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天气晴</span></p> <p class="ql-block">今日学国学day9|《王阳明心学》09</p><p class="ql-block">来到了这个世间,你要担当什么角色?</p><p class="ql-block">大凡有理想的人,立了志,找到了自己的种子,都会有一段展翅高飞的感觉,感觉自己已经超越了这个社会里的其他人,已经遨游到另外一个美妙的世界,现实世界里的那些烦恼好像因为理想而不存在了。但过不了多久,现实还是会找上门,用很现实的问题来考验理想。</p><p class="ql-block">今天一些年轻人热爱自由,不喜欢朝九晚五,不喜欢和自己价值观不一样的人一起工作,他们觉得人生很短,要和有意思的人一起做有一点有意思的事。</p><p class="ql-block">但残酷的现实是,和有意思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往往赚不到钱,养不活自己。所以,如何保持理想,又能解决生计问题,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p><p class="ql-block">而要解决这个难题,最关键的是你要确立你自己在这个社会现实里的角色。这个角色可以让你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到最大的平衡。</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p><p class="ql-block">王阳明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家族是王羲之家族的后裔,王羲之的曾祖父是王览。王家在汉朝到西晋,都是名门世家。</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家族在明代,一直到他的祖父,过的都是隐居的生活,没有一个当官的。到了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才开始改变了家族的风气,一下子成了读书做官的典范。不仅考中了状元。去北京京城当了翰林院编修。后来还当了南京的吏部尚书。</p><p class="ql-block">隐和仕,就是隐居和当官,一直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两种最基本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按照儒家的说法,隐居是独善其身,当官是兼济天下。如果运气不好,没有机会,或者,天下无道,皇帝是一个昏君,那么,不如隐居,种田读书,虽然贫困,但是保持自己的气节和自由。如果运气好,或者皇帝有所作为,是一个明君,那么,应该出来做官,帮助皇帝治理天下。</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祖父和父亲,可以说是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王阳明的祖父王伦过的是一种隐的生活,而父亲王华过的是仕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我们再看唐伯虎和文征明,这两个人,尤其是唐伯虎,在一般老百姓当中,名气可能比王阳明还大。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科考中,王阳明最终被定为二甲进士第二名,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p><p class="ql-block">在当时呢,本来应该毫无悬念的唐伯虎,因为卷入舞弊案,被终身剥夺了考试的权利。和唐伯虎同一年出生,少年时代就相识的文征明依然没有考上。唐伯虎这个人是少年天才,15岁就以第一名考上苏州府学。28岁那一年参加乡试,应天府第一名。所以,在1499年的会考,大家都认为唐伯虎一定会录取,结果因为舞弊案而失去了一生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文征明正好和唐伯虎相反,小时候很笨,到九岁还说不清楚话。考试考了九次都考不上,到50多岁,才因为父亲朋友的推荐,到了京城做了一个文官,但马上觉得做官不适合自己的性格,就找理由辞职回家,靠卖画、卖书法为生,过得非常逍遥自在。</p><p class="ql-block">而唐伯虎被贬黜之后,一直心有不甘,最后还是靠卖画卖文为生,但郁郁不得志,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同样是卖画卖文为生,文征明就乐在其中,最后快九十岁去世。</p><p class="ql-block">唐伯虎和文征明的经历说明了,在明代,除了王阳明祖父和父亲那两种要么隐要么仕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有卖画卖文为生,很像今天的自由职业。</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的王阳明来说,有几种选择,一是像祖父那样,依靠一点田产,在乡间过读书耕种的生活,二是像父亲那样,循规蹈矩,做一个很正统的士大夫,三是可以像唐伯虎或文征明那样,做一个自由文人,卖文为生。</p><p class="ql-block">考虑到明代苏州、杭州一带的城市开始商业化的萌芽,文学艺术因为市场而变成商品,那里的文人被动或主动地选择了卖文为生,失去了主流社会的尊重,但获得市场的认可。</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在绍兴乡间,大约还没有体会到这种商业化的变化,所以,他的选择其实是在他祖父和父亲之间。</p><p class="ql-block">当十一岁的王阳明质疑了父亲的科举之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认为只有做圣贤才是一个读书人真正的目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科举考试与成圣之间的矛盾,应该困扰着他。其实宋代以后到明代,知识分子在要不要参加科举考试上,一直有分歧。</p><p class="ql-block">王阳明最初对科举并不以为然,但后来慢慢认识到,圣人之学,和科举考试,以及科举之后的做官,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必须带着圣人之学去考试,去做官,而不是为了做官去考试,为了功利去做官。因为把科举考试看作是圣人之学的一个手段。</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在《传习录》以及其它文章、书信中,多次谈及圣人之学和科举之间的关系,他总的看法是,举业和圣人之学并不矛盾,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圣贤之志。</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圣贤之志,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磨练自己成为圣贤。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在磨练自己的志向,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德行。同时,王阳明也认识到,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如果不参加科举,就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很难改变这个社会,所以,不去通过科举而求得官职,就像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却抱怨天命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