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秀丽山川,举不胜数。偏于东南一隅的福州,自古都很难挤进历史的聚光灯下!然而………两三年前,我偶然得到这本《三坊七巷》书,作者林那北虽名不见经传,但看了几遍,爱不释手!三坊七巷……是它让福州熠熠生光!这里有厚重的文化,民族的英魂!中华的脊梁!决意探望,今日成行。</h3><h3><br></h3> <p class="ql-block"> 人杰地灵的“三坊七巷”!林旭、严复、林则徐、沈葆桢、郑孝胥、陈宝琛、林长民、林觉民、林徽因、谢冰心、庐隐、郁达夫、陈季良、甘保国、刘齐衔、刘崇佑………翻动历史,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一大串在中国近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或少映现在三坊七巷,稍一数,竟达100多人之众!</p><p class="ql-block"> 福州,三坊七巷,将“人杰地灵”一词再而三的证明!</p> <h3>老汪先简游一下,以后一定还会去第二次,第三次……</h3><h3>一,郎官巷林旭故居</h3><h3>二,郎官巷24号,严复故居</h3><h3>三,黄巷36号,黄璞故居</h3><h3>四,黄巷42号葛式家族</h3><h3>五,黄巷4号,郭柏荫郭化若故居</h3><h3>六,衣锦坊欧阳氏故居、郑孝胥故居</h3><h3>七,宫巷14号刘齐衔故居</h3><h3>八,光禄坊10-13号,刘家大院</h3><h3>九,宫巷11号,沈葆桢故居</h3><h3>十,光禄坊,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房。有李端、 陈衍、郑孝胥,林纾……</h3><h3>十一,文儒坊47号,陈承裘、陈宝琛故居</h3><h3>十二,文儒坊28,51甘宝国故居</h3><h3>十三,文儒坊19号,民国海军中将陈季良故居</h3><h3>十四,杨桥巷17号,林觉民冰心故居</h3> <h3> 郎官巷。这里有林旭和严复故居</h3><h3> 在三坊七巷中,郎官巷现在是最清静古朴的,少了吵杂也少了烟火气,它的长度也最短,只剩下100余米了,其他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它略微弯曲,据说它的长度当时列七项之首<br></h3><h3>一,林旭故居</h3><h3> 他只活了23岁,1898年,戊戌六公子之一。</h3><h3> 林旭从小就是孤儿,但在16岁时,恰被同乡的晚清重臣沈葆祯的第四次沈瑜庆看中,召为女婿,其后施展才华,与康、梁等发起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被杀,郎官巷中,林旭故居只离严复故居几十米,但现已被拆除。</h3> <h3>二,严复故居</h3><h3>中国近代一位在思想界产生过极大影响的老人。</h3><h3> 郎官巷24号严复故居。现被完好的保存下来,并被辟为纪念馆。他的墓志铭由他的好友儿媳林慕兰的舅舅陈宝琛所写,此时,陈宝琛在北京的皇宫中,作着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老师。</h3><h3> 12岁时严复因家境贫困,入学第一届福建马尾船政学堂。23岁,有幸与刘步蟾、萨镇冰等船政学堂毕业生一起留学英国,两年后回国开始教学办报翻译西方著作,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复旦公学校长。引进西方赫胥黎的《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开民智,兴民德,鼓民力。与刘步蟾、邓世昌、林永生等同窗。</h3><h3> 儿子严叔夏与陈宝琛的外甥女林慕兰结婚。大孙女严停云即严华,后来成了台湾著名作家;二孙女严倬云则成了台湾海基会负责人辜振浦的妻子;孙子严侨则曾是李敖的老师。</h3> <h3>黄巷</h3><h3> 名起自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总高唱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h3><h3>三,黄巷36号,唐黄璞故居</h3><h3> 黄巢率军经福州路过黄璞家时,号令手下“此儒者也,灭炬弗焚”。尊重文化人,后人也把贴告示的这条小巷叫做安民巷。</h3><h3> 后来陆续住进的有清朝时期的陈寿祺和王审知,轻徭薄赋减免苛捐杂税发展商业,并建了40余里的福州西湖。精美的小黄楼遗址如今幸存。</h3><h3> 后来居住者为林则徐的同窗好友江苏巡抚梁章钜,他全力支持、并配合林则徐禁烟。</h3><h3><br></h3><h3><br></h3><h3>四,黄巷42号葛氏家族
三坊七巷中年代最久远的商家能找到姓名,并保留下故居的要算黄巷42号的葛氏家族了。
葛氏的祖先并不是汉人,而是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一个古麻刺朗国国王。大概600多年前,明朝郑和下西洋,此国王带家人及随从奔赴北京向明成祖朱隶虔诚朝拜,半年后返程时却死在了福州,他的后人及随从也就留在了福州,并改成了葛姓。<br></h3> <h3>五,黄巷四号,郭柏荫故居</h3><h3> 郭阶三,嘉庆年间的举人,他五个儿子皆登科第,大儿子郭柏荫官至湖广总督,二儿子郭柏心的曾孙郭化若将军,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中将!1995年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h3><h3><br></h3> <h3>六,衣锦坊,欧阳氏故居,郑孝胥故居</h3><h3>与黄巷相对的就是衣锦坊</h3><h3> 乾隆年间,郑姓大盐商在衣锦坊建了一大片豪宅,家道破落後,被欧阳氏买下,欧阳氏是屌丝逆袭!