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橡胶种植事业回顾

远飞的大雁

<p class="ql-block">  海南的热带风光充满魅力,我们在冬日从深圳自驾前往海南岛游玩。</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海南岛旅游,专门安排时间,参观位于海口市的中国天然橡胶博物馆,该博物馆以海南农垦(曾经是广东管理)历史为主,辅以“海垦知青”“天然橡胶”“三馆合一”的综合类行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种植橡胶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垦系统负责的一项大型工程,是共和国发展过程中十分隐秘又伟大的事业。展厅内那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实物,勾起了我对种植橡胶园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橡胶原材料是从橡胶树上采集而来,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绝缘性,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质。从制作气球、手套到制造汽车轮胎、隔水密封和减震等产品,都离不开橡胶,所以,大炮、汽车、坦克、军舰及飞机的制造过程都离不开橡胶产品。</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爆发,急需橡胶战略物资,而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只有在中国南部有极少的区域具有适合种植橡胶的天然条件。</p><p class="ql-block"> 苏联与中国政府协商,愿意提供资金和施工设施,希望在中国的南方种植橡胶树,产出橡胶成品,以满足社会主义阵营工业发展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1951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为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争取橡胶自给”,要求自1952年至1957年,以最快的速度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5个省区种植巴西橡胶及印度橡胶770万亩(海南岛任务另定),争取10年后,每年产胶量达10万吨。</p> <p class="ql-block">1951年11月,华南垦殖局正式成立,下辖高雷、广西、海南三大垦区。叶剑英兼任局长、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1952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秘密调集解放军2万人,组建特种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和独立团,由华南垦殖局统一领导参加橡胶垦殖事业。</p> <p class="ql-block">  先期到来的广大技术人员在杂草丛生的密林中,测量选址,规划农垦系统的发展蓝图。</p> <p class="ql-block">  华南垦殖局是一个专人做专事的队伍,1952年6月,经中南军区决定,抽调近2万名指战员组成的垦荒工程队。承担起了华南垦殖局的所有运作,包括从运输、垦殖、水利到其他农作物开发的首要经济发展任务。</p> <p class="ql-block">  垦殖大军从四面八方汇集湛江。自1952年夏季开始到当年底,以雷州半岛南部为中心,加入垦荒队伍的有军工2万人,固定工19万人,民工25万人。在雷州半岛的土地上,几百个垦殖点同时作业,几十万垦殖大军昼夜奋战。经过四五个月的鏖战,在雷州半岛开垦的86万亩土地上,种下2189万株橡胶小苗。</p> <p class="ql-block">  至1953年春夏,华南垦殖局已拥有29个垦殖所、309个垦殖场、10个拖拉机站和1个机械修配厂,共有1000多名大学师生和数百名归国侨工、近2万名林业工程部队官兵和军转干部、7300余名地方干部、21万职工和25万名民工参加了橡胶垦殖工作,在高雷、合浦、海南地区种下胶树140多万亩。</p> <p class="ql-block">  垦殖局成立初期,苏联援助了大量的机械,包括运输汽车、拖拉机和链轨式推土机。苏联还派来了一批参加过二战的汽车兵和坦克兵前来操作这些机械,可见当时的地处北方的苏联对橡胶产品需求极其迫切。</p> <p class="ql-block">  当时中国用自产的粮食到国际上换取橡胶制品,提供给苏联使用。但是,随着冷战的形势的发展,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封锁,所有的橡胶种子和橡胶制品都不许中国进口。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种植橡胶。</p> <p class="ql-block">  三叶橡胶是由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热带雨林中发现。种植后获得巨大的利润,后来,英国人窃取了橡胶树种子,在其热带殖民地马来西亚等地种植。</p><p class="ql-block"> 橡胶树是多年生乔木,树高叶密,树干脆弱,抗风能力差,在华南地区种植,春天嫩叶成长时很容易患白粉病。造成大量的落叶和萎缩,降低橡胶的产量。</p> <p class="ql-block">  早期。