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被忽略的先农坛

雪儿

<p class="ql-block">冬日里的一个下午,我慕名而去了北京五坛之一的先农坛。几个小时的游览,让我在感叹历朝历代天子每年立春之际,来到先农坛,率先垂范亲耕亲种,对农业如此重视之余,更是通过一幅幅画面,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重农传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那一幅幅历史画面不断在我的眼前闪过……。</p><p class="ql-block">其实说起坛,除了先农坛,北京还有四个著名的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北有地坛、南有天坛。均为明代所建,清代沿用,是明、清两朝帝王们祭天、地、日、月、山川、太岁等神祇而特意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五坛在宗教和文化层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和象征意义,但是我认为,先农坛在五坛中是最务实的,祭天祭地也好,祭日祭月也罢,都只是皇家对上天表达敬意和祈求的一种宗教或文化仪式,都是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和理想。“民以食为天”,明清两代皇帝则在先农坛率先垂范,亲耕亲种,以农立国,以农治国为根本,重农敬农为理念,彰显国家对于农业和先农之神的重视。</p><p class="ql-block">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先农神炎帝神农氏之所。</p> <p class="ql-block">进到先农坛,首先看到的是庄严肃穆红窗黑瓦的拜服殿,在它的南面一排很像佛龛的是地祗(音只)坛 。地祗坛中间的五座分别供奉五岳、五镇、五山、四海、四渎之神;坛台东西各有二座,分别供奉京鍛名山、京能大川及天下名山、天下大川之神。</p> <p class="ql-block">在地祗坛的东面是具服殿,是皇帝亲耕前更换亲耕礼服的场所。</p><p class="ql-block">现在具服殿里展示的是关于耤田礼的由来及耤田礼仪式的很隆重的程序。</p><p class="ql-block">先农坛是祭祀农神的场所,同时也是皇帝举行扶犁亲耕耤(音集)田礼的地方,所以举行仪式前要在这里换上劳作的服装,可见对仪式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耤田礼,天子扶犁亲耕的田地称为“耤田”(也称“公田”属于天子的“一亩三分地”),在耤田中举行的以天子亲耕为核心内容的仪式典礼称为“耤田礼”。天子的“一亩三分地”,被四周农夫的私田所包围,天子耤田礼后就交由农夫来耕种了。</p><p class="ql-block">周代的仪式有六项,时间是立春前三日,天子要沐浴饮甜酒,然后前往耤田,与百官扶犁翻土,皇帝亲耕时,左手执犁、右手执鞭,农夫二人牵黄牛,农夫二人扶犁,准备亲耕,农夫二人在后面播种,天子翻土一次,由农夫把天子的耤田耕完,之后周天子与百官依次品尝牛、羊、猪三牲的祭品,最终由庶人全部吃完。耕种结束后,周天子巡视农耕,并发布戒令,告诫百姓要协力耕种,如不能按时全部耕完,则会严加判罚,最后典礼结束回宫后,在大殿举行称为“劳酒”的宴饮活动。</p> <p class="ql-block">耤田礼在周代以后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在不断延续中又在不断发展。</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到了清代,皇帝又把耤田礼仪式发扬光大,耤田礼的仪式发展成了十一项。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为了年年丰收,立春之际,居住在深宫里的皇帝乘着龙辇,率领百官,浩浩荡荡,穿过正阳门到先农坛,在太常寺官员的导引下,进行一系列非常隆重的仪式。</p><p class="ql-block">清代的皇帝行耕田礼时,要三推三返了(原是一推),并有乐工在旁边唱禾辞,这里增加了乐队的伴奏,有了专门的乐器;农夫播种改由户部侍郎播种;皇帝示范耕地后,要登上观耕台,观看农夫们把地耕完;耕完地后,皇帝要赏赐农夫布匹,以示鼓励;最后在乐曲声中皇帝回宫。</p><p class="ql-block">亲耕,是皇帝必须身体力行的一项工作,也是为天下万民做一个表率,以示对农耕的重视,祈求五谷丰登,盛世安和。</p> <p class="ql-block">放种子的彩亭。</p> <p class="ql-block">在以农立国的封建时代, 历朝帝王都将农业置于重要地位, 农事丰欠关系着经济兴衰,直接关系着一个王朝能否长治久安,因此皇帝每年在先农坛耤田礼的亲耕活动就成为了国之表率,以此来显示朝廷提倡农事,关心民生。</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就规定了历朝皇帝登基之初,须行耕田礼。也是通过重农务耕的政策,表现出一个国家治国理国的政治思想。</p> <p class="ql-block">观耕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皇帝亲耕完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之处。观耕台须弥琉璃座,说明它的等级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祭坛,是皇帝祭祀先农神的祭坛,先农神即炎帝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以辨百草、识五谷,为民解病危之困,为后世所敬仰,因其为天下人之先掌握农业技术,于是被后人尊称先农,炎帝神农氏是先农坛祭祀的唯一先神。</p> <p class="ql-block">福厨建筑群,是存放先农神牌位和准备牺牲祭品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神库,是祭祀前准备祭品的地方。现在是古代祭农文化展,包括中国农耕的发展和农具,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可五谷丰登、天下太平。</p> <p class="ql-block">神厨,是祭祀前准备祭品的地方。现在里面是先农坛文化展,展示了先农坛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神版库,原是存放先农神牌位的地方。现在里面展示的是耤田礼有关的服装、祭品,乐器等。</p><p class="ql-block">每年立春的耤田礼,皇帝有时也会派遣其他官员代替举行,在明清两代皇帝中,举行耤田礼次数最多的是乾隆,共28次,其次是嘉庆皇帝21次。所以乾隆时期农业发展达到巅峰,被后世称为盛世,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院落外西北侧为宰牲亭,是祭祀坛内各处神祗宰杀牺牲之处。</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历来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所以每年立春,对先农神的祭祀是皇帝的头等大事。</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里另外两个大殿拜殿和太岁殿,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展出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和中国古代营造技艺,木构技术等等。</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先农坛,我仿佛看到身着龙袍的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光陪伴下,一路上旌旗招展,鼓乐齐鸣,盛大节日般亲率文武百官来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行耕耤田礼,以彰显国家对于农业和先农之神的重视…。</p><p class="ql-block">游览先农坛,帮人们认识了先农神和皇帝亲耕耤田隆重而热烈的仪式,为人们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史有着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六百年的风雨,六百年的沧桑,先农坛已成为北京中轴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先农坛,凝聚了祖先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和文明,记录了中华民族农业的蓬蓬勃勃的发展史…。</p><p class="ql-block">先农坛,一个不该被低估不该被忽略的地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