父辈打长工过活,因老实厚道为人本分,家道逐渐兴起。他家开的屈臣氏大药房是福州最早的西药房。应该跟现在的香港屈臣氏不是一码事。欧阳氏故居厅堂后,有一扇小门通往另一户人家,这家就是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的家了,这就是从社会最底层一步步艰难跋涉而来的欧阳氏。</h3> <p class="ql-block">宫巷</p><p class="ql-block"> 公司并没有宫,有一座道观紫极宫后被拆除,变成了小学,宫巷309米。就在这两三米宽的小巷两旁,如今仍耸立着有明代建筑物六座,清代建筑物13座,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竟还有十来座。1936年,郁达夫曾客居于此,写过两旁尽是匾额,多如市上招牌……有趣的是,林则徐三个女婿家都在宫巷,大女儿林尘谭嫁给刘齐衔;二女儿林普晴嫁沈葆桢,三女儿林诗镇嫁郑保中。</p><p class="ql-block"> 刘齐衔和刘齐衢同胞双进士。</p><p class="ql-block">七,宫巷14号,刘齐衔宅;</p><p class="ql-block">八,光禄坊10至13号四座大院是刘家大院。</p><p class="ql-block">刘齐衔的孙子刘崇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11年,他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起创办了福建私立政法学堂,那是中国三所最早的私立法政大学之一。后来专攻法律成了名噪一时的大律师,五四运动后为狱中的周恩来做辩护,周恩来出狱后又被推荐赴留学,刘崇佑还赠予了周恩来500银元作为路费,1957年11月,周恩来还亲往上海看望了他年迈的夫人,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宫巷11号,沈家大院,沈葆桢</p><p class="ql-block"> 沈葆桢,林则徐的妹夫、儿女亲家,福建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得意门生有严复、邓世昌、陈季同等。守台湾建台湾,台南“亿载金城”。住在宫巷11号大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沈葆桢的母亲林惠芳是林则徐的六妹,妻子林普晴则是林则徐的二女儿,典型的姑舅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受左宗棠三顾茅庐邀请,1866年沈葆桢筹建马尾福建船政局。1874年,日本侵占台湾,沈葆桢又奉命保台湾,在台湾台南有沈葆桢所题“”亿载金城“”,并创建了纪念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祠”</p><p class="ql-block"> 福建船政创建30多年,培养了邓世昌,刘步蟾,林永生,林泰曾,方伯谦,萨镇冰等一大批著名的海军将领。!同时还有把《红楼梦》《聊斋志异》以及礼教书籍译成法文的翻译家陈季同和思想家严复等一大批学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2月,借开通台湾自由行短短的两三年时间,正月初去了台湾,在台南赤坎楼,又一次见证了沈宝桢的伟大!</p><p class="ql-block"><br></p> <h3>南后街</h3><h3>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h3><h3> 南后街试馆林立,坊巷的每一扇朱门每一块青石都有墨香点点滴滴浸入。古书店花灯店比肩接踵。闽地多才子。</h3><h3><br></h3> <h3>十,光禄坊,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房</h3><h3> 清朝末年,这里住进了沈葆桢的女婿李端。他的两个儿子集结诗社赋诗唱律长达十几年之久,代表人物有陈衍和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还有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h3><h3> 1,林纾后来以文言文翻译了《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大卫.科波菲尔》《堂吉诃德》等近200部欧美小说,成为介绍西方文学的先驱。</h3><h3>2, 陈衍,家住在三坊七巷内大光里八号,偏爱文章,甲午战争之后与同乡陈季同在上海创办《求是报》任主编,后又被张之洞所重用,戊戌变法后,在武昌和京师大学堂及北京大学政法学校,厦门大学,上海济南大学等学校任教,60岁时撰写完成了1000万字,600余卷的《福建通志》。是迄今为止福建省志中最完备的一步,书名由郑孝胥提写。</h3><h3>3,郑孝胥,伪满洲国总理。家住三坊七巷文儒坊的洗银营<br></h3><h3> 郑孝胥从祖父开始,一家四代浩浩荡荡出了十个举人,五个进士。他的诗作被人称赞为“”才华绝胜“”气象万千“,有“晚清诗坛第一人”的美称。1891年到1895年出使日本,先任驻日使馆书记官、领事,后任神户和大阪总领事。受重任于李鸿章和张之洞并深得溥仪宠信,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1938年,他暴死于长春。</h3> <h3>十一,文儒坊47号,陈承裘、陈宝琛</h3><h3> 陈承裘故居,六子科甲。!陈承裘的爷爷出身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的父亲是举人出身,官至云南布政使。