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县令,不仅让古琴艺术变得雅俗共赏,还把琴台当作联系情感,传递讯息的纽带,全县百姓都成了他的“知音”。这位“抚琴与民同乐”的鲁山县令就是元德秀。</p><p class="ql-block"> 元德秀体恤民情,两袖清风。唐玄宗在东都时,曾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来进献。为求封赏,河内太守兴师动众,招募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锣鼓喧天,招摇过市。只有元德秀不愿劳民伤财,只带了乐工若干,联袂弹唱了一首他自己创作的歌。玄宗听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之言呀!”又转而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河内太守,元德秀因此更加出名了。</p><p class="ql-block"> 为感谢这位好县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鲁山乡绅和民众自发组织,捐资为喜欢弹琴读书的元德秀倚旧城墙修筑了一座琴台,以示庆贺。此后,元德秀常在琴台上读书弹琴,处理政事,与民同乐,史称“琴台善政”。</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如今新建的琴台阁成了鲁山的新地标,与县城内的古琴台遥相呼应。悠悠地诉说着古韵鲁山的风土人情,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无雪的旷野是荒芜的,无雪的冬天是不完整的。大寒将至,腊八的晚上,雪终是飘了起来,第二天便匆忙赶去了琴台阁,恐怕去得晚了这难得的雪花便消失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一朵朵的雪花开在树梢,开在枝丫,密密匝匝,热热闹闹,一片一片的雪花是串起来的故事,铺起来的锦缎。雪是冬的依恋,冬是雪的缠绵。</p><p class="ql-block"> 大红灯笼拂过清凉的流年,如蝴蝶般轻盈的雪落进黛瓦飞檐,木风铃碰撞出轻音雅韵,油纸伞里是花影流转的从前。</p><p class="ql-block"> 落雪无声,天降祥瑞。白是你的主色调,抹去杂乱,回归本真。世间所有的美好便如约而至了。</p><p class="ql-block"> 雪永远是最唯美的存在,听风听雨,山北山南,都不如大雪无痕。大红灯笼,黛瓦飞檐,油纸伞,木风铃,终是为2024年的这场雪做了最华丽的铺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