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乡下吃杀猪饭

剑虹

<p class="ql-block">昨天应邀到乡下吃“刨汤”。“刨汤”是乐山、犍为一带的土话,许多地方称之为“杀猪宴”或“杀猪饭”。四川有句俗话,“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昨天恰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临近春节,为了准备过年,许多农家就把养好的肥猪宰杀了,这样过年就有肉吃,还可以提前做香肠和腊肉。六畜马、牛、羊、鸡、犬、豕中的豕,也就猪,虽然名列最后,却很是要紧。因为马、牛是生产工具,一般不会宰杀;羊的个头比猪小许多,在农耕地区羊也比猪少;鸡的重要性也比不上猪,一只鸡的肉最多够一家人吃一顿。犬即狗,如今在城里成了宠物,地位大大提高,但在农村主要还是养来看家护院,中国人中吃狗肉的比例很少。所以六畜中猪的地位很特殊,它既非生产工具也非宠物,它的块头较大,肉头较厚,油水较重,猪肉是汉民族主要的肉食来源。养猪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它的肉。家字上半部的宝盖头代表房子,下半部的豕就是猪,家中若不养猪就不成其为家,在农耕社会大抵如此。至少在物资贫乏的年代,杀猪可是件大事。所以过年之前家里宰杀肥猪就会把亲朋好友乃至邻里乡亲请来“嗨”一顿,将就刚杀了的猪的肉及头、蹄、内脏、猪血等,弄上若干桌,宴请亲朋,这便是杀猪宴(杀猪饭)或乐山本地称之为“刨汤”的由来。请你吃“刨汤”,这是一种很质朴的情谊表达。</p> <p class="ql-block">今天吃“刨汤”的地点在乐山市市中区的剑峰镇。这是市中区较边远的一个镇,邻近井研县及眉山市青神县,距市区约20公里。镇内地形以丘陵为主,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最高海拔718.8米,也是全区的最高点。女儿的一位朋友小崔下派到这是担任副镇长,邀请我们一家参加“我到剑峰吃刨汤”。这是镇上在年前专门筹备的一个活动,目的是宣传剑峰镇的生猪养殖产业和有关农副土特产品,提高剑峰镇的社会知名度,加快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p> <p class="ql-block">镇上请了市区有关部门的客人参与这一活动。应邀参加的甚至有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外国留学生。我们是这位副镇长私人邀请的客人,他们家花了4000多元包了十多桌(据说每桌365元,单个人购票39.9元/人)。前来“吃刨汤”的客人多数人上午9点过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年猪文化活动广告。</p> <p class="ql-block">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不少。镇上考虑得很周到。停车场都有3个,为了方便客人,还安排了几辆摆渡车接送。道路口立有交通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会场周边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会场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会场入口</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后的服务台</p> <p class="ql-block">报到时每人还有一份“伴手礼”——手工熬炼的猪油。</p> <p class="ql-block">会场设置在一块名叫“金猪村落”的平地上,周边树木葱茏,但事先做了一些装饰,给人一片红红火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下面拍摄的是一些现场照片。</p> <p class="ql-block">各村和一些专业户在会场边设置了一些摊点,售卖猪肉、蔬菜、水果等物品,也烘托了人气。</p> <p class="ql-block">场边的娱乐活动——套圈</p> <p class="ql-block">一百多张餐桌安排在一大块菜地边上。</p> <p class="ql-block">会场的舞台在菜地的另一端</p> <p class="ql-block">用餐时间尚早,我们向一高台走去。</p> <p class="ql-block">高台下边是镇上的一个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台下的景象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台下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站在台上,面向另一边,透过冬天薄薄的雾气,看到的是层层的山岭和一梯梯的农地,林木葱郁,阡陌纵横,天然景色,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把周边的农田、建筑和一些设施做了标注。</p> <p class="ql-block">高台所在地名叫石桥山,海拔718.8米,是市中区全区的最高点。举办者在这里设置了一个信封式样的画框,供人拍照留念,颇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台上还安置了几个宣传栏,应该是区上宣传或农业部门做的,内容都与乡村振兴有关。</p> <p class="ql-block">1985年,原乐山地区建市时,乐山县的主体部分改建成了市中区,当时许多人就对取名“市中区”很不感冒——太没特色,太没品味,太没文化了!嘉州区、嘉定区、嘉乐区、嘉岷区,随便取一个都比这个市中区好。虽然反映强烈,但也是白搭,官老爷们自以为是,现在想改也难。在“市中区”住了大半辈子,今天在展板上终于才认认真真把它的地图看了一遍。</p> <p class="ql-block">听到大喇叭说会场的民俗文化表演开始了,我们才从高台上慢慢下来。</p> <p class="ql-block">崔副镇长们还在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会场盛况</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民俗文化表演开始。现在请剑峰镇杨镇长讲话。</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这代人心目中,镇长大约都是年近半百的小老头。谁知这位剑峰镇的镇长却是个年轻美女!完全颠覆了认知。如今干部年轻化超过我们的想像。这些年轻人的能干程度也令人吃惊!</p> <p class="ql-block">舞狮</p> <p class="ql-block">头顶几架无人机在飞翔,要把今天的盛况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人太多了,早已没了座位。