中国的爱国华侨曾经从南洋引种橡胶,在海南有残存的橡胶林,这给华南垦殖局有了足够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华南垦殖局首先派人到海南的橡胶林采集落地的种果,作为扩种橡胶林的种子来源。</p> <p class="ql-block">  从1952年开始往后的40年,华南垦殖局在广大热带地区为我国胡椒、茶叶、咖啡、香茅、砂仁等热带作物的开发,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并大面积种植甘蔗、菠萝、剑麻等热带植物,实现了以橡胶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模式。</p> <p class="ql-block">  成片地种植橡胶树林要提前做好土地规划。大量的技术人员来到华南地区进行农场场部和生产队的测量选点,根据橡胶林的特点,首先要成片地种好防风林(以木麻黄、油加利和柠檬桉树为主),在防风林带之间种植橡胶苗,防止华南地区的台风破坏脆弱的橡胶树。</p> <p class="ql-block">  在培育橡胶苗的同时,拓展种植橡胶林的区域是农垦系统的主要工作,垦荒取得橡胶种植梯田成为全体职工的重要工作内容。</p> <p class="ql-block">  早期的垦荒都是靠人力进行,因为高山坡地,机械很难到达。人多力量大,很多垦荒工程都是靠人海战术,用镰刀和锄头开垦荒地。</p> <p class="ql-block">    "大会战"是农垦人发挥战天斗地的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一定时间内人力集群、劳动强度达极限的一种突击生产方式。</p> <p class="ql-block">  上级垦荒命令计划下达,上千号人马,打起背包,离开营地,向垦荒工地集结,吃住在工地。搭草寮、打通铺、战地野炊,砍树、撬石、挖穴、抢种,一场艰难的大会战一持续就是几个月,每天劳动超过8小时。广大职工付出血汗,换来层层梯田、万顷胶园。</p> <p class="ql-block">  开垦: 按照规划的种植要求,根据丘陵地开垦的技术规范,采用水准仪按等高定标法进行定标,开垦出等高的环山行面:平缓地用十字线定标法定标。</p><p class="ql-block"> 修筑环山行规格按照规划定标的线路,开垦行面宽1.8-2.5m,行面内倾12-15度的等高环山行,挖表土回穴育橡胶树苗,并平整环山行面。</p> <p class="ql-block">  橡胶苗长得一定高度,选择优良品种移植到橡胶梯田上,精心施肥,保育至长成大树。整个过程需要10来年时间,农垦职工为此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长久耐心 。</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第一批种植的橡胶已经长大了,可以采割胶乳,农场进入了有收获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最宽慰的是看到当年矮小的橡胶苗逐渐成林,粗壮的树干已经可以採割胶乳了。</p><p class="ql-block"> 天然橡胶产自天然的橡胶树,是用农业手段种植橡胶树,橡胶树长大以后,切割橡胶外皮,流出的乳汁制成工业用的橡胶原材料。 所以,种植橡胶树和采割橡胶乳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p> <p class="ql-block">  橡胶生产胶乳以前,农场需要培养大量的割胶工人,这种岗位技术上需要员工胆大心细,心灵手巧,每年都要训练大批的採胶工人,从磨刀开始培训,练习操作,以老带新,逐步壮大采胶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橡胶采割工人的岗位是最辛苦的工种之一,由于橡胶树见了阳光就会凝固停止流胶乳,割胶工每天大约凌晨三点钟起床,清晨,成群的橡胶工人头戴乙炔头灯,带着简单的工具进入橡胶林,满山遍野地奔跑,一棵橡胶树一棵橡胶树地切割,让其流出胶乳,割完橡胶树后,割胶工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等待太阳出来,这段短暂的时间,他们一般都是用来磨刀,为明天顺利工作做准备。(网络视频)</p> <p class="ql-block">  (网络视频)请看一对割胶工人早上2点起床去割胶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太阳出来以后,割胶工提着胶桶重复原来的线路,一棵树一棵树地把流出的胶乳收集。完成收集以后,割胶工挑着胶乳,满怀收获的心情,把胶乳送到收集站,便完成当天的割胶任务。</p> <p class="ql-block">  (网络视频,介绍泰国的橡胶加工) 橡胶被集中送到加工厂,进行初级处理。如果运输路途比较长,要对橡胶乳加点氨水,使橡胶乳保持乳性,防止其蛋白质过早变质发臭。</p><p class="ql-block"> 送到加工厂后,橡胶乳马上进行离心处理,由重型离心机把橡胶乳分离,分离出来的乳性液体被注入大型罐中,并加入氨水,那就是橡胶乳的成品,是最高级的橡胶初级产品,用专用罐车拉走,就像拉汽油、拉柴油一样。</p><p class="ql-block"> 而离心机分离出来的另外一些物质便凝固成为另外一种橡胶制品,被压成橡胶片,叫做干胶。其级别没有胶乳好,估计拿去制造汽车轮胎(请看下图视频)。</p> <p class="ql-block">  1969年4月,根据广州军区、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发出的《关于成立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指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归广州军区建制领导。