</h3><h3> 陈承裘早早退出官场,悉心调教子女,他育有七个儿子,除第五子夭折外,剩下的六个皆登科第,其中三个举人,三个进士。当他双手颤巍巍地接过“六子科甲”的牌匾时,心中有多少感慨涌起啊!</h3><h3> 长子陈宝琛,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比郑胥年长12岁,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友谊深厚,被称为“枢廷四谏官”。被委任为钦差大臣会办南洋大臣后,总被朝廷掣肘,被法国占领河内侵犯山西,法军司令孤拔率舰队攻占福州马尾。陈宝琛被连降五级,索性辞官回归故里一呆就是20多年。</h3><h3> 回乡后,陈宝琛创立全闽师范学堂,他的妻子王眉寿在玉尺山房设立了女子师范传习所,后改称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学生中包括女作家谢冰心。同时,陈宝琛跨界到南洋筹募钱财,建成了福建第一段铁路。</h3><h3> 1909年回乡,20多个春秋后,61岁的陈宝琛终于再次被召入宫,任命为总理礼学馆事务大臣。两年后,他当起了小皇帝溥仪的帝师,。1923年,75岁的他渐感精力体力不支,便将闲赋寄居上海的郑孝胥引荐入宫。但在溥仪是否复辟称帝上两位同乡逐渐三观分离。</h3><h3> 光禄坊旁林则徐纪念馆内两块御赐的碑文,一块为陈宝琛所书,一块为郑孝胥所书。两位帝师和伪满洲国总理,两大才子,在是否听命于日本人这个问题上虽然分歧严重,但在不经意间,他们还是为所敬仰的先贤林则徐做了同一件事!</h3> <h3>十二,文儒坊28号,51号,甘保国故居</h3><h3> 甘保国为雍正七年武举人,雍正十年武进士,被封为御前侍卫。曾任福建水师提督和台湾总兵,比乾隆大两岁,闽台有太多太多有关甘保国的戏剧。2003年福建省成立了甘保国的研究会,同年台湾也成立了甘保国历史文化研究会</h3><h3> 甘家51号房的斜对面也是明代抗倭名将张经的家。张经在嘉靖16年,任兵部左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后又任南京兵部尚书,抗击倭寇立下汗马功劳,后背严嵩诬陷被斩于北京。</h3> <h3>十三,文儒坊19号,民国海军中将陈季良故居</h3><h3> 从甘保国故居往东走,不足百米,就到了“林则徐母亲故居”,其实这里也是陈季良故居。!林则徐母亲陈帙算起来是陈季良姨祖母辈的,而林则徐则是他的表舅公。</h3><h3> 1920年以前,她名叫陈世英,改名那年,他已经31岁,在中俄瑷珲条约之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日著名的“”庙街事件“”之后,他改了名字叫陈季良。民国时期,曾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兼任厦门警备司令,后任海军陆战队总指挥,民国中将,1937年淞沪海战作战受伤,1945年去世。</h3> <h3> 十四,杨桥巷17号,林觉民冰心故居</h3><h3>民国福建三才女</h3><h3>英豪烈士林觉民</h3><h3>1,林长民,林徽因之父,林觉民堂兄。</h3><h3>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五四运动的始做俑者。他的死竟与张作霖有关。家住杨桥巷17号</h3><h3><br></h3> <h3> 2,林徽因,林长民之女,林觉民侄女。可谓民国头牌才女!梁思成之妻、梁启超儿媳、徐志摩、金岳霖……。“你是人间四月天……”</h3> <h3> 3,冰心,谢婉莹。祖父在林觉民家逃离之后买下这个老宅</h3><h3>中国近现代百岁文学大师,《小桔灯》让每个孩子在小学记住了她。“有了爱就有了一切!”</h3> <h3> 4,庐隐,出生于三坊七巷南北街,五四时期一代才女,“我想游戏人间,反被人间游戏”</h3><h3><br></h3><h3> 民国福建三才女,林徽因、谢冰心、庐隐,都集结在三坊七巷!<br></h3> <h3> 5,林觉民</h3><h3>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二十四岁为民族英勇就义!《与妻书》震破人心!</h3> <h3>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惊天地、泣鬼神的诀别书!</h3> <h3>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h3><h3> 谁说地久天长?!谁说地老天荒?!两情若是长久时,有岂在朝朝暮暮?!</h3><h3>真正的大爱,有时可能就是诀别一世!!!</h3> <p class="ql-block"> 历史不堪细读,其实又是能够细读的;历史不堪假设,然而可以假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写完三年后,堂妹女儿阿莹,她们华为总公司去福州开国家数字建设峰会,会议地址恰巧安排在福州的三坊七巷刘家大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丫头问了我好多这里面的故事和出处,我把文章发给丫头,她非常有兴趣,说一定好好的了解一下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欣慰孩子能有兴趣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史,这里有真正的民族文化和真正的民族脊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出大师,大师在民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