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泰州城北有一处古街区,名曰“稻河古街”,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一个以稻河、草河、五巷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明清时期,泰州成为里下河地区农产品集散地,在稻河、草河沿岸设立了多家粮行、油坊、栈房等,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街区,仅稻河上古桥就有八座,形成了“两街夹一河”(涵东、涵西、草河)的市井街区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泰州稻河古街区具有其独特的建筑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整体规划:整个古街区由五条巷道组成,分别为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这些巷道相互连通,形成了独特的街区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建筑风格:明清时期,泰州作为里下河地区农产品集散地,商业建筑大多沿河而建,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街区特色。古街区的建筑风格也因此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青石路、灰白墙、烧饼铺、古稻河等元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空间布局:古街区内的建筑大多沿河而建,形成了一种“水-街-巷、弄-院落”的空间布局。这种布局形式不仅体现了当地的水乡特色,也反映了当时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建筑材料:古街区的建筑大多采用木材、砖石等传统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也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体现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历史价值:古街区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物,这些建筑和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建筑和文物,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是中国古井博物馆,是全国独一无二以古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共有水润泰州、饮水思源、市井寻踪、思韵话井、共叙古井五大展厅,展示汉、唐、宋至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井16口,并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手段,系统地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井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有49处,其中,周氏住宅为省级文保单位;钱氏住宅、戈氏住宅等为市级文保单位;还有46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泰州市五巷小学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稻河古街区五巷内,创办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初为海陵教育名人叶武在巷内开办的私塾,名为“培英女子学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定名为“县立五巷小学”,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由县政府主持拓建,前后多进,最后一进为楼屋。1981年定名为“泰州市五巷小学”并延用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泰州稻河古街区,有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名为“多儿巷”,在这里出了一位现代伟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泰州稻河古街区的夜色:灯火阑珊,夜空浩渺……</span></p>