农垦系统改为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场成为生产建设兵团的团级单位,生产队编为连级单位。团部以上核心领导由部队派现役军人前来接管,农场实现半军事化管理,成立了政治部,机关有警通班,也建立了武装连。</p><p class="ql-block"> 广大农垦职工成为了兵团战士,当然,种植橡胶及热带植物一直是其主业。</p> <p class="ql-block">  在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在农垦戍边的职工也接受军事训练。他们要学会使用简单的枪械,学习操练、瞄准、射击、刺杀,学会投手雷弹,甚至要学会挖战壕,挖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提倡“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时刻准备着,消灭一切来犯之敌。</p> <p class="ql-block">  1974年6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番号,所有现役干部全部撤回原单位,各团恢复原国营农场名称。</p> <p class="ql-block">  橡胶加工厂要对橡胶的品质进行测量,有大量的化学精密测量仪器。</p> <p class="ql-block">  第一批种植的橡胶林产出以后,农垦系统广大技术人员开始科学地培育速生、高产、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橡胶树品种。</p><p class="ql-block"> 1.速生,就是快速成长,尽早可以割胶,为社会贡献。</p><p class="ql-block"> 2.高产,就是要每次割胶产出的橡胶量较大,提高单产水平。</p><p class="ql-block"> 3.抗寒,能够抵御冬天的寒流,使橡胶能够在比较北部寒冷的地区种植,这是橡胶向北扩大种植面积重要的因素,也是橡胶科研重大成果之一。</p><p class="ql-block"> 4.抗倒伏,因为华南种植橡胶林的区域,恰好是台风经常经过的地方。台风对橡胶林摧毁破坏力大,培育抗倒伏的树苗就是要抗击台风的破坏力。</p><p class="ql-block"> 5.抗病虫害,使橡胶苗能够少生病,适应当地环境的生长,降低培育成本。</p> <p class="ql-block">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橡胶树的优良品种要经过十几年,在已经成长成熟的橡胶林中筛选,选择高产并能抵御严寒及抗台风的优质树种培育下一代树苗,广为种植。到了70年代,优质橡胶林已经占了大部分比例,使农垦系统进入高产阶段。</p> <p class="ql-block">  1982年,中国对世界宣布,“中国橡胶北移种植成功突破北纬17度。”已经到达北纬24度,大范围地扩大了种植面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国科技的最高荣誉奖,此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橡胶种植科技人员,更加震惊国际橡胶领域。由于过去的高度保密,国际上不知道中国有如此巨大的橡胶林种植范围。</p> <p class="ql-block">  经过农垦系统几十年的科学探索,使橡胶林在中国的种植面积扩大了许多,优质品种的培育及选用,极大地提高了橡胶产量,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保障了国防装备。</p> <p class="ql-block">  农垦系统北移至北纬24度种植橡胶林获得的巨大成功,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了国家的肯定,为国家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西方学者早已断言:北纬17度以北不适宜种植橡胶。若要突破北纬17度橡胶垦殖禁区,有何科学根据?靠什么人来实现这个目标?</p><p class="ql-block"> 带着重重的疑问,很多外国橡胶专家来到华南垦区,深入到位于高纬度橡胶林区,现场亲身考察中国种植的橡胶树。</p> <p class="ql-block">  中国农垦的技术人员耐心地给外国专家介绍橡胶树的科学培育及种植过程,成片的橡胶林让外国专家眼见为实,感叹中国农垦人员为橡胶树北移种植成功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打破了北纬17度不可逾越的神话。</p> <p class="ql-block">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异常兴奋,手捧着洁白的橡胶乳反复查看,他们佩服勤劳的农垦人创造了世界奇迹。</p> <p class="ql-block">  回顾几十年农垦系统的奋斗历程,你很难想象,巨大的橡胶林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开垦种植出来的,老一代农垦职工,他们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受了多少艰难困苦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分布于华南地区的众多农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曾经为国家承担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60年代的印尼排华事件,大量从印尼回归祖国的华侨,被安置在各大国营农场,使他们能够在农场安居乐业,在农场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比如会开车的,在农场做汽车驾驶员,懂得机械知识的,可以做汽车修理工,外语水平高的可以在农场子弟学校做外语老师。