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14 2021-04-23 周五</b>。继续上一篇,离开陕西勉县武侯墓,前往青木川古镇。宿青木川古镇。 <b>青木川古镇</b>,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属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小镇——青木川,位于陕,甘,川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最西的镇,距县城108公里,距汉中市197公里。<br>古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厚,传统老街区、古老民风、民俗、民情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具有独特的风情画意;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题刻等,展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br>“512”汶川大地震导致这个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魏氏宅院部分屋脊和墙面开裂坍塌,一片狼藉。建于明成化年间、长800多米的“回龙场”古街也遭到破坏,许多老宅已经坍塌。2008年7月份开始,宁强县对青木川古镇进行维修,现已维修结束,古镇整体风貌保留如初。--百度 陕西宁强县,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栖凤楼 青木川古镇,街道比较冷清,横匾“百善孝为先” 青木川古镇,张灯结彩的街道 青木川古镇,可爱的小学生雕塑 青木川古镇,魏氏宅院 <b>魏氏宅院</b><br>魏氏宅院是当年魏辅唐生活和处理政务的地方,由二进式新、老两宅组成,两宅相对独立又连成一片,俯视成“田”字,占地2000平方米;老宅建于1927年,新宅建于1932年。新宅右边是辅唐泉,有“莫道济南趵突水,更有魏公辅唐泉”之誉;宅院前是小桥流水、鱼池、凉亭;北凤凰,南龙池,两山相应,有“凤凰遥对鱼龙池,神仙居墅度华年”之赞语。新、老宅院珠联璧合,宏伟壮观,是青木川标志性建筑物。--说明牌 <div><b>青木川魏氏庄园</b>,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古镇内,建于民国时期,占地10亩左右,分老宅新宅两座。<br></div>位于陕、甘、川交界处的青木川,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这座陕西最西边的小镇,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青木川的繁荣鼎盛,正是青木川魏氏庄园的主人魏辅唐带动起来的。<div>青木川魏氏庄园建于民国时期,占地10亩左右,分老宅新宅两座,酷似北京的四合院,整个建筑呈轴对称图形。地面由白石灰、油黄泥、沙砾、桐油、糯米粥混合精工细做而成,光滑有弹性。老宅传统古朴,新宅融入了很多西方的建筑元素。两宅虽建筑风格不同,但都具有完整的防范体系:一层粮仓、水井、酒库、菜窖一应俱全;二层制高点上有暸望哨、射击孔。--百度</div> 青木川古镇,魏氏宅院 青木川古镇,魏氏宅院 青木川古镇,魏氏宅院,卫国卫民博物馆 青木川古镇,魏氏宅院,重武器! 青木川古镇,古街 青木川古镇,荣盛魁(旱船房) <b>荣盛魁</b>是魏辅唐之兄魏元臣的产业,又名“旱船房”,是国内少有的船型建筑物。三层,每层设若干包厢,包厢仿照轮船的船舱等级排列。主要服务于富商巨贾,是当年三省边界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雕梁画柱、香榻玉帛,设施极尽豪华。荣盛魁是青木川一道瑰奇的景点。--说明牌 青木川古镇,荣盛魁 青木川古镇,荣盛魁 青木川古镇,烟馆 <b>烟馆</b>是青木川昔日的梦幻。青木川地处“三不管”的边陲地带,一时沦为种植鸦片的“金三角”。烟片收获季节,天南海北的烟贩毒枭云集于此,于是迎合交易和吸食鸦片的各类烟馆应运而生。烟馆见证了烟客醉生梦死、追欢逐笑的糜烂生活,也催生了青木川一时的畸形繁华,可为后世之警标。--说明牌 <b>烟馆</b>,是清末民初陕南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基本建筑形式属北方的“轴对称”,而装饰陈列风格体现了南方徽派特色。其天井是民国时期典型的江南“八角形”,整体建筑兼具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建筑特色。烟馆见证了清末民初烟客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是当时畸形繁华社会的缩影,是研究清末民初政治、经济、民风民俗和建筑风格的活标本,也是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场所。--汉中旅游 青木川古镇,烟馆 青木川古镇,绿水青山!