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上的天桥老艺人

老马哥哥

<div>厂甸有庙会,庙会里有三尺长的大糖葫芦,有能挂在脖子上的大挂山里红,有四五个轮的大风车,还有吹糖人的,捏面人的,总之,有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这是我们小时候,孩子堆里口口相传的一个磕儿。因此,逛庙会成为我儿时的梦想,也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说难以企及,是因为厂甸所在的南城,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几岁的孩子想去也去不了,等到我们能去的时候,庙会又取消了。</div><div><br></div><div>原以为此生与庙会无缘了,没想到,1985年,文革后首次在地坛公园举办了春节庙会。当时我已经年过三十,对那些糖葫芦,大风车之类的已没了太大的兴趣,但对于老北京的旧时风俗,风土人情等很感兴趣。</div><div><br></div><div>1985年,距离新中国建立已过去了三十多个年头,当年在天桥卖艺的老艺人基本都已作古,硕果仅存的也都是风烛残年,历经沧桑之后,他们有机会重操旧业,再现当年盛景,也算是功德无量。</div><div><br></div><div>据史料记载,天桥市场出现于清末。天桥南北,地最宏敞。贾人趁墟之货,每日云集……但有玩百戏者,如唱书、走索之属耳。逐渐演变为北京市民休闲娱乐购物的场所。人们把在这里卖艺的艺人中,技艺精湛,或风格独特者,统称为天桥八大怪,从清末至北京解放这漫长的岁月里,共有三代八大怪。</div><div><br></div><div>第一代八大怪: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div><div><br></div><div>第二代八大怪:教书老头,老云里飞,花狗熊,耍金钟的,程傻子,曹麻子,傻王,王小辫。</div><div><br></div><div>第三代八大怪:云里飞,大金牙,焦德海,大兵黄,沈三,蹭油的,拐子顶砖,赛活驴。</div> <br>下面记录几位我当年在地坛庙会中看到的老艺人。<br><br><div>表演双簧的大狗熊孙宝才,</div><div>当年七八十岁,胖大的身材,脑袋特大,主持人介绍说是天桥八大怪之一,但可能不确切,表演者一人居后发声,一人在前使相,表演的人头戴小辫,脸扑白粉,而表演的几段双簧应该能够体现当年天桥表演的面貌,后来看过莫歧,刘文步等名家的表演,大概都差不多。在我所看过的双簧表演里面,我觉得最精彩的一次当属郭德纲和陶阳表演的学唱“忐忑”,有新意,有难度,配合默契,令人捧腹。</div><br><div>云里飞的滑稽二黄,</div><div>一个精瘦的老头,穿件黑棉袄,腰里系一根麻绳,头上戴着一个用硬纸板糊的纸圈,四边贴着几张扑克牌,老头挺瘦,腮都嘬进去了,下巴上留着山羊胡子。在台上唱的什么我都记不得了,这人可能就是八大怪之一的老云里飞的儿子云里飞,擅演滑稽戏,据说能把耳朵壳塞进耳朵眼、用舌头能舔着鼻子。</div> <div>拉洋片的小小金牙。</div><div><br></div><div>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div><div><br></div><div>天桥八大怪里有个拉洋片的叫大金牙,这天在庙会上表演拉洋片的叫小小金牙,想必是大金牙的孙子辈儿,做的道具箱子个倒是不小,可惜是个样子货,没法往里瞧,也不知道里头有没有画片,把锣鼓家伙做了个连锁装置,拽绳子就能敲出锣鼓点,小小金牙有四五十岁,身上穿了件西服,因为怕天冷冻着,这位把棉袄套在西服里头,勉强能系上扣子,撅撅巴巴的不是个样儿。</div><div><br></div><div>小小金牙的表演,一边敲锣鼓点,一边嘴里唱,他唱的曲调后来在说相声的节目里经常能够听到,美中不足的是他当时弄得那个柜子是个样子货,只能充充样子,没法看洋片。当然了,这种方式,也就在当年能够蒙事,搁到现在,人人拿个手机,想看啥有啥,谁有闲功夫看洋片呀!<br></div> <div>变戏法的,</div><div>中国传统的魔术过去叫古彩戏法,最经典的节目是能从身上掏出许多的东西,盘子,碗,花什么的,最后大多是点着的火盆,或者带水的鱼缸,里头还能捞出金鱼。掏出的东西在台上摆开一大片,明知道是他事先捆好了的,但不得不佩服人家高超的技艺。