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人说在靖西驾车犹如在仙境中漫步,此言不虚。离开德天瀑布后驱车来到旧州老街。安顿好住宿,已近傍晚,天色阴沉,老街不大,一小时逛一圈足矣,由于淡季,游客很少,住宿便宜,非常适合小住几日,享受原汁原味的壮族慢生活。老街古色古香,水系天成,十分优美。是一处山水如画、田园似锦、历史文化悠久的美丽之地。它位于靖西市南部大约8公里的地方,周围被喀斯特地貌群山所环绕,且古镇依水而建,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内涵。旧州古镇因其秀美的山水风光而被誉为“山水赛桂林,气候似昆明”,同时也是著名的绣球文化的发源地,当地妇女在闲聊时手里仍在缝制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绣球,年产30余万只,行销各地,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香蕉树果实累累,蕉农们正在采摘香蕉。</p> <p class="ql-block">此处景致,脑海浮现长亭古道,芬草连天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镇旧州,留有乾隆年间的文昌阁,是古时文人墨客对月临流、琴棋书咏之处。蜿蜒流淌的河水,流过田垌,穿过小桥水中倒映着山峰、亭台、蓝天,能将古人的闲情逸致值拉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在旧州老街上,你会被这里的古朴与宁静所吸引。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古老的房屋依水而建,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旧州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曾是归顺州的州府,是中越边境上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要塞。此外,这里是抗倭民族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下图就是瓦氏故居。</p> <p class="ql-block">次日告别旧州,前往几十公里外的鹅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就是鹅泉。看见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你会发现,这里和陶渊明笔下《归园田居》所描绘的场景有着惊人的相似。鹅泉与云南大理蝴蝶泉、广西桂平西山乳泉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也是德天瀑布的源头,位于广西靖西市区南约5公里的小鹅山麓。因鹅山像一只鹅躺在泉水之上,故而得名鹅泉。</p> <p class="ql-block">车到鹅泉时,下起了绵绵细雨。曾犹豫是否进景区,最后决定既来之则玩之,进去后方觉所做的决定正确,太值了。在霏霏秋雨中,宛如水墨国画般的景色映入眼帘,此情此景只有在雨中才能显现出这独特的观感,让人不由联想起早春二月江南的景色,若不是零星金黄待收的稻田不时的提醒,真有时空错乱的感觉,烟雨濛濛,农舍掩映,炊烟袅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让人流连忘返。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景色都合适配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有些景观只有在独特的氛围中方显独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离开鹅泉来到40多今外的渠洋湖,雨止,天气转好,渠洋湖是个大型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库,当地人叫做岜蒙水库,而外地人更愿意叫它渠洋湖。这里水质优良,有大小岛屿十多个,沿岸有海拔一千多米的岜行山,以及掩映在绿树翠竹当中的几百个壮族干栏式村寨。你以为只水光山色的美景吗?不少人选择在此住宿,只为一睹渠洋湖日出的妖艳。</p> <p class="ql-block">渠洋湖被称为大山里的海,游玩必须乘船进去,最后还是放弃了全程游玩。当小飞机跃上渠洋湖上空时,大家领略了这个高山湖泊的壮美,虽然没能看到最美的日出,还是直呼过瘾,仿佛泛舟于湖上,看到不一样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窥斑见豹,旧州老街,鹅泉,渠洋湖三个不同景色的小众景点,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靖西之美名不虚传。下站将前往百色,去探寻那片多情土地上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驾车前往百色市那坡县吞力黑衣壮的路途中,两边山路陡峭狭窄,崎岖险峻,如果不通公路,没有汽车,村民们要想走出大山,谈何容易,这就是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出过山的缘由。