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追梦桥 青木川古镇,追梦桥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 <b>瞿家大院简介</b><br>瞿家大院位于陕、甘、川交汇处的青木川镇东坝村,是魏辅康五姨太瞿瑶璋的故居,2018年7月被陕西省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瞿氏一脉源于山西省洪洞县,八世祖于清康熙四年(1665)移居于此,历经清代、民国,已350余年,据瞿氏碑记,修建瞿家大院耗银8000余两,分东、西院及祠堂等四套院落,房屋63间(现存),占地3300平方米。2008年汶川地震,老院损毁严重,2014年,千山文化公司接手修复,耗时六年,基本恢复原貌。周边还存有瞿家沟栈道、凿石引水渠、石砌梯地及家族墓地等遗迹,体现了中国近代家族变迁及农业文明状况。大院保存有瞿氏祠堂、戏楼、碑刻、水磨房等、中西两院为典型的四合院两进院落,布局雅致,雕梁画栋、门窗精美,石刻栩栩如生,形成“四水到堂”建筑格局,彰显出瞿氏先祖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瞿家大院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完成了一个家族的繁衍、创业史,印证了“耕读传家”的家规祖训,展示了瞿氏一脉的生存智慧和创业历程。--说明牌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精美的木雕随处可见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彩绘木雕!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双色木雕也很有特色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香楠树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石磨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 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水磨房 <b>瞿家水磨房</b><br>修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凿石修渠400米,引瞿家沟水至磨房,建有分水渠闸,加工灌溉两不误。磨房水轮曾使用卧轮、立轮两种,现为卧轮,由当年维修过水磨的老木匠修复,其原理是靠水流冲击卧轮旋转,牵动立轴;由立轴带动石磨下扇转动来加工谷物及研磨面粉。水磨房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见证。--说明牌 青木川古镇,茶园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石牌“青莲遗风” 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夜景 青木川古镇夜景,李记石锅鱼,据称青木川排行第一,我们就是在这家吃的石锅鱼。 青木川古镇,夜景<div>晚上住青木川镇的酒店:青木川上美生活酒店</div> <b>D15 2021-04-24 周六</b>。从陕西青木川镇出发,先到四川广元的剑门关景区游览,然后到广元的昭化古城参观,最后到广元市住宿。自驾里程:150.2km/2:44。 青木川古镇,晨景,安静,祥和 青木川古镇,晨景 青木川古镇,晨景 青木川古镇,晨景 即将离开陕西青木川镇,进入四川广元。 去四川广元剑门关路上 去四川广元剑门关路上 去四川广元剑门关路上,高速公路剑门关收费站 剑门蜀道国家级名胜区:剑门关 <b>剑门蜀道</b>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剑门蜀道沿线三国文化深厚,庞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剑门蜀道沿线古迹众多,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庙、皇泽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剑门蜀道沿线美景密布,富乐山四季花似锦,翠云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峡“飞梁架绝岭”。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说明牌 <b>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b>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部,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组成,总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平方公里。