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省博物馆,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开馆于2008年,是海南省内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截至2019年,海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25287件(套),征集藏品与辅助展品1424件(套)。博物馆有展厅数量20个,最大的展厅面积达1200平方米,最小的展厅面积近230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12月,海南省博物馆成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5年,海南省博物馆被授予 “ 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 称号。2019年10月,海南省博物馆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是打开一座城市的窗户,来到海南自然要先领略一番海南省博物馆带来的海南文化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省博物馆的展览以“南溟奇甸”为主题,由此开设了《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和《仙凡之间——海南风情陈列》这三大基本陈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耕海牧渔造船忙,渔歌晒盐代代传。海南岛西部海域有大型海湾北部湾,环南海沿岸有珠江及中南半岛上湄公河等江河细流汇入,形成众多优良的海洋渔场。早在唐宋时期,海南的造船业就已到达顶峰。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海边优美的"哩哩美”渔歌传唱至今,古盐田天然晒盐技艺代代传承,形成特色鲜明的渔家文化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海渔场包括北部湾漁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部湾渔场是南海较大的渔场,由九州江、萳流江、钦江、北仑河和红河等许多大陆江河带来的大量有机物质滋润起来的漁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沙群岛海域气候炎热,水温终年很高,水质清新,为珊瑚虫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珊瑚虫的大量生长,又为海洋鱼类带来了丰盛的饵料和优越的栖息场所。鱼类繁殖快,生长迅速,是南海的一个优良漁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沙群島是由众多岛礁、沙洲、明沙、暗滩等组成的群岛,众多的珊瑚礁又为鱼类提供了栖息的好场所,因此南沙群岛漁场饵料充足,环境优越,水产资源丰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地名志》中记截,海南岛除三亚和昌江两地外,几乎所有沿海市县都有“盐村”,洋浦古盐田位于儋州市洋浦新英湾盐田村,因年代久远,人们称之为“干年古盐田”。盐田村村民多以晒盐为生,出产的盐细白如雪,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据传,清亁隆皇帝闻讯后,曾御书“正德”赐给盐田人。海南千年古盐田被誉为最早采用日晒的制盐场,至今仍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石槽密布海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岛南部胥民主要聚居在陵水和三亚,世代以船为家,长年累月漂泊环岛海港河口,逐潮迁徙,捕鱼为业。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是胥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传统上以捕鱼、摆渡、渔排养殖等生产方式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面上渔排鳞次栉比,网箱呈“井”字形连片排列,渔民在渔排上的木屋中起居饮食,在渔排间的“街道”里船来船往,构成了一道极为独特的海上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代耕耘祖宗海,代代传承做海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在南海诸岛相关海域生活和从事渔业生产活动。其中,以潭门镇为主的海南渔民常年前往西沙、中沙、南沙海域,长久以此作为传统作业渔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渔民用无畏的冒险精神,不断开拓耕耘着这片祖宗海。他们最早发现,开发,经营,留下了宝贵的航海路线图《更路簿》,记载了南海诸多岛礁位置并予以命名,而这不仅是开发南海的见证,更是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的重要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潭门渔民自古以来就有拜公祭海的民俗。每年出海时节,渔民都会准备肉、香、饭团等祭祀用品去兄弟庙中祈求出海平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亚回族的先民于宋元时期迁徙到海南岛,分散在全岛各地,由于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习俗,便逐渐聚居在一起,构成海南世居民族中的一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亚回族妇女服饰较为特别,由于长期生活在滨海地区,其服饰既有本民族特点,也有沿海渔民服饰样式;男子平时衣着与汉族接近,但在某些特殊场合需穿着本民族服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婚姻嫁取,三亚回族婚礼按传统的仪式举行,一般要经过提亲、订婚、结婚等程序,有哭嫁习俗。