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的铁索桥,现在已经成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通往藏区的货物和军队运输的道路梗阻,下令在这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工投入使用,于1961年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铁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故事而闻名中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泸定桥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桥面由九根碗口粗的铁链牵拉,两端桥台高20米,桥东端高14.5米,西端就5.2米;全桥铁件总重40余吨,其中铁链重21吨,平均每根铁链重1.6吨;一根横向卧龙桩和七根纵向地龙桩合计用铁量20余吨。桥身中间铺设木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泸定桥建筑风貌独特,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时大渡河地处偏远山区,河宽数百米,终年水流湍急、深不可测,泸定桥在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建材条件下要完成这座大桥实属不易!所以,至今它仍是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所独有的一座大桥。</p> <p class="ql-block">成渝后花园——泸定县介绍。</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国务院将“泸定桥”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四十五年,大桥历经艰难建成完工,康熙皇帝为此桥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命立御碑于西岸桥头。横批为“一统山河”,从此泸定桥开始成为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连接藏汉交通的枢纽,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御碑后面是“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西岸一侧的入口处。1935年5月29日,林彪的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的指挥下,组成先头部队从安顺场出发,原定三天和刘伯承、聂荣臻等率领的右路纵队赶到泸定桥,后因敌情变化,遂奉中央军委和军团长林彪的急电命令“提前一天夺取泸定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一军团左路军先头部队即沿大渡河西岸冲破敌人堵截,星夜兼程,一昼夜强行军240里(两天路程并一天)赶到泸定桥,组织了22人的突击队从这御碑一侧的桥西头,冒着川军刘文輝部的火力封锁,前赴后继强行夺取和控制了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红军飞夺泸定桥巨型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东岸泸定县泸桥镇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柱石介绍</p> <p class="ql-block">铁链介绍</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简介</p> <p class="ql-block">步行过泸定桥时,桥身晃荡得很厉害,胆小的走上去没几步,在晃荡的桥上见到下面湍急的大渡河流水,吓得就返回了。我们车上有好几位女旅友抖擞着勉强走到东岸,却吓得不敢返回,只得在东岸打的绕道返回西岸大巴车乘车点。</p> <p class="ql-block">桥东一侧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东岸(泸定城)一侧的泸定桥入口处。边上立有康熙《御制泸定桥碑》。</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西侧河畔有不少因旅游经济发展起来的各类藏民小店铺。</p> <p class="ql-block">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在建之中的川藏铁路高架路水泥墩子</p> <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上的悬索“大渡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下午16:25,往成都返回途中经过“泸定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途径新二郎山隧道</p> <p class="ql-block">二郎山隧道,首先要介绍一下川藏线上走二郎山的艰险:二郎山是川藏线上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素有“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之说。这道咽喉险关全年3/4为雨雪天气,气候恶劣,地况复杂,弯多、路窄、老驾驶员曾为此形容“车过二郎山,象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国家将“二郎山隧道工程”列入了“九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96年5月23日开始动工兴建,至2001年12月完工通车,全长4176米。从设计到施工完成耗时六年,每公里造价达2亿元,每一公里就牺牲了七名官兵,故被称为中国“最悲壮的隧道”。但从此,汽车从泸定到康定的行车时间,从两天缩短到了四个小时,结束了几十年的单向管制通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年后,天堑二郎山的通车能力又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2017年12月,全长13.459公里雅康高速“新二郎山隧道”建成,穿越险峻的二郎山仅需15分钟,比过去再缩短了45分钟。洞口海抜也位于冰冻线以下,冬季再无交通管制,行车也更快更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回成都,走的就是这个13.5公里的雅康高速“新二郎山隧”。</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全图。</p> <p class="ql-block">2003年国家建设部批准这里成立——泸定桥景区,2016年12月,泸定桥景区被评为中国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包括: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勇士路长征文化主题浮雕群、雅叶高速大渡河大桥超级工程、大渡河泸定大峡谷、贡嘎东湖、川藏铁路大渡河桥(在建)等。我们这次仅游览了该景区的“泸定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泸定桥是全长1062公里的大渡河(岷江的最大支流)上最长最险的铁索古桥,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故事而驰名中外。毛泽东曾在长征·七律中有诗:“大渡桥横铁索寒”,朱德也曾对红军长征中这次“飞夺泸定桥”而感叹“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1986年杨成武将军相隔五十年后重回此地,站在泸定桥前,看着那漆黑粗壮的铁索忍不住老泪纵横,长叹道“怎么就剩我一个人了,你们都在哪啊!”。故泸定桥是泸定景区的一个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区距成都市225公里,距康定市46公里。这次我们团队旅行社只是在游完稻城亚丁主景点后返回成都途中安排游览“泸定景区”中的一个景点——泸定桥。当晚,我们大巴穿过13.5公里的“新二郎山隧道”,途经“天全休息区”于19:30抵达成都市郊外双流区西南的“黄龙溪古镇”住宿,次日,游览“黄龙溪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