</p>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城市青年学生“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p> <p class="ql-block">  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学生被分配到农垦系统,安置在国营农场的各个基层单位,吸纳为农垦职工,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橡胶事业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这批青年人成为农垦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与广大职工打成一片,一起垦荒、种树、割胶,把青春和热血洒在华南大地上。他们为农场带来了朝气,带来了城市文明,也传播了知识。</p> <p class="ql-block">  1977年后,越南政府完全违反中越两国协议,强迫华侨加入越南国籍,对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施加种种苛刻的限制,进行打击和迫害。越南政府对华侨进行歧视、排斥和迫害,大量华侨被赶回中国。</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万越南华侨回国以后,大量地被安排在各国营农场工作,国营农场为越南归侨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及众多的工作岗位,农垦为百废待兴的国家分忧解难,解决了一系列困难。</p> <p class="ql-block">  农垦系统地处华南地区,每年都有台风经过,破坏力极强,多年的经历使广大职工培养了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农垦系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快速地恢复生产。</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多在运动中被迫害被误解的干部也被发配到农垦,全家一起被送到国营农场,农垦系统的包容和广大的淳朴职工,让这些下放的干部得到临时的安慰和关怀,回避了原单位的批斗或迫害。</p> <p class="ql-block">  国营农场基层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条件很差,生活水准很低,但是,大家相处和谐,日子过得是快乐的。</p> <p class="ql-block">  知识青年和各种身份的人来到国营农场,能有一个稳定的岗位,能得到集体的关心,也获得稳定的收入,大家都在这个集体中学习提高,等待人生新的里程。</p> <p class="ql-block">  现在,行走在华南地区,在高速公路两旁,经常能看到整洁的橡胶林,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对橡胶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大,几乎占了世界的一半。</p> <p class="ql-block">  而中国种植的橡胶林,产出的橡胶只在全球排在第7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广大农垦职工承担着国家的重大任务,他们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走向国际,与东南亚的国家共同合作。在没有台风破坏的热带地区承包土地,开垦荒山,种植橡胶园,产出的橡胶送回中国,保证了中国工业发展需求。</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不断的海外并购,让中国橡胶各种制品,销往全球各国。在这个过程中,在几十年里,华南垦殖局也一跃从一个解放军班子变成了集团企业,更名为广东农垦集团。广东农垦集团是全球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在世界中可以排名靠前的橡胶生产销售一体的企业。</p> <p class="ql-block">  华南垦殖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担当国家使命、适应垦殖需要而建立的,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大规模垦荒植胶,创造了在北纬17°以北大面积种植橡胶的世界奇迹,有力保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然橡胶战略资源安全。</p><p class="ql-block"> 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在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为保障天然橡胶资源安全、支援国家建设、促进热带地区开发、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