婚礼既丰富多彩,又体现出对人生的重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独特美食,酸鱼汤是三亚回族的一道美食,用新鲜的海鱼,洗净切块,清水加酸豆、酸杨桃和西红柿,搭配上姜丝、盐巴等,不加过多佐料,水烧开后把鱼块倒入煮熟即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上疍家,海南疍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以舟为宅,以渔为业”的海洋习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疍民“惟缉麻为网署,以渔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亦喜唱歌,结婚前夕两舟相合,男子唱歌胜出则牵女子过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以来许多朝代都在崖州(今三亚、乐东地区)建置,西汉为“临振县”,隋朝为“临振郡”,唐朝为“振州”,宋朝为“崖州”、“朱崖军”、“吉阳军”,元朝沿用“吉阳军”,明朝为“崖州”,清朝为“直隶州”等称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崖州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人杰地灵,在琼岛南部这块热土上演绎了古崖州的历史与文化。崖州学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黎錦技艺传习所。</span></p> <p class="ql-block"> 《琼州海黎图》全册流传下来共有15开页15幅画面,册纵29厘米、横27.5厘米,每幅册页上均有文字说明。其内容为:海南岛最早的地理古图、居处、对歌择偶、婚聘、迎娶、聚会饮食、猎、渔、耕、获、采香、运木、织、斗、战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出的作品乃根据《琼州海黎图》为模版,利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创作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千百年来,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各民族文化在热带海岛的摇篮中汇集、融合、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海岛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族迁徙海南始于西汉时期,经历了多次漫长的移民浪潮。黎族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于距今3000年前陆续迁徙海南岛,是海南岛最早居民。苗族大约在明代时期作为兵士或生活所迫从广西等地进岛而落籍海南。回族祖先多是宋元时期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迁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纵观琼岛,本土文化厚重,移民文化豁达,水上生活奇特,陆地生活平实。作为文化主体的主人,黎族质朴,苗族深沉,回族精明,汉族实干。俯视海南,火山文化、南洋骑楼、黎族织锦、苗族刺绣星罗棋布………从琼北、中绵延至天涯海角,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琼北与西北部一带是海南岛开发较早之地,汉代珠崖、儋耳两郡均设于此。汉代以前有黎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此后,陆续有汉人自内地迁入,经过较长时期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语言和不同民俗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北地区分布着距今3万年至100 万年前地壳中喷涌而出的岩浆残留物,其所形成的火山地貌成为亮丽的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门、石屋、石路、石墙、石井、石磨、石凳、石桌、石臼,触目所及的建筑、生活、劳动用具,都是用火山石为材料制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火山石已成为一种生命元素,深深地根植在古村的肌体中,烙上了抹不掉的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孤悬海外,亿万年以来,能量巨大的地壳运动,使得海南岛与华南大陆时而相对独立,时而陆桥连通,造就了海南岛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终有一天,地质活动趋于平缓,大海之南,终成大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岛已发现3处动物化石出土点、5处旧石器地点、1处洞穴遗址。其中,旧石器地点距今约两、三万年,出土遗物以打制石器为主,原料主要是石英、火山岩、砂岩和石灰岩等。石制品个体较大,采用锤击法打片技术,在砾石和石片上打击出砍砸器、敲砸器、刮削器等生产工具。这种以砾石石器为主的工业,与华南地区的砾石石器工业有着密切的文化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岛早期居民凭借自身对自然环境的驾驭能力,逐步从遮风避雨的洞穴走向开阔的河谷与台地平原,开拓眼界,顽强生存。目前,已发现的20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先民留下的幽远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的石器工具由打制向磨制发展,经济生活从渔猎、采集向原始农业过渡。在海南岛早期文明形成的进程中,受到了大陆古代文化的影响,并与岭南地区古越族有着密切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落笔洞遗址位于三亚市东北茘枝沟镇落笔村东,是一处天然的石灰岩洞穴。洞顶中央,原有两根钟乳石垂吊,形如巨笔悬空,因此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2至1993年,经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考古发掘,出土人牙化石和较多的石器、骨角器等生产工具,洞内残存亚洲象、华南虎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的贝类遗骸。说明在距今一万年前,落笔洞人以狩猎、捕捞、采集为生,在文化序列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落笔洞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海南史前文化发展演变的空白,为研究海南岛史前人类活动,特别是新、旧石器过渡这一重要阶段提供了考古材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 因有琼州海峡而孤悬海外,当中原地区已经进人青铜I时代时,岛上先民还依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但海峡屏障未能隔绝岛内的社会发展和进化。