我对于之后的演唱、舞蹈、川剧变脸、祭祀猪神等节目兴趣不大。离开会场到周边走走拍拍。</p> <p class="ql-block">会场周边的布置</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草扎的人和动物很是生动可爱</p> <p class="ql-block">刚杀了的猪</p> <p class="ql-block">开肠剖肚的猪</p> <p class="ql-block">杀猪宴的厨房是露天的,就设置在座席的旁边。为了大家吃好,厨工师傅们正在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各种食材摆了一大摊</p> <p class="ql-block">做好的各种凉菜已装盘准备上桌</p> <p class="ql-block">各种蒸菜正在蒸着。活了八十多岁,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蒸笼!</p> <p class="ql-block">蒸笼之旁热气腾腾。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了一个成语——蒸蒸日上。</p> <p class="ql-block">小卡车运来的餐盘,一摞又一摞。</p> <p class="ql-block">逛了一圈又回到舞台前。民俗文化表演巳经结束,人们大多离开这里上了餐桌。</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还在进行最后一项表演:庖丁解“猪”——主办者别出心裁,把成语庖丁解牛活用了。三位专门从事杀猪卖肉的师傅比拼谁的手艺更快更好。每个人把半边杀好的猪的头、蹄剁下,取出猪板油,切下排骨,最后分成一条条具有卖相的肉,先完成者胜。</p> <p class="ql-block">比赛开始。三位参赛者手中的刀不停翻飞,麻利地操作着。</p> <p class="ql-block">中间那位师傅获胜。</p> <p class="ql-block">舞龙队伍登上舞台。刚被分解的猪肉,包括头、蹄、板油、排骨,被用于拍卖。出价高者得。又是一番竞争。</p> <p class="ql-block">会场后边,菜地旁的100多张餐桌、椅子早已安排好。</p> <p class="ql-block">餐具、饮料都已摆上了餐桌。</p> <p class="ql-block">刨汤宴的菜单。一共12道菜,比农村传统的“九大碗”还多了3道菜。厨房中的十多位大嫂每人负责十来桌,把各道菜肴一样一样送到每桌。</p> <p class="ql-block">我调查了一下。剑峰镇的这次刨汤宴席次的最大编号为127。也就是说今天前来吃刨汤的至少有1270人。加上为这次活动提供服务的人员和厨工师傅们,估计到会人数大约会超过1400人,他们将等客人们离开后才吃第二轮。</p> <p class="ql-block">宴席现场。一千多人济济一坝。</p> <p class="ql-block">吃完刨汤宴,一家人驾车返城,一路都心潮难平,想得很多。</p> <p class="ql-block">一是前后对比。我们这代人的前半生大约都是在物资匮乏的短缺经济年代度过的。虽然使用粮票、布票、肉票……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但记忆却并未消失。如今物资充盈,衣食不愁,对于年青一代,这些似乎都是当然的事情,却不知中国人为此奋斗了多少个年头,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前后对比,让我们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对国家的未来抱有信心。前后对比也是希望今天的青年懂得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每一代人都要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二是代际更替。不知不觉中我们巳垂垂老矣。我们教过的学生大多都已经退休。所以,对于如今的青年一代真是缺乏了解。近年来常常听到一种说法:现在的青年人多数是独生子女,加上生活条件改善,这代人缺少磨炼,因而多半怕苦畏难。言下之意就是对他们的能力缺乏信心,甚至为国家未来感到忧虑。今天所见让我对代际更替的看法有很大改变。今天刨汤宴的筹办者,镇上的书记、镇长、副镇长,全是年轻人。从主题策划到计划安排,从活动内容到现场布置,从组织落实到具体细节,几乎无可挑剔。试问我们自己,在他们这样的年纪时能否比得上他们?恐怕未必!我相信剑峰镇的情况不是个例。我们的基层干部都已年轻化了。他们这代人一样聪明能干,敢作敢为,而且思想更加开放。所以,对青年一代要有信心。</p> <p class="ql-block">三是乡村振兴。我们生活在乐山这样的小城市,加上往上数两代都来自乡下,所以常有机会回乡,对农村并不陌生。这些年每次返乡都深感农村变化巨大,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一个月前我刚回了一次老家,回来后写了一个美篇《老家新貌》,其中也谈到乡村振兴。同一话题仅隔一月,再写出来肯定重复。干脆偷个懒,关于乡村振兴的话题就引用《老家新貌》中的一段话吧!</p> <p class="ql-block">“城乡差别的大大缩小,标志着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也预示着未来前景的光明。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从2005年国家取消农业税算起,不到20年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似乎不经意间,农村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为国家工业化做出重大贡献与牺牲的农村、农业、农民正在得到工业化的强有力的反哺。不仅数千年不变的“皇粮国税”被取消,如今种粮食,用良种,植树造林等,国家还有补贴,而且正在分期分批地投入巨资进行农田建设。如今的农民既可自由地外出打工或经商挣钱,也可留在乡下进行种养殖。只要勤劳务实,不仅衣食无忧,还可生活得富裕充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曾经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至今仍有一小半人生活在农村。八成以上的城里人,根仍在农村。环顾广袤国土,乡村是汪洋大海,城市仅是其中的岛屿。一旦有事,广大的乡村仍是国家的大后方和战略根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句话永远不过时。论时局大势,讲国计民生,没有那么多高深理论,用不着那些空话大话,只要到乡下到基层走走看看就清楚明白了。这两年疫情肆虐,经济低迷,美帝遏制,群丑跳梁,国际风云激荡,国内公知鼓噪,许多人信心动摇。大半天所见所闻给人启迪不少,世道好坏,人心向背,未来前景,俱一目了然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