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和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剑门蜀道历史悠久,肇始于西周,使用至民国,民间仍在使用,它是先秦古蜀道——金牛道的核心价值地段,历史跨越3000余年。<br>剑门蜀道风景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广元市境内。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主干的带状风景名胜区。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景区范围广大,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观丰富,沿蜀道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主要有古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里等。<br>剑门关位于景区中段,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进入关内长约500米的幽深峡谷中,可见前人留下的“天下雄关”、“第一关”、“剑阁七十二峰”等碑刻。新建的剑门关楼,雄踞关口,气势恢宏。附近山峦绵亘,植被葱笼,景色秀丽。 翠云廊,指剑门蜀道上两侧浓荫蔽日的行道树,是古蜀道上从剑门关到剑阁县城一段的美称。古称“皇柏”、“张飞柏”,曾有“三百余里官道,数千万株古柏”的壮观景象。现存古柏8000余株,主要分布在剑门关到剑阁县城一段,有的穿插在川陕公路两侧,枝干参天,浓荫蔽日,繁茂苍翠,远远望去,蔚然如云,故而得名。保留了原来“驿道”的旧貌,古风盎然。历经千余年的雨雪风霜,更显雄浑苍凉,古道夕阳之中,令人横生昔人已去,天地悠悠的无尽感触。 --百度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入口前广场,学校学生在搞活动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我们根据大家的体力,选择了乘1号索道去仙女廊,然后乘观光车到石笋峰,步行到一线天,绝壁廊,然后乘滑道滑下山,经仙云客栈到关楼,最后出景区南门,到剑阁古镇,吃过午饭后,乘公交车返回景区停车场。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缆车上山 剑门关景区 剑门关景区,仙女廊 <b>仙女廊</b>因仙女桥得名。相传观音菩萨欲帮助剑门关梁山寺 枳松和尚修炼,就变成进香的年轻女人去考验他。她告诉他半岩上有条险道,自己就是从那里上山的。她几次引诱他,他都不为所动,终于修成正果。人们把绝壁上的那条险道称为仙女桥。--说明牌 剑门关景区,古栈道 剑门关景区,石笋峰 <b>石笋峰</b>高79米,形似竹笋天柱,拔地冲天而起,据说其顶原本虬枝缠绕,突然起了不明大火,层层上奏朝廷,皇帝闻言“十省”起火大惊,一老臣细看奏折方知究竟,但不好直言,便称天火自,随后皇帝也知自己闹了笑话。至今,当年“天火未烧死”的那棵“九把斧树”还挺立在石笋峰上。--说明牌 剑门关景区,石笋峰,一线天 <div><b>一线天</b></div>绝壁前缘的岩石受重力崩塌残留下来的柱状砾岩与绝壁之间形成的缝隙,缝隙间距1米左右。人行其中,仅见天开一线。--说明牌 剑门关景区,一线天 剑门关景区,远望关楼 剑门关景区 剑门关景区,一线天 剑门关景区,下山的阶梯有点陡! 剑门关景区,绝壁廊 剑门关景区,下山的滑道入口。我们决定来点刺激的,坐滑道下山! 剑门关景区,下山之后来到这里 剑门关景区,仙云客栈 剑门关景区,雷鸣桥 <div><b>雷鸣桥</b></div>剑门关山高谷深,每逢山洪奔泻,水声如雷,蔚为壮观,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所云:“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说明牌 剑门关景区,关楼 <div><b>关楼</b></div>剑门关始设于诸葛亮,有1700多年历史。关楼屡毁屡建。在冷兵器时代的上百次战争中从未被正面攻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赞誉,素称“蜀北屏障、两川咽喉”。--说明牌 剑门关景区,通往关楼的台阶 剑门关景区,关楼 剑门关景区,关楼 剑门关景区,石碑“剑门关” 剑门关景区,关楼 剑门关景区,关楼上远望 剑门关景区,关楼上远望 剑门关景区,关楼俯瞰 剑门关景区,关楼 剑门关景区,关楼,诸葛转运亭 剑门关景区,关楼 剑门关景区,雕塑《姜维守关》 <b>姜维守关雕塑</b><br>三国时期,蜀汉景耀六年(263年)9月,汉中失守,大将军姜维自沓中撤兵,与廖化、张翼、董厥退守剑门关,列营守险。钟会不能克,双方形成了对立之势。后因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后主刘禅投降。