东方市荣村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器是青铜文化因素的反映,在海南岛西部时有铜鼓、铜签等青铜发现,这表明海岛先民始终与岭南中原地区 保持着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往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朱庐执刲银印 西汉(公元前46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潭培村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藏海南省民族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征战岭南,首开儋耳、珠崖两郡,海南岛正式归人汉朝版图。随着岛上土著居民因暴政而反抗,珠崖、儋耳二郡先后被罢废。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反叛,往来南海,抚平珠崖,修筑城郭,立珠崖县,申明汉律,穿渠灌溉,以利民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汉封郡: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国丞相昌嘉谋反,杀南越国王赵兴及汉使者,拥立赵建德为王,并发兵击灭汉军。是年秋,汉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兵十万人出击南越。翌年冬,汉军平定南越。元封元年(前110 年),汉朝在南越国境内分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二郡位于海南岛,辖16 县。从此,海南岛正式纳人汉朝行政版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外封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岭南地区开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海南岛为象郡之外郡。秦末汉初,海南岛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汉军平定南越。翌年,在海南岛设珠崖、儋耳二郡,自此海南岛正式列人汉朝版图。 汉军楼船(模型)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口两伏波祠位于海口市龙华区五公祠内,原为伏波庙、昭忠祠。民国四年(1915年),雷琼兵备道朱为潮改建为两伏波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汉铜釜:是古代的炊器,是锅的前身。海南岛发现杓青铜釜,是汉朝军队从岭南地区带来的炊具,主要发现于岛西部沿海地区的临高、昏州、东方等市县,这也反映出汉朝军队曾来过海南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灭六国后,开始南征岭南,平定南越后,为巩固统治,采取移民实边政策,遣“中县之民”戍守岭南,后有部分人定居落籍于此,与越族杂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军多次登上海南岛,汉族官员任职郡县,实施管理。随着中原人士不断迁琼,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此外,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从事商贸往来的波斯、阿拉伯商人时有时居海南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国时期,海南岛为吴国的交州管辖。吴国据有江南富庶之地,拥有比较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大力向海外扩展,曾派官军二度远征朱崖。吴赤乌五年(242年),抚越将军诸葛恪举荐聂友为珠崖太守,陆凯为儋耳太守,加封将军,率兵抚定珠崖、儋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岛海归宗:唐朝在海南岛进行统治管辖,随着大量移民逐渐登岛,促进了土地开发,在岛内初步形成了通往各州县的道路,加速了土著黎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沿海一带以及黎汉杂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在南海航线上的对外贸易活动日趋频繁,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经营管辖不断增强。海上交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各种宗教信仰交汇,呈现出海纳百川的文化盛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巡南海:史弼(1233~1318年),元朝大臣,蠡州博野北阳庄(属今河北蠡县) 人,受封荣禄大夫、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至元二十九年十二月(1293 年),史弼率军五干人,自福建泉州出发,远航巡海,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到达越南东海岸交趴和占城边界。第二年正月,到达越南东海海岸到印尼卡里马塔群岛一带。史弼的巡海范围途经南海西沙群岛,最远已达南沙群岛附近海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多元融合:海上交通不仅创造了贸易交往之路,也开辟了灿烂的文化交流之路。海外物质文化的输人,中原文明的浸润,使得海南岛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景象。其中,除了黎、苗族的原始信仰外,还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道教在海南岛传播,呈现多元共存的宗教信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鎏金达摩铜像 清代(1644-1911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藏定安县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铜佛像 清代(1644-1911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藏定安县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鉴真与佛教文化:唐天宝七年(748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流至振州(今三亚市)。鉴真被迫在三亚停留,兴建大云寺,玄坛授戒、弘扬佛法。