还记得,厂里把电视机搬到大门口,让全村人们观看的情景。<br>  随着国际形势的好转及我国军工政策的调整,跃进厂军工转民品,实行对外租赁,1986年由兴盛时期的300余人仅留下22人生产线路金具和灯罩等产品。1991年与东关修配机械厂合并,1999年开始搬迁至肃宁县城东关村,2006年合并后的跃进轻工机械厂倒闭,最终以破产告终。<br>  跃进厂的远去,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念。历史不能被遗忘,沧州军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将激励后人,勇往直前、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