</p> <p class="ql-block">吞力屯是黑衣壮的溯源地,位于百色那波县北部峰峦叠嶂的大石山区,离那坡县十余公里。从那坡县出发,车在蜿蜒崎岖狭窄的山间公路上辗转攀爬约一小时即可到达。</p><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山寨石砌的门洞高大艰固,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派,守护着黑衣壮山民的家园。对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壮族山寨,值得费点篇幅多点关注。</p> <p class="ql-block">干栏式建筑是黑衣壮人的独特风格,房子为石木结构,底层为石头砌成米把高,分为两层,一层为牛圈,用于放杂物,烧饭。二楼住人,现在村里仍然有许多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偶遇上海摄影旅游团预约拍摄并直播,我们也跟着沾光“蹭拍”许多平时难见的场景,村民们按照摄影团的要求,列出各种队型和姿态,配合拍照。</p> <p class="ql-block">吞力壮族民歌2006年5月列入首批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里的壮族儿女,田间地头劳作时,或独唱,或对唱,张口就来,亲朋欢聚的酒宴上就更离不开了。壮族民间流传着“饭养身,歌养人”,有客必有酒,有酒必有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下图这位干炼的女士姓杨,是留守村民们的领导,对外联系客户来寨参观拍摄,对内组织人员演出,收入分配都由她作主操办。她是个主角,领唱壮族歌曲,做出不同动作表情,原汁原味的山歌悠扬飘逸,曲调婉转动听,演唱时而高亢嘹亮的独唱,时而和谐优美的合唱,把山歌表演的淋漓尽致,唱响云天外。历代传唱千年之久的天籁之音那坡吞力壮族民歌,多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手工锈制鞋犹如工艺品般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银制饰品配上黑衣壮族服装端庄大气,有着极强的民族与地域风格,可以媲美任何时装。</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难忘的是孩子们明亮的眼眸,一泓山泉般干净,清纯,透着未经世俗与沧桑污染的纯真,村民们真诚友善的笑容是消弭陌生与隔阂最好的溶剂,让我们在这个神祕陌生的环境里毫无违和感,能够更多的了解黑衣壮人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黑衣壮以黑唯美,喜穿黑色服饰而得名,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黑色布衣,并把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和文化符号。对此,至今被广为认可一个神话般的传说是:古时有外族人入侵族群,“黑衣壮”奋起抵抗,由于势力单薄,寡不敌众,眼见就有灭族之灾,当晚,首领侬老发梦见祖宗拿着一束蓝靛草对他说:“它能帮助你们”,侬老发一点即悟,当即传令下去:全族人用蓝靛把衣服染成黑色。是夜, 全身皆黑的族人在黑夜的掩护下奇袭入侵者,大获全胜。之后,族人一致决定:世世代代都穿着带来吉祥的黑衣。蓝靛草经过沤制可染衣,亦可中医制药,如现在的板蓝根。现在村寨人们仍见缝插针,凡是阴凉潮湿的篱边地角都种植蓝靛草。</p> <p class="ql-block">蓝靛染织工艺为全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纺纱织布,染色天然,戴的头巾,衣服、腰带全是黑色,且都是黑布手工缝制。妇女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做的大围裙,所戴的黑布大头巾都是她们自己织染的长条黑布,先绕在头上一圈,然后翻折摆布成大菱角形的样子,罩在头上,再把头巾两头分别垂挂在双肩上,不仅看上去朴素美观,还可以当作帽子遮荫用。同时,边角袖口,饰有三色镶边,五色丝绦,色彩协调,别具韵味,沉淀出独具的风情黑衣壮服饰文化。</p> <p class="ql-block">吞力黑衣壮是目前壮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支系,以独特的民风民俗被人类学家誉为壮族的“活化石”。这是我们在村里见到的唯一一个成年男性,戏称他为娘子军中的党代表。可见青壮年人已全部外出打工,今后他们还能叶落归根吗?不知谁来守护这片黑衣壮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石头剪刀布是孩子们的最爱,跨越了地域和民族,是最简单且留下最深印记的儿时游戏。</p> <p class="ql-block">临别时,邀请部分村民和我们合影留念,就此一别,今生不知能否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