现存于澄迈县境内的美榔双塔及其周边的石结构墓葬,体现出海南岛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鉴真(688-763年),本姓淳于,法号鉴真,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带领佛门精英35人,首次东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经艰险却多次未能成行。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从越州出发,在海上航行,遇强台风,随风浪漂流至振州(今海南三亚)水南村,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修缮大云寺等佛寺、造像,传播佛教文化,关注风物人情。两年后的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唐代高僧鉴真六渡日本,五遇海难而不屈,其无畏精神谱写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榔双塔:又称"姐妹塔”,位于澄迈县美亭乡美郎村。宋末元初,乡人陈道叙有灵照、善长二女,因而捐钱一千缗,用当地特有的火山玄武岩石修筑姐妹双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姐妹双塔雕饰众多佛教造像及装饰图案,具有浓重的佛教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珊瑚石雕人像 唐代(618-907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藏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代,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随着波斯、阿拉伯商人来到海南岛南部,伊斯兰教开始传入海南岛。明、清时期,因躲避战乱,越南占城地区的穆斯林教徒过海迁徙来海南岛,也带来了伊斯兰教。自此,三亚、万宁等地已较流行穆斯林习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变风移:汉代以来,或有将士挥师南下,开疆拓土;或有巾帼英雄率千余峒俚人归附,终结海南岛久乱不统的局面。贬官登岛,传道授业,敷扬文教,传播中原文化,开启了崇文重教之风俗,拉开了“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的人文景观序幕。丘濬、海瑞等历史名臣,成就了海南岛独特的精神气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士邦伯坊:石牌坊是古时各地官府和民众按朝廷例律,为永久记载本地名胜和本地突出人物,用大型石柱石条建成的艺术建筑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士邦伯坊位于海口市东山镇射钗村委会上屯村卜冲坡岭。明万历18年(1590年)立,明代风格。坊额上刻楷字:“进土邦伯”。是至今在海南岛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牌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挺秀坊为明代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举人王谟所立。 挺秀坊原所在地为海口市秀英区挺秀村,后因城市建设,现已搬迁至挺秀公园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史坊坐落于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建于万历三年(1574 年)孟春,系右副都御史股正茂,巡抚广东监察御史张守约为国史官王弘海所立纪念物,故称太史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木雕彩绘龙头 清代(1644-191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蔡於良捐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琼山(海口)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瑞,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康熙年间,时任广东水师副将吴陞调任琼州,经琼崖过铜鼓岭外海,亲自巡海至与昆仑洋面相接的七洲洋,自北而南,绕岛一周,航程三千里之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代,海南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与统治压迫,进行了英勇顽强地艰苦斗争,创造出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居住国艰难困苦之时,海南岛上的华侨远踄重洋,在居住国艰苦业绩,并为崖州创业,努力奋斗,取得了辉煌业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据《海南年鉴(2015)》统计数据,现有海外华侨、华人 300多万,归侨、侨眷约100多万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近60个国家及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地区居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代以来,他们拓殖海外,历尽艰辛,努力奋斗,在异国他乡创下辉煌的业绩。同时,他们不忘故土,反哺家乡,为海南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6月26日,两位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尼克尔·史密斯和雷昂那德·克拉克从香港乘船抵达海口,开始了在海南岛上历时两个月的旅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旅途中,他们拍摄了海南岛及其岛上居民丰富的影像资料,较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当地的风土人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克拉克写道:海南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为此,他们需要聘请三或四名翻译:英语-- 普通话--海南方言--黎语,然后翻回英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儋州也有一种独特的语言,与海南方言不同,在这里可以讲客家话、粤语和临高话,因此,该地区的语言处于通行的交流位置。迎着夕阳,克拉克写道:“山脊上的整个天空已经奇迹般地成为一个鲜红的牛血红色……不可思议。在这个时间里,它似乎是超自然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