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四川博物院“古代四川——秦汉三国时期”常设展览的尾厅,有一组精美的三国人物皮影,生动地刻画了孔明、关羽、周仓、鲁肃、马邈五位三国人物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三国人物皮影的特点是“大”,其中“孔明”高度有85厘米、“关羽”高85厘米、“周仓”高70厘米、“鲁肃”高63厘米、“马邈”高85厘米。这正是成都皮影的典型特点,在其他地区的皮影只有20、30厘米的情况下,成都的大皮影一般在50厘米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米。</p> <p class="ql-block">成都皮影从雕刻开始,就得经过精心挑选,选用上等牛皮,除掉毛发和血水,将四周穿孔晾干,最后制作成半透明的皮子。雕刻前用水润湿再按照皮影模子画出外形和轮廓,然后用铳子、刻刀等工具雕刻。虽然我国各地的皮影造型大不相同,但雕刻的过程都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皮影一直以来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它的唱腔跟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四川,皮影戏与川剧一样分为了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表演时演奏的乐器有锣、鼓、二胡、三弦、唢呐和梆子等,主要演出各种传统川剧剧目。</p> <p class="ql-block">成都皮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拟人化动作流畅,除了皮影本身的花样、色彩制作讲究外,为了让观赏性更强,成都皮影也会增加更多的关节设计。一般的皮影只会在手、背部、肩、大腿等关键部位设计关节,而成都皮影不仅脖子能动,腰、手腕,甚至是手指也能够动起来,做到栩栩如生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老百姓们爱看三国故事,爱看戏曲梨园里的三国,也爱看幕布后皮影戏里的三国。在梨园行当里有句行话:“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动荡纷争、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上演了无数分分合合、起起落落的英雄故事,编织出了后世取之不尽的文化底本。炽烈、豪情、悲壮、旷达的“三国戏”总能在某个时刻给人以触动。</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成都皮影,不仅仅展示在博物馆里,更活态地生存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在皮影艺人的手里,那些帝王将相仿佛从沉睡中醒来,在震天的锣鼓声里,讲述着自己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