这种节目在剧场里表演,一般是大幕拉开,演员已经在台中间站好了,估计是身上带了那么多东西,不好迈步。地坛庙会上的表演场地,没有幕布,演员表演的是另外一个节目,从两个套在一起的圆桶里,也能掏出不少的东西,最后是个和圆桶大小差不多的坛子,还能从里边蒯出酒来。</div><div><br></div><div>这个变戏法的演员一上台,我就认出来了,我以前肯定见过他,具体的时间和地点都记不太清了,大概是在东直门里的马路边,时间应该是六十年代,因为那时候我在上小学,学校离那里不太远。当时在马路边围了一大圈子人,里边正在表演的就是这个人。我对此人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因为他表演的节目,而是他表演完敛钱时候的样子,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天他表演完,拿出了两个铁钩子,那是两条粗铁丝窝成的半圆形,看长度差不多有一尺左右,黑黢黢的,一头磨成尖头,只见他拿着铁钩子就往自己鼻子眼里头捅,插进去少半截,还有多一半露在外头,向上翘着,脸上的表情十分痛苦,他把两个钩子都插鼻子里头,额头上青筋突起,不知是鼻涕还是眼泪顺着钩子滴滴答答的往下流,这时候他手里拿着小笸箩,转圈向观众要钱,转到我跟前的时候,那恐怖的形象,吓得我都不敢睁眼。这回在庙会上又碰到他,不过这次他不必再用那么恐怖的方式来要钱了。</div><div><br></div><div>随后他又表演的一个节目也是挺吓人的。只见他拿出一把缝衣针,一根一根的往嘴里放,一边送一边做吞咽状,等到一把针都送到嘴里,他把嘴张大,让大家看,嘴里已经看不到那些针。然后他又拿出一根线,一头放进嘴里,然后随着嘴的蠕动,线也被他慢慢的弄进嘴里,只在外面留下不长的一段,随后,他拉着露在外面的线头慢慢的往外拽,只见拉出的线上整整齐齐的挂着那些吃进去的针。不知道他是怎样在嘴里把针都穿在线上了。</div><div><br></div><div>评书演员齐信英</div><div>上台表演的这位评书演员,穿一身蓝布大褂,膀大腰圆,脑袋挺大,剃着光头,一脸袪清的胡子茬,要是把胡子留起来,扮张飞不用化妆了。这位在台上一张嘴,我立马就听出来了,这不是齐信英吗!</div><div><br></div><div>我之所以对齐信英有很深的印象,完全是因为他的嗓音。文革前,人们的家里很少有电视,平日的娱乐主要是听收音机,而收音机里播放的小说和评书节目是极受欢迎的,记得那时候听过李鑫荃播讲的《平原枪声》,袁阔成播讲的《烈火金钢》,马连登播讲的《孙庞斗智》,刘利福播讲的《聊斋》等,齐信英播讲的是《自有后来人》,也就是后来成为样板戏的《红灯记》,这部书播出之后不久,文化革命就开始了。一般的评书演员的嗓音沙哑的居多,而齐信英的嗓音比较清亮,我一直以为有这种嗓音的人,应该是一个高挑,清瘦的年轻人,没想到今天见到本人,和我的想象相差太大了。他当时约有五十多岁,嗓音依然很好听。</div><div><br></div><div>几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街上又遇到了齐先生。那时天桥附近有两家电影院,靠南边的一家我忘记叫什么名字了,电影院是在胡同里,外面的大街上只有一个售票窗口在外面的大街上,当时我看到有十多个人站在售票窗口前面的台阶上,被围在当中正是齐信英先生,他正在绘声绘色的讲评书。突然,他猛地提高了声调,人家大伙在这玩儿会,你他妈管着管不着!随后更是高门大嗓的开骂,不愧是说书的,嘴皮子是真溜,也不知道是冲谁,估计谁也招架不住这说书的嘴。</div><div><br></div><div>据百度介绍,齐信英自青年时就酷爱评书艺术,师承赵英颇、陈荣启。后又拜郭启儒为师,说演单口相声兼工捧哏,但终以评书为主而声名鹊起。</div><div><br></div><div>他擅说公案书及神怪书,如《彭公案》、《聊斋》等,曾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讲过《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铁道游击队》、《红灯记》等;</div><div><br></div><div>齐信英无正式的徒弟,90年代早期曾在坊间街头传授过一少年技艺,后因齐信英突然去世而无果。</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