守关将士怒而拔刀劈石,姜维设计诈降钟会。这组雕像中的四位部将是按照民间的说法,分别是廖化、张翼和董厥。后边最高的就是姜维,在人们都在“咸怒、斫石”的时候,他却凝目远望、沉着应对、冷静的构思出“日月幽而复明”的计策。--嘻游猫 剑门关景区,北伐军行图 <b>北伐军行图</b><div>从蜀汉建兴五年(227)到景耀五年(262),为巩固政权,兴复汉室,蜀汉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姜维先后16次北伐魏国。剑门关成为北伐大军的主要通道和粮草供给的重要基地。--说明牌<br></div> 剑门关景区,北伐军行图 剑门关景区,“第一关”石碑 此碑为雍正十二年(1734),果毅亲王允礼奉召护送六世达赖喇嘛还藏,并巡视沿途诸省驻防及绿营路过剑门时,被剑门关山的雄险深深折服所留墨宝。--说明牌 剑门关景区 剑门关景区,“剑阁”牌坊,对联: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div><br></div> <div>剑门关景区,石碑“剑门关景区开发重建记”</div> <b>剑门关景区开发重建记</b><br>剑门关景区长期以来有景无区,有文无形,优势资源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在中共广元市委、广元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剑阁县强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从剑阁是“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县和总体上的传统农业县这两个最大最基本的县情出发“大力推进灾后重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大转型”,变总体上的传统农业县为旅游县:工业县、现代农业县,着眼发展抓重建。公元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剑阁县召开了剑门关景区开发动员大会,吹响了全面开发剑门关景区的号角,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剑门关主景区建设开工。剑门关景区开发突出“三国蜀道雄关”主题,挖掘和展示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军文化。整合中央灾后重建资金、黑龙江省援助重建资金(一亿五千万元)中央扩大内需资金、民间资金共三亿五千万元投入景区开发重建。完成了规划,拆乱、修关、建道、作文、配套、绿化、治污八大类工程。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九日剑门关景区开发重建工程竣工,正式对外开放,并成功举办了“二〇一〇中国蜀道剑门关文化旅游节”。改建了景区内的剑昭公路,完成了二〇〇六年底开工的剑门关隧道等国道公路改线工程。搬迁出了八十四戶居民和经营戶。拆除了旧索道、各种杆线等。植树、竹八十四万株,退耕还林二百七十亩。依据一九三五年修公路被拆除的剑门关关楼的样式,在原地重建了关楼。在关楼上制作了剑门关历代战事铜浮雕九幅和历代过关名人铜浮雕十幅。完工了平襄侯祠的复建,制作姜维事迹铜雕八组,迁建了姜维墓,复建了姜维点将台。制作了孔明立关、刘备过关、姜维守关石雕和北伐军行图石浮雕四幅。新建了诸葛亮北伐线路图,蜀道难壁题,陆游石浮雕及细雨廊,剑门关地质博物馆,五丁坪石雕及水磨房,叹关台李白,杜甫石雕和诗词走廊、文焰轩,“剑阁”“剑门驿”“闻铃”三座石牌坊。新建了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纪念馆和徐向前与王树声铜雕,迁建了鲍政委墓。新建了仙云客栈、桂花园、梅花园,4D电影院,八卦园,炮台,天梯峡滑索。新建了游客中心至剑门关镇的景区主游线,其中建有志公桥、望关桥、子规桥、五丁桥、诗仙桥、雷鸣桥、立关桥、过关桥,守关桥、剑门天桥。新建了剑门关索道,绝壁观光道,天梯峡的栈道、清风桥等游道,金牛峡栈道,红车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和仙云客栈至天梯峡的游道,改造和新建了石笋峰至天梯峡的游道 。改造了仙云桥 。在游道上建廊六处、亭三处。新建了游客中心停车场和古镇双层停车场。改造了游客中心,新建了景区管理房和十一处公共卫生间。完工了剑门关场镇风貌处理和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了剑门蜀道剑昭段剑阁境内的保护开发配套工程和剑溪桥维修工程。重建中铸就的“抢抓机遇,创新开拓,合力攻坚,勇争一流,超常拼搏“的剑门关精神已经成为剑阁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br>中共剑阁县委 剑阁县人民政府<br>公元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八日 本日活动未完,请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