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宋的美篇

阿宋

<p class="ql-block">方寸之间的点点滴滴(2)</p> <p class="ql-block">  “邮票记载着历史”,在第一次翻看这本老集邮册的日子过去五、六十年后再翻看它,细细品味着这句话,默默地感悟着新中国的时代变化,儿时的回忆也被慢慢的唤起。</p> <p class="ql-block">  翻看着老集邮册,纪念邮票(“纪”或“J”字头)记载着新中国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前进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特种邮票(“特”或“T”字头)展示着人类文明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  而幅面“娇小”普通邮票既是邮资的计费凭证,也从面额上看到新中国的发展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这本集邮册里的普通邮票收藏有最高2000圆(1955年5月前)和七角(70分)面额的邮票,也有最低半分(0.5分)的邮票。</p> <p class="ql-block">  翻看这些邮票,我查阅资料学习,回忆父亲给予的教导,同时一幕幕展现小时候见到和经历过的场景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里没有现在如此发达的快递行业,记忆中在国内民间信件、包裹及物品传送基本上就是邮政(那是和电信在一起,称“邮电局”)和铁路零担。邮政寄送包括信函及包裹在内的任何邮件都是贴上邮票以证明“邮资已付”。</p> <p class="ql-block">  一般信函是按寄送区域及寄送方式,寄信人主动贴上相应邮票投入遍布大街的邮筒即可。寄明信片四分钱,本市(本埠)信件四分钱,寄本市外(外埠)信件八分钱,航空信件一角钱,挂号信二角钱,如果信件超重则到邮电局柜台投寄;包裹是到邮局柜台投寄,称重后按计价标准付费贴上邮票。记得当时寄送书籍、印刷品好像比信件便宜。这高面值和1分、半分的低面值邮票应该就是在计费过程中凑足邮资使用的邮票。</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在火车的大部分客运列车的最前或最后挂有一节邮政车厢(也被称为“火车邮局”),是邮政运输的主要方式。车上人员是邮电职工而非铁路职工。该车厢中间开门,门边上有一个信件投递口,乘坐火车的旅客和有急件人员可以在火车站站台将信件投入这个邮箱,比投入街上的邮筒要快半天以上。作为铁路子弟,跟着父亲在这个邮箱里投过几次信件。</p> <p class="ql-block">  铁路零担为铁路货运的一种形式,由铁路部门承运,主要是运送一些较大的个人或家庭生活物件。如果是人员流动需要携带基本生活用品(如异地上学的卧具、衣箱等)可以凭火车票办理行李托运,价格较为便宜且在本次列车的行李车厢运输,随车到达。非基本生活用品(如桌椅板凳)就不能办理行李托运,这时就是用零担货运发送。那时没有集装箱,所以“零担”二字就容易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邮政、电信分离,邮政局成为管理机构,快递企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对快递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快递企业的递送物件不需要贴邮票,连邮政快递(EMS)也不需要贴上邮票了。但邮票发行量仍然不小,新票进入集邮爱好者的邮册里,盖销票作为一些旅游景点的名片式标志,要找到信销票似乎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了。这就是一种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