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征文】客居京城写风情</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由于孩子在北京工作,我和老伴在居住地和北京之间往来奔波。虽然生活有些漂泊不定,但是客居他城,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深入地了解。</p><p class="ql-block"> 随着孙辈的长大,我们往来奔波的次数少了,赋闲在家的时间多了。这样会经常想起曾经在北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常看看在北京居住时所写的美篇文章,藉以回味在这座城市度过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久负盛名的景区景点众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闻名遐迩。闲暇之余去过一些景点,所到之处用美篇的形式记述了旖旎秀美的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这里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 <p class="ql-block"> 以国家植物园为例。</p><p class="ql-block"> 国家植物园(原名北京植物园),游览植物园,收获之一是认识了一些植物,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认知。这里四季皆美,四季又各有特色不分伯仲。</p> <p class="ql-block"> 但其中也有些景致让人意想不到,又感到惊奇,如拍鸟发烧友们的“长枪短炮”聚集在一起自成一景。</p> <p class="ql-block"> 春天来到这里满目青翠,你会被这翠色欲滴的绿所感染。园内弥漫着青草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混杂着松软的泥土味道。</p> <p class="ql-block"> 当你走到每一处花卉园时,都会被这里的景致所深深吸引。那绝对称得上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你被艳丽多彩的花儿包围着、簇拥着,花香四溢氤氲缱绻,闻如酒至微醺,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樱桃沟位于植物园的西北角,是两山所夹的溪涧,在山林溪涧旁沿途分布着元宝石、退谷亭等胜景。值得一提的是,据传文坛巨匠曹雪芹晚年居住山前正白旗村,常去樱桃沟山后的白家疃村访友,为百姓看病,这条路线被称为曹雪芹小道。在民间传说中,小道上一些景物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 进入樱桃沟,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水杉林。水杉,曾被认为灭绝的植物,后被发现,多年前引种在樱桃沟,现已蔚然成林。水杉树干笔直,高大挺拔,树下泉水潺潺蜿蜒而下。走在木栈道上,清凉之风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 沿沟前行来到“一二·九运动”纪念亭,这是为了纪念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北京)爆发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而建立的。在纪念亭的对面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保衛華北”四个大字,说明栏介绍:这个石刻是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北大清华两名学生刻写的。</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亭继续前行,来到樱桃沟尽头。一块立石迎面而立,上面刻有“水源頭”,出自舒同先生手书。环顾四周青山巍巍,峡谷幽幽。涓涓清泉从地下冒出,沿着山石逶迤而下。驻足水源头,感受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一块巨石呈元宝状,横亘在水源头的南侧,这就是“元宝石”。在此附近还有一个景物叫“石上松”。据民间传说这些景观都被曹雪芹用在所著的《红楼梦》里。</p> <p class="ql-block"> 参观植物园,有一地方很值得一去,那就是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坐落在澄明湖东侧,于1983年4月22日开馆。</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晚年居住在西山,在这里开始他的创作。据介绍:纪念馆的修建,是依据1971年在香山地区正白旗村39号发现一座老式民居里几组题壁诗,经部分专家认为是曹公的著书之所,1983年在原址特辟地建成曹雪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门口有著名学者、 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题匾。纪念馆为坐北朝南三进平房院落,前排房舍为清式平房,后面的房舍为仿清建筑,展示曹公生平家世,当时的生活环境景观,所处时代背景,各个时期出版的各种版本的《红楼梦》。最后一排房舍设有“芹圃学坊”,是以曹公的号命名的《红楼梦》主题书店。</p> <p class="ql-block"> 循着石板小径,在院子里缓缓地踱步,环顾院落里的陈设家什,端详着室内物品摆设,望着质朴的老式房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恍如隔世,有一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当年前清社会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当年这里远离京城,在澄明湖畔的小村落,一座普通民居里,过着清贫生活的曹雪芹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中,用如椽巨笔,创作出鸿篇巨制《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来到一路之隔的澄明湖,湖水清清。站立湖边,望着高大巍峨的西山,遥想当年,曹公是否在这夕阳晚照的时候徜徉在湖边小路上,或是缓解写作的疲乏,或是构思书中的情节呢?</p> <p class="ql-block"> 走出植物园,步入一墙之隔的闹市,眼前是熙熙攘攘的现代化都市社会。</p> <p class="ql-block"> 客居北京生活的经历,感受到这座大都市的繁华兴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民的热情和较高素质的精神面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生活气息,这些无不展现出